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昌明 >

第65部分

昌明-第65部分

小说: 昌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之后,夜幕逐渐降临,数次冲锋,后金军却始终没有踏上城墙半步,皇太极被迫撤退,德胜门之战就此结束。

    

第94章 平台召见自请罪,伴君如虎摸不透() 
黑夜降临,皮岛之上,毛府大宅里灯火通明。

    这三个月,毛文龙一直深居简出,只有他手下的三位副将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知道他还活着。

    消息密不通风,没有丝毫地泄露。大家都以为毛文龙已经被袁崇焕诛杀,而皮岛群龙无首,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正因为如此,皇太极才敢孤注一掷,倾巢出动,奇袭京城。

    皇太极万万不会想到,毛文龙在杨乐的精心安排之下,即将要给他上演一部诈尸的好戏。

    大厅之中,毛文龙借着摇曳的烛光阅读着手里的那一封国安局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密信。他知道皇太极已经开始围攻京城,也就是说,该轮到他“复活”归来了。

    如果真如杨乐所预测的那样,成功突袭后金,他必然能够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到那个时候,他必能封侯成王!

    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抱负。

    杨乐正是知道这一点,才要救下他,埋下了这颗能够解救京城于危难之间的定时炸弹。

    这颗炸弹该发挥它拥有的价值了!

    毛文龙没有丝毫犹豫,连夜抽调了两万兵马,从皮岛出发,坐船登陆,过镇江,直扑后金的老都城――赫图阿拉(老寨)。

    那里是后金的大后方,那里有皇太极的亲人儿女,那里有后金战士的家庭父母。

    如今,皇太极的后院马上就要起火了

    夜幕降临,一天的激战终于结束了,后金和大明各自鸣金收兵。对于袁崇焕而言,这一天,他是很自豪的,凭借着自己的两万关宁铁骑,在北京城墙之下打败了实力强劲的四万八旗军。

    这是以少胜多!

    更重要的是,他的死对头满桂将军和他一起出战,一个在南门,一个在北门,然而,一个健健康康地打赢了,一个却是负伤抬了回来,当着崇祯皇帝的面,谁更厉害,自然不必多说。

    可是他想不到的是,满桂受伤的这笔帐,最终会落到他的头上,因为在战役结束之时,一个流言开始在京城不断地流传:开炮打伤满桂的,就是袁崇焕。

    显然,这个说法是不可信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满桂在德胜门作战,而袁崇焕在广渠门,一北一南,无论如何,袁崇焕都是过不去的。

    但袁督师背这个黑锅,也不是全无道理,他跟满桂从宁远开始就干仗吵架,一直相互不对付,后来硬把满桂挤回了关内,自己当上了辽东大督师,而且先前因为他诡异的行军路线,就有市间流言说他已经叛变了,现在满桂受伤,算在他的头上一点儿也不奇怪。

    从毛文龙开始,到诡异路线,再到满桂受伤,袁崇焕一步步被自己和一些小人设计陷害,渐渐步入死地,但他自己并不知晓。

    然而,在晚饭之后,他突然收到宫里传来的圣旨,崇祯皇上要立刻招见他。

    因为皇太极进攻京城,全城三天之前就已经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所以从城墙之上垂下绳索,上面挂着一个大木筐,让袁督师蹲进去,把他拉了上去。

    进京的路上,袁崇焕内心忐忑不安,他曾经夸下海口,说是五年复辽,如今才过了一年,却是让后金兵临城下,他该当如何交代?

    他有口难言,无法交代。他已经预感到今天要挨训,所以进去时脱掉了官服,穿上了布衣,做出一副负荆请罪的模样。不仅如此,他还拉上了三个人给他壮胆助威,这三个人分别是总兵满桂、部下黑云龙和心腹大将祖大寿。

    此时尽管已经到了戍时三刻(下午7:45),却没有象往常一样进行宫禁。

    在皇宫保和殿的后面,有一个平台。皇帝们喜欢在此召见廷臣,因为在这里可以减少那些繁文缛节,君臣可以免礼平身,比较自由的谈话、谈心,也能够说一些推心置腹的话儿,这就是史上所说的平台召见。

    这个平台正是一年前袁崇焕和皇上诉说五年复辽计划的地方。

    平台之上,文武百官等待着皇上的突然临朝。

    一天的大战让宫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地紧张,谁也不知道明天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是城破家亡,还是城在国在?因此,气氛异常的沉闷,没有人敢说话,文武大臣低着头站在队列中沉默不语。

    崇祯皇帝在曹公公的引领下登上了龙椅,面色忧虑地扫视了一眼平台左右两侧的那些臣子们。最后眼光望向杨乐,杨乐对着皇上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感受到杨乐自信的目光,崇祯犹如找到了定海神针,一整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去。

    就在这时,平台下方值班的小公公高声喊道:“蓟辽督师袁承焕,总兵满桂,关宁铁骑副将黑云龙、祖大寿一同觐见!”

    “宣!”崇祯说道。

    四个人在文武百官复杂的眼光中,踏步走上了平台。

    “臣袁崇焕、满桂、黑云龙、祖大寿叩见皇上!”走上平台,四人立刻一起下跪行礼。

    “诸位爱卿平身吧。”崇祯摆手示意。

    “谢皇上!”胳膊上缠着布带的满桂、黑云龙、祖大寿站起身来,唯独袁崇焕长跪不起,依旧跪地磕头说道:“皇上,臣有罪,臣该死!”

    对,他该死。其他众臣也是这么认为的,皇上一定会重罚袁督师,一年了,不但辽东寸土未复,而且还干掉了牵制后金的毛文龙(许多人不知道毛文龙活着的内情),如今皇太极来了,也不玩命打,跟他在城边兜了五天的圈子,还要带兵进驻城内,还是那句话,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些做法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居心。

    但接下来,崇祯的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走到袁崇焕的身前,将他扶了起来,然后脱下身上的外套给他披上。

    袁崇焕大惊失色,颤声道:“皇上您这是臣不敢受啊!”

    崇祯微笑道:“杨爱卿已经跟朕说过了你为何绕道而行,朕现在已经知道了你心里的苦衷,也知道了你的忠心,大敌当前,应该一致对外才是,决不能窝里斗,让他人耻笑!”

    崇祯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袁崇焕听得热泪盈眶,说道:“臣谢皇上的不杀之恩!臣定当以死报国!”

    不仅是孙承宗、钱谦益、成基命三位大学士面面相觑,所有的文武百官全部傻眼了,皇上这是要干什么?为什么是给罪大恶极的臣子披上衣服,而不是拖出去斩了呢?

    只有杨乐一个人知道,崇祯为何这样做,崇祯是一个有着非凡忍耐力和判断力的皇帝,他需要袁崇焕替他守城,替他打最后一战,无论输赢,他希望袁崇焕能象赵率教一样战死在战场之上!

    这是或许是袁崇焕最好的归宿。

    然而,袁崇焕这个时候又会错了皇上的意思,他认为皇上彻底离不开他,只有他能够击退皇太极,今天的一战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满桂不如他,所有的武将都不如他,因此,皇上才如此器重他。

    于是,他骄傲的性格又重新回来了,仰起头豪气干云地说道:“皇上,关宁铁骑连日征战,臣希望能够进城修整,借助大炮,臣一定击退皇太极,能够守住京城!”

    闻言,崇祯脸上的笑容悄然不见,心中压制的怒气再度爆发,不过,他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道:“袁爱卿,如今大敌在侧,朕唯恐有奸细混进城中,因此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城进城,你这个要求,朕不能答应。”

    崇祯转过身,慢慢走回龙椅坐下。

    杨乐心底暗暗叹息,象袁崇焕这种人,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啊!

    袁崇焕犹豫片刻,再次乞求道:“皇上,今天一战,关宁铁骑伤亡过半,急需要进城修整,不能再进行野战了,否则”

    崇祯不等他说完,立刻摆手说道:“明天一早,你和满爱卿立刻换防,你守北门迎战皇太极,满爱卿守南门迎战莽古尔泰!如果你俩守不住北京城,你们就提着脑袋来见朕吧。退朝!”

    崇祯冷哼一声,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转身就走。

    众臣又是一片愕然

    “皇上”袁崇焕更是一片茫然,皇上的心思太难琢磨了,一时喜,一时怒,这或许就是伴君如伴虎吧。

第95章 被迫无奈再出战,攻城利器回回炮() 
清晨,天空中一片阴霾,淅淅沥沥的下起了一场小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一天正是清明。按照当时的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这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然而今年不同,由于后金大军压境,没有人的心情不是紧张的,连后宫里的皇后、嫔妃也不例外。因此,所有的活动取消,等待着命运的到来。

    京城九门在崇祯皇帝的命令下突然换防,袁崇焕不得不率领关宁铁骑列队于城外的左安门之前。

    就在这天,袁崇焕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战——左安门之战。

    因为不能入城,只能背城布阵,背对着冰冷的墙砖,在淅沥的小雨中,在凛冽的寒风中,袁崇焕面对皇太极,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最后一战。

    皇太极端坐在椅子上,面色阴沉,昨天一天的时间没有攻上城墙半步,而且还损失了近三千名士兵。

    不仅如此,他曾经早就做出安排,令提前埋伏在城里的奸细散播袁崇焕叛变的谣言,但他没想到的是,袁崇焕依旧好端端地站在城墙下方,挡住了他前进的脚步。

    这种情况让他十分忧虑,他没有多少时间了,杨乐的空城计划太过狠毒,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尤其是县城里的粮草,来不及转走,却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没有给他留一粒粮食。

    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他决定,不能再耽搁时间了,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攻上城墙!

    “呜呜呜”进攻的号角伴着初升的太阳呜呜响起,后金的三万突击前锋如同斧凿一般迅速楔入突进,其势如潮。

    袁崇焕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忽然间明白了皇上的用意,自己惹出的祸,还是要由他来负责消除。

    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唯有一战!

    “杀!”他一声怒吼,马鞭一甩,率领着关宁铁骑冲杀出去。

    “嗤嗤嗤”,后金铁骑未到,箭雨先至,一支支狼牙利箭已闪电般贯入城墙上方明军士兵的胸膛,箭簇透背而出,带起一大蓬血花,凶狠无比。

    放箭的后金铁骑刚刚搭上第二枝箭,“轰隆隆”只听一阵炮响,城墙上方的炮兵已经开炮了。一瞬间,炮弹落在远处的后金军中央,十几名士兵立刻被轰下马去。

    不仅如此,关宁铁骑手里的三眼火铳也爆发出一阵霹雳之音,冲在最前方的后金铁骑哗啦啦的倒下去一大片。

    随后,袁崇焕率领已经不足两万的关宁铁骑与后金三万铁骑大战在了一起。

    因为有护城河的阻挡,后金的快马优势无法发挥,但胜在人多势众,个个凶悍。而关宁铁骑也是个个拼命,誓死不退。

    “冲啊杀啊”整个杀戮战场一片喊杀之声,双方数万士兵混战在一起,枪林箭雨,白刃横空,没过多久,十几米深的护城河就被无穷的鲜血染红,被无数的死尸填满。

    这是一场硬仗,敌我双方都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退路,只有杀死对方,不断地前进,才能寻找出一片生机!

    到目前为止,因为有大炮的存在,仍是明军一方占有优势。

    死者堆积如山,残肢断臂散落得到处都是。殷红的鲜血染透了土地,刺鼻的血腥味更加刺激起士兵们胸中的无限杀意,敌我双方所有的士兵都似疯狂了一般,只是不断地挥动着手里的武器,忘记了生死,忘记了恐惧。

    城下,皇太极亲自击鼓鸣志,鼓舞士兵们奋勇向前,时间每拖延一刻,他成功的希望就小了一分,怎能不焦灼万分?

    这时,一个小将气喘吁吁地奔来道:“大汗,阿敏贝勒爷刚刚从鞑靼运来四十架回回炮,问是否立即用来攻城?”

    皇太极一听大喜,立即说道:“二贝勒来的真及时,快,马上把炮运至城前,用炮攻城!”

    一阵撤退的号角猛然响起,攻城的后金军纷纷撤退,明军为之愕然:后金怎么突然间撤退了?难道他们是要逃跑了么?

    但是随后他们发现,后金大阵之中,慢慢推出四十架高耸入云的木制器械正向城下走来,每个器械后边跟着数百名士兵,手中牵着长长的绳索。

    “回回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