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年乾坤歌 >

第314部分

万年乾坤歌-第314部分

小说: 万年乾坤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放心,小五殿下虽然武功高强,可是到了军中他那功夫可就没那么大的威慑了,就算他命大,但咱们也可趁机把长公主解决掉。”

    杜洛伟说道。

    “什么,你们还想动朝阳姑姑!”太子李啸平惊到。

    “这,殿下若是不同意,那就算了吧。”杜洛伟并没有免强太子李啸平。

    “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朝阳姑姑刚帮过本宫,本宫怎能恩将仇报?”太子李啸平并没有为杜洛伟的退让而结束这个话题,而是喃喃的说道。

    “朝阳长公主虽是一介女流,但绝不可等闲视之,老夫中想到朝阳长公主太将来必然会倒向小五殿下,所以才这样建议。”

    杜洛伟说道。

    “是啊,若是她倒向小五,父皇怕是永远不会改变心意了,父皇最听她的话了。”太子李啸平喃喃的说道。

    “是啊,不仅如此,她影响力可比游靖强得多,当年她独自在庐州老家一呼百应,迅速的拉起一支军队就可见一斑。不仅皇上,恐怕朝中的大臣也会受她影响。”

    “朝阳长公主虽在是个好人,只是可拿惜在江山社社稷面前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友人和敌人!”

    杜洛伟沉声说道。

    太子李啸平闻言再没说一句话。

    ……

    “那个秦变走了没。”

    朝阳长公主和游靖分别带着大军出发的几天后,瑞帝退朝之后便将李敢招来问道。

    “禀皇上,那个秦变一直在京城,看似暂时并无回契丹的打算。”李敢回道。

    “嗯,还留在京城。”瑞帝似乎对秦变还留在京城并没有感到奇怪。

    “是,秦变这些日子每日都到金府去,而那个契丹副使金重光则是一直留在驿馆中,臣正要请示皇上,是否将他们驱逐。”

    李敢回道。

    “不用了,该打的打,该谈的还是要谈的。他们想留在这里就随他们吧,盯紧他们就是了。”

    瑞帝摆了摆手说道,显然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百姓们对此次出征有何议论。”瑞帝接着问道。

    “京城百姓对此次出征都非常激动,并充满了期许。”李敢说道。

    “哦,不怕事大!”瑞帝哑然失笑道。

    李敢听了瑞帝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怔了下不知如何接话。

    “对了,百姓对朝阳挂帅可有什么看法。”瑞帝接着问道。

    “都说长公主是女英雄,定然能打败那个契丹的太后。”李敢回道。

    “倒是有几分见识,那个契丹太后虽是不简单,朝阳可也不输男子啊,这次必然给契丹一个教训。”瑞帝笑着说道。

    待李敢退下,瑞帝拿起堆在他面前的奏书批阅,不知为何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如此过了会,他索性放下手中的奏书,伸了个懒腰就起身向外走。

    守在门口的丁零猛的见瑞帝出来,以为有什么事连忙迎了上去,且见瑞帝说道:“去永寿宫。”

    “皇上怎么这时候来了?”周皇后见瑞帝此时来,有些吃惊的说道。

    “来你这儿转转。”瑞帝边说边自顾自的坐下。

    周皇后见状赶紧来到瑞帝身旁边为他捶肩边说道:“皇上还是在为契丹和蜀州的事扰心。”

    “兵者大事,也是常事。”瑞帝说道。

    周皇后见瑞帝这样说,笑了笑不再言语。

    “哎,怎么没见着周梦。”

    沉默了许久,瑞帝突然问道。

    周皇后见瑞帝又突然问起周梦,不知何意,愣了下,方才回道:“她啊,近来见人不大讲话,所以她过来请安后,妾也就打发她回屋了。”

    “哦,朕只是突然想起她曾和那白云老道士有过来往。”瑞帝说道。

    “皇上怎么突然想起这事呢?”周皇后奇道。

    “前些日子,与啸炎谈起契丹的事,他说周梦曾说过将来这契丹也有可能属于咱们中原,朕突然想起这事,就想问问。”

    瑞帝随口说道。

    周皇后本想说周梦年轻妄言,想了想又说道“那妾就让花碧去叫她过来。

    “周梦不知道,或许是当日妄言妄语,殿下当真了。”

    周梦不是周皇后,当瑞帝问取此事的时候,首要想到的不是会不会影响到瑞帝的心情,而是自己会不会因为这些言语惹来麻烦。

    “妄言妄语?”瑞帝听了周梦的话,显然有些失望。

    “望皇上恕罪。”周梦说道。

    “你倒是越来越谨慎了。”瑞帝晒笑了一声看着周梦说道。

    周梦能说什么,只能惶恐的立在那里,她可不想她无心中的一句话误导瑞帝做出了什么过激的决定,最后又怪到她头上来。

    然而周梦的沉默看在瑞帝眼中竟然有几份神秘,所以他理解为周梦不想泄露天机,竟而愈发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接着问道

    “是那白云老道士让你不要乱讲的,那老道士到底是怎么说的?”

    周梦见瑞帝执着于此事,心中盘算该如何回道,正在此时却听瑞帝哼了一声说道:“难不成朕的话还没那个道士的管用!”

    “不是!”周梦慌忙说道。

    “那你是为何支支吾吾不讲?”

    “因为那个白云老道……白云先生说皇上只需敬苍生,无需敬这些鬼神,他怕这些鬼神之事多了,扰了皇上的心智,反而不妙。”

    周梦只得顺着瑞帝的话将一切推到那个失踪已久的白云先生身上,小声答道。

    “那老道士倒是有趣,自己整天琢磨这些,反而叫朕不信。”瑞帝轻笑一声,又接着问道:“不过他却是小看了朕,难道朕会轻易被他神叨叨的言语给迷惑了,你但讲无妨。”

    周梦见瑞帝嘴上说不会被那些神叨叨的言语迷惑,可仍然追问这些神叨叨的言语,心中不由得好笑,同时也在想如何绝了瑞帝的幻想,于是她想了想说道

    “当时白云先生说那并不会马上发生,期间会经过很多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以及千回百转,要很久很久以后才可能发生。”

    瑞帝听到周梦说的很久很久以后,显然有些失望,正当周梦以为他会放弃的时候,却又听瑞帝追问道“功成不必在朕,朕的子孙能够将契丹纳入我中原,朕心也是甚慰的。”

    周梦听了瑞帝的话一愣,她所知道的远比瑞帝想象中的要艰难曲折许多。

    周梦所在的那个时空,拥有高级文明的中原人竟然被低极文明的游牧民族攻破,而后在中原人的屈辱中,中原文明最终显示了他的强大和包容,将外来文明与自己融合而不是被灭绝。

    平稳了几百年后,又经历了百年屈辱,最终才在那位伟人的带领之下,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家园。

    几百年的辗转起伏,华夏民族花了超出想象的代价,才有了后来的民族融合。

    文明与文明融合交流的起因都是战争,过程是无法描绘的惨烈与残酷,充满了血与泪,好似将一个人骨胳筋络全部打断搅碎而后再一点一滴的重新黏起来,痛苦万分。

    周梦心想若是把这个过程讲给瑞帝,瑞帝还会不会对契丹归入中原这件事充满期待。

    “当时白云先生说的是将来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最终会融入我华夏。”周梦咳嗽了一下说道。

    “那不就是将来契丹会属于我中原嘛!”瑞帝说道。

    “这个,我当时也是这么理解的,不过白云先生纠正道是融入,说融入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周梦也是听得懵懵懂懂,所以才不敢在皇上面前乱说。”周梦答道。

    “你胡说八道什么?”瑞帝猛的听到“被融合”,瑞帝听了周梦的话顿时大怒,刚含到口中的茶也一口喷了出来。

五百一十九、契丹往事() 
“不是周梦说的,是白云先生说的,周梦当时也听得迷迷糊糊。”周梦将一切都推到了白云先生的头上。

    “此话真是他说的?”瑞帝问道。

    “是!”

    “何致如此!何致如此!”沉默了许久,瑞帝才开口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帝已在心中感觉那个万万世的念头可能真的是他一厢情愿,可是听到周梦所言,仍然震惊不已。

    “那一定会死许多人吧,这日子该怎么过。”一旁的周皇后听了周梦所言,也忍不住捂住胸口说道。

    那些历史,周梦只是在书本上看过,几百年的历史也不过是几本书而已,她在看的时候,虽觉得难受,然而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她也很难有更深的体会。

    与周梦不一样,周皇后和瑞帝都是经历过动荡的年代,在他们看来曾经的那些岁月已经够糟了,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听到了更糟糕的事情。

    他们无法想想竟然有一日,中原会彻底沉沦,那真的得死许多许多人人,那日子真的没法过。

    周梦自己也没想到她的这些话会给瑞帝和周皇后带来这么大的震动,有点不知所措。

    “看来那个白云老道士说得没错,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还是少听为妙,乱人心神!朕这是何苦来哉!”最终瑞帝说了这句话,起身逃也般的向外走。

    “以后,像这样的胡言乱语还是少说些好?”周皇后回过神来,看了眼周梦对她说道。

    “是!”周梦求之不得,心想以后再也不要问这样危险的问题才好。

    “如今咱们大瑞国力昌盛,兵强马壮,契丹和蜀州最多只是麻烦一些,皇上也真是何苦来哉!”周皇后见周梦一副委屈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到。

    “没想到瑞朝反应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强硬,经过腥风血雨的人果然是吓不住的。”契丹太后林燕燕满是疲惫和失望。

    最近的一年,事事不顺,她这个契丹太后过得异常艰辛和糟心。

    契丹做为游牧民族,也继承了以往所有游牧民族的古老传统——掠夺,可是自从中原开始强大之后,此消彼长,契丹能够掠夺的越来越少,契丹的日子越来越不过好。

    契丹将这一切都归结到瑞朝的皇帝。

    因此契丹才与蜀州合作,并派出了国师去刺杀瑞帝。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一切糟糕的结果都得林燕燕这个契丹太后来承担,并且皇帝的叔叔们也趁此向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而林燕燕的姐姐也因为国师被瑞朝所囚与她闹得不可开交。

    万般无奈之下,林燕燕只得用对外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与别国战争总比内战要好。

    “太后您不用过于忧心,此战主要目的是解决那几个大王,至于能从瑞朝那里能得多少好处就是多少。”

    与林燕燕并排而做的丞相金隆运说道。

    “咱们真的能从瑞朝那里得到好处吗?”林太后此时对此有些怀疑了。

    “多少总会有点吧。瑞朝同时派大军去攻伐蜀州,可见其决心,若是瑞朝不想长期两线开战,必然会对咱们有所妥协。”

    金隆运说道。

    “若是这样,那咱们这次若是真的配合瑞朝的人伏击了那位皇子和长公主,不知瑞朝的皇帝会怎么样。”

    林燕燕问道。

    “就算杀了瑞朝的皇子和长公主,他们的皇帝也不能怎么样。太后别忘了,那位皇帝的父母可皆死于契丹兵手下。若是杀了他们的皇子和长公主,这场战争必然有利于咱们,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

    “更何况咱们以后也可利用这件事,让瑞朝的皇子和大臣们自己去斗去,对咱们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金隆运答道。

    “哎,我怎么想不到这些,这些年多亏了丞相你。”金隆运的话终于让林燕燕的眉头轻展,轻笑道。

    林燕燕的笑容在金隆运的眼中格外动容,林燕燕的话也让他格外受用。

    当年,契丹最终在燕京之战失利,契丹皇帝被吓死,契丹政局风雨飘摇,林燕燕牵着两个儿子对当还是南丞相的他和北丞相哭着说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外敌虎视,奈何”

    那一哭,那一席话将当时的两个丞相都征服了,女人的眼泪在关键时候总是有极大的魔力。

    是啊,孤儿寡母,他们不帮实在是不忍心,更何况金隆运与林燕燕那些曾经的过往。

    当时还叫韩德让未被赐皇族姓的汉人金隆运以及那个北丞相皆是拍着胸脯对林燕燕说道“有臣等,太后何虑之有!”

    接着,在汉人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做为汉人的金隆运挺身而出,主动代表契丹与瑞朝谈判,最终与瑞朝达成了协议,让契丹有了喘息的机会,渡过了那场危机。

    做为一个汉人,那样殚精竭虑的为契丹着想,在契丹生死存亡之机挺身而出,这也让金隆运被赐姓皇族姓氏,改名为隆运。

    不久那个北丞相病死,林燕燕就将北丞相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