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有钱人 >

第22部分

明末有钱人-第22部分

小说: 明末有钱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养性脸色一沉,并不想答应,然而李元胤刚给他出了个好主意,不能当场就驳了他的面子,只能点头道:“好,我听你的。”

    又伸手一指徐纯朝道:“我不处置你,自然有御史言官弹劾你。你也别跟着我回京师了,就守住这个破驿站,不要乱走,懂了吗?”

    徐纯朝面无表情地拱了拱手,说了个“是”字。

    骆养性又对李元胤说道:“你方才盘问的那几个举人,就怕他们知道了内情出去乱说,要不先带回诏狱里看管起来,等风头过了再放出来?”

    姬庆文在屋里听了这话,不由得心头一紧,却听李元胤又道:“指挥大人思虑周全,属下佩服。不过朝廷眼看就要开科取士,要是误了他们两个的前程,他们闹将起来,怕是不好收拾。属下方才询问那两个举人时候,叫他们待在原地不动,这里发生的这些事情,他们应该并不知情。而且据属下观察,他们也不是什么书呆子笨人,知道自己前程要紧,绝对不会过来掺和的。”

    李元胤先是吹捧、后又分析,一揉一搓说得骆养性不住地点头称是,说道:“有理,有理。好了,事不宜迟,你这就叫几个兄弟,将魏忠贤的尸体拿下来,赶紧送到京城里去。还好老天爷帮忙,现在是冬天,要是夏天碰到这倒霉事,魏忠贤这阉狗的尸首不出三天就臭了!”

    说着,骆养性扭头便往外走。

    院子里的锦衣卫们却忙活起来,抬尸的抬尸、赶车的赶车、警卫的警卫,不出一盏茶功夫,就将魏忠贤的尸体从房里抬了出来,放在一辆板车上,又盖上几层席子,迅速出驿站往北方而去了。

    姬庆文听外头没了动静,这才松了口气,说道:“李兄,都说这里是是非之地、是漩涡中心,没想到这道坎儿居然这么难跨。现在锦衣卫都走了,我们弟兄总算是平安无事了吧?”

    李岩也是惊魂未定,寒冬腊月里展开折扇不停地往脸上扇,说道:“还多亏那个叫李元胤的锦衣卫,看来他也是忠义之人。要是没有他,我们这关也不好过啊。”

    姬庆文点头道:“那是,也不知道锦衣卫指挥佥事俸禄银子多不多,要是有机会,我可要多给他几百两银子,就当是买命钱了。”

    李岩却道:“锦衣卫这样的要害部门,又是指挥佥事这样的大官,俸禄虽然不多,却从没听说靠俸禄过活的,姬兄的银子可以省了。不过眼下我们还没有真正脱险,还是赶紧走吧。”

    于是姬庆文同李岩离了屋子,便吩咐多九公、杏儿和黄得功立即整理行李、驱赶马车,赶紧离开这座腥风血雨尚未平息的阜城驿站。

    驿站驿丞和他手下的那些兵丁,昨天夜里白莲教徐鸿儒、周秀英来袭的时候就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因此姬庆文找不到人销房,在房内留下几两银子,算是赏钱,便赶忙跳上已准备好了的马车,往驿站外而去。

    未离驿站,却见徐纯朝一动不动地矗立在驿站门口,好似一座泥塑。

    徐纯朝的经历遭遇,姬庆文已了然于胸,一点也不想同他在起什么瓜葛,便低声吩咐赶车的多九公,快马加鞭先离了此处再说。

    却不料似乎在半梦半醒之间的徐纯朝突然开口说道:“两位公子,在下临死之前有几句话要讲,不知两位愿不愿意听上一听?”

    “什么?你要死?”姬庆文听了脱口而出,“你想自杀?这又何必呢?”

    李岩也道:“徐大人,魏忠贤不是什么好人,死了也就死了。相信你跟随他也有些难言之隐,他现在死了,你不也得了解脱了吗?”

    徐纯朝道:“多谢两位的好意。在下不是是非不分之人,知道魏忠贤是个奸臣。然而他对我有救命之恩,这恩情我不得不报。可天下之人,又有几个知道在下的苦衷呢?世人只知道我附逆阉党,回去之后不知有多少人要弹劾我,现在死了也是一了百了。”

    姬庆文劝道:“徐大人何必如此?常言道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可为人处世并不是一定要见了棺材才掉泪,到了黄河才死心的,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徐大人不是庸碌之辈,只要脱下官服,隐居民间,未必就没有安身立命之道。”

    徐纯朝脸上忽然露出诡异的笑,说道:“说好了听在下说话的,怎么两位公子说起来却没个完呢?在下只有一句话要讲,两位听过了,就立即出发赶路,不要误了科举时辰。”

    这话又激起了姬庆文的好奇之心,说道:“什么话?请讲。”

    徐纯朝道:“两位要是缺钱,请到白云观后院挖地三尺。”

第〇三六节 阎王好见 小鬼难缠() 
姬庆文一行仓皇离了阜城驿站,却唯恐追上运送魏忠贤尸体的锦衣卫队伍,因此不敢快马加鞭,而是转走远路,绕了京城半个圈,通过永定门进入京师外城,这才来到内城崇文门下。

    此事正值巳牌时分,崇文门外已排满了准备进城的客商,遥遥望去一条人龙少说也有三百步长,正在城墙底下缓慢蠕动,不知何时才能进关。

    姬庆文见状,有些不耐烦了,便问多九公道:“九公,偌大一个北京城,难道就这一扇门可以进城吗?这么多人,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

    多九公说道:“京师十一道城门,经常打开的也就四五道。这崇文门上设了税关,向往来客商收税,因此想要进京的官员都要经崇文门进城,若走了别的城门,那就犯了逃税之罪,搞不好是要被东厂抓起来的。”

    姬庆文不解道:“可我们现在不是客商,而是赶考的举子,难道举人过来考试也要收税吗?”

    多九公江湖经验丰富,不加质疑地答道:“举人连田税、劳役朝廷都减免了,自然是不会收这几钱银子的进门税了。可这崇文门名字取得好,‘崇文’二字是个好兆头,因此赶考的举人都要从这里进京。”

    姬庆文挥手道:“魏忠贤都死了,老爹给我安排的门路自然也作废了。就凭我的学问,怎么样的好兆头也中不了进士了,我们还是别走这崇文门了,换别的门进城也是一样的。”

    说完,他又怕同行的李岩不赞成,便又问道:“李兄,你说好不好?”

    李岩也满不在乎地说道:“只要有真才实学,也不在这点彩头上。我看与其花时间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不如早些进城休息,养足精神的为好。”

    多九公见他们意见一致,自然也无话可说,便驾马左拐,向西往正阳门而去。

    一行走了小半个时辰,方来到正阳门下。

    姬庆文见正阳门修得又高又大极为雄伟,便从车篷里探出身子,向门上一指,问道:“九公,我们就从那里进城好了。”

    多九公掩嘴笑道:“少爷说笑了。那是正阳门,门洞里只走皇上御辇,我们哪有资格从这里进城?我们还是多走几步,往宣武门进城吧。”

    说着,多九公催动马匹,又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宣武门前。却不料宣武门城门紧锁,一点也不像能够通过的样子。

    多九公觉得奇怪,赶紧跳下马车,走到一个守城兵丁跟前,拱手行礼道:“这位兵爷,这宣武门怎么关了?小的之前进京不知多少次,从没遇到这样的情形啊。”

    那当兵的倒还耐心,说道:“天启皇上驾崩,崇祯皇帝继位,据说魏忠贤九千岁也死了。上头发下命令,要全城戒严,只开崇文门进出,别的各门——包括宣武门在内,全都关了。你要进城,还是多走几步,从崇文门进去吧。”

    姬庆文这一行人马,既不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也不是攻城拔寨的将军——更何况以明代北京城城墙的高度厚度,武林高手也未必能飞越而过,千军万马也难以破城而入——于是他们只得掉头,重往崇文门而去。

    重新来到崇文门下,队伍却明显地缩短了不少。

    原来是不少进京的举人觉得同商人们一同排队进城,未免太缓慢了些,因此同守门的将领大吵了一架,要求另开通路加快进城速度。

    守门的将领是个千户,见举人们闹得凶,又怕他们之中哪个考上了进士,混上几年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故而不敢得罪这群举人们,便吩咐手下兵士另开一条队伍,专供举人们进城。

    这样一来,姬庆文一行进城的速度便加快了许多,一路向前,便已经到了城门口,却见一命兵士伸出手掌,问道:“进京赶考的吧?路引呢?”

    多九公忙将姬庆文和李岩的两份路引递了上去,扭头对姬庆文道:“少爷,多亏小人出门之前留了个心眼,专门到衙门里开了路引出来,否则这北京城还不好进呢。”

    说着,他一指两边三五成群的垂头丧气的读书人,说道:“喏,这些就是没开了路引就进京来的,这下就只能回去跟商人排队了。”

    多九公这话说得十分得意,可他得意了才一眨眼的功夫,耳边便响起方才那兵丁的声音:“你们一共有五个人,怎么才两张路引啊?”

    多九公赶紧说道:“兵爷,路引是我车上这两位公子的,我、这位姑娘、还有这个汉子,都是从人,都是要一道进城去的。”

    那兵丁却不买账,说道:“那你们就不是举人了咯?”

    多九公笑道:“兵爷说笑了,我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考得上举人呢?”

    “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排队。一张路引只能放一人进去,两张就只能放两人进去。”兵丁说道。

    姬庆文在车里听了个真切,叹息道:“正是。九公啊,你也别省钱了,给他三两银子,一人一两,就算是买路钱了。”

    多九公忙答应一声,从袖中掏出一个三两重的银锭,塞到那兵丁手中,说道:“军爷,您就行个方便,让我们一道进城去吧。”

    那兵丁得了银子,立即眉开眼笑,说道:“照道理是不能放你们进去的。可看你们也不是坏人,少爷又需人照顾,我这才网开一面。行,你们进去吧!”说着,便将两份路引还给多九公,又闪开一条通路放姬庆文一行通过。

    只花了三两银子就能顺利进入京师,这在姬庆文眼里,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可李岩却不高兴,说道:“小小一个守门兵丁,芝麻绿豆大的一点点权力,就敢当众索贿受贿,胆子也太大了吧?”

    姬庆文劝道:“这年头最好用的就是银子,比银子更好用的就是权力。在下只要银子就够了,李兄胸怀大志,掌握足够的权力,才能将这世道扭转过来。今科考试,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正说话间,又听那索贿的兵丁说道:“嘿,你们怎么一张路引,就来了七个人?不行,只能放一人进去。”想必又拦住了一队护送举人进京赶考的队伍。

    却不料那被拦住的举人竟毫不示弱,呵斥道:“你是个什么东西?敢拦爷的驾,叫你们长官过来!”

    姬庆文听此人说话声音洪亮,忍不住探头出去观看,只见说话之人最多二十岁的样子,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显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而他的随从也都骑在马上,均是一副武士的打扮。

    那守门兵丁见这群人不好惹,忙将千户唤了过来。

    那千户人未到、声先到,呵斥道:“已经法外开恩给你们举人另开一路了,怎么还不满意,又吵闹起来?”

    那年轻人说道:“我是进京赶考的,你们为何拦阻?”

    千户向手下问明情形,嘴巴一咧,说道:“按规矩,一张路引就只能放一人通关,我们做得没错,你不要无理取闹。”

    那年轻人冷笑道:“我没说你错,我叫你过来只是为了打听一件事情。”

    “嗯?你想打听什么事情?”千户问道。

    “我想问你,你一个守门的千户,到底是几品武将?”年轻人端坐马上,向下斜睨着眼睛问道。

    “五品,正五品……怎么了?”千户答道。

    他话音未落,便引来那群人肆无忌惮的大笑:“五品官,好大的官威,真是吓死我们了!”

    那年轻人一边笑,一边纵马就要进城。

    千户当然不肯放他们进京,正要下令阻拦,却不料那年轻人手下随从各个亮出腰间的牙牌,说道:“你瞧仔细了,我们是几品官?”

    那人用力眨巴了一下眼睛,慌忙推在一旁,换上了十二分恭敬的表情,躬身道:“将军……”便目送那群人骑马迤逦进城去了。

第〇三七节 进驻连升客栈() 
姬庆文见了奇怪,便问多九公道:“九公,你见多识广,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守门的千户见了他们,好像见了阎王似的?”

    多九公低声说道:“小人也不知道,不过看他们的举止打扮,似乎都是武将,可武将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