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听说这支打着“明武军”、“姬”、“戚”三面旗号的精兵,竟是戚继光老将军的“戚家军”的后人,百姓们更是异常兴奋,高声欢呼着给他们加油鼓劲。更有几个年轻时候曾经亲眼见过“戚家军”军容的耄耋老人,见到了今日这样的场面,禁不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却说白莲教徐鸿儒那边同姬庆文交手落败之后,便听从了“女儿”周秀英的意见,领军从战场上退了下来,想要冲出南京城再寻出路。
南京城北边、西边横亘着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江,南边则被将军山、牛首山两座大山阻断了退路,只有东边才是平原农田。
照理说,白莲教徐鸿儒吃了败仗,应该迅速从南门离开,遁入深山之中隐藏起来以求东山再起的机会。然而徐鸿儒今日是临时起事,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身上除了用魏忠贤十分之一的遗产换来的价值四五十万两银子的银票之外,兵器、粮食、衣物全都没有准备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贸然遁入深山老林,其实同跑到山上去当野人没有什么却别。只有利用手里数额不菲的银两筹措一些兵器补给之后,才能够有备无患地潜入山林之中,再作长期打算。
故而徐鸿儒离开放弃围攻“群玉院”之后,便沿秦淮河先向南边退却,又转而向东,想要经东南方向的通济门出城,先在富庶的江南平原上搜掠一番才能上山图谋大事。
南京守军自然不能让徐鸿儒遂愿。
兵部尚书熊明遇、守备太监韩赞周、提督勋贵刘孔昭三位大人接到“白莲教匪攻打姬庆文失败,正要向东南逃窜”的消息之后,齐齐意识到: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要就将徐鸿儒等人全部拦截在城内。
毕竟,在南京城这么个紧要的地方,发生了白莲教起事这种轰动天下的大事,不论缘由如何,这几个军事主官便首先是大罪一条。若在此基础上,又让首恶元凶从坚固无比的南京城中逃了出去,那就更是罪上加罪——以崇祯皇帝的脾气,绝不能轻饶了这几个没用的官员,开刀问斩说不定都是轻的,非给他们来个腰斩凌迟之类的大刑不可。
崇祯皇帝的刻薄性格,顿时让这几位貌合神离、颇有芥蒂的官员瞬间达成了共识——只有齐心协力,将这场白莲教叛乱的无妄之灾先解决了,然后才能从容寻找个替罪羊,也好保住自己这来之不易的官位。
计议已定,这几个大人便立即用各自的兵符令箭,召集起南京城中的守卫军队来。
南京城中按定额应有守军五万人。
可其中吃空饷的就占了一小半,再除去老弱残兵,便只剩下不过两万人而已。而这两万人,又并非全部都时刻在城中待命,而是各有生业,在四处种田或者打工谋生。
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召集起来的南京守军,不过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些人许久没有训练,更没有实际作战过,命令执行得乱七八糟,直到徐鸿儒连续三次攻击姬庆文所部没有成功,知难而退之后,才将将集结起来。
他们聚集完备不过片刻功夫,徐鸿儒、周秀英、许道清三人便已领军杀到。
熊明遇、韩赞周、刘孔昭三人见对面杀来的白莲教徒只剩下不过区区两三千人,又看看自己身边一万多人的队伍,顿时信心大增,挥令全军冲杀过去,将白莲教徒全部围歼。
这条命令下得全无章法——怎么冲过去?多少人冲过去?沿什么线路冲过去?全都没有交代清楚,叫属下兵马如何执行?
然而人马也都尽是些昏头鸭,听主官这样命令,便也自顾自地向对手冲杀过去。
南京乃是一座繁华绝顶的大城,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小巷纵横交错,能够施展大军的空间本来很不足够,这样胡乱冲杀一番,不但没能发挥出人多势众的优势,反而将自己的人马挤压、冲撞了个七零八落。
第二四五节 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
白莲教周秀英见对面官军虽然气势汹汹、人数众多,可全然不像方才姬庆文麾下的“明武军”那样章法井然,却仿佛没头的苍蝇一般只知道乱冲乱撞。
于是周秀英寻到一个两军之间的缝隙,瞅准了这个破绽,便身先士卒,领着苏柳、齐芸和她亲自招募的“娘子军”,仿佛女儿家绣花的银针一般,直刺入这道缝隙之中。
官军见白莲教徒用女子做先锋,颇有几分轻慢之心,却不料这些女人战斗力却极为凶悍,就好似一只只下山的母老虎,用一种蛮不讲理的打法,嵌入两支官军的结合部之间,将原本就十分松散的的阵型分成两半,让官军左右不能相顾。
徐鸿儒见周秀英一击得手,便不迟疑,立即挥动主力上前助战。
这些白莲教徒,都是徐鸿儒手下的死党,深受邪教教义蛊惑,打起仗来顽不知死,又到了眼下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关键时刻,更是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而作为对手的南京守军,不过是临时被抽调过来平叛而已,兵士们各有各的打算,完全没有同对手以死相搏的意愿,一见对手凶神恶煞一般冲来,尚未交手便落了下风。
这些官军士气全无,略加攻击便更是迅速溃退下来。退得又极无章法,丢盔弃甲,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此消彼长之下,白莲教众的士气更加旺盛,仿佛忘了方才惨败在“明武军”手下的经历,捡起官军随意抛撒在地上的刀剑,就往官军背后追赶而去。
这些刀剑,年久失修,有的已经生锈溃烂了,却终归要比菜刀、擀面杖之类的要强上不少。手中有了正经兵器,白莲教徒的战斗力又增强了不少,便在几个头目的带领下,加倍努力地朝官军追赶而去。
如此一来,在南京城中出现了这样奇怪的一幕——
原本应该被追赶的衣装混杂的白莲教徒们,竟手持官军的兵器,在追赶着服色统一的朝廷兵马——虽然这些官军身上的服装,比起白莲教徒身上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带领官军的熊明遇、韩赞周、刘孔昭三位大人,见自己麾下的军队,稍一接触,便再次被白莲教众给驱赶了下来,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懑、羞愧、焦急交杂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遇到这样的情况,若是有经验的指挥官,便会采取重金悬赏、诛杀溃兵等手段,尽可能地约束住军队并重建队伍的信心。
可现在的这三位官员,一个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一个是伺候崇祯皇帝的太监、一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世家子弟——三人之中,没有一个有过实际带兵领军的经验,面对这样的局面,竟都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只能无奈地目送麾下军队撤退。
白莲教徒越杀越近,眼看就要杀到这三个指挥官的面前,熊明遇不禁有些害怕,慌忙同身边两位大人商量道:“两位,两位,白莲教匪实在太过凶蛮。下官看,似乎是动用了什么妖术……我军没有准备,看来是抵挡不住了……”
韩赞周和刘孔昭也都是两个官场上的老狐狸,自然知道熊明遇说着两句话的用意,却都不愿附和表态,只静静地点头示意。
熊明遇无奈只能接着往下说:“两位大人,看来我军已然支持不下去了,不如我们先行退避,传令封闭城门,再来他个瓮中捉鳖如何?”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这三个昏头昏脑的官员,才想起关闭城门这件事情。
不过熊明遇这几句说得虽然周全,可韩赞周和刘孔昭两人却只听进去了前半句,丝毫没有体悟到这位南京兵部尚书的一片苦心。
只听刘孔昭说道:“熊大人所言极是,我看现在熊大人暂时退却,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日后定有反败为胜的妙计。”
韩赞周也道:“杂家不通兵务,不过是个坐纛充数的。熊尚书饱读兵书,这番部署定然有雄大人的用意在。杂家愿以熊大人为马首是瞻。”
他们两人这番吹捧是假,将责任推到熊明遇身上确实真的。
熊明遇好歹也是官场之中沉沉浮浮了数十年的老油条了,这两人话中的含义,他又怎会听不出来?
然而现在情势紧迫,打一阵快拳尚且来不及,又拿来功夫练习太极拳那不悠不急的套路。
于是熊明遇咬牙道:“既然两位大人都没有意见,那我等暂避一下,先看看白莲教匪的动静如何,可好?”
韩赞周和刘孔昭等的就是熊明遇这句话,立即点头答应,旋即在身边亲信的护卫下,离开战场往安全地方撤退而去。
可他们忙着逃命,竟没有一个人想到派传令兵去通知南京城中守将将全部城门关闭……
随着这三位大人的离开,南京守军的更加溃不成军,沿着城内纵横交错的小巷跑了个一干二净。
徐鸿儒见状大喜,带着五分高兴、五分惋惜,说道:“早知道南京守军这样不堪一击,本尊又何须等到今天?早一日起事,便早一日成功,说不定现在已经拿下大明半壁江山了。”
他身边的周秀英闻言大惊,以为徐鸿儒又有了什么别的打算,便赶忙劝谏道:“爹爹这话固然不错,可现在成立还有姬庆文的‘明武军’在,我们暂时还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还是先按原本的计划,撤出城去才是万全之策啊!”
徐鸿儒自失地一笑:“嗨,我也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现在还有一道城墙挡在我们面前,怎样通过城门跑到城外才是难题……”
他话未说完,许道清便快步走了上来,急匆匆说道:“教主,姬庆文这厮攻上来了!”
徐鸿儒闻言大惊,赶紧往身后望去,果然看见绣着“明武军”三个金字的大旗正不紧不慢地向自己这边靠拢过来——果然是姬庆文来了。
徐鸿儒刚刚同姬庆文交手过,对他手下这群将士的战斗力心有余悸,来不及多加考虑便传命下去:“快,快走,千万别让姬庆文这小贼给追上了!”
周秀英却害怕徐鸿儒这么一走,这些天尊教徒失去了主心骨,便会作鸟兽散,便赶紧建议道:“爹爹,这样乱走可不行。我愿意领着手下的女教徒们断后,阻挡一下姬庆文也是好的。”
徐鸿儒倒还有些舍不得周秀英冒险,说道:“不行,你的‘娘子军’,我还要留着打城门时候用,不如让道清领军殿后如何?”
许道清听了身上一凛——他是三人之中同姬庆文交手最多的那个,对他手下军队战斗力的了解也最为直观、最为深刻,知道自己这所谓“殿后”的任务太过凶险,凶险到了近乎“送死”的地步。
然而这许道清对周秀英颇有几分好感,若是现在畏敌推脱,就会在这位深受徐鸿儒信任的“女儿”面前跌份,只能咬紧牙关答应下来:“好,就请教主拨两千精兵给我,我一定替教主和圣女将姬庆文这小贼拦住!”
周秀英摆摆手:“现在不是争论这事情的时候。许道清,你还是护住爹爹再说,断后的事情交给我!”
说着,周秀英也不待徐鸿儒同意,便点齐剩下的“娘子军”女教徒原地转身,面相姬庆文挺进过来的方向,又扭头道:“爹爹,这里有我,你不要担心,还是快打通城门,我自然会过来接应……”
徐鸿儒沉思了一瞬,终于下定决心,说了个“走”字,便头也不回地率领军队向城外走去。
他已抱定了牺牲周秀英的决心,却没料到就是这样的颇为无奈的决策,最后不仅救了周秀英的命、也救了自己的命。
第二四六节 好自为之()
周秀英刚才说那段话的时候信心满满、信誓旦旦,可真到了面对姬庆文麾下虎狼之师的时候,她依旧有些心虚气馁,脸上勉强挤出尴尬的笑容,对苏柳、齐芸两个丫鬟说道:“你们……害怕吗?”
苏柳和齐芸两个女子,是周秀英在传教士时候,分别在南直隶和山东收留的两个孤女。她们早就忘了自己的姓名,便以结识周秀英所在的地方取了名字,因此周秀英对他们两个有救命之恩。
因此齐芸回答道:“不怕,要是没有小姐救我,我早就在街边饿死了……我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再死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柳却要实诚一些:“怕……也不怕……小姐护着我们,就是天塌下来也没什么好怕的……”
周秀英听这两人说的都是真心话,感到十分欣慰,却并不答话,努力平静了一下心情,从腰间抽出两口自己用惯了的匕首,倒持着握在手心里,耐心等候着即将到来的厮杀。
那边姬庆文转眼之间也已杀到。
他一路之上处置了不少白莲教徒——负隅顽抗的,自然是乱枪打死、乱刀砍死;投降的则被收缴了兵器、扒光了衣服,扔在道路一边以示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