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年乾坤歌 >

第339部分

万年乾坤歌-第339部分

小说: 万年乾坤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小诗诺诺的说道。

    “如今形式殿下想必也是知道,殿下难道不怕瑞朝的皇帝一怒之下杀了殿下?”金隆运见金小诗始终不肯松口,于是又开口问道。

    “皇上待我极好,他不会的。”金小诗想也不想的答道。

    “既然殿下如此坚持,臣也会将殿下的这份孝心上传给太后。只是这人心险恶,殿下还是要小心些为妙,切不可轻信他人。”

    金隆运沉默了一会才说道。

    而后金小诗的矜持,金隆运的敷衍让两个本来就没有什么话的两个人再也找不着话,金隆运坐了会便告辞。

    出来时,金隆运的心事愈发沉重。

    如今的金小诗的表现真的是人畜无害,可是他的内心又隐隐觉得这是不真实的。

    金小诗是真的贪图这里的安逸而不愿回契丹,还是因为怕他不愿回契丹,还是以上两点都不是。

    若是前两个原因还好说,若是都不是,那么……

    金隆运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可能是我想多了吧。”金隆运安慰自己说道。

    ……

    “殿下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为什么一口拒绝?”待金隆运走后,四下无人时,金童终是忍不住问道。

    “现在的拒绝,正是为了将来能回契丹。”金小诗长叹一声说道。

    金童看到的是机会,而金小诗却是看到的杀机,他没办法确认金隆运的话是否是真的。

    就算是真的,如果金隆运真的想接他回契丹,怎么会因为他的拒绝而放弃?

    金小诗现在冷静下来回想刚刚金隆运所说的话,不禁嘲讽的笑了笑,金隆运怎会真心的想接自己回契丹?

    他们俩的仇从十四年前,或是更早以前就结下了。

    “金童不明白主的意思,而且主人怎么说也是契丹国的皇子,太后的儿子,当初若不是金隆运,殿下也不会在这里为质,过着蝼蚁般的生活!殿下为何还要对他低声下气?”

    金童有些气愤的说道。

    “蝼蚁般的生活。”金小诗说着这几个字便有些神经质的笑了,不过眼光却凶狠了起来“这一切全赖丞相所赐,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即是如此,殿下为何要……”

    “若是我像当年一样对他横眉,那么我就白白在这里待了十四年,白受了这许多苦!”金小诗缓缓说道。

    金隆运料的也没错,这些年金小诗确实是被汉家的文化给驯化了。

    在瑞朝的这些年,金小诗最感兴趣的并不是诗赋,而是真正的汉家文化。

    刚开始接触汉人的时候,金小诗很惶恐,所以也很谨慎,他时时刻刻留着着汉人的言语和行动。

    慢慢的,金小诗就觉得汉人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虚假,可是转而又很真诚;有时候他们很宽容,可是有仇必报;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懦弱,可是彪悍起来也无人能及;有时候他们显得很笨拙,可是总会在不经意间显示超人的智慧;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懒惰,可是吃起苦来不要命;有时候他们慷慨大方,可是也有时候他们吝啬无比……。

    这真是一个善变的民族,没有一点规律可寻。

    这让金小诗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只到有一天他不知道听谁说了一句要了解一个民族,要从文化入手。

    金小诗为了寻一个答案,或者说要让自己在瑞朝活得更好,所以他开始研究汉人的典籍,并与身边的汉人相比对。

    刚开始,金小诗拿着典籍根本不知所云,什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什么无为无所不为,什么无可无所不可,简直是莫名其妙。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小诗自己也经历了许多,再加上他所观察到的,他才明白,汉人这个民族并没有特定的行为标准,他们永远在寻找一种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

    这个世间是变化的,所以他们也是随着世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们无为也无所不为,无可也无所不可。

    在明白这一点的时候,金小诗是很兴奋的,他觉得自己掌握到了成功的秘诀,这个秘诀是经历了一个民族血与火的验证的。

    也就在那一刻,金小诗甚至在内心有些感谢把他留在燕京为人质的金隆运和林太后。

    正如汉人的典籍上所说的一样,凡事总是有阴与阳的,如果不是留在燕京为质,金小诗觉得自己不可能得到这个秘诀。

    如果当初为质的是金小诗的弟弟——如今契丹皇帝,那么他现在也许也是一个将死的皇帝吧。

    金小诗如是想。

    金小诗,在内心期待上天给他一个机会,一个回契丹的机会,让他学有所有。

    如此他这些年的苦才真正没有白受。

    晚宴上,金小诗看着那个同他当初在燕京一样惶恐不安的青年,如是想到,而且金小诗有预感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所以此时金小诗的脸上并无丧气之色,比起金隆运和秦变来说,他的神色再正常不过。

    瑞朝大臣的扬眉吐气之气与契丹金隆运强打精神的僵硬之色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当然最为丧气的是今晚的主角张少侠。

    瑞帝对张少侠到是和蔼可亲,问张少侠多大,几月生,属什么的,平日可有什么喜好,为他准备的宅子可满意。

    张少侠见瑞帝态度可亲,心中虽仍然惶恐伴着委屈,但也一一作答。

    瑞帝心情大好,酒也喝的半酣,见张少侠如此胆怯懦弱,又想起年少微时为了一口饭在天师道中受尽歧视,那个时候的张正一是他连仰视都不敢的。

    终于,那个曾经让他望而不及的人已经成为瑞帝的手下败将,而他也由一个一无所有的寒门少年成为如今权倾天下的帝王,不禁有几分得意,大笑道“想当初你父亲是何等的刚健跋扈,不想你却是一谦谦君子。好!好!子不类父也好!”

    张少侠闻言,满脸愧色,不知如何应对,正在惶惶之际只听得他一旁的蔡元明淡淡的说道

    “天师虽然刚强威严,但对子女却是极温和的,事事都替少主考虑得当,少主从未见过世间险恶,成为谦谦君子也不为奇。”

    “哦,没想到张正一也有温和的一面”瑞帝大笑说道。

    “万物皆由阴阳两面,更何况是万物之娄的人。皇上英雄盖世,不也有侠骨柔情之时。”蔡元明答道。

    瑞帝正在兴头上,见蔡元明意有意拿自己与张正一做类比,不禁心中有些不悦,哼了一声说道:“张正一这一妖道有何德何能与朕相比!”

    “天师的功业心胸或比不上皇上,但作为人父,爱子之心,确实与皇上无二。”张正一认真答道。

    “爱子之心?”瑞帝笑了两声,不可置否。

    ……

    第二天,一大早,蔡元明便接到了瑞帝让他入宫的诏令。

    蔡元明被人领到御书房的偏殿前侯着他以为他会等行久,却不想没过多久,瑞帝就下朝来了。看来瑞帝想见他的心很急切。

    不过进了御书房之后,瑞帝看了蔡元明一眼之后就不再理他,一心品起茶来。

    蔡元明见瑞帝如此,也不敢出声,只能立在那里等瑞帝开口,心下暗自猜测瑞帝召他的原因。

    蔡元明偷偷看了下瑞帝的神色,倒也没有明显的怒气,只是有些不悦之色,心中便猜测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还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令瑞帝不满。

    正在胡思乱想时,便听到瑞帝缓缓说道“朕昨夜刚入睡就被惊醒,一夜无眠。”

    ://。。//55/55595/493411805

    

五百四十四、心中鬼() 
“朕昨夜刚入睡就被惊醒,一夜无眠。”

    蔡元闻言心一沉赶紧问道:“何人这么大胆,敢惊扰皇上!”

    昨天那么重要的一个日子,竟然有人能够穿过层层关卡,潜入深宫,惊动瑞帝。

    蔡元明的第一个反应这人是不是自己。

    这天下能有这种本事,还有动机的人并不多,而蔡元明似乎这两种兼而有之。

    蔡元明自己都这样想了,更何况是瑞帝,果然他听到瑞帝说道

    “哼,除了你还有谁?”

    只是这轻飘飘的一句,吓得蔡元明魂飞魄散,他扑通的跪下说道“皇上明鉴,您就是借元明一百个胆,元明也不敢啊。”

    瑞帝眯眼瞅了蔡元明一眼说道:“不敢?朕可是记得初见你之时,你在朕面前谈笑自如。怎么突然就这么胆小了?”

    蔡元明闻言只得苦笑道:“元明快惹上杀身之祸了,唯恐不能自证清白,哪还能谈笑自如。”

    “哦,之前你大义凌然的样子,朕还道你不怕死,怎么这时候就变成怕死鬼了?”瑞帝冷脸问道。

    “不怕死,但也不能随便去死啊。若是被冤死,就愧对家师啊。”蔡元明说道。

    “哈哈,你这滑头,朕却告诉你你一点都不冤,你这清白怕是没法自证了。”瑞帝突然大笑说道。

    蔡元明见瑞帝其实对他并无恼意,却又说他一点都不冤,有些疑惑的抬头望向瑞帝。

    “先生昨日的一句话,让朕整夜难安。”瑞帝此时才说出实情。

    原来瑞帝昨夜半寐半醒之间突然想起蔡元明的宴席上的话,陡然惊醒,勾起心事,越想越多,越想无不成眠。

    于是一大早就让人是召蔡元明入宫,而瑞帝自己早朝没多大心思,捡重要的事处理了就早早退朝了。

    瑞帝一说,蔡元明也会过意来,昨晚宴席上,瑞帝趁着洒性,嘲笑张少侠。

    做为张少侠的老师,定是要为张少侠挡风挡雨的,只得不软不硬的回了瑞帝几句,当然话语中也有些警示之意。

    当时瑞帝并未在意,蔡元明也就没放在心上。

    “是元明孟浪了,还望皇上恕罪。”蔡元明此时唯有请求恕罪。

    “朕与张天师的唯一区别大概是朕出身贫寒,而他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吧。”瑞帝淡淡的说道。

    蔡元明听了之后,愣了愣,而后紧闭自己的嘴唇,生怕自己说出一个字来。

    虽然瑞帝的话与他心有戚戚焉,但也只能瑞帝自己说。

    没有经过风雨的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真正的伟从大多都是贫寒出身。

    这大概就是天道公平的地方吧。

    出身贫寒的人,命运几乎被定格,大多数要延续贫寒,若想摆脱他们的原生家庭,那便要付出比常人多出无数倍的努力,成功者寥寥。

    有些人,终其一生,到最后也无法达到一个富贵人家子弟的起点

    想想真让人绝望。

    然而一阴一阳之为道。

    一个人的优点最终会成为那个人的缺点。

    一个人的缺点也是那个人的优点。

    富贵人家的孩子不是被保护的太好,太单纯,就是欲取欲求养成跋扈的性格为家族埋下祸根,最终都不能守住家业。

    最好的,也不过是守成。

    虽然虎父无犬子,但很少能有虎父的儿子能超过自己。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已是很好的结果了。

    蜀州张氏一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贫寒人家的子弟穷极一生也未必能够摆脱贫困,然后总有那么几个坚忍不拔之人,经历了种种考验,在因缘际会之际,化而为鹏,展翅高飞,端倪天下,比如说瑞帝。

    只是今日瑞帝嘲笑张氏子孙,那么他日会不会也有人嘲笑他的子孙!

    想到此,瑞帝如何能够心安?

    他的江山定要万万世的传下云,他绝不能忍受有一日他的子孙他人嘲笑!

    “蜀州之事,朕念及天下苍生,依了你,你到也没有辜负朕的信任。”

    瑞帝见蔡元明不语,斟酌了下又说道。

    “蜀州之事如此顺利,全赖皇上洪福。”蔡元明赶紧说道。

    “那先生以为朕这洪福能否世代相传?”瑞帝问道。

    蔡元明闻言,汗流直下,这话可不是能够乱答的。

    瑞帝并非昏庸的皇帝若是蔡元明说能够世代相传,以瑞帝的个性,也一定会穷根追底,稍有糊弄,但是欺君之罪;若是说不能,那很可能落个诽谤之罪。

    蔡元明不明白为什么所有英明神武的皇帝偏偏执着于长生这种返自然规律的事情,不是想着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就是想着自己的江山能够世代相传,近乎愚痴。

    也不想想你要是长生不老了,别人还活不活,你家万万世了,别人家还活不活,这天道不就是不公了吗?

    “元明道行尚浅,实不知,还望皇上恕罪。”蔡元明在瑞帝沉默的注视下,迫于压力,还是免强作了回答。

    当然这在瑞帝眼中并不算回答,所以他又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