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金手指 >

第67部分

盛唐金手指-第67部分

小说: 盛唐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万年不容分说的将《食鱼帖》塞给了甄乾,让甄乾心中一阵狂喜,虽然自己的毛笔字烂的不能见人,但传世书画没几个人不喜欢的,假意推迟几下也就勉为其难的占为己有。

    一块不值钱的镜子省去了一年商铺的红利,顺手还骗得怀素的《食鱼帖》,赚大了!

    甄乾兴高采烈的返回了在鹿泉县的宅子,宅子不算大,购买文书上清楚的注明占地万尺,听起来吓人一跳吧!

    唐朝一尺等于0。3米,房子的一尺等于0。09平方,万尺也不过900平方,是一座三进的小院落,用去了甄乾不到一百贯钱,这个价格在生产力底下的唐代算是很高了,不过相比京城长安,这个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甄乾本不想购买什么房产,尤其鹿泉县还算是商品流通之地,往来的商贾云集,房价和州府相同,在鹿泉县根本就租不到房子,才买下了这座小院子作为落脚之处。

    庭院分为前中后结构,前院有会客厅,后院是柴房、马厩、厨房,甄乾住在中间的房间,两侧还有四间厢房,平时有一家人帮忙打扫。

    甄乾一到门口,从大门里走出一个老妪:“大郎来了,郝班头正在客厅里等着大郎,已经坐了半个时辰了”。

    “王婆幸苦你了!”

    客厅里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虎背熊腰、一脸的胡须,样子看起来很凶,一身常服打扮。

    见甄乾从屋外走了进来,急忙站起身道:“甄大郎回来了,可是去了县衙?”

    “正是……让郝班头久等了!”

    郝班头名叫郝仁,不过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好人,年轻时候是鹿泉县一霸,为人豪爽好打不平,因为担心惹是生非,家里便托人在县衙谋了一份差事,倒也没什么劣迹,实在不能以貌取人。

    古代的衙役黑白两道通吃,就算不为非作歹,没有国家公务员高收入,平时县衙也会发一点赏钱,加上周围的孝敬钱,日子过的非常滋润。

    和郝仁交往已经半年,彼此都已经了解对方,甄乾也不跟郝仁客气。

    “时候不早了,还以为明府会留下来吃饭……”,甄乾调笑道:“现在肚子里还空着,我们边吃边聊如何?”

    甄乾在县城里住的时间不长,自然没有开火的习惯,加上会做饭的菊娘出了远门,饭菜都是从自家酒店送过来的。

    很快唐版的火锅放到了两人的面前,一个铜制的火锅,加上六盘配菜,屋子四周有暖墙,因为甄乾不喜欢北方的寒冷,所以屋子里早早的修建了暖炕和火墙。

    火锅算不上甄乾的首创,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用铜制成火锅出现,不过当时并不流行,形状自然也不相同。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

    不管这么说,现代意义上的火锅到了明代才真正的出现。

    “吃火锅有一个说法,一定不能少了七样菜,即芹菜、蒜、葱、芫荽、韭菜、鱼、肉,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不过今天我们吃羊肉火锅,可以驱寒暖胃助消化,而且起到补肾壮阳等作用……。”

    “那我今天可要多吃一点……”,郝仁食指大动,一口酒一口肉大快朵颐起来:“甄大郎酒楼的火锅一推出,在鹿泉县可是真正的火了一把,现在其他酒楼争相模仿,可就是没甄大郎这里的味道地道,某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PS:传说开元后期,有一个叫田同秀的低阶官员,官职好像是参军,为了讨好唐玄宗,上表给玄宗皇帝:有天他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发现玄元皇帝(即老子),突然降临在丹凤门的大街之上。老子告诉田参军,他送给玄宗皇帝一道灵符,埋在楼观道的祖师爷尹喜的故宅之下。赶快去挖,迟了就没有了。

    尹喜又称“关尹喜”,老子最后一次在人间出现时,他担任函谷关的关长。就是因为他的热情要求和款待,老子才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所以,楼观道把他奉为祖师爷。

    唐玄宗听到有这个好消息,不敢怠慢。赶快派人到陕西函谷关去挖,当然真的挖到了,田参军虽然是个骗子,但毕竟不是傻瓜。玄宗皇帝大喜,赶紧找个地方,修了个玄元庙供起来。田参军也立马加官进爵。

    太上老君居于兜率天之上,此灵符自然是天降之宝,所以,玄宗皇帝在这一年,正式改元“天宝”,之后各地经常献上许多所谓的祥瑞,一时间祥瑞满地走,唐玄宗也不禁止,更加主张了许多人的投契取巧之心。

    第四更奉上,收藏打赏快来!

    (本章完)

第103章 放良() 
“甄大郎今天的酒不错,好像和甄大郎酒肆中的就所不同,这里面可是有什么说道?”

    郝仁喝的酒当然不是市面上卖的烧刀子,而是新酿的二锅头,度数只有四十度,已经快接近唐人的口味了,不过甄乾并非急于推向市场。

    “这是某新酿造的仙人酿,产量不高,所以留着自己品尝,要是郝班头喜欢,走的时候带上两瓶!”

    “那就不客气了!”

    除了大块的羊肉,还有一片片切的薄如纸的羊肉卷,放在火锅里一涮,再沾上甄乾特有的秘制调料,让郝仁根本停不下来。

    没有一会时间,郝仁一个人已经消灭了三盘羊肉,喝下足足一瓶酒,打了一个酒嗝,这才心满意足的摸了一把嘴角的油渍,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纸放在甄乾的面前:“大郎,这是你想买的奴隶契约,哥哥我可是帮你把人留下来,如果满意的话,明天就可以带人办手续!”

    郝仁可是鹿泉县的地头蛇,甄乾也没有时间天天在奴隶市场盯着,如果发现有好的奴隶工匠,郝仁便会帮甄乾先留下来。

    甄乾的眼光很挑剔,一般没有家眷的奴隶不要,这样的奴隶不好管束,因为没有了牵挂,很可能心里有怨气之后反噬一口,有了家人就不一样了,就算有什么不满,想到可能祸及家人,也只能先忍着,就算多花一点钱也值得。其次奴隶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会种地看门也行。最后品行不端之人不能要,尤其是以前为非作歹之徒只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盛唐时期奴隶价格比初唐长了不少,普通成年男奴价格在十贯以上,姿色不错的成年女奴价格更是高达二三十贯,不过年纪偏大偏小的奴隶就不值钱了,当然奴隶是否有一技之长也是价格高低的衡量标准。

    甄乾要买的奴隶价格都不低,通常一家有手艺的奴隶要花去五六十贯,让甄乾有些肉疼。

    人才,这世上最值钱最不值钱的都是金钱,钱可以生钱,也可以变成一堆粪土,只有人才才是生钱不二法门。

    “怎么这个月有这么多奴隶发卖?”

    郝仁用牙签挑着牙缝里的碎肉:“要不是你只要手艺人,数量还要多两倍,而且价格下降了二成!”

    见甄乾不解,郝仁解释道:“王鉷……,就是那个户部侍郎、御史大夫、京兆尹,一人领二十余使的王鉷,因他的弟弟户部郎中王焊和邢縡谋反揭发,被皇帝赐自尽,家产充公发卖。王鉷在各地广置田产,加上手下党羽众多,光是在恒州一地产业就有十几处,不然这个月怎么会有这么多奴隶发卖!”

    甄乾当然知道王鉷其人,天宝四年,唐玄宗任命户部郎中王鉷为户口色役使,并下敕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

    王鉷奏请征收百姓的运费,夸大钱数,又让用钱购买本地所产的贵重物品,这样百姓所交纳的比不免除租庸调时还多。按照过去所定的制度,戍守边疆的士卒应该免除租庸,六年替换一次。但是守卫边疆的将领都以战败为耻,对战死的士卒都不向官府申报,所以这些士卒在家乡的户籍没有注销。王鉷一心聚敛财物,将有户籍而没有人的都当作逃避赋税,按照户籍登记,戍守边疆六年以上者全部征收租庸,有人被一次征收三十年租庸,而民众无处申诉。

    唐玄宗在位日久,用度日益奢侈,后宫赏赐没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到藏库中去取。王鉷探听到玄宗的心意,所以每年都上贡额外钱一百亿缗,贮藏于国库,以供玄宗在宫中宴饮挥霍,并说:“这些钱都是租庸调以外的,与国家的经费无关”。唐玄宗由此认为王鉷善于理财,能够富国,更加喜欢他了。王鉷想方设法苛剥百姓以取悦玄宗,以致朝野内外怨声载道。

    王鉷弟户部郎中王焊,是个凶险不法之徒,召术士任海川问道:你看我有没有帝王之相?任海川听后,惧有杀身之祸,遂逃。

    王鉷受弟弟谋反牵连死的不冤,没有想到他的家产竟然如此丰厚,真好便宜了甄乾。

    甄乾从一堆奴隶契约中挑出了四份:“这是我要的四家奴隶,明天我们去市场看人?”

    “行!明天一早我到市场等你……”,郝仁看着甄乾挑选出来的四家奴隶契约,“大郎,这批奴隶中有不少新罗婢和胡姬,品色兼优,你就不挑几个留在内宅?”

    新罗婢和胡姬除了能伺候人,唱一个小曲、跳一段艳舞,对于甄乾基本上没用,再一想到家里还有两个喂不饱的小妮子,甄乾也就断了猎艳的想法。

    见甄乾不为所动,郝仁挑着大拇指道:“哥哥真是服了你,万贯家财放着不会享受,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盛唐殷实之家要是家里没几个新罗婢、胡姬和昆仑奴,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甄乾算的上是异类了,家中固定资产加起来怎么说也有万贯,竟然连一个新罗婢和胡姬都没有,更不要说在家里蓄养歌姬伶人(戏子)了。

    在这批官府发卖的奴隶中,有大量的新罗婢和胡姬,郝仁特地给甄乾留了几个美貌的女子,没想到甄乾一个都没有挑。

    甄乾购买手艺奴隶当然是准备做生意,这一点郝仁也知道,但是有钱不享受的人,甄乾还是第一个。

    “大郎,这段时间县城里的流民一下子增加不少,明府为此事搞的焦头烂额,唯恐出现乱象,大郎不是需要人手,可是在流民中雇佣一些,也算帮助明府分忧解难!”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这位朝野侧目二十年的宰相病死,大唐帝国也失去了最后一位能总揽全局的铁腕人物,杨国忠成为第三个为唐玄宗敛财的人,此后的局面便彻底失控。

    杨国忠,自幼不学无行,但是相貌俊美,杨贵妃进宫后与杨玉环二姐***由此攀龙附凤。不过,此人也有一手绝技,就是计算钱财能丝毫不出错,据说在“大盈库”盘点中能按市价以“枚”为单位报出每个库房存货的折价。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成为宰相,并兼任度支郎中等四十余个差事。

    大盈库由王鉷专门设立,供给唐玄宗挥霍所用,每当唐玄宗追问大盈库钱财来源时,王鉷都对玄宗说:“请陛下放心使用,这些都不是来自国家税赋!”

    这位寒门宰相很有抱负:我出身寒微,只不过因为攀上了女人的关系才飞黄腾达,毕竟不是有功于帝国的名臣宿将,所以,我有生之年不会去求取一个好名声,我只求富贵、奢华,我只要及时行乐!(看起来杨国忠还有几分自知之明)

    据说杨玉环入宫后两年,杨国忠自称家产三千万匹锦缎,把锦缎折合成后世人民币,大约为七十亿元。

    天宝十一年,也就是李林甫刚刚去世,大唐帝国就下发了一道诏令《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道诏令的意思是禁止封建官僚强夺百姓土地。

    千万别被忽悠,诏令名字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诏书的本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买卖,即放弃“开元限购令”。

    在这道诏书中朝廷首先承认,天宝以来“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即使在限购政策下仍旧千方百计兼并土地、违法卖买百姓赖以为生的口分田,目前的状况已经是百姓“无处安置”。其后,诏令笔锋一转,提出了解决措施:贫富分化情有可原,所有已经完成的土地买卖,只要是用现钱购买来的土地就是市场化行为,就应该是公平的、公正的,所以,以现钱购买的土地可以不遵守“开元限购令”、不需要罚没入官,只需要“更从宽典,务使弘通”;至于不是用现钱买来的土地,如果有人来索要官家为其赎回“永业田”,如果没有人来索要就算了……。

    说到底,封建王朝所有的财富聚敛手段都是为了与黎民百姓争夺财富控制权。通常情况下,封建当权者抢劫财富有增加税收、铜钱减重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