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地球黑科技传奇 >

第164部分

地球黑科技传奇-第164部分

小说: 地球黑科技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月22日,不是黎塞留级一舰黎塞留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相反则是拿破仑级双体超战舰在那里铺下自己的第一块龙骨。

    法国人希望,以把法国推向整个欧洲最顶峰的以资产阶级皇帝拿破仑为命名的超战舰,甚至超过未来还没有进行建造并被取消的以红衣主教命名的黎塞留级一舰黎塞留,作为法兰西史上强大战舰以及所代表的法国舰队能在法国历史上书写下华丽的一笔。

    然而二次大战依然在4年后爆发,与历史上相同的是法国在政治问题上的矛盾与挣扎将这支世界第四的强大舰队推向了悲壮的深渊,然而,拿破仑级一舰拿破仑,却以其强大的战力与法国人高傲、坚韧、矛盾与浪漫的精神,在数次毁灭性的战争浩劫中幸存,以其更加传奇的色彩在盟军舰队中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尽管在一战中获胜,然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国力在战争中的严重损耗已再无力去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战后,作为五强之一,尽管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拥有17.5万吨的主力舰配额,却没有力量与英、美等强国展开造舰竞赛。在“海军假日”中,法国海军的主力舰从未达到17.5万吨的配额底线。

    因此,法国的海军实力逐渐衰弱,同时因为殖民地的原因,法国海军的主要活动渐渐从整个大西洋转移到了地中海以及大西洋靠近本土的东部地区,实质成为一支地区性海军,主要任务就是保护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同时谋求在地中海的霸权。然而,自从30年代隔壁家纳粹德国和面条意呆立的海军开始迅速扩充,使法国十分不安。在此情况下,法国仓促的建造了2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以保持法国海军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保护法国的海上贸易不受到德国袖珍战列舰的威胁。

    到了30年代中期,不管是受到红色中国海军的刺激,约翰牛发疯的开建亚瑟王级双体超战舰惊到了高卢鸡,还有同样的意大利开始建造新战列舰双体超战舰原来是维内托级,后来设计师更改了设计图进行了一连串的大变更凯撒大帝级,而邻居和世仇德国也开始建造自己的新战列舰双体超战舰兴登堡级小胡子元首的H-45终极魔改战舰。尽管他们都宣称自己的战列舰都符合不超过10万吨级的要求,但事实上,他们的新式战列舰或多或少超过了这个吨位数,德国更成功地欺骗了世界,使兴登堡级的标准排水量超出这个吨位数整整好几倍。在此严重威胁下,大感形势不妙的法国不得不也加入了这场造舰竞赛,从30年代开始,设计和建造了自己的新型战列舰——即我们的主角拿破仑级,首舰拿破仑于1935年10月22动工。

    法国的造舰计划规模十分之大,在二战的海军发展计划中大概也只有雷德尔同样庞大的Z计划能与之匹敌。其中的主力舰包括:已经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及其改进型斯特拉斯堡,原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黎塞留、让·巴尔与克雷蒙梭图纸封存,计划取消,连龙骨都没有在船厂铺设,后来的3艘黎塞留级改进型即阿尔萨斯级,已通过国会批准,由于战争的原因没有建造,前四艘为阿尔萨斯,诺曼底,弗兰德尔,勃艮第,后两艘未命名,高卢鸡的野心很大。但是双体超战舰拿破仑级的出现将是打破法国五六万吨战列舰发展计划的僵局,将法兰西海军带入另一个未知的海军路线。按照计划,拿破仑级由分为:首舰拿破仑、二舰黎塞留、三舰让·巴尔、四舰克雷蒙梭,拿破仑级2型改又分为:阿尔萨斯、诺曼底、弗兰德尔、勃艮第,共计艘超战舰。

    如果没有战争使计划完成,那么到40年代中期,法国海军将拥有艘战力非常恐怖而且是较新的主力舰与德意海军抗衡,也必将回到顶级海军国家的队伍中。

    由于上述原因,拿破仑级双体超战舰的设计目标便很明确了:具备在地中海与德意海军或英国地中海舰队中的双体超战舰相抗衡的能力,同时还能担负护航、破交、突袭和对岸火力支援的任务。由于该舰高达32节的航速,因此在后来的经历中被赋予了独立作战的使命,至于航空母舰护航的任务就让战巡去干吧。

    基于此,拿破仑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高航速,但续航力得到更高要求的加强;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双体战列舰的主炮,同时用于攻击小目标的副炮;重点地区要能够承受住新式双体战列舰主炮的打击,同时具有能够防御空投炸弹的能力这一点早就在敦刻尔克级的设计上已加强了重视,从后来的海军作战方式的发展来看,确实具有远见,不过拿破仑级在此上的防护力将更加变·态,还要增强对空防护能力。

    拿破仑于1935年开工,1940年6月完成了95%的进度时,因狡猾的德军绕过其沿边界线修建的马其诺防线,最终导致法国国土沦陷。避免落入敌手,拿破仑转移至达喀尔,在此地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其后,拿破仑名义上被美国购买,在美国接受了一系列更现代化的改装,使之更加强大。

    关于拿破仑,最大的争议大概就是这5联装4座的、前置的1寸主炮了。既然说到主炮,便也就顺便的说说这样设计炮塔的原因、优点以及劣势。

    法国海军为什么在自己的新式主力舰上采取这种看似奇怪的设计?这大概与英国海军纳尔迅级战列舰的影响有关。尽管纳尔迅级3座主炮前置的设计当时被讥为“世界上最大的浅水重炮艇”,但优点十分突出:可以大大缩短主装甲带长度,出的排水可以运用到其他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同时,多连装的炮塔本身也能很好的排水量。但同时,缺点也很明确:射界不利于火力发扬,尤其是4座炮塔;若一座炮塔被击中可能会波及到其他炮塔造成火力丧失。

    最终,法国人考虑再三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了2座主炮前置2座主炮后置的稳妥主流方案,而不是选择坑爹的黎留塞级2座主炮前置的愚蠢方案。主要原因还是10万吨位的问题与其设计目的:既要有良好的装甲防护,又要有较强大的火力以执行攻击任务,同时尽量遵守条约。此种情况下,4座主炮前置的方案无疑是才是最适当的。

    解决主炮这种布局设计可能造成的问题,尤其是损毁问题,设计师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6联装炮塔使用32的设计,实际上由是2个三联装炮塔共同组成,部分零件共用;加强炮塔防御。在拿破仑级上,炮塔正面防护达到1400mm,高居欧洲新式战列舰之首,炮座装甲也达到1200mm。由于存在如此厚实的防护,设计师甚至将炮塔下部作为弹药库的一部分。此外,还大大拉开两座炮塔间的距离。这样一来,炮塔的防护得到大大加强,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炮塔被击中后的损毁及连锁反应。

    在奥兰之战中,敦刻尔克炮塔被胡德的15寸炮弹直接命中与达喀尔之战的黎塞留主炮炸膛事件都可证明法系炮塔并非脆弱的。

    尽论上仍有一炮击毁2座炮塔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已经被设计师用心良苦的设计削减得微乎其微。

    对于射界问题,则采用优化舰桥设计的方法,使A、B、C、D四座主炮的射界都达到了300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种炮塔设计对于火力发扬上的影响。同时在后甲板未主炮的位置以品字形6座三联装152mm副炮,也算是有所弥补。

    当然,这种在世界上非主流的设计的缺点也是存在的。第一,仍是射界问题。即使达到300度,但身后的60度区域里无主炮火力,不利于战舰在战斗中的撤退,也不利于侧后接敌时的对抗。结合法国舰艇在舵上比较糟糕的设计,这一缺陷是比较严重的。第二,这样的设计导致船体重心前移,造成战舰前半部分水线过于肥大,从而增加了航行阻力,从而影响续航力和航速。这也是黎塞留级续航量较低的原因之一。第三,拉开炮塔的距离和加强炮塔装甲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又拉长了装甲带,增加了排水量,抵消了一部分此种设计所带来的优势。

第二四八章拿破仑级诞生 二() 
总体来说,6联装4座的主炮设计并不是最佳布置方式,但对于法国海军的预计目标来说显然是适合的。

    尽管主炮的火力发扬受到了布置位置的一定影响,但法国专门为其研制的Model1935型主炮的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不是黎留塞级上的那种15英寸炮。

    炮塔诸元如下:

    口径:40mm19英寸

    身管:22.512米?英寸-46.9倍口径

    重量:约100吨

    射速:1.2~2.2发每分猜测

    弹丸重量:穿甲弹估计在1760kg左右?磅

    药室寿命:100发

    身管寿命:200发

    射程:42000米??码-仰角35度,穿甲弹

    重量:接近4400吨

    高低射角:-5°/+35°

    水平射角:-150~156°/+150~156°视炮塔位置而定

    高低转速:5.5°秒

    水平转速:5°秒

    装弹高低角:任意

    尽管Model1935口径只有40mm,身管也只有46.9倍径,但采用的为超过1000kg的重弹,较之著名的俾斯麦级SKC/34A的1620kg的高速轻弹设计不知道重了许多倍,同时采取了增多发射药的措施。而仅这两点,就使拿破仑级主炮的射程、远程侵彻力和初速都强于了兴登堡级,仅次于美国海军MK6的20寸主炮。在欧洲范围内,只有意大利凯撒大帝级的1英寸50倍径并使用强装药方式的主炮强于它。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其继承了黎留塞级上采取的“弹性填装”系统,既在装弹药时不需要将炮管移动到特定高度,在任意角度都可以。尽管有些人认为这一措施并不太可靠,但其能够大大提高实际射速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相比之下,其他追求高速轻弹设计的战舰在实战中并没表现出其射速快的优点。

    在防空火力方面,拿破仑级照搬了黎塞留级的防空,即使在未接受美国改装前在欧洲已称得上良好。在1940年7月日英国双体超级航空母舰超级竞技神对其发动的空袭中,黎塞留用其100mm高平两用副炮、几架不多的法制37mm高炮与13.2mm高射机枪取得了击落多架飞机的战果,而1943年在美国接受的改装后,更是换装上了著名的40mm博福斯中口径高炮和20mm厄立孔小口径速射炮,使之防空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在后期任务中经常担任航母舰队中为航空母舰防空火力支援的最后一道屏障。

    因为使用了上述的炮塔设计的缘故,使得拿破仑级能够把出的排水量用在防护上。拿破仑将比黎塞留级的主装甲带防御更加坚固,主要由2层组成:第一层为990mm并倾斜17度的主装甲,其后有一层54mm的防崩落衬垫,第二层为150mm的大角度倾斜穹甲。考虑到穹甲的大角度倾斜和第一层倾斜装甲对射入的炮弹弹道和动能的影响,倾斜装甲+穹甲的防护能力应大于一块装甲。其等效垂直装甲大约是1230mm-1260mm左右990mm倾斜17度约为100-1095mm,穹甲等效值不便估算,权且直接相加。

    在第二级舰黎留塞名字从黎留塞级和阿尔萨斯级那拿过来用在卡萨布兰卡处于停泊状态下与美国海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战斗中当时黎留塞未完工,仅装载了12根炮管,但舰体工程已完成,厚实的主装甲带成功防御了将一枚击中它的MK6型20英寸重型炮弹,将其直接弹开。尽管这艘未完工的战列舰遭到5枚20英寸炮弹和数枚炸弹的重创,并使非重点防护地区损坏严重,但其坚固的主装甲带和水平装甲仍保护了它,使在这次毁灭性的打击之后没有沉没。

    拿破仑级战列舰的水平防护堪称世界一流。水平防护依然采用黎留塞级的某些设计,由3层装甲共同组成:第一层为甲板的76-7mm的装甲,第二层为450mm的主水平装甲,第三层为120mm的庄家。在第三层装甲的两侧,水平装甲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了前面已经介绍了的穹甲,厚度为150mm。共记642-67mm的强大水平防护显然已超出防御战列舰水平中弹的情况,更多的考虑是对来自高空的威胁——炸弹的防御了。这样的多层装甲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炸弹对战舰的破坏。另外,炮塔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