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在旁看得清楚,微微一笑,对那跑堂的说:“你也是狗眼看人低。你瞧瞧这三位的衣着打扮、举止神态,哪里像个穷困潦倒的篾片相公?想必是出门喝饱了水,懒得花这冤枉钱罢了。”
跑堂的赶紧顺坡下驴,说道:“是小人有眼无珠,是小人有眼无珠。”说着便走了下去。
这跑堂做事还算麻利,不一刻便泡好了一壶茶,又端上五个干净茶碗,分别放在姬庆文、李岩和那三人面前,又极麻利地在茶碗里各倒了七分满的茶水,便躬身退了下去。
姬庆文见面前三人端坐不动,似乎还有些紧张,便端起面前的茶碗,吹散几片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小心啜了一口热茶,说道:“三位也是进京赶考的吧?这跑堂的嘴巴虽然臭,可这茶味道还不错,来,不要客气,我们天下读书人都是自家人。”
那老者轻轻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说道:“老朽先谢过公子的茶了,可公子这话老朽却不敢苟同。天下读书人怎么会是一家人呢?别的不说,东林党和阉党就势同水火,别说是精诚友爱了,就是同桌吃一顿饭都不可得,又哪里像一家人的样子?”
李岩眼睛一亮,说道:“看来这位前辈对朝中局势也是颇为熟悉,却不知是东林党?还是阉党?”
那老者虬髯一耸,微微笑道:“老朽既不是东林党、又不是阉党,所谓‘君子不党’,老朽愿仿效之。”
李岩也笑道:“那我这位姬兄所说的话就没错了。我等也是一样,既非东林、也非阉党,孑然一身、群而不党。”
那老者欣慰一笑,说道:“两位虽然尚未踏入仕途,没有到官场这大染缸里泡上一泡,不过能有这样一番觉悟,已是很难得的了。来,老朽以茶代酒、借花献佛,敬两位一杯。”
说着,那老者便举起茶杯,深深喝了一口。
姬庆文、李岩不知此人底细,只觉得这人说话豪爽,又带着几分亲切,便也举起茶碗跟着喝了一口。
这一口茶下毒,桌上的气氛顿时轻松不少,正待说话,却听大堂之中有人起身说道:“诸位,我们枯坐无益,不如斗一斗文,也算是灵敏一下文思,如何?”
第〇三九节 无情对()
此人话音刚落,便听大堂之中有人起哄:“又是你刘若宰——刘元胤兄啊!昨天你出了个刁钻的题目斗诗,被你独占鳌头。怎么?今天又想出什么鬼主意,想着法子来羞辱我们么?”
那叫刘若宰的读书人笑道:“昨天我出了什么刁钻题目了?写风、写花、写雪、写月,悉听尊便,这有什么难的?”
立即又有人驳斥道:“废话,怎么不难?写风花雪月,诗里却不能带着风花雪月。不光这四个字不能带;就连梅、兰、菊之类的花名也不能带;就连玉兔、皎盘、蟾宫之类的别称也不能提,这诗还叫人怎么做?”
刘若宰听了,挠挠头,说道:“昨天是兴之所至,随口出题,今日一听才知道刘某让诸位作难了。那好,今天我也不作诗了,定个简单的——对联,对对联,如何?”
大堂中立即有人说道:“既然是刘兄出题,自然简单不了,这对子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对的吧?”
刘若宰掩嘴笑道:“那是自然,我们今天来个无情对!”
“无情对!”
“无情对!”
大堂之中又有人低声惊呼:“无情对,那可难了!”
姬庆文从后世穿越而来,不通文法,不知道这个“无情对”是什么讲究,便问李岩道:“李兄,对对子嘛,怎么还分有情?无情?”
李岩说道:“寻常对子要求上下两联不禁要字字对仗工整,更要意境相同。‘无情对’则反其道而行之,工整对仗自然是需要的,语境却要差别越远越好。”
李岩一边在介绍,同桌的那个老者也在向身边的少年解释:“比如我朝成祖皇帝,曾经出一上联作‘色难’——取自《论语·为政》;大学士解缙先生对之以‘容易’。字字工整,意思却不相干,这就是无情对。”
姬庆文听了李岩的介绍不住点头;那少年听了老者的解释也暗暗颔首。
却听刘若宰说道:“既然诸位都无意见,那在下就先出题了。上联是——”他看了看窗外,接着说道,“上联是——一架瓜棚遮北斗。”
此言一出,原本重口纷纭的大堂里立即陷入了沉静。这里都是通过了县试、乡试两道关卡突围而出的饱学之士,然而刘若宰此联一出,却无人响应作答,无不低头思索着这无情对的下联。
姬庆文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对不出来,便也不用深思熟虑,只抬眼观察众人神情,只见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故作轻松,就是没有人举手答题。
姬庆文又将视线移回来,见那老中少三人脸色又同众人不同,似乎并没有在思索答案,而是在饶有兴致地看热闹。
却听李岩在姬庆文耳边问道:“姬兄,这道上联,你对出下联了没有?”
姬庆文道:“我肚子里有几滴墨水,李兄还不知道?我是有情对、无情对,一概对不出来。听李兄口气,莫非是李兄已对出来了?何不说出来显摆显摆?”
李岩满不在乎地说道:“这都是雕虫小技,不说也罢。”
又过了半晌,那刘若宰说道:“真的没人能对吗?可惜……可惜……可惜明日又有人说我刘若宰恃才傲物,故意出难题了……”
正在这时,同姬庆文、李岩同桌的那个少年忽然高声说道:“有人对出来了,喏,就是这个人。”说着,就伸手一指李岩。
刘若宰见了,立即说道:“哦?既然如此,这位先生何不露上一手,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李岩却摆摆手道:“在下可没本事对出来,倒是我这个兄弟满腹经纶,已是胸有成竹了。”说着,就拍了拍姬庆文的肩膀。
姬庆文被李岩这话说得直冒冷汗,忙低声道:“李兄别拿我开玩笑了,我怎么能对得出来?”
那边刘若宰却在催促:“那就请那位先生出来指教吧。”
姬庆文哪有什么能说出来指教的,正想着脱身的办法,却听李岩在自己耳边说出了下联:“半边竹笠寄东坡。”
姬庆文闻言未及深思,便脱口而出:“半边竹笠寄东坡。”
此联一出,连升客栈大堂之中立即响起赞叹之声——这两联极为工整,却是上联说物、下联谈人,互不相干——正是所谓“无情对”!
就连刘若宰也赞道:“好联,好联!那在下再出一联。”说着,他沉思了一下,说道,“今日在下见店家杀鸡,便有一联——细羽家禽砧后死,请问下联?”
李岩不假思索,将下联在姬庆文耳边说了。
姬庆文也赶紧鹦鹉学舌道:“粗毛野兽刘先生。”
刘若宰听了一愣,瞪大了眼睛说道:“你……你……你骂我?”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立即哄堂大笑:“哈哈哈!骂得好,骂得好!没想到你刘元胤也有折戟沉沙的一天?”
姬庆文却不想在京城随意得罪人,忙道:“不是我骂你,我就是想骂,也编不出这样的下联来。喏,都是我这边这位李兄教我的。”
说着便伸手一指李岩。
此时李岩也被逗起文胆,抬头说道:“不过是在下兴之所至、信口捻来,绝对没有讥讽之意。我倒另有一个上联,想请这位刘先生应答。”
刘若宰忙道:“请问。”
李岩说道:“我等进京赶考,无不为了仕途功名,若是高中状元,便能选入翰林院,当一个五品编修,穿上天青色官服,上联来了——五品天青褂。”
刘若宰眼珠一转,说道:“正巧,我家是卖药的,下联来了——六味地黄丸。”
这两人一唱一和,一出一答,说得妙趣横生、精彩绝伦,让连升客栈里不时爆发出欢呼叫好之声,仿佛是在欣赏着这刘、李二人的相声。
就这样,两人对了四五联,终于停了下来,只听刘若宰说道:“刘某是南直隶人士,向来自诩是江南第一逸才,满以为今年状元是志在必取、舍我其谁。今日才知道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说着,他忽然抬高了声音,说道:“诸位,今科科举,状元就是这位兄台,榜眼便是在下无疑,尔等费尽心力,也就争个探花好了。”他语气依旧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让人感受不到丝毫谦逊。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朗声说道:“你们这些酸腐文人,真是百无一用。如今大明关外强敌窥伺,你们一个个在这里舞文弄墨,还能将关外的女真人都杀死了吗?”
此人这几句话,诚如晴天霹雳,将众人从“文斗”的氛围中拉了出来,无不注目而去。
姬庆文也向那人望去,却见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今日崇文门口,领了一班武将进城的那个年轻人。
只见他昂首挺胸站在大堂之中,身上笼罩着一层器宇轩昂、英姿飒飒的气质,在一帮文人之中真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
他见众人被自己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脸上立即露出得意的表情,嘴角扬起微笑,扫视了众人一眼,正要缓缓坐下,却听有人说道:“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读书,也是来进京赶考的吗?”
那人停住动作,说道:“那是自然,我不来赶考,又怎么会住进这连升客栈?我是个武举人,是来考武进士的。”
他此言一出,大堂里头立即哄笑起来:“哦~我当是哪位学贯古今的大师呢,原来不过是个武夫。我问你,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那人剑眉一耸,说道:“武人又怎么样?文人又怎么样?此次皇上下诏,在原有的文科之外,另开武科取士,为的就是广纳天下文武英才。圣上这份苦心,尔等不能体悟也就是了,居然还敢冷嘲热讽,真是不知好歹。”
他将当今皇帝抬了出来,立即堵住了纭纭众口,原本喧嚣的连升客栈大堂,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第〇四〇节 欲擒故纵()
姬庆文也看不惯那些读书人这样心胸狭窄的样子,起身打个圆场,说道:“文人之中有贪财好色的,自然也有忠贞爱国的;武人也是一样,既有壮烈勇武的,当然也就有贪生怕死的。文武之间本没有什么优劣之分,都是为国效力,犯不着分个什么上下尊卑。大家说,是不是?”
姬庆文满以为自己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必然能够服众。
没想到立即有人出言反对:“文人武人怎么就没有上下尊卑?我朝制度是以文制武,这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不是你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糊弄过去的。”
说话之人功于心计,一出口就抬出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姬庆文无言以对。
那武举人却不示弱,脸色铁青地说道:“太祖皇帝定的规矩又怎样?现在开国已经快三百年了,多少情形为之一变,那么多年前的老规矩,又怎么能遵循到现在……”
他话未说完,立即有人抓住话茬高呼起来:“哈哈哈,你居然说太祖皇帝的话错了!你这是要犯上造逆啊!”
又有人附和道:“来,劳动哪位出去走一趟,把巡城御史叫来,让他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夫。”
更有人说道:“也别麻烦御史衙门了,干脆去向东厂、锦衣卫报案,让这武夫剥层皮!”
姬庆文没几天之前,在阜城客栈里就见识过锦衣卫的厉害,不想这个武举人仅仅因为一句话就遭遇这无妄之灾,便赶紧起身劝说两句:“诸位,诸位。这位兄弟也是无心出口,大家就不要上纲上线了。来,今日我做东,请店家给每张桌子各上几分糕点、一壶好茶,账就记在我头上。”
说着,姬庆文便从怀中摸出一张银票,按在桌子上,招呼道:“小二,这是张五十两的银票,陕西商会签发的,凭票即兑,你赶紧上菜上茶吧!”
可这些读书人却毫不领情,反咬一口道:“好啊,原来你小子同这武夫也是一伙的。等待会儿锦衣卫来了,一道把你抓了去。”
眼看事情莫名其妙地越闹越大,就连方才出题的刘若宰也有些惊惶,起身说道:“诸位何须如此?我们不过是探讨一下学问,找锦衣卫来做什么?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他话音刚落,便又有人说道:“刘兄,你可要小心说话,你再替他们开脱,小心也把你当做同党一并处置。”
刘若宰是憋足了劲,准备在此次科举里大显身手的,自然不愿卷入这场纷争当中,因此虽然有所不满,却还是虎着脸坐了下来,不再说话。
那武举人倒也义气,一拍胸脯,说道:“尔等都是些奸诈小人。方才那话是我一个人说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