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手指-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上的汉家子非常吃香,因为不仅是能够得到岛上第一等公民的待遇,而且在住房、土地、教育、医疗、税收等等,都优先向汉家子倾斜,这就造成了有汉家血脉的百姓高人一等的局面,甄乾这样做自然会让一些倭人、新罗人心里不满,但不满归不满,却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
甄乾虽然不喜欢奴隶制度,却把整个岛上的百姓分成了一二三等,第三等最低,这些人大多数来至倭国的灾民,不过甄乾也给他们一个改变身份上升的通道。
如果来至倭国、新罗国,甚至是渤海国之人,他们人中有才华、有手艺,或者有奇思妙想的话,再或者立有军功,便能获得第二等公民的待遇。
这种种族歧视进展的非常顺利,顺利的有些不像话,唐人自不必说,本来在倭人等这些外国人面前就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上朝天国来的人自然是一等一的贵人,和后世的崇洋媚外一样,这个年头流行的是崇拜唐人。
甄乾把倭女、新罗女嫁给唐人时,那些女人比后世开着宝马还要兴奋,这让甄乾彻底的无语了。
难怪后世各国都有唐人街了。
甄乾把王天行打发走,坐在书桌前摊开一张纸,手里拿着一根用炭黑制作的铅笔,准备将脑海里一些后世的知识记录下来。
来大唐已经快三年了,脑海里对于后世那段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没有了电脑,没有了网络,想再获得新知识已经是不可能了,不仅如此,因为接触大唐这个时代越久,脑海里对于前世的知识也变得生涩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交流使用的原因。
可这些后世的知识能跟谁交流,好像除了甄三能稍微的理解一些之外,甄乾说给别人听后,下一秒就会被人当成失心疯绑起来。
后世的知识才是甄乾最宝贵的财富,自己可不能真的在这个时代迷失自我。
正在纸上绘制自行车图纸时,书房外传来敲门声,书房内一名侍女打开房门,低声称呼一声:王大管事来了。
王伦端着一个木盘走了进来,木盘里放着一团雪白色的丝絮,和后世的棉花糖非常相似,见甄乾正在纸上写写画画着什么,便直接将木盘放到了书桌上。
“这不是棉花吗?”
甄乾抬头一眼,立即认出来木盘里之物,疑惑的看着王伦,不知道王伦把棉花拿来做什么?
宋代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至少在此之前,棉花并未在中原大规模种植,原产地也不是在中国,而是出自中亚和天竺等地。
古时棉花被称作白叠子、古贝,织造精细的布称作氎、白氎。唐代以前不知有草棉,将棉布误认为木棉所织,唐宋之前,已经有从西域出来的棉布,但制作出来的白棉布价格并不便宜。
棉花如论是用来制衣取暖,亦或者用来织布,都是极好的材料。
王伦道:“这些棉花都是从大唐沧州运过来的,数量不少,大部分都运到了佐贺镇,被制作成棉被了,岛上也留下一些,本想也制作成棉被,但有人想抽丝纺织成棉纱,却发现里面的棉籽难以剔除,便来询问甄郎可有什么好办法?”
“等等……!”
甄乾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了,抽丝纺织棉纱时才发现棉籽难以剔除,那么之前是怎么制作棉被的?
棉籽的剔除一直都是一个天大的难题,直到脱籽机的出现才真正的解决了人工脱籽效率慢的问题,甄乾不是不知道脱籽机,只是一直没有时间过问此事,甚至在自己看来,人工脱籽也是一种工作,尤其是现在倭国有很多的灾民,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本章完)
第662章 观测天象()
棉花不仅御寒,织成的布匹比之葛麻耐用、柔软,比之丝绸价格低廉,只要盛行起来,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大买卖!
至于棉籽难以剔除?
那完全不叫事情啊!
棉花大面积种植是在明初,朱元璋用强制手段才逐渐流行起来,也带动了整个棉花产业链的发展。不过之前也有棉花的种植和加工,但那些都是小范围,并未产生规模效应,甚至被人当成了花卉养殖。
棉花分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甄乾在得到沧州六千亩盐碱地后便开始种植棉花,本来是想运到虺牵魑铩2还僭⑿畚私饩龇是肮置竦墓侍猓蛱粕坦郝虼罅康挠铮缜氲搅嗣藁ǎ愦硬字菰死床簧倜藁舾僭⑿壑谱髅薇弧�
“你们是不是把棉籽也一起放进了棉被里?”甄乾捂着额头问道。
天呐!
为什么自己一个没留意,就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随即甄乾哑然,把棉花籽留在被子里,这样的事情也关系不大,只不过王伦所说的抽丝纺线才是关键。对于纺织之事,甄乾还真没有太关心,当然也不是自己疏忽了,而是纺织产业多在江南,北方的纺织技术自然看不上眼,再加上丝绸桑蚕无法在五峰列岛养殖,也就暂时没有上心了。
现在想来还真是失策了。
“是我失误了,这件事情就交给甄三处理,等到甄三拿出成熟技术之后,五峰列岛等地以后也大规模的种植棉花?”
“此物所产丝棉,虽然能够织成布匹,但价格不低,即便是能去除其中棉籽,产量也低,况且占用了耕地就不妥了!”王伦提醒道。
“无妨!”
甄乾知道王伦会错意了,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
“五峰列岛等地的耕种粮食面积自然不能占用!”
甄乾不傻,这个时代亩产本来就低,自己哪能舍本求末呢?但棉花的确是好东西,不比丝绸需要养蚕种桑缫丝等等繁杂的工序,山坡之地能种,贫瘠之地也能种植,没有养蚕的娇贵,织成的布匹才是真正百姓能穿的起的布匹。
“……但五峰列岛等地多有坡地荒地,这些地方都能种植棉花,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棉花,其中的利润并不比水晶片低!”
王伦可不是腐儒,以前在甄家除了享福没机会,什么事情没干过,说到种地,不比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的老农差多少,经过甄乾一解释,也就明白了棉花的用处。
产量超过种麻,价格低于丝绸,又不占用耕地,制成布匹舒适耐用,这样好东西谁不喜欢。
甄乾现在满脑子都是脱籽机(后世称为轧花机)、水力纺车,甚至一不小心还能提前把山寨般的珍妮纺纱机发明出来,然后借助自己海路的便利,将棉布销往整个世界,五峰列岛等地以后种植棉花,虺欠⒄寡蛎担约核挡欢芸闯鲆桓龃筇剖贝牡谝淮喂ひ蹈锩�
一想到后世英国“羊吃人”的历史,甄乾就差点笑出声来。
“来人,去把甄三叫过来,我有要事和甄三商量!”
甄三至从来到五峰列岛后,甄乾就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身影,除非甄乾派人去叫他,如果他那一天突然主动来找甄乾,那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弄不明白,或者是急需钱粮人力了。
甄三刚到五峰列岛就提出修建浮桥和桥梁方案,沟通五峰列岛南北交通,接着便开始在几座主岛上修建大型的水库,给各种机械提供水力动力,灌溉和饮用反而是次要的,前不久又提出在五峰列岛最高的山峰上修建天文台,用于观察天象。
修建天文台在后世人眼里不过是一个工程项目而已,可在古代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古代天文台可不是观察天象这么简单,皇帝是天地的代表,普通人观测天象,立即会被人认为是在窥视皇权,意图叛乱颠覆朝廷,抄家灭族是一定的。
历朝历代都有负责天文的人。和很多上古文明一样,这些观天者往往身兼神职,为部落首领或王的高级顾问。
到了东汉,观天活动有了制度化,最高天文官称为太史令,管辖天文台和明堂两个部门。天文台又由灵台丞具体负责。
天文机构的最高领袖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
普通人不仅触及不到天文知识,哪怕是触及到了也不行,也只有皇帝亲自任命的官员才能观察天象,只不过对于天象的好奇,不是一个阻挠就能杜绝的。
甄三观测天象的目的自然不是想改朝换代、窥视天机,古代航海除了利用指南针之外,就只剩下牵星术了。
牵星术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航海重要发明之一。
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高度来确定航海中船舶所走位置及航行方向的方法,因此又称为天文航海术。
早在秦汉时代,已经有人知道在海上乘船看北斗星就可以辨识方向。
从印度取经学习的东晋僧人法显乘船回国时说:“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
牵星术的工具叫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二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比如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这样就可以测出所在地的北极星距水平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块木板和象牙块四缺刻替换调整使用。求得北极星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本章完)
第663章 自行车()
甄乾倒是很想把六分仪弄出来,可是六分仪的制作工艺不是自己用图纸画两笔就行的,分度弧、指标臂、动镜、定镜、望远镜和测微轮这些部件,哪一个精度不是需要达到毫米级以上,对于光学精度的要求更是严格。
既然暂时搞不出六分仪,先绘制出星图,完善牵星术也不错。
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不是一般的落后,当然这是用甄乾去看的结果,八面来风的软帆自然没有,每次出海不是依靠季风和洋流,便是在无风的情况下,使用人力船桨。
可以想一下,这样的海上航行,又在造船技术不算发达的唐代,一艘千石以下的海船又能装载多少货物。
就连甄乾这时候都大力的发展飞轮船,即便知道再多的先进技术,造不出来又能怎么样。
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甄乾除了慢慢的积累,还能怎么办?
好在甄三的悟性不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唐人,在不怀疑甄乾失心疯的情况下,接受一些后世的知识,自己还能有什么苛求的。
甄三将甄乾疯狂的想法,一件件变成了疯狂的现实,修建天文台是为了完善星图,但是在其他人心里却又是另外的想法,只不过甄乾和甄三都懒得去想罢了。
其实甄三最疯狂的想法莫过于修建水库了,五峰列岛多山,甄三利用地形的优势将雨季的水存起来,然后修建水渠,将山上的水引到山下,利用山势的落差驱动大型水车,带动巨型机械进行水力锻造加工等工作,完全颠覆了很多人的世界观。
当甄三将工程模型拿出来的时候,光是围山形成的湖泊就让很多人掉了满地的眼珠子,被人当成了异想天开的狂妄之举。
只不过在甄乾看来,甄三的设计还不如后世的一些小型水库,眼界不同,自然就看不上眼了。
这世上有想法的人很多,可是能将想法实现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甄三修建水库也是为了打造武器装备,要是凭借人力,甄乾恐怕要等到死才能看见火炮舰队了。
“这是脱籽机和纺织机的图纸,你先拿回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来问我?”甄乾不负责任道。
对于甄乾进行塞给自己几张莫名其妙的图纸,甄三早就习以为常了,翻看了一下,突然愣住了,表情有些古怪的看着甄乾道:“主人,这张图纸好像您还没有画好?”
甄乾接过来一看,面色一囧,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自行车的图纸也塞给了甄三。
“这是我随手画的!”
“要是信你才是见鬼呢?”
甄三见过了甄乾太多匪夷所思的图纸,有在天上飞的大鸟,有在水里航行的船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