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宋-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啤疤娌商髟叮勘咩椭拢讼け刂保嗬滴涞滤敬烫街Α�
皇城司“依祖宗法,不隶台察”,又“旧制,三衙管军,未尝内宿”“殿前一司虽统摄诸班禁卫,而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关,亦汉南北军相统之意也”不受三衙辖制,乃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
只要赵祯愿意,他甚至可以做到如同朱元璋一般,往臣子家里安插皇城司秘谍,就算是他们知道也没关系,敢对皇帝的秘谍动手,你又有几个胆子。
所以当赵祯看着手里的一卷案宗,眉头蹙在了一起,喃喃自语道:“这几个小家伙倒是好大的胆子啊。”
陈琳在一旁给赵祯沏茶,闻言笑道:“官家尝尝,这是今年最好的君山银针。”
赵祯放下案宗,轻轻的品了一口茶,幽怨的道:“听闻最好的茶,是大红袍,天下只有三株,就在武夷山,可惜那三株茶树,如今被人私下买走了,甚至还圈了好大一块地,朕还没有尝过呢。”
陈琳都乐了,眉开眼笑道:“官家,这大红袍,产量极少,官家要是想尝尝,一道旨意下去就是了,未大人还敢藏着掖着不成?”
赵祯摆手道:“话可不是这么说,身为君父,岂能找臣子要东西,岂不是强取豪夺吗?不过那大红袍,朕确实想尝一尝,回头你去跟未央说一声,让他送些进宫。
哼哼!他蓬莱的那几个家伙倒是整日里悠闲,喝着好茶,吃着美食,还有美酒,更有藏书万卷,听说一个个养的百病不生,身体康健,朕是召不回来了。
既然如此,就让未央补偿一二,也不算过分吧?”
陈琳连忙笑道:“那是自然,官家让未大人贡献一些东西,那是给未大人长脸,他岂会不识趣?
不过说来也怪,咱们大宋的有本事的,好像退下来之后,都被未大人搜罗去了,那些大人们还都乐不思蜀,当真是奇怪。”
赵祯瞥了他一眼,哼哼道:“一点都不奇怪,你看看那边的人就知道,几乎都是支持变法的,他们看重未央,是看重未央未来能改变大宋,所以才甘愿为他所用。
其实这样也好,呆在朝堂之上,整日里勾心斗角的,十分力气连三分都使不出来。
但是未央不同,他做事不拘一格,另辟蹊径,往往能达到目的,不是一味的蛮干胡干,这才是最稳妥的。”
陈琳赶忙迎合道:“官家圣明。”
赵祯叹息道:“圣明不圣明的,朕不知道。陈琳,朕问你,你对这次亲征,怎么看?”
陈琳想了想,旋即认真的道:“官家,未央布局三年,就是为了这一次,官家亲征,必然所向无敌,没有丝毫问题。
所虑者,不过是文官们的反弹罢了。
以老奴看来,未央似乎有十足的把握对付他们。”
赵祯笑道:“把握自然是有的,夏竦与庞籍、文彦博纠结在一起,辅弼与韩琦还有贾昌朝在一起,未央他们在一起。
满朝文武,分为三个派系,一个是反对的,一个是支持的,一个是墙头草。
朕一眼看去,似乎都是为了大宋好,但是这百年以来,我大宋都是碌碌无为,反而辽国强盛,西夏趁势崛起,若是再没有作为,只怕朕的皇位,是真的坐不稳了。
不过未央三年的布局,让朕看到了一线生机,只要朕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举摧毁看似无敌,却已经被未央侵蚀的千疮百孔的辽国,皇权的威望将达到巅峰。
到时候再施展方略,阻挠的声音,也会少了很多。
这样的话,也不用只是未央他们几个局外人,一直辛辛苦苦的任劳任怨,朕也能出一份力。”
陈琳闻言笑道:“官家说的哪里话?若是没有官家支持,凭借他们几个,又怎么可能做下如此大事?这其中,官家的功劳,自然是最大的,他们不过是为官家摇旗呐喊罢了。
再说了,身为臣子,为官家分忧,乃是他们的荣幸,还敢抱怨不成?”
赵祯哈哈大笑,一想到自己坐镇京城,未央他们如同牵线的木偶一般,为自己东奔西走,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你说的很对,朕是天子,身负江山社稷,天下万民,自然是要垂范天下。
辽国外强中干,看似无敌,但是却已经没有以往的勇武。
锦衣卫三年前能从上京把耶律宗真掠回来,朕这次亲征,未必就不能拿下耶律洪基的人头。”
陈琳也是嘿嘿一笑,赶忙为赵祯继续倒茶。
赵祯喝着上好的君山银针,眯起了眼睛,看向了开封城中。
也不知今晚有多少人侧夜难眠,辗转反侧。
过了今晚,一切都不一样了,大宋再也不是那些文官说了算,朕就算是有想法,也被他们压的死死的,片刻都不得喘息。
只要过了今晚,朕将真正的君临天下,成为一代明君。
赵祯的严重,闪烁着莫名的光芒,渐渐的,他的面色变的坚毅起来。
陈琳看着赵祯,觉得赵祯的气质,变得越发的深沉,深不可测,让人望之生畏。
这大概就是龙威吧?
第250章 语出惊人()
今日朝会,狄青来的很早。
作为统军大将,在朝堂之上地位不高,实在是没有本事拿捏身份,所以天刚蒙蒙亮,他就赶到了宫中。
天黑沉沉的,点点星星的几颗星星挂在天上,仿佛有气无力。
狄青肃然立在殿外,等候着朝会的开始。
包拯与唐介联袂而来,两人的面上挂着一丝忧虑。
他们看到了狄青,双方只是点了点头,变分开而立。
他们二人的到来,仿佛宣告着什么,一位位大臣不断的走来,面色严峻。
当文彦博来到的时候,恰好辅弼与韩琦还有贾昌朝三人笑呵呵的一起来了,见到文彦博,贾昌朝主动上前道:“宽夫兄,看你这样子,昨夜无眠啊!”
文彦博眼圈微黑,显然一夜没有睡好,但是他脸皮厚,丝毫不在乎贾昌朝的打趣,笑呵呵的道:“子明兄,你这春风得意,想来又有好事将至?”
贾昌朝谦逊道:“唉,说起来也是家门不幸,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自从在扬州的时候跟我对着干了一场,前些日子,被我勒令闭门思过,也不知道想通了没有。”
文彦博心中不快,这老小子在显摆啊,谁不知道如今的贾章名满天下,名声不俗,善于理财,有传闻将进入三司使历练,过些年就能接过三司使的重担,成为计相。
反而文彦博的儿子文及甫,功不成名不就,如今还是大纨绔一个,整日里章台走马的不干好事。
两相对比,文彦博更是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贾昌朝靠着幸进,如今已经位列宰执,人家的儿子更是少年成名,到时候父子两代辅佐朝廷,同为宰执,将成就一段佳话。
怪不得贾昌朝这么得瑟呢。
过了一会,未央姗姗来迟,他看了看来的差不多的朝臣,不由很是尴尬,他一向贪睡,倒不是刻意拿捏。
朝臣们看向他的眼神颇为不悦,未央赶紧上前,先是给柳涉见礼,然后给陈执中、贾昌朝见礼,最后给包拯、唐介、狄青见礼。
至于剩下的人,抱拳一圈,也算是见礼了,起的不少人咬牙切齿,暗道这小子真是不知理数。
夏竦身为首相,自然是最后来的。
他龙行虎步,斗志昂扬,颇有斗破苍穹的架势,他的身边,跟着庞籍。
庞籍看了看昔日的好友辅弼与韩琦,不由神色黯然,心中失落。
当年变法,大家的关系亲密无间,到了如今,范仲淹被贬,他们三人身居高位,但是韩琦与辅弼却属于中立派,不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只有他庞籍,因为卷入了夺嫡之争,如今算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夏竦一来,足有大半朝臣上前捧臭脚、拍马屁。
未央撇了撇嘴,对身边的狄青低声道:“蜉蝣之类,朝秦暮楚,早晚收拾他们。”
狄青摇摇头,示意未央不要说话。
他们这一方本就处于弱势,夏竦毕竟是首相,有手腕,够狠辣,又有一批追随者,声势浩大,率先进入大殿之中。
顿时群臣涌动,尽皆向着大殿走去。
过了许久,金钟敲响,赵祯穿着龙袍,走了进来。
群臣躬身拜倒。
其实一般情况下,大宋的皇帝上朝都是比较随意的,穿龙袍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祭祖之类的事情才穿,其他情况下,穿的衣服与大臣差不多。
今日赵祯穿上龙炮,也是一种坚持的表现,他决意亲征。
赵祯坐定,群臣虎视眈眈,颇有一种群虎围龙之势。
夏竦率先发难,“启奏陛下,自古君王居庙堂之上,不能轻动,君王一动,社稷动荡,则天下不安,如今陛下意欲亲征,岂非舍本逐末?”
庞籍也上前道:“臣尝闻:下君者,用己之力;中君者,用人之能;上君者,用人之智。陛下乃是仁君,古今少有,妄动兵戈,岂是仁君所为?”
未央在一旁冷眼旁观,夏竦率先指出皇帝不应该轻动,庞籍却说皇帝应该善于用人,不应该亲自出征。
说白了,意思就是,你别折腾了,现在这样不挺好吗?我们供着你,百姓仰望你,多好的事情,非要作啥。
赵祯面色不变,依旧安坐皇位之上,冷眼旁观。
唐介率先走了出来,朗声道:“自古明君,皆有亲征之例,秦始皇一统六合,汉高祖逐鹿天下,汉武帝承继大统,更是扬大汉天威。
及至三国两晋,一直到盛唐,唐高祖、唐太宗,莫不亲身上阵,征战天下。
到我大宋,太祖太宗也是勇武非常,打下这不世基业。
为何到了我皇,就不能亲征了?
当初太祖太宗征战天下,可有人说君王动,社稷动?”
一时间,朝堂之上,再度成了菜市场,连陈执中这么文雅的人,都脸红脖子粗,柳涉仗着身份,提着庞籍的领子喷的满脸唾沫,要不是被韩琦与辅弼阻拦,估计这会已经动手了。
至于包拯与唐介,更是有舌战群儒的架势。
未央皱眉,这与自己想象之中的朝会差距的太远了,这些人哪是什么大臣,简直就是流氓地痞,文人的风范哪儿去了?
这么吵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当当当!
金钟敲响,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各自返回自己的位置,垂首待命。
赵祯沉声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群臣躬身请罪。
“今日必须议出个子午寅卯来,时不待我,战机稍纵即逝,岂能再此浪费时间。
未爱卿!你来说说。”
怎么又是我?未央满心的腻歪,这特么就像后世那句关门放狗一样,赵祯还上瘾了,动不动就未央你怎么看。
未央出列,笑呵呵的道:“几位大人所说,在下不敢苟同,有句话说的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满朝大臣轰然响动,所有人傻乎乎的看着未央。
未央不明所以,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尴尬无比,这句话是明朝皇室的祖训,他一不留神就说了出来。
这个时代,讲究的可不是这些,不过看赵祯双目放光的样子,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251章 简在帝心()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赵祯攥紧了双拳,指甲深深的嵌入了肉中,丝毫不觉。
众臣更是面色难看的看着未央。
若是按未央的说法,军队必须提升地位,武夫的地位,也会急剧上升,这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俗话说的好,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是多少年传下来的共识,到了大宋,几乎发展到了极致,若非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去当大头兵,征战沙场。
但是这句话一出,只怕就会翻开新的历史了,文官们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反驳未央,就等于反驳皇帝。
最关键的是,这句话没有什么毛病,谁敢反驳,那就是跟皇帝过不去。
人家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你还说什么呢?
赵祯豁然起身,朗声道:“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宋开国百年以来,受尽了屈辱,煌煌中华,竟然被蛮夷之辈再三勒索。
今日朕将亲征,尔等不必多言。”
众人连忙躬身垂听。
赵祯朗声道:“狄青何在!”
狄青上前一步,满面喜色,“臣在!”
“任命你为太尉,河北东西路都总管,统帅河北大军。”
“遵旨!”
“未央何在!”
“臣在!”
“命你为行军参赞,随军参赞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