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入红楼 >

第119部分

醉入红楼-第119部分

小说: 醉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贾宝玉这番话,在座的黛玉、宝钗等人都从未听说过。

    即使她们中的宝琴,见多识广,周游过大华,然贾宝玉说的这些地方也都未曾去过。

    像什么长白山、天山、珠穆朗朗玛,每一个词语都让她们感觉到新奇,甚至震惊。

    见宝钗,黛玉等人都被自己刚才所说的言语所震到,贾宝玉也是心中暗自窃喜,可算是大大出了次风头。

    虽说最初的目的是给她们普及一些知识,但要是让她们更加佩服自己的学识,见识岂不是更好?

    “宝兄弟,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宝钗好奇的问道,眼中也流露出一丝向往的神色。

    话刚说出口,便觉得这个问题白问了,贾宝玉自小出生在贾府,几乎没怎么出去远门,怎么可能去过呢?

    被宝钗这一问,贾宝玉倒是有些不好说,这具身体自然是那都没有去过,但是前世却也去过其中的一些地方,不过这些话怎么能说呢?

    “额。。。”

    “这个。。。这个我倒是也没有去过,不过若有机会还是想去看看的。”贾宝玉尴尬道。

    大家此时都沉浸在贾宝玉所描绘的场景中,自然也没有在意贾宝玉的表情。

    只听众人皆喃喃自语道:

    “人生短暂,若是要把这些地方都走上一边,怕是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够吧。”

    见众人皆是迷惘憧憬的表情,贾宝玉笑道:

    “将来总会有机会的,到时候我带上你们一一去看,虽说这些地方相距我们甚远,但是也不至于一辈子都逛不完。”

    “二哥哥,我好想去你刚才说的地方,看看天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给它也画上一幅画,到时候等我老的时候能拿出来看看,这样也不枉费过了一辈子。”惜春憧憬道。

    “有机会的,有机会的。”贾宝玉笑道。

    “真的吗?”众人都迷惘道。

    她们可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子地位本就不如男子。

    若说贾宝玉还有机会去这些地方,她们还能相信。

    但若说是自己也能去,她们都觉得不太可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他们又哪里会让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即使如贾母一般,活的最久,到时候年老体弱又能走的了多远呢?

    想到这众人尽皆默然。

    贾宝玉自然是看出她们心中所想,安慰的说道:

    “妹妹(姐姐)们放心,我一定可以带你们去看看这些地方的,我保证。”

    众人看了贾宝玉一眼,见他满脸认真的模样,虽说心中还是不相信,但也不好打击贾宝玉的自信,均都笑道:“好,我们等着呢,到时候可要说话算话哦。”

    贾宝玉重重的点了点头,心中暗道:一定会有那一天的。

第238章 等着俯首认输吧() 
大华宫,光明殿前。

    从天刚亮,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便在此处搭建凉亭和准备座椅,因为今个是突勒使着团向大华才俊切磋,虽名义上说是切磋,但是却没有人认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比试。

    除了突勒使团的全部人外,还有扶桑,月氏,高句丽等国家的使着前来观赏。

    因此安排场地的官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毕竟堂堂天朝大国若是被这些番邦蛮夷在这上面嗤笑的话,那自己可真是只有以死谢罪了。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陆陆续续的有朝中的大臣到来。

    翰林院昨个蒙华清帝亲自点名,因此来的人数也是最多的。

    有好多年轻的官员都是摩肩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博得华清帝的青睐,如此自然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自然滚滚而来。

    这翰林院中的学士虽说品阶不高,但都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才学各个出众,华清帝也是因此才会让翰林院多派些人,以应对今天的局面。

    贾宝玉今天早上早早的就被贾政派来的人在怡红院催促。

    没办法,自己的老爹向来谨慎,轻易不肯在这上面出错,穿好衣服,随便吃了两口点心,贾宝玉便出门和贾政会和。

    两人坐在马车上,贾政道:

    “宝玉,虽说今个是陛下亲自让你去的,但是突勒使着团也不可能只出一些数算题。

    若真是太刁钻的题目,你也别强出头。毕竟今个翰林院大多数人也都在,想必也会不会让那些蛮夷放肆。”

    贾宝玉点点头,他本来就不喜欢多事,自然也不会强出头了,虽然自己有这朝前几百年的眼光,但也从来不会小瞧这个时代的人。

    “父亲,您可知道翰林院的梅学士?”贾宝玉忽然想起贾母,宝琴托自己打听梅家,因此便脱口道。

    “梅学士?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毕竟我隶属工部,与翰林院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这个梅学士我也不认得。”贾政想了会儿,略微尴尬的说道。

    本来贾宝玉都觉得会是这个答案,毕竟他可知道贾政往日连自己同衙的官员都来往不多,更遑论其他部门呢?

    说起来贾宝玉不爱去衙门这一点倒是跟贾政十分的相像。

    “宝玉你问此人干嘛?若是需要,等会我去打探一番。”贾政道。

    “宝琴妹妹与梅学士的儿子有指腹未婚之约,只是两家有十来年没有来往,因此便托我打听下那家人如何,这样也好提前有数。”贾宝玉道。

    “原来是这,那是应该多方打听,毕竟关乎着一辈子的幸福。”贾政在这上面倒是显得极为赞同。

    贾宝玉记得原著中贾赦将迎春嫁给孙绍祖这个‘中山狼’的时候,贾政便是极力的反对,说孙绍祖品行不好,不可托付。

    谁知贾赦一意孤行,活生生的将迎春推入火坑,最终香消玉殒。

    想起这件事情,贾宝玉心中便怒火中烧。

    前世看书的时候最痛恨的人便是孙绍祖,将迎春这么柔弱,贤惠的女子硬生生的逼死。

    可惜自贾宝玉做官之后也曾多方打听,只是京中并无这一号人物,想来是在外地为官。

    父子两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一会儿便到宫门的前面。

    贾宝玉扶着贾政下车,之后便一同朝着宫内走去。

    一路上只见来来往往的皆是身着紫袍,蓝袍的官员,他们往来互相打招呼,倒是显得格外热闹。

    到了光明殿前,只见偌大的广场上人数众多,四周早已分好各个国家部门所在的位置,中间搭了个小台子,想必是供比试所用。

    贾宝玉打量一眼找到自己兵部的位置,便准备跟贾政告辞分开。

    话还未说,只听后面传来一声:

    “贾伯爷,我可算找到您了。”

    听见有人叫自己,贾宝玉心中好奇,这里面自己并不识得几人啊,转过头,只见一个小太监匆匆前来。

    “不知公公有何事情?”贾宝玉问道。

    “陛下特意让我找您,让您去跟前听候差遣,不用去本部门的位置。”那小太紧气喘吁吁的说道。

    贾宝玉还未说话,贾政就先喜道:

    “宝玉,还不快谢恩。”

    贾政可知道跟华清帝坐在一起意味着什么,以往除了当朝阁老,六部尚书,亲王权贵等,旁人基本不可在华清帝跟前。

    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此被皇帝看重,自然欣喜过望。

    贾宝玉对这倒没有概念,在他看来,反正周围的人都不认识,在哪都一样。

    告别了贾政,随着那太监直接走到光明殿门前,那太监指着边角的一个座椅道:

    “伯爷,您的位置便是在这儿。”说完便往后退了退。

    此时华清帝还未到,只有些大臣在此处端坐,见贾宝玉来到这,均都脸色大变,不过片刻也都消散下去。

    贾宝玉坐下没多久,便听着有太监高呼;“皇帝驾到!”

    紧接着众人一同跪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

    “陛下,诸国使者都已到,您看比试何时开始?”翰林院院首出列问道。

    “翰林院的学士们可都到了?都准备好了吗?”华清帝问道。

    毕竟此时关乎大华的颜面,关乎大华在四周小国心中的威仪,自然不希望出丑。

    那翰林院院首道:

    “陛下放心,为了防止像昨日那般他们出些偏题,微臣除了让翰林院学士来之外,还从国子监挑选了精通个学科的学子随行,今个定然可万无一失。”

    华清帝满意的点点头道:“如此就开始吧。”

    那翰林院院首起身走到台子中央高声道:

    “今日乃是我大华与突勒两国才俊之间的切磋较量,在场大华人皆可回答突勒使团的问题,若是答对了陛下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下方的官员们俱都高兴欢呼,若是侥幸答对一题,定然会在陛下面前大大露脸,如此自然前途无量了。

    翰林院院首说完,又转过头对突勒使者团说道:

    “不知道你们还需要什么补充吗?”

    “我们并无要补充的,只要贵国将我们出的三道题目答出来两道,我们就会俯首认输。”使团中昨天提问的那个突勒人说道。

    翰林院院首听了,冷哼一声,道:“那你们就等着俯首认输吧。”

    那突勒使者微微一笑,也不反驳。

第239章 九曲玲珑珠() 
随后,便从使着团中出来个面容俊朗,仪表不凡的年轻人,只见他快步走到台中央说道:

    “今日我代表我突勒,来向大华栋梁们进行讨教。

    因我突勒才学之士本就及不上大华,因此此次只有三道题目,若是答对了两道,便算我们输了。”

    大华众人本来见这年轻的突勒人如此谦虚,心下还对他生出了一丝好感。

    待听完,各个都面露气愤之色,这不是明白着小看我们吗?心中都暗暗憋劲儿。

    贾宝玉在台子的上首位,本来对这比试兴致不是特别高。

    可是当看到出来的突勒男子之后,心中惊讶万分。

    这不是那日和他一同论杯的突勒人阿史那珍吗?怎么他也是随行而来的突勒使着?

    有他在,恐怕今个还真的没那么容易赢了,贾宝玉想到。

    正这时,只见站台上的阿史那珍也不知何时认出了贾宝玉,朝着他微微颔首。

    贾宝玉也对着他点了点头。

    只见阿史那珍让人端上来一个盘子上面用丝绸盖着,拿去丝绸只见一个拳头般大的珍珠正放在中央。

    饶是贾宝玉见多识广,见此也不由咂舌,这珍珠可真大啊。

    下面众人则是对他拿出的珍珠甚是好奇,这是什么问题?怎么还有这么大的珍珠呢?不过这珍珠倒是一件宝贝。

    阿史那珍见在场的大华官员皆是满脸惊奇诧异,心中高兴,笑道:

    “此乃九曲玲珑珠,产自于东海之滨。

    珍珠上有两个小孔,一进一出,其内有九条岔路纵横交错。

    这第一题就是,

    谁若是能将一根针线穿过这九曲玲珑珠就算赢了。前提是不能破坏这个珠子。”

    说完阿史那珍将九曲玲珑珠的孔正对这下面的众位官员,以便他们观看。

    下面的人早就已经议论纷纷,众人各抒己见,但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华清帝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眉头也皱了起来,如此多的通道怎么可能将细线穿过去呢?

    “众位爱卿你们可有办法?”华清帝问道。

    几位阁老、尚书尽皆摇了摇头道:

    “陛下此题着实太难,臣等尽皆想不出破解之法,恐怕世上也无人有此技艺了。”

    “皇弟,你手下能人异士很多,不如请出来一位,将这题目给破解了吧?”华清帝看了一眼身旁的忠顺王说道。

    忠顺王眼睛闪过一缕寒光,借着躬身低头之际悄悄隐去,只见他道:

    “皇上,臣弟的手下皆是闲散之人,这题目连咱们大华的众位栋梁都不能解答,怕是他们也无用。

    不过臣弟虽然不行,但是可以举荐一人。”

    “哦?不知皇弟所说是谁?”华清帝饶有兴趣问道。

    “皇上,正是昨日答上难题的平南伯,我听说他曾在江南破解过白莲逆贼的豆芽举佛这等奇异之事,相比此题目对他也不难,若他都不能怕是咱大华无人能解这道题目了。”忠顺王笑道。

    “有这种事情?”华清帝笑道。

    “皇上可以找来平南伯一问便可知晓。”

    “来人,将平南伯贾宝玉给我叫来。”华清帝吩咐道。

    贾宝玉本就离华清帝十几仗开外,虽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但是片刻便被人通知,华清帝宣召。

    起身走到华清帝跟前道:“陛下,不知宣召微臣所谓何事?”

    “刚听忠顺王弟说你曾破过豆芽举佛这一奇事,不知可有此事?”华清帝笑道。

    贾宝玉点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