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宋 >

第116部分

执宰大宋-第116部分

小说: 执宰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绺绮槐赜切摹!�

    狄青忽然笑道:“此事不必再议,咱们他日上战场再说吧。今日你我欢聚,岂能说这些事,老哥难得回来一趟,还是说些好玩的,也省得老哥白来一趟。”

    未央微微一笑道:“说起好玩的,自然是国舅爷知道的多,他是地主,还是国舅爷为我们分说一二吧。”

    曹佾翻了个白眼,气哼哼的道:“玩个屁,这几年我被你的直道拖累,连花酒都没时间喝,哪有那个时间去玩?

    不过听说潘肃那家伙养了几个戏班子,倒是不错,你们俩要是闲着实在没事,咱们去听听戏也不错。”

    狄青一听戏班子,顿时来了兴趣,不由笑道:“最近都有什么曲目?说来听听?”

    曹佾笑道:“最风靡的,不外是《三国演义》还有《西厢记》,也不知何时兴盛起来的,如今大宋连平民百姓,都知道三英战吕布,还有崔莺莺了。

    不过曲目写的确实不错,尤其是《三国演义》,连圣人都找了好几次戏班子入宫呢。”

    未央老脸通红,不用说,这种划时代的东西,肯定是他弄出来的,他原来只是为了应付几个老头子,没想打竟然传的如此之快,连圣人都痴迷起来了。

    好在没有人知道是他写的,不然还不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波呢。

    要是一般文人巴不得自己名扬天下呢,一朝闻名天下知!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啊!

    不过未央现在也不需要这种虚名了,他如今功成名就,所欠缺的只是资历罢了,对于文抄公这个工作,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所以很少抄诗词之类,最多的便是科技类的知识,这几年着实在兴趣小组的帮助下,写了不少书,至于都是些什么,他自己都快忘了。

    他觉得这几个话本,肯定是苏轼那个大嘴巴传出来的,书院其他的学子,还没有这个胆子,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把书院先生的东西传的满天下都是。

    

第239章 纷乱的朝堂() 
未央走到窗前,看着樊楼外的景色,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依旧是一边倒,武夫没有说话的权利,主和一派,占了主导地位。

    未央在辽国一战,可谓是对辽国最为酣畅淋漓的一场大胜,迫使辽国陷入动荡不安之期,耶律洪基趁机上位,耶律重元无奈退为皇太叔。

    此一战,可谓是让金国伤筋动骨,从根本上解除了金人对大宋朝廷的威胁,也使得大宋朝终于能够扬眉吐气,甚至修改宋金合议的关键所在。

    “二郎,圣人的意思很明显,圣人是主战的。”曹佾来到未央身后,轻声说道。

    狄青看着还站在窗前的未央笑说道:“都是一些蝇营狗苟之事,不必忧心,若战事一起,还能少了你我?”

    “话虽如此,我想的是,若是圣人亲征,是不是有点难度?”未央转身,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狄青,奇怪道:“圣人亲征,能鼓舞士气,莫非老哥也不赞同?”

    狄青呵呵一笑,意有考校似的问道:“如何说?”

    未央上前两步,整理了下思绪说道:“即便是圣人不想亲征,但圣人也决计不该是主和才对,不然的话,那这些年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要知道针对辽国,我们可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岂能半途而废?如今辽国打过来,正好是一个好借口,趁机北伐,岂不是正是时机?”

    狄青爽朗的大笑起来,指着未央继续笑道:“你这话也就是在樊楼里说说就行了,若是传出去,只怕会会落一个擅起边衅之罪。”

    朝堂之上的关系错综复杂,而源头却都是源自于皇宫,除了世家,还有将门,甚至连商贾也得算上,虽然商贾只求富贵,不涉朝政,但是世家与将门,却是争的厉害。

    三人聊了一会,便分别了。

    巍峨宫殿,皇帝坐中央,文武大臣站俩边,而众大臣之间似乎也并不融洽,默默的分成了两个派系,分立于两旁,彼此之间也是并不交谈。

    “夏相公,圣上昨日召见狄青,看来还是想战啊!如今大宋如何能再承受战争之累,唉,百姓早已劳苦不堪了!”其中一堆人中,一个人斜眼看了另一边数人,一副悲天悯人的叹道。

    “本相也是不知。狄青入宫,谈了快一个时辰,想来是什么事刺激到了圣上,才会起用这些祸国秧民的好战分子!”夏竦面色阴郁,看向了那边的狄青、

    “启奏陛下!”一人出班说道道,“宋辽边境,战事一触即发,望陛下早派得力大将前往增援,制止辽国的野心!”

    百官视之,竟然是真御史唐介,这老头出来说话,其他人顿时就没人作声了。

    “唐爱卿可有人选?”赵祯问道。

    “臣举狄青,狄青善用兵,颇晓谋略,可以用之!”唐介躬身应道。

    “准!”赵祯点点头。

    “陛下不可!”

    以夏竦为首的主和派顿时一惊,他们都不是蠢人,稍微思量下事件事情,已经明白了这是皇帝和主战派之间演的一次双簧,皇帝肯定是昨晚已经得到消息,那么急召狄青入宫的目的已经十分明显的了。

    “夏相公有何高见?”对于这位老臣,赵祯还是十分客气的。

    “陛下三思,两国交战,兵锋一起,生灵涂炭,如何收场?”

    “史相何必长他人志气,我大宋富有四海,兵戈之盛,辽国岂能抵抗!”包拯也出言支持道。

    “陛下,臣以为狄青不能胜任!今日冒然北伐,小则大损王军士气,大则经此一战,大宋精锐尽失!唐介等举此人等同陷国家于危局,此罪诚不可赦也!”

    夏竦一番言论,话里话外,不过就是咱们不是对手,还是求和吧!

    “臣附议!狄青好大喜功,对于指挥大军并无多少可圈之处,胡乱指挥,在天时地利俱在我军的情况下居然大败,诚不足为帅也!”内班又走出一人,视之,乃是韩琦,狄青的死对头。

    见赵祯并无责怪之意,主和派士气大增,纷纷出言相附。

    赵祯面色难看的看了一眼主战派等人,此时的主战派却面目均有羞色。面对赵祯求援的目光,主战派也是明白,如果再不站出来说话,恐怕此后朝堂之上就无主战派的立足之地了。

    柳涉毕竟出身千年世家,他轻咳一下,出言驳道,“今日不战,明日不战,莫非要将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双反顿时交战起来,颇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夏竦、韩琦等纷纷出言责骂,柳涉率领一些主战派也不甘示弱,一时间朝堂之上如同菜市场里的泼妇骂街一般,人人脸红脖子粗的互相指骂着,看势头还有向全武行发展的潜力!

    “够了!”赵祯一拍桌子,怒吼道:“朝廷举步为艰,尔等不想着如此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却在此相互推诿指责不休!要尔等何用!”

    望着地下跪倒一片的朝臣,赵祯一时间不由的有些迷茫,自己要恢复祖宗旧业的打算是不是对的?指望这一群只懂得相互指谪对方的臣子吗?自己有可能成功吗?第一次,隆兴对于自己的理想有了一丝怀疑!

    未央站在角落里,摇了摇头,指望着这么一群人去打仗,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去来的利索。

    纵然赵祯主战,只怕后方不稳,也会造成前线士气低落,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

    若是自己亲自前往,只需一万两千锦衣卫,足以克敌制胜了。

    攘外必先安内!此言不虚啊!

    有这么一群拖后腿的猪队友,怪不得大宋灭亡了呢。

    所谓士大夫,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罢了。

    未央心里不是滋味,但是也不想说话,只是冷眼旁观。

    忽然间,赵祯开口道:“锦衣卫指挥使未央何在?”

    未央无奈出列,躬身施礼道:“臣在。”

    霎时间,未央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火力,所有人都看向未央,有人面色复杂,有人面带喜色,还有人不停的打量未央,仿佛能从未央的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第240章 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未央心中不爽,赵祯很明显是把他揪出来,放在朝堂之上,也不知道是打的什么主意。

    不过这都没关系了,已经这样了,未央觉得就算是被赵祯当了人肉盾牌,也不算啥。

    区区几个文人,还真不放在他的眼里。

    所以未央很自然的走了出来,面带微笑,让人见之如沐春风,就连夏竦这么狠辣的人物,都不由心中暗赞,好精彩的少年,这就是三年前搅风搅雨的未央吗?但看这卖相,都让人心生好感,可惜这小子进入了武夫的行列,不然要是成为文人,老夫未必不会大力栽培,到时候又是文人的一杆大旗。

    夏竦不由看了看自己这一方的人物,不由心中大为不满,这些人中,除了庞籍、韩琦、富弼,还有一个文彦博之外,其他人都是庸碌之辈,不堪造就。

    士人集团后继无人,反而将门那边蒸蒸日上,皇帝愈发的看重,这让夏竦很是不爽。

    不过也没办法,既然没有人,老一辈就不能下去,只能等待新鲜的血液注入才行。

    “参见陛下。”未央出列,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环视瞬间鸦雀无声的朝堂,声若洪钟道:“未央,你怎么看?”

    未央不由翻了个白眼,这话好耳熟,我怎么看?我不想看!我只想打!对于朝堂这个大染缸,我还没做好跳进去的准备。

    就算有万般幽怨,未央依旧站了出来,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朗声道:“辽国?土鸡瓦狗尔!高丽?插标卖首尔!

    给我一万人马,荡平两国,乃是易事尔!”

    “大言不惭!”夏竦当即怒道:“黄口孺子!安敢在大殿之上口出狂言!辽国铁骑纵横天下,有不败之名,高丽虽弱,但是承平已久,国力强盛,岂能等闲视之!”

    未央瞥了夏竦一眼,笑呵呵的道:“这位想来就是夏竦夏相公了吧?

    听闻夏相公少年作诗,语意惊人,有“野花无主傍人行”之句。又说:“江州(今江西九江)琵琶亭诗板甚多,李卿孙惟留夏英公诗:“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泪满青衫。”

    天圣年间,陛下命相公奉使契丹,因为父死于契丹入侵,不愿拜见契丹国主,上表说:“父殁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坚决推辞不肯前去。

    相公于国无功,于民无益,却贪恋权位,恋栈不去,尸位其上,还有何脸面留在这朝堂智商?”

    未央轻描淡写,众人如同五雷轰顶一般,目瞪口呆。

    最后未央又加了一句,“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一时间满朝皆惊,看向未央,如同看向一个魔鬼一般。

    夏竦是什么人?当年好水川战败,能硬生生凭借莫须有的证据,把韩琦摘了出来,其后又施展各种手段,合纵连横,当了宰执,岂是凡俗?

    饶是夏竦一向不要脸皮,心黑面厚,这次也气的胡须乱颤,身躯发抖,一根手指指着未央,连声道:“你你你。。。。。。”

    一个“你”字,夏相公说了半天,依旧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噗!”

    夏竦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哪里受过这等刺激?当即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昏厥倒下。

    他的身后,丁谓慌忙扶住夏竦,连声道:“快叫御医!”

    朝堂之上一片混乱,柳涉、狄青等人看着未央一副无辜的样子,顿时感觉一阵恶寒。

    怪不得自己这些年斗不过这些文人呢?感情是脸不够厚,心不够黑,你看看人家未二郎,初出茅庐,一战成名,一个久负盛名的当朝相公,直接就被喷的昏死了过去。

    这是何等的水平啊!

    赵祯毕竟是皇帝,当朝宰执昏死在大殿之上,若是出了什么事,那可就不妙了,当即让陈琳去叫御医了,顺便把夏竦送了过去。

    “启奏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未央当堂辱骂当今首相,其心可诛!还请陛下砍了未央的人头,为夏相公消除心头之恨。”

    夏竦刚被送走救治,他的狗腿子丁谓当即跳了出来,迫不及待的发难。

    庞籍、韩琦与富弼,还有文彦博几个皱了皱眉头,现在的形势很明朗,皇帝是支持开战的,夏相公这一招玩的妙到巅毫啊!知道不能当堂跟皇帝硬碰硬,直接借机逃了出去,留下自己这些人,只怕不是那些武夫的对手啊。

    这四人之中,若论心思缜密,还要属文彦博,他看了看唐介,又看了看包拯,这两位号称大宋良心的孤臣,心中沉甸甸的。

    唐介如今也是相公,掌管三司使,包拯执掌开封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