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闯明末-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有点难度,估计需要支付一些代价。”常家谨慎的看向李霄雷。
“在那里开个边市,大家都有好处,对吧?”李霄雷回答道。
“这样的话,想来应该不成问题!蒙古人其实并不擅长耕种,这片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放牧和取水,若是能允许他们的部民在这里取水,想来可以和谐共处!”常胜提醒道。
“只要不违反我的规矩,那么我欢迎朋友!”李霄雷点了点头。
“察哈尔部也需要朋友,而且比什么时候都需要!”常胜点了点头,对于察哈尔部的情况,常家比较清楚。
第二天,李霄雷亲自带着常胜和李岩,北上袄儿都司。三天后,常胜先一步带着额哲,在马祥麟三千骑兵的护卫下回到部落。
五天后,时间进入1628年,李霄雷也没想到,自己的新年居然是在边疆渡过的。也就是这个时候,一支蒙古骑兵南下,带来的却是和平。
林丹汗亲自南下,与李霄雷进行商议,而李霄雷代表的,便是秦王。
“这片土地可以让给你,边市什么时候可以建立起来?”林丹汗最近几年的重点是东边的科尔沁,或者说是他们背后的后金,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还有一个稳定的物资来源。尤其是铁器,科尔沁有后金提供武器,他们没有!以前是常家偷偷带一些过来,一旦开战,那点物资根本不够!
“立刻会安排人手在这里建设边市!”李霄雷淡淡一笑。
“很好,汉人,看在你救了我儿子,还有与常家的关系上,我希望和你结盟!至于你是否要对付大明朝廷,我们不管!”林丹汗提出了结盟的要求。
“秦王也欢迎朋友!”李霄雷做主,答应了下来。
第231章 结盟的好处()
检测到新的推荐票,开始导入……主播获得45元;检测到新的打赏,开始导入……观众‘戊夜·元’打赏主播1000元,主播加油;检测到新的弹幕,开始导入:
liu055:“结盟好,要作资本主义了,收牛收马卖给地主,主商主义。”
幻拢骸扒┑健0Γ幻磺换岽蛘蹋换岢鲋饕狻8芯醵伎煸谡舛觳幌氯ァV荒苣彼恕!�
戊夜·元:“默默冒泡”
……………………分割线………………
“感谢元神的打赏!以后常来!幻拢值芤膊灰苑票。忝悄芾次揖秃芨咝耍锌展吹唬黄鹆牧奶煲餐玫摹@吹秸飧鍪贝芏嗝孛懿荒芎腿怂担退闶钦早庋捉拇嬖诙疾桓倚姑埽行┬睦锘八挡坏靡簿湍芎湍忝撬邓盗恕T偎担惺焙蛴龅绞裁次<钡那榭觯獠换剐枰忝翘嵝岩幌侣铮浚 崩钕隼赘崭沼肓值ず骨┒┬榛氐秸誓冢幌氲骄褪盏搅说弧�
幻拢庋南敕ǎ兰撇簧偃艘灿小J导噬虾芏嗳艘丫隽私ㄒ椋庑┙ㄒ樗芪盏囊踩课铡V劣诿挥泄寺堑降模说栏銮敢裁皇裁窗旆ā�
比如liu055兄的弹幕,重商主义他一直在搞,以后的税收很大程度都是依靠商人,剥削农民没什么意义,只要来自未来,看过一些小说的人估计都会明白。
“说不得什么时候,我还要把城管给建立起来……你们应该懂的,各地都有小摊贩,占据街道摆摊赚钱不说,关键还不交税。这让那些开店做生意,每个月还要缴税的商人情何以堪?分流了客人不说,关键搞得我的税收都下降了……别说后世的城管要打人,我甚至都想砍人了!”李霄雷摇了摇头。
没钱开店可以合伙开店,就算非要摆摊好歹要报个税。否则说难听点,和税金小偷有什么区别?没有税收,他拿什么进行基础建设,拿什么雇佣衙役维护地方治安?!
治安差了这些小贩还会问:“这里的治安为什么那么差?搞得我都不好做生意了!”
到这里只能算是李霄雷纯粹的牢骚,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要免除农税商税就成了国家财政的支柱,税收少一点,那么各地官府能投入到地方的部分就少一些,带来的影响却的方方面面的。
至少,现在让他同情那些小摊贩,还真的不太可能了。立场不同,感觉也截然不同。
结盟完毕自然是协商互市的问题,这部分常家在做,李霄雷负责监督。这一谈就是按天,针对一点点的利益,双方都要扯皮。
比如说马匹,林丹汗那边表示每年会提供一万匹马作为交易,不过不能保证有多少战马。针对这个常家进行磋商,最后规定不能有老马和残疾的马匹,同时战马数量不能低于三成,这是最终谈判的结果。
五六匹马里面才有一批合格的军马,但挽马和驽马都有用处,拉车耕地都能用上,倒也无所谓。而且每年有三千匹战马供应,马匹服役时间是十年上下,算下来就很可观了。
牛羊更不必说,这部分更多,马匹是军用物资,不好给太多,不过牛羊那是民用物资,尤其是牛,很多蒙古人都知道汉人缺牛,而对于他们来说,牛只是一种食物,很少人会拿来耕地。是以北方的老黄牛,那肉质的品质当然是很好的。
草原值得李霄雷看重的,大概就是这些东西,实际上他们也只有这些东西。也有马奶酒,只是有点淡,喝起来不太习惯。奶制品倒也不错,只是保质期有限,其他就是毛毯还不错,只是这个不是必需品。
李霄雷需要提供的是铁锭,甚至直接就是铁制品,毕竟蒙古的冶铁技术有些落后。同时需要的还有茶叶和酒,汉人的美酒,尤其是烈酒是他们的最爱,茶叶也算是必须,他们是游牧民族,经常移动几百里进行放牧,茶叶可以有效治疗水土不服的症状。
至于解腻,草原上的野姜和野葱其实就很不错。真要找其实草原上有不少蔬菜,真以为别人喝茶是为了解腻通润的,李霄雷也不好评价什么。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边市上面,贺人龙亲自监督,上万匹马匹就运输了过来,清点之后果然有三成战马,多出十几匹也有,对方不在意,贺人龙当然也不会在意。只是回头偷偷把这十几匹换成了驽马,然后把这十几匹战马编入军中。
其他牛羊无数,不过林丹汗考虑到要和后金战斗的问题,所以数量都不算太多。饶是如此,这些牛羊很快就运输到洛南,然后在山林之中的秘密走私通道,直接出售到湖广地区。同时湖广地区的粮商,组队过来出售粮食,又把这些牛羊采买回去出售,一来一回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了好处,那么走私自然也就越来越猖獗起来。至少两处关隘的明军,对此视若无睹,着实是吃了不少的好处。再加上上面的总兵压着,他们也只能默认这一切。
“大人,我们已经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足够进行一次对外作战!”到了三月份,李岩兴奋的找到李霄雷询问。
如今正是春耕的时候,不过对外作战不需要考虑这些。粮食已经足够,就算打过去不能尽全功,也能够搞得别人今年粮食减产。
“那以军师来看,我们应该是向东,还是向西?”李霄雷点了点头,随即询问道。
“向东!”李岩非常肯定的说道,“唯有打入京城,让秦王顺利登基,大人才能名正言顺进行改革。否则,对大明的政策就没办法大刀阔斧的进行动手,否则的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诟病,同时对秦王的名声也会有所打击。”
“西北的李自成怎么办?他们占据青海盐湖,食盐以后会成问题!”李霄雷提醒道。
“李自成不过是一个区区蟊贼,不足为虑!甚至秦王顺利即位,直接招降也未必不行!”李岩回答道,在他看来,一个临阵造反,然后割据西北这种荒凉地方的贼人,不成气候。
“不,我们要先打西北!”李霄雷摇了摇头,“秦王靖难,那是为了大义,说到底还是自家的事情。但李自成造反,却是事关大明的根本利益。若是秦王放任李自成,继续针对自家人啃,说不得才会被人诟病!再说,我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还有一句话李霄雷没说,那就是他希望能够看看,所谓的历史修正力是否真那么厉害!
第232章 三路的速攻()
湖广那边运输过来的粮食,已经完全可以支撑一次十万规模的战争。只是从凤翔府以西,都是山地地形,人多没什么意义。平凉府固原镇更不必说,几乎都是山脉丘陵地形。
李岩本来是提议,让李霄雷向东进攻山西,别的不说,山西那边的钱庄,而不少,尤其是范家,若是能打下来,说不得一家的财富,就能自称一年的军费用度。
关键是山西那边人口也更多,攻打那里好处自然也更多。
奈何李霄雷却是打算打西北,关键理由让李岩无法反驳。仔细思考,的确打西北的意义更大,一则可以得到青海盐湖,以及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二则可以让天下人知道,秦王真的是心系大明,起兵真的是为了靖难,而不是为了个人私欲。
“马守应已经调往袄儿都司,把高迎祥也调过去,让杨肇基,郝永中和贺虎臣,在庆阳府进攻平凉府,至于庆阳府交给方烈镇守;至于我们这边,由赵荣贵和田见秀,从凤县进攻巩昌府以南各县,我们在凤翔府进攻北部各县。这次的目标是把平凉府和巩昌府打下!”李霄雷把李岩,宋献策和田见秀都给召集过来,然后把他的安排说了出来。
“不留人手镇守西安府?”田见秀有点吃惊,这次居然要他出征。
“我打算让二弟镇守巩昌府来着!”李霄雷笑道,“二弟身为我方大将,也不好一直驻守在西安府这种小地方。至于这里,暂时由高桂英和红娘子镇守便是!”
说完,低声说了句:“张凤仪、秦翼明和秦拱明也在这里镇守,我需要知道他们是否真心投靠!若是不能为我所用的话……”
随着马祥麟入伍,其他三人也不坚持,纷纷投靠。只是到底刚刚投奔,所以忠诚度还不能保证。只能看人走了之后,他们表现如何。锦衣卫会看着,希望观众也能盯梢一下。
至于赵荣贵不必说,本来就是自家人,忠诚度不需要怀疑。李霄雷给他官复原职,依然担任游击将军,派遣在田见秀麾下听用,共同镇守巩昌府。
巩昌府可以说就是李闯的老巢,至少陇西李氏就在这里,只要打下来,那么李闯也不过是无根浮萍,有本事直接去西域,甚至杀去中东那边,哪怕打下一片天地,李霄雷都高兴,毕竟这也算华夏的开疆扩土。
整个西北,扣除西安府之外,最繁华的大概就是巩昌府,临洮府那边也就兰州一带还好。大西北的经济命脉被李霄雷掌控,那么李闯就算还有兵负隅顽抗,很快也会因为给不出军饷和粮草,导致内部暴乱。
“洪承畴的政治能力不错,若打下平凉府,由他担任知府吧!”李霄雷想了想补充道。
“洪承畴刚刚投奔不过半年,直接担任知府,是不是太早了点?”李岩不免诧异。
“这正好算是千金买马骨,让天下士人清楚,投奔我那么就能量才适用,不存在履历问题!只要真的有实力,直接当阁老都可以!不仅是他们,你们也是一样!”李霄雷看向李岩和宋献策。
“属下明白!”李岩和宋献策大喜过问,连忙回应道。以他们的年龄,若是按照以前大明的官吏,就算能熬到那个履历,至少也要六十岁以后才能担任阁老。
军令下达,首先做出反应的是高迎祥部,直接率军北上,前往宁夏镇报道。然后才是郝永忠和方烈率军南下,与杨肇基和贺虎臣汇合。最后孙候才到,留下三千士卒镇守,其他四人按照杨肇基的意思,兵分两路,由杨肇基和郝永忠攻打平凉府以南,而贺虎臣和方烈攻打平凉府以北。
“总兵,我们真的要帮李霄雷?”贺虎臣得到军令后,难免还有些纠结,他不怕打仗,甚至希望打仗,一个武将不能打仗比杀了他还难受。问题是他明明是明臣,为什么要帮一个逆贼打仗……
“问题是,现在朝廷还认为我们是明臣嘛?”杨肇基摇了摇头,他们两个分别挂着总兵和参将的名头,直接隶属于秦王府,锦衣卫不是吃素的,朝廷岂能不知道。
活了大半生,结果名节却是丢了。好在李霄雷已经按照承诺,把他们的直系家眷接了过来,甚至杨肇基的儿子杨御荫和杨御藩,女婿周世锡、虞有光等,不是在军中任职,便是在军校进修。
杨肇基也是乖乖跟在李霄雷麾下办事,贺虎臣心里,却难免有一道坎过不去。
“虎臣,李霄雷说了,不会让我们和大明官兵自相残杀。如今派我们只是征讨逆贼,你又有什么看不开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