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宋-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八娘摇头道:“二郎有雄心大志,我欢喜还来不及,你的志向,以前也没说过,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何你这么努力了。”
蔓菁眼眶微红,叹息道:“公子真乃当时圣贤也!”
第273章 熬死他们()
可以预见,赵祯回京之后,自然是万民拥戴,群臣相迎,上演一出盛大的欢迎仪式。
跟着赵祯回去的狄青,肯定会受到重用,更不要说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士们,都会得到封赏。
至于未央,别人能看到的,他自然能看到,对于这种明面上的东西,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远没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未央从不认为,士人会这么轻易的就认输,想要获胜,还有更加艰辛的道路要走。
这条路比打仗可要艰难多了,毕竟打仗靠的是谁家人多,谁家兵器好,谁家铠甲结实,谁家的士气旺盛。
朝堂之上,魑魅魍魉,鬼蜮横行,到处都是陷阱,未央又不可能一言不合就干掉这些人,自然是要小心翼翼。
毕竟每一个举措,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测的变化。
当未央回到蓬莱,召开会议的时候,就已经确认了一些事情。
把蓬莱的产业做了分割之后,又规划了一些具体事宜,未央便躲进了书院,闭门不出。
至于未央在干什么,有人认为未央在筹划更大的事情,有人认为未央在养精蓄锐。
实际上,他只是陪着范仲淹,整日里在书院里闲逛。
“然正,其实朝堂之上,虽然艰难,但是只要你找好自己的位置,做事还是很容易的。”
范仲淹躺在躺椅上,眯着眼睛看着蓝天,笑眯眯的道:“这些年老夫在朝堂上虽然呼风唤雨,但是做起事来总是有人掣肘,你却不同,你有很多盟友,就算是世家,在你的手里做事的也不少。
所谓利益均沾,同舟共济。
现阶段,你有这些人帮扶,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老夫担心的只是,你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与他们沦为一体,背弃了自己的初心。”
未央点头道:“师父教诲的是,他们这些人做别的不行,把不与自己同路的人染黑,变成和他们一样,却是拿手好戏,比如师父的好友,所谓的庆历诸君子,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沦为他们的走狗了。”
不说这还好,一说范仲淹就来气,“哼!都是些眼窝子浅的货色,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就背弃初衷,视百姓于不顾,他们也配称老夫的朋友?”
未央知道范仲淹刚正了一辈子,自然不会忤逆他的意思。
“说起来,现在变法,正是最好的时机,幽州新复,东南已平,这都是变法的土壤,靠着这些地方,循序渐进,荡平天下,指日可待。
然正啊!千万不要让为师失望啊!”
范仲淹苦口婆心,未央自然从善如流,“师父放心,弟子别的本事没有,要说强国富民,弟子不敢说天下第一,天下第二的名头落在弟子身上,想来是没有人反对的吧?”
范仲淹笑道:“你可是真正的活财神,人家都说,跟着未二郎,发财致富当大官。
你看看你这几年,凡是跟你有牵连的人,哪一个不是富的流油?就连朝中的一些人,都沾了你的光,飞黄腾达。
不过你要注意了,现在的盟友,可能将来就是你的变法的障碍。
你对别人下的去手,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还能下的去手吗?”
未央想了想,也摇了摇头,这事实在是不好办,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想这事,还太早了,而且未央有信心,做好这些事情,所以对于范仲淹的忠告,并不放在心上。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不能又让牛儿跑,又不给牛儿草,那不是正常的现象。
既然如此,那就先喂饱了,让他们知道,跟着自己,才是有肉吃,这才是道理。
“师父,您老人家宦游数十年,您看朝中,可有能助弟子一臂之力的?”
范仲淹想了想道:“确实,你现在的势力,多在军中与商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退下来了,人情如纸,自然是帮不上你。
不过朝中诸君,你要是想借力的,不一定是清官直臣,具体怎么做,还需要你自己把握。”
未央笑道:“清官直臣,未必就会干好事,有些清官,好心办坏事,造成的影响,可能比贪官污吏更可怕,这一点弟子是清楚的。
朝中诸君中,有本事的很多,毕竟都是在科举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个个都是人精,弟子断然不会小觑他们。
他们是人精,弟子也不必他们差了,而且弟子有他们所没有的优势,就这一点,弟子也不惧他们。”
范仲淹好奇道:“说说看,你的优势是什么?”
未央恬不知耻的傲然道:“弟子年轻啊!就算他们不反对又如何?弟子能活生生熬死他们,况且书院学子入仕之后,弟子的在朝堂上的势力,也不逊于他们,只要几十年的时间,弟子就不信,他们都死了之后,他们的后人,能与书院的学子抗衡。
至于书院的学子如何保证都是好的,这一点我也不能保证,但是只要大方向对,就没有问题,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
弟子觉得弟子活个六七十岁不成问题,至少还能跟他们斗个四五十年。
您老觉得,他们能活过弟子吗?”
范仲淹老脸一黑,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
未央清楚明白的点出了这一点,我不必要跟你们硬抗,只要活生生熬死你们,等我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直接碾压过去就行。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实际上他们都清楚,若是未央都干不成的事,指望书院的学子,那就更不可能干成了。
未央这么说,只是自我安慰罢了,顺便安慰一下老范,让老范放心心思,安心安享晚年。
范仲淹也知道未央的心思,不过依旧叹了口气道:“千难万难,都在然正身上,你若是正道直行,老夫自然会为你擂鼓助威。
然正啊!这天下百姓受的苦够多了,万万不能让他们继续沉沦在苦海之中,麻木不仁了。”
未央闻言,肃然道:“弟子早说过,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这才是弟子接下来的目标,师父请拭目以待!”
范仲淹满意的点点头,换换的闭上了眼睛,在阳光下,老头高大的身躯蜷缩在躺椅里,显得如此伟岸。
第274章 书院行走()
庆历六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月,尤其是对多灾多难的大宋来说,更是如此。
且不说三月与九月蓬莱两次地震,单单是京东进士刘卺、五经刘沔、胡信等谋起事,也是弄的民不聊生,再加上各地出现的各种灾难,整个大宋,受到了极大的动荡。
好在如今大宋有钱,派出得力的大臣,摆平了这些事情。
赵祯亲征,又是大胜,给大宋打了一剂强效定心剂。
眼看着年关将近,未央枯坐书院,又不甘寂寞了。
他从来都是这么个性子,看似沉稳,少年老成,但是骨子里其实最是叛逆不过,妥妥的一个青春期叛逆青少年。
这个时候,蓬莱城中,几乎已经全部通了电灯。
如今的蓬莱,那是真正的不夜城,反正都是自家的东西,用起来也不心疼。
未央兴奋的指挥着几个学生拖着线,向着书院的大门一路小跑。
到了门口,未央直接一脚踹开了保卫科的门,指挥着学生把东西安装好,这才装模作样的拿起一个话筒模样的东西,轻轻的拍了拍。
“喂喂!”未央喂了两声,把话筒放在耳边,半晌那边没有动静,他不由心中一凉,看样子是失败了啊。
过了许久,那边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未然正!你给老夫赶紧回来!”
未央脑袋一缩,尴尬的看着四周围了一圈的保卫科人员还有自己的学生,这些家伙都在捂嘴偷笑。
“笑什么笑?去告诉韩院长,试验成功了。”
说完,未央扬长而去,心潮澎湃,别人不知道这个话筒的未来,是何等的辉煌,但是未央知道,这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假以时日,就算是韩知止把这东西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方块里,未央觉得也未必不可能。
来到蓬莱阁,未央发现几个老头一个不落,都围着远程通话设备指指点点。
韩知止也在这里,骄傲的如同一只发情的大公鸡,胡须都飞舞了起来,给他们解说着设备的原理。
其实他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谁让他是亲手做出来的呢,自然是权威人士。
韩知止觉得,自己前半辈子研究劳什子道学,简直就是白瞎了自己一身的灵气,科学研究才是自己该干的事情,不说别的,单单是电磁学这一项发现与创造,留名青史,绝对是妥妥的。
未央不情愿的走了过来,因为滕子京已经开始吹胡子瞪眼了。
“还不过来!”滕子京怒道:“砸下了几百万贯,就弄出这么个东西?简直是浪费钱财,还不如拿钱做点别的,就算是印些书也是好的。”
韩知止闻言大怒,“滕老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这东西意味着什么吗?”
滕子京虽然开明,但是骨子里却很是传统,闻言不屑道:“奇淫技巧之物,算得了什么?”
眼看两个老头就要开战,未央连忙上前,劝解道:“山长大人,您是不了解,所以才有此言。
您别小看这小小的设备,您想一想,若是满天下都布上这种设备,就算是学生身在开封,也能跟您老人家聊天,岂不美哉?
虽然现在这种事不可能实现,但是它的意义重大,您再想想,若是去打仗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东西,前线的情况能随时报过来,岂不方便后方的人指挥?
再说了,我大宋亿万子民,疆域辽阔,若是有了这东西,岂不是能缩短两地距离,哪里有事,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有个大灾小情的,也能迅速拿出方案来不是?总比这来回来跑个十天半月的来的便利吧?”
韩知止顿时来了精神,哈哈大笑道:“无知老儿,眼窝子就是浅,看不到未来的趋势。
老道敢说,这东西发明出来,再加上咱们蓬莱的技术,不消十年,这天下,再无南北之分,从此天下一统,跳出治乱轮回,不在话下。”
韩知止这话自然是吹牛,不过有了这东西,确实能有大用,几个老头也深以为然。
滕子京不过是心疼钱罢了,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整个书院乃至蓬莱,甚至是天下集团的财务账目,他每个月都要过目的,当然知道,为了电磁力,投下了多大的财力物力,有些材料,甚至需要穷搜天下,有些材料,干脆就是真金白银熔炼之后才能合用。
“但愿如此!”滕子京哼唧了两声,也知道这东西有大用,也就不再反驳了。
未央笑嘻嘻的道:“诸位师长,马上年关近了,学生为几位师长准备了厚礼,择日送去你们的府上,只是今年的的考评,还要诸位师长辛苦一二。”
范仲淹笑道:“这是应有之理,只是听说你在北平的时候,放言书院的男女学子魁首,将执掌神兵莫问剑、越女剑,这可是天下无双的神兵利器,你当真舍得?”
未央笑道:“神兵利器,也要有用才行,我书院学生,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腐儒,再说了书院考评,不是只看学问,人品心性,缺一不可。
身为魁首,自然要有配得上身份的东西,正好这两柄剑闲置了下来,学生觉得,这种天下独一无二的物件,最能彰显书院学子的身份,拿出来做个彩头。”
晏殊闻言点头道:“这倒也不无不可,只是如今书院学生摩拳擦掌,都要争夺一下第一,说什么要争夺书院行走的位置。
甚至有传言,只要成为书院行走,就能携带书院神兵,正大光明的游历天下,而且有传言说,要是成为行走,还能得到书院的宝藏。
这宝藏是什么?你倒是说说?”
未央老脸一黑,狗屁的宝藏,自己不过是心血来潮,这些家伙传的越来越过分了。
“诸位师长,书院宝藏,自然是这无尽的知识,除此别无其他。
至于所谓书院行走,不过是以讹传讹,学生可真没有说过这话。”
欧阳修笑道:“书院行走这个名头好,搞不好再过些年,书院行走四个字,代表的就是文坛盟主了。”
众人一想,说不定还真是这么回事,只要书院在下次科举能一炮打响,到时候书院行走,未必就不能成为文坛盟主。
第275章 春节()
每当夜晚,未央看着灯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