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地球黑科技传奇 >

第165部分

地球黑科技传奇-第165部分

小说: 地球黑科技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悸鞘嵌岳醋愿呖盏耐病ǖ姆烙恕U庋亩嗖阕凹咨杓瓶梢杂行Ы档驼ǖ哉浇⒌钠苹怠A硗猓谒ゲ康淖凹滓泊锏剑担罚担恚恚现渌搅薪⒁嗍鞘旨峁獭>岣咚椒阑に剑灾奶岣吡苏浇⒆酆戏阑つ芰Α�

    不得不说,在二战爆发后的海军战斗方式的发展来看,这种沿袭黎留塞级的设计是很有远见的。

    拿破仑级战列舰拥有极强的水下防护能力,法国设计师在设计之时吸取达达尼尔之战布韦触雷沉没的教训,大力加强了水下防护。首先,主装甲带向水下延伸7.5m,带有倾斜角,以尽量减少来自水下的威胁。在装甲带下部则采取了防雷壁实际上是加固了的舰体、防雷隔间、起间接防护作用的燃料舱、装甲隔墙、多重装甲隔壁结合水密隔舱等。而且在舰壳与防雷壁之间还填充有一层厚厚的泡沫橡胶,可以十分有效的削减、缓冲鱼雷、水雷爆炸造成的冲击。日后事实证明,这套设计是十分成功的。

    1940年7月日,停泊在达喀尔的拿破仑遭到从竞技神航母上起飞的剑鱼型鱼雷机的攻击。但剑鱼投放的450毫米鱼雷遇到了强大的水下防护并未造成所预期的伤害。经过简单的损管,黎塞留就又直接参加了之后的作战活动。

    设计之初,高航速就是主要的要求之一。在地中海海区,高航速有利于对敌舰艇的攻击和包围,同时也便于执行护航和破交任务,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对付德国袭击舰、战列巡洋舰以及双体超战舰的设计目标。拿破仑计划采用台总功率为30万马力的蒸汽轮机,轴推进,设计航速为33节。而实际上,黎塞留的主机达到了31万马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可达35节,在当时是最的战列舰,并且可以33节航速航行60个小时。

    尽管具有高航速,然而,拿破仑级的续航力则十分糟糕的依然延续了黎留塞级的毛病。拿破仑可以装20400吨重油,却只在以1节航速时能连续航行15000海里,在欧洲各国新式双体超战舰中垫底,对其日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远距离运动也有所不便。原因正如大家认同的那样,一是法国蒸汽轮机组效率偏低,二是主炮设计造成的前半部分水线肥大,从而增加了航行阻力。但是,在地中海海域作战,对于军舰的续航力要求不高,对于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也被接受了。

    而拿破仑级最大的问题则出在其舵上。由于装甲采用装甲盒的设计留下的问题,黎塞留级的转向采取了单舵面的设计,直接导致转弯性能相对其他舰只较低下,转弯半径大,在战斗中强占T字横头和有利位置比较不利,若被攻击防护相对薄弱的后方也比较危险。当然速度上的优势有力的弥补了这一缺点,但问题仍然是存在的。

    诸如如上的原因,拿破仑级的机动能力要打一些折扣,无非是续航性、舵的转弯效率问题与主炮修改缺陷布置的缘故,但高达33节的速度仍然使其成为战列舰的典范之一。

    综合所述,拿破仑级战列舰的综合防护能力、综合作战能力都是十分优秀的。

    尽管这型拿破仑级双体超战舰性能上十分优秀,但由于其存在的历史时刻,使这一级战列舰蒙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第二四九章汉斯喵的兴登堡级 一() 
随着隔壁邻居高卢鸡的发疯建造拿破仑级双体超战舰,小胡子元首上台后的汉斯喵,瞧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同样受到刺激的并发疯的汉斯喵一口气就将后来的未建成的超战舰提前给弄了出来,而且是改成了双体结构。

    这艘兴登堡级Schlachtschiff“H”Project战列舰,最初是德国海军“Z”计划的一部分。属于大型战列舰计划。

    计划建造六艘,代为H、J、K、L、M、N。其中,H舰、M舰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莱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其中业已命名的,有兴登堡Hidenburg,H39、鲁登道夫Ludendorf,H40、毛奇Moltke,H41、腓特烈大帝Friedrich-d-er-Gross,H42四艘。

    对于多炮塔神教的战列舰迷来说,纳粹德国海军的战列舰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属战斗力绝对一流的“俾斯麦”级30的主炮扛不住406的主炮。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与没有完工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相比,“俾斯麦”级就属小儿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有着《凡尔赛和约》的严格约束,德国根本没有资格建造万吨级的水面战舰。而当战争魔王阿道夫·希特勒掌权后,德国人便开始秘密建造大吨位战舰,首先便是新型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与“格耐森瑙”,这两舰的设计一开始就打算违反一万吨的上限。

    在希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后,德国与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德军舰船吨位居然可以达英军的35%。193年9月,德国海军以宿敌英国为假想敌,订立了一个“六年造舰计划”,并经过了希特勒核准。这就是极其神秘的“Z计划”。当时希特勒非常乐观地认为,在1946年以前,应该不至于和英国开战。在这段“和平”时期内,德国将动用一切工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新型舰艇建造工作。只要“Z计划”一完成,必可击垮已老朽不堪的英国舰队,进而登陆占领英国,把势力推展到大西洋上。其预定舰队规模如下。

    1、56000吨级战舰6艘(“兴登堡”级)

    2、42000吨级战舰2艘(“俾斯麦”级)

    3、32000吨级巡洋战舰2艘(“沙恩霍斯特”级改装15寸主炮)

    4、新型P级袖珍战舰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舰;

    5、航空母舰2艘(“齐柏林”级)

    6、重巡洋舰5艘(“希佩尔”级)!

    7、轻巡洋舰44艘

    、驱逐舰6艘!

    9、鱼雷艇90艘

    10、艇249艘

    在整个“Z计划”中,“兴登堡”级大型战列舰是重中之重,德军海军特别是水面舰艇部队寄予厚望,希望凭借着“兴登堡”级一举击败英国庞大的战列舰队,实现数百年来德军海军的宿愿。而且让人吃惊的是,其中的许多项目早在30年代初便开始实行,所谓《凡尔赛和约》根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不过兴登堡级可谓是一波三折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啊,尤其克虏伯军工厂克虏伯大炮良心货啊负责的舰炮直接让克虏伯当家人吐血,为啥呢?还不是元首偶尔脑抽心血来潮想到什么是什么。

    设计对于“兴登堡”级这样头等的项目,德国海军建造局却是裹足不前。原因很简单,由于从一战结束后近二十年,德军海军没有设计过新的战列舰,设计队伍都已失散,因此德军建造局一开始连3万吨的水面舰艇都不敢设计。但迫于海军高层的巨大压力,德军海军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开始对建造5万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器、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于是1935年,“兴登堡”级开始设计,最初计划建造4艘,代为H、J、K、L,后来希特勒听从了海军水面舰艇将军们的“强烈建议”,增加了两艘,即M、N。最初这两艘标准排水量定在0000吨,装4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却下令增加到100000吨,装00毫米主炮!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设计之初,德国海军对“兴登堡”级做了如下设计要求。排水量为50000吨,水线长260米,宽36米,满载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13000海里/19节+20%战斗备用。防护方面,能在2万~3万米的距离上抗403毫米的炮弹,舰舷可以经受一条250千克装药鱼雷的打击。装双联装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径150毫米,远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无舰载机。

    然而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却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标矛盾。比如,由于主炮是双联装而不是三联装或四联装配置,必然要加大舰的长度,增加弹药舱和机舱的装甲防护。德国人特别强调军舰的稳定性与装甲防护,因为他们知道光拼军舰数量,英国永远占优势。因此“兴登堡”级的装甲重量约占军舰总重量的42%。另一个问题是续航力,当时德国没有海外基地,从德国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长路程表明,德国主力舰一定要有比其它国家战列舰更大的续航力,也就是要有较大的燃料携带量。此外,列强新设计的战列舰都有30节的航速,因此“兴登堡”的航速也要达到30节。

    综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数量、口径、装甲防护、航速和续航力都取最低指标,根据1936年4月设计师们的精确计算,“兴登堡”级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备用给水在内也要达到54000吨,如算上燃料和备用给水将达到60000吨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于是初始设计被推翻重来。德国海军建造局向当时德军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提出了有关两舰排水量的建议。经过论证,最后确定“兴登堡”级前四艘的标准排水量为60500吨,满载排水量达69000吨,主炮口径定在420毫米。至于追加的M、N舰,最后一次设计任务书标明:设计排水量达109246吨,最大排水量11104吨!

    为赶时间,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参考同时进行设计的“俾斯麦”级。现在也有不少战列舰专家认为,当时德国已无能力同时进行二个级别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兴登堡”只是放大了的“俾斯麦”级。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设计图纸上的“兴登堡”级和“俾斯麦”级酷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德国海军建造局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海军强国战列舰的情况。国外在建或在研战列舰一直影响着“兴登堡”级的建造,另外希特勒自以为是,也在处处干涉“兴登堡”级的建造。唉,遇上爱发神经的元首大人,帝国海军很悲催

    咱们就以这火炮为例。

    1932年,法国海军准备用31毫米主炮装备它的3.5万吨级战列舰“敦刻尔克”,而意大利自1934年开始建造的2艘3.5万吨级的“维内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也采用了31毫米主炮。因此德国海军设计人员认为,“兴登堡”级的主炮最少要403毫米即15.9英寸,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海战中获得胜利。另外也必须考虑到其它海军强国会进一步装备拥有400毫米以上主炮的战列舰。于是1935年德国海军下令设计、建造和试验403毫米的主炮。结果当准备给“兴登堡”级S-K-C15.9英寸主炮时,希特勒心血来潮,要求更换为16.53英寸420毫米主炮,以对抗美国海军的新型战列舰。于是火炮厂家不得不一切从头再来。而当研制成功准备上舰时,却得到了“兴登堡”级停建的通知。1943年,希特勒突然又要求海军在“兴登堡”级舰体的基础上,设计出1.9英寸4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然而当厂家开始着手40毫米主炮的研制工作没几个月,希特勒居然又下令给“兴登堡”00毫米的主炮。疲于奔命的克虏伯虽然义愤填膺,但还是埋头苦干。无奈技术难度太大,一直到盟军“谢尔曼”坦克冲进克虏伯工厂里的时候,00毫米主炮连影都没有。

    防御系统方面永远是德国人最看重的。当时希特勒对“兴登堡”级的防御系统基本没怎么干预,但受到列强新式战列舰的影响,设计时也是一变再变。最初德军海军要求只要防住一枚250千克**装药鱼雷的攻击。但由于其它国家新一代战列舰要求是防住300千克装药的鱼雷如法国的“敦刻尔克”级,于是“兴登堡”也被要求设计成能防住300千克装药的。这个要求很快又被推翻,最终要求是防住一枚450千克**装药的鱼雷。

    对于水线以上的防护装甲厚度,也是频频变更,但这是该级舰变化最少的,基本都是围绕主炮口径的变化而变化,到最后最的部位被要求防住420毫米炮弹的攻击。造“兴登堡”级计划建造六艘,代分别为H、J、K、L、M、N。其中,H舰、M舰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来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业已命名的有“兴登堡”Hidenburg,H39、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