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入红楼 >

第102部分

醉入红楼-第102部分

小说: 醉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王子腾见贾宝玉闷闷不乐,心中也是不忍,说道:“其实此次皇帝任命我为浙江总督还有别的深意,并不是完全被逼走的,今个临走时再考考你。”

    “你可知道皇上为何独独让我去浙江?”

    贾宝玉想了一会儿说道:“浙江一直是忠顺王的心腹手下管理,这次咱们剿灭了白莲教,皇上自然不会再让浙江的大权落入忠顺王手中,因此派舅舅去估计也是为了整顿浙江的官场。”

    王子腾听了贾宝玉的分析,面露笑容,拍了拍贾宝玉的肩膀道:“好样的,猜的不错。”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你再猜猜。”

    “难道不只如此?”

    贾宝玉又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道:“如此侄儿却也猜不出还有何原因了,还请舅舅明示。”

    “说起来此事与你也有关系,你再想想。”王子腾笑道。

    “怎么会和我有关?”贾宝玉又沉思了一会儿道:“舅舅我实在不知道。”

    “你可还记得当初你是如何跟皇上见面的?”

    贾宝玉见王子腾提及此事,尴尬道:“当时我也不知道那是皇上,当时有所冲撞却是我的不好。”

    王子腾摇摇头道:“不是怪罪你,你当时提出来的士绅一体税可还记得?”

    “这有什么关系呢?”贾宝玉满脸疑惑道。

    “今个在金殿上张阁老说,世家短的存在的有几百年,长的近千年,他们不仅在当地势力极大,并且跟朝中许多重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江南的世家,一向离京城很远。”

    “因此朝中的许多命令都无法彻底执行,就比如说白莲教一事,定然和他们关系很深。”

    “另外如今为何忠顺王在朝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连有时候皇上都要妥协?真的是他的势力那么大吗?更多的是那些世家的支持。”

    “我说到这你明白第二个原因了吧?”王子腾道。

    贾宝玉点点头道:“原来是这,不过舅舅,既然那些世家能和白莲教都有联系,定然也不是个善茬,你去浙江与他们斗法,还需要多加小心,万万不可放松警惕。”

    “你忘了你舅舅是干什么的了?在战场上我都能活过来,那些人又能奈我何?况且你忘了我们四大家族是在哪崛起的?你以为皇帝会这么草率地就将我派过去?”

    “难道。”

    “不可说,不可说,有些话你知我知便可,千万不可随意的说出,以后你要记住‘祸从口出’‘伴君如伴虎’这两句话。”王子腾满脸严肃道。

    贾宝玉本来哪里会想到到这种境地,华清帝居然也早都盘算好了,想起那日自己刚见华清帝时的模样,心中顿时感慨万千。

    这难道便是帝王的心术?连身边最信任的人在他心底难道都是不信的吗?难道成为九五之尊,便注定要孤独一生吗?

    想到这,贾宝玉摇了摇头道:“舅舅,侄儿记下了。”

    “宝玉,你也莫要觉得伤感,他毕竟跟我们不一样,所思所想皆是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上,因此即使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也该多多体谅。”许是看透了贾宝玉心中所想,王子腾说道。

    见贾宝玉还在沉思,王子腾笑道:“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不开心的话了。”

    “今个却还有个好消息要提前告诉你,让你也高兴会儿。”

    见王子腾满脸慈爱的笑意,贾宝玉问道:“不知道是何事情舅舅能如此高兴?”

    “今日陛下亲口跟我说,过两天会让你大姐回家省亲,我可知道你自小便跟在元春身边寸步不离,几年不见估计你也很是想念吧。”王子腾道。

    “大姐???”

    贾宝玉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身影。

第205章 省亲() 
自王子腾离京已过去两天,果真如那日说的一般,走的甚是匆忙,只用的一天时间交接完事务之后,王子腾便率领全家人南下浙江。

    出发那天贾宝玉与贾政两人一同前去送别自不必说。

    却说今早起床,袭人便说:“这外间枝头喜鹊一直在叫个不停,今个定然有喜事发生。”

    贾宝玉则是哈哈一笑,调笑了几句。

    谁知还未到中午,便有人前来报信道:“宫中内侍前来传旨,请二爷速速前去。”

    贾宝玉听后,联想起王子腾前几日说起过自己的大姐元春估计今日会回家省亲,贾宝玉心道果然来了。

    虽说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并没有见过元春,她对自己的好也一点没感受过,但每当提起这个名字,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欣喜,想来却是灵魂深处的感觉。

    离开大观园,贾宝玉快步的朝着荣国府走去。

    到正门处,只见贾母,贾政,贾珍,贾赦等贾府的一干人等都在等候,贾宝玉一一上千行过礼后,只听贾母满脸的担忧道:

    “怎么好端端的宫中来人了?你们可知道所谓何事?难道娘娘在宫中出事了?”

    贾政、贾珍、贾赦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尽皆摇了摇头道:

    “母亲(老祖宗)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刚才来了个小太监说让咱们在这等候旨意,到底为何确是没说。”

    “不过娘娘素来贤惠,在宫中也不与人交恶,定然无事,想来是皇上又有赏赐也不一定。”

    听了三人这话,贾母心中稍安,到她这把年纪,对赏赐这些东西倒是丝毫不在意,想当年先帝都没少给家中赏赐宝物,因此心中只是乞求莫要出事。

    众人这边等着,又等了约摸一炷香的功夫,只见从街角出现几个内侍,手拿圣旨,待走到众人跟前,贾政迎上去道:“公公您看咱们是在外面领旨还是到里面?”

    贾宝玉也朝着来人看去,一打量见来人认识,正是华清帝身边的大太监魏忠。

    那魏忠自然也瞧见了贾宝玉,颔首笑了一笑,便道:“还是进里面吧,毕竟这么多人呢。”

    说罢贾府一干人等将魏忠几人迎进宅院,走到一个正厅前,只见魏忠清了清嗓子道:“贾府众人接旨!”

    “微臣贾政(微臣贾宝玉、贾赦)率领一家大小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家一众人全都跪倒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贤德妃聪敏贤惠,深得朕心,特赏赐贤德妃于三日之后归府省亲。钦赐。”

    短短的几句话圣旨便念完了,只见魏忠满脸笑意道:“还不上前接旨?”

    刚才贾府全家人除了贾宝玉外全都满是震惊,这时听到魏忠的提醒,这才醒悟,贾政急忙走上前道:“臣接旨。”

    “贾员外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老奴再这要提前恭喜您了,要知道我在宫中呆了大半辈子,除了皇后娘娘,从来未见过能两次回家的,这可是陛下泼天大的恩赐啊。”魏忠笑道。

    这时贾府众人也各个都喜上眉梢自不必说。

    “公公里面请,贾某自然也知道这是天大的恩赏。不过为何娘娘会回来的这般匆忙?只三日时间如何能让我们准备好了?确是怕怠慢了娘娘。”贾政边走边说道。

    贾珍、贾赦也陪在旁边点头称是。

    “陛下此举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多的准备东西,临来的时候,娘娘还特意交代我,让家中莫要大费周章,此次出来本就是皇恩浩荡,如果大肆张扬怕也会得罪不少人。”

    “另外地点就还放在前几年的省亲别院里面,里面的姑娘们也莫要再搬进搬出的。”魏忠道。

    “如此怕是怠慢了娘娘。”贾政和贾珍担忧道。

    “不妨事,此事陛下也知道,也是同意娘娘的意思。”

    贾珍三人又陪着魏忠说了会话,等他们走了这才一同回到后院。

    此时贾府中后院也是欢声笑语的。

    三人刚走进便听到王熙凤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自古哪里有娘娘回家省亲?三年前皇帝开恩,让娘娘回来一次便是天大的恩赐,此时再次回来却是古今未有,可见咱们娘娘在宫中多么受到宠爱。”

    “可不是,这确实是天大的恩赐,上回一同的还有不少妃子,这回却是独独咱们娘娘,真真是皇恩浩荡。”

    贾母在上首也是面露笑容道:“元春这孩子确实争气,不亏是从我贾家出来的。”

    见贾政三人到了,贾母又道:“你们三人赶快去准备东西,莫要在这耽误了,本就时间紧促。”

    贾政道:“刚才公公特意提到说,让咱们不要过多的声张,此事却还需要低调才好,另外省亲的地方也放在大观园中。”

    “虽是如此,但咱们也不能怠慢。”

    三人尽皆点头,之后便一同告退,去别处商议自不必说。

    娘娘要回来省亲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贾府,顿时贾府中人个个高兴自不在话下。

    唯有贾宝玉知道其中的隐情,不是元春在宫中多得宠,而是华清帝为了让王子腾安心离开的安排而已。

    当然见府中老幼全都高高兴兴的,贾宝玉自然也不会将此事说出。

    贤德妃要回去省亲这件事虽说贾府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消息还是在京城的官员中传开,毕竟此事太过惊人,一个妃子居然能两次回去省亲确实的不得了。

    原本与王子腾不和,与贾府不对头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思也压了过去。

    元春省亲也让他们也都知道华清帝对王子腾和贾家的宠信,如此自然也都不敢造次。

    京城一座气势磅礴的庭院中,站立着两人,一人身着蟒袍,一人身着白衣。

    只见那穿白衣的男子狠狠道:“王爷,有消息说贾元春这两天要回家省亲,如此确是打乱了咱们的一些部署,这次又要便宜贾宝玉那小子了。”

    忠顺王则是瞥了那白衣男子一眼,心中满是不屑,自己当初怎么瞧上这个人了?一点也沉不住气。

    “那就暂且放一放吧,毕竟此次能将他身旁的左膀斩断已经很不容易了。贾宝玉那小子没有了靠山能翻起什么浪?只是个芝麻大的官罢了。”

    “王爷,那咱们就这样放过那小子?”那白衣男子心中不甘心的说道。

    “不然呢?”

    “你先按兵不动,这里不比浙江。”说完便消失在院落中。

第206章 见面() 
虽说元春跟华清帝都传话不必过多的铺张浪费,但是贾家却丝毫不敢懈怠。

    毕竟,

    若是过于寒酸简单,不仅会令贾家蒙羞,一个搞不好还可能被有心人抓住马脚,参一个怠慢皇家的罪过。

    元春临来的前一天,贾宝玉便安排五成兵马司的人在大观园附近打扫街道,逐散闲人。

    又有宫中前来的小太监安排人在各处街口遮挡帷幕。

    告知贾府众人何时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说话等种种礼仪。

    两天下来将贾宝玉累的双腿发软,心中诽谤道:

    这还算简单吗?虽如此想,但面上却丝毫不敢懈怠。

    及至第三日,贾家自贾母等有爵位者,俱都按照品服大小一字排开在大观园外等候。

    而园内各处则是帐舞蟠龙,帘飞彩凤,珠宝争辉。

    鼎焚百合之香,瓶插各色花朵。

    贾家众人自清晨便在门外等候。

    及至太阳升起,却不见消息传回,心中自然不免烦躁,见一个太监坐车驶来便命人前去询问。

    那太监道:“还早着呢,那边还未曾出门。”

    众人听了只得继续在此等待。

    在贾母身旁的贾宝玉见人一时半会也来不了,而贾母年纪又大,自然不可长久的站立,因说道:

    “老祖宗,不如您和母亲几人先到门房上休息,等会人来了,再出来迎接也不迟。”

    于是贾母等便领着一干女眷都临时在门房处歇脚。

    而贾宝玉等一干男丁则继续在门口等候。

    又过了一个时辰,只见街口出现十来个太监俱都拍手高喊:

    “来了,来了。”

    那些提早赶到贾家的太监立时会意,都各自站好方位。

    而贾政则赶忙通知贾母等一干女眷出门站定。

    又过了会儿,只见街角出现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而来。

    到路口下马分站两边,过会儿又是一对,如此反复来了十多对,亦是这般,少时方听闻隐隐的奏乐之音。

    紧接着没过多长时间,只见街口一大队人马走近。

    旌旗满布,锣鼓鸣天。

    只见里面有端香的,有捧着香珠,绣帕,拂尘的。

    一对对过完,最后才出现一顶金顶金黄绣凤銮驾,缓缓而来。

    贾母并贾政贾宝玉等人忙跪在銮驾两旁。

    早有几名太监飞奔而来,扶起贾母、王夫人、刑夫人等。

    只见那銮驾进了大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