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手指-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懵阉瘸娣扇牒;阆海衷唬汉岛栽蛴恪⑾鹤踊龋识嘤阏追崮曛担妇∥宜档目捎胁欢裕俊�
藤原刷雄看向吉备真备,发现吉备真备脸上挂着苦笑,立即明白了他之前为什么没有问防灾之事,原来是担心蝗神一说。
见吉备真备不说话,甄乾继续道:“开元四年,河南地区闹蝗灾。蝗虫大面积肆虐,将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糟蹋了,百姓苦不堪言。有人认为蝗虫是神虫,不仅不能驱赶消灭,而且要祭祀。一旦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被解读为人间办了错事,上天降下来的灾祸。灾区有官员上奏皇帝建议“以德治妖”,蝗灾的发生,皇上作为万民之主应沐浴更衣斋戒谢罪,对上天感恩戴德,蝗虫自会在地上趴着不动,最终远离而去。”
“此言大谬!”藤原刷雄立即拍案怒斥道。
甄乾笑了笑道:“当今皇帝陛下也是这么说的!驳斥道:这岂不是说朕不修德行,是朕将蝗虫招惹来的,朕还有这么大的本事。难道坐视蝗虫吃庄稼不管,这是修德的表现吗?之后皇帝巡察灾情,在田间抓住一只蝗虫道: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说完一口将蝗虫吞进了肚中,试问蝗虫真的是蝗神吗?”
“当然皇帝吃一两只蝗虫解决不了蝗灾,当时的宰相姚崇有应对之法,便在田地里挖大坑,设置隔离带,然后筑起火堆,蝗虫因喜火扑面而来,烧死大半,其他的也是冲撞而亡,然后就命人就地掩埋,很快便有了成效。各地纷纷推广姚崇的治蝗之法,灾情大为缓解,当年的蝗灾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
吉备真备熟读唐史,自然知道当年宰相姚崇救灾的事情,古代把蝗虫当成蝗神,虽然儒学一方面说:不敬鬼神,另一方面却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什么不语乱力怪神,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很多话在儒学中都是矛盾的,但民间却是神怪坚定的支持者,认为蝗灾是上天对人间降下的责罚,普通人应该承受,而不是去反抗,也就是逆来顺受,这也正是统治阶级希望看到的结果。
事情有些自相矛盾,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简单,那就是对统治阶级有力的便大肆宣扬,不利的便肆意贬低打压。
吉备真备心里自然不希望看见西海道饿殍遍野,可是民意难为啊!自己有姚崇当初那样的魄力吗?
这时藤原刷雄已经完全明白了吉备真备担忧,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心里的顾虑原本就少,有整天想着如何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急忙问道:“甄郎,快把你的计划都说出来,肥前国民风淳朴,没这么多的忌讳,民以食为天,我不忍看见治下的百姓忍饥挨饿,如果上天真的认为我救灾触犯了神灵,那就将怒火都让我一个人承担吧!”
吉备真备有些汗颜,至少藤原刷雄能慷慨激昂的说出这番话,可是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说的,自己的话代表了一半朝廷的威严,如果连鬼神都不敬了,那天皇祭祀天地祖宗,还有所谓的皇权天授岂不是受到他人的质疑,这样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吉备真备考虑的更多是政治意义,至于什么灾害反而变成了次要,但藤原刷雄看中的是自己在肥前国的控制力,反而比吉备真备更加的务实一些。
甄乾最讨厌和政客打交道了,虽然死的都是倭人,但心里还是对吉备真备这些人不喜,脸上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可是说话的眼神已经停留在藤原刷雄身上。
“所谓百姓愚昧,大多都是没有教化的原因,一些愚夫愚妇那里会有多少坏心事,之所以对蝗虫奉若神灵,也是听周围一些乡绅蛊惑,而那些乡绅巴不得年年闹灾,才好趁机大肆敛财,灾害一起,最高兴的还不是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害虫,灾害是危机,同样也是机会,藤原君要想让肥前国长治久安,不妨利用一下这次灾害……”,甄乾蛊惑道。
吉备真备嘴角猛地抽搐了一下,老辣的他自然从甄乾的话中听出了浓浓的杀意,眼神再次望向甄乾的时候,少了一丝不屑,多了一点敬畏。
“年轻人啊!做事果然狠辣!”
甄乾当然不知道吉备真备心里想什么,不过他心里的活动对甄乾没有丝毫的影响,自己要做的事情可不是吉备真备能想到的。
藤原刷雄握紧了拳头,肥前国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根本,如今吉备真备之所以对自己有几分客气,其实原因还是肥前国控制在自己手里,实力才是王道啊!
看着甄乾写的治蝗条例,又听到甄乾将防灾措施说了出来,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谁要是敢阻拦自己救灾,便与自己结下了深仇大恨,必杀之!
“甄郎所言不错!可是如今肥前国库存的粮食根本不够救灾,不知甄郎可有什么办法?”在藤原刷雄心里已经把甄乾当成了无所不能的存在,和甄乾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没有发现有什么事情能难处甄乾的,外事不决问甄乾,已经成了藤原刷雄心底里最大的依仗。
(本章完)
第512章 吃蝗虫()
“救灾分为被动救灾和主动救灾两种,被动救灾自然是指等到灾害发生之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补救,将灾情减少到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采取这样的救灾通常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救灾方式不仅被动,而且灾后损失巨大,灾后想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元气几乎是不可能……。”
“至于主动救灾吗?”甄乾目光从吉备真备脸上不着痕迹的扫过,见对方脸上已经有些不悦了,装作没有看见似的,继续道:“主动救灾分为事前预防和事后赈灾两个部分,事前预防不仅需要官方的参与指挥,也需要将普通的百姓调动起来,刚才我说的宰相姚崇设置隔离带便是其中一法,同时也要将灾情及早通知治下百姓,发动百姓提前扑杀田间地头尚未成熟的蝗虫,让百姓多饲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畜,利用家畜喜欢吃虫子的天性减少蝗虫的数量,藤原君推行的青苗法中不妨再临时加上一条,贷款给普通百姓饲养家畜,一来家畜本身也是粮食,二来可以减少蝗虫的数量,当然这些还不够,我这里还有一策,如果措施得当,蝗灾的损失至少可以再下降三成以上……。”
藤原刷雄眼睛一亮,就知道甄乾会有办法,激动道:“甄郎快请讲!”
“十文钱换一斤蝗虫干”,甄乾竖起一根手指好整以暇道:“用蝗虫干换取粮食或者铜钱,我愿意做出表率,拿出五万石救济粮换蝗虫干……!”
藤原刷雄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的认为甄乾疯了,五万石粮食换取没用的蝗虫干,不是疯了还能是什么,甄乾这是在帮助自己啊!
“甄郎!此次灾后我必不负卿!”
其实两人根本不知道,甄乾说的救济粮,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粮食?
“我草泥马!这话怎么听的怪怪的!老子和你可没有关系……。”
这一刻藤原刷雄真的被甄乾的慷慨行为感动的想要哭出来,这是什么,患难见真情啊!要是谁敢说甄乾的坏话,自己会毫不犹豫拎刀子去拼命,如果这样都不能换来自己的真心,自己成什么了。
吉备真备有些坐卧不宁了,这藤原刷雄的政治经验还是太少了,怎么能轻易的相信甄乾的话呢?嘴里有些苦涩,忍不住张口道:“甄郎,用蝗虫干换粮食,恐怕不会简单吧!”
甄乾可以骗骗政治小白藤原刷雄,却无法瞒过老奸巨猾的吉备真备,不过自己好像并没有准备欺瞒藤原刷雄,至少在救灾的问题上,自己和藤原刷雄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对于吉备真备这样的政治老油条,甄乾通常是能有多远躲多远,接触越多越容易被对方看出端倪,所以甄乾不喜欢和这些人直接打交道。
“不瞒两位,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蝗虫其实是非常好的食物!”
“食物!”
两人都愣住了,一时间有点无法把蝗虫和粮食直接等同起来,更别说用蝗虫换粮食了。
甄乾脸上挂着无害的笑容:“蝗虫晒成干然后碾成粉,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喂鸡喂鸭,甚至都能直接烹饪吃,这也是粮食,而且营养还挺高的!”
吉备真备也了解过一些蝗虫的特性,甚至知道蝗虫可以入药,味甘、辛,性温,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仔细回想起来,蝗灾之后,好像也有人饥不择食食用蝗虫,好像后来也没听说有什么事情。
吉备真备总感觉甄乾有些奇怪,他当然不知道后世就连动物的骨头都磨成粉当成了动物饲料,蝗虫甚至到了人工养殖的地步,这种事情要是甄乾说出来的话,吉备真备一定会认为甄乾疯掉了。
甄乾感觉用蝗虫换粮食并不会亏本,毕竟蝗虫干粉,那可是上等的饲料,用来喂鸡喂鸭什么的极佳。鸡鸭的肉和蛋,那也是粮食啊。而且肯定会比普通的粮食贵,把鸡鸭做成熏鸡熏鸭做成咸蛋,那也是能保存很久的。
况且,甄乾觉得如果真的百姓都去抓蝗虫,虽说不可能真的就把蝗灾给灭了。但肯定也能抓到不少蝗虫的,蝗虫粉不论是做饲料还是用来做救灾储备粮,在灾年缺粮的时候,不也是大有作用嘛。
“啧啧,甄郎用蝗虫干换粮食,还真是大手笔?”
吉备真备实在想不明白,甄乾要蝗虫干做什么,还有粮食?
吉备真备可是知道甄乾离开大唐的时候并没有携带粮食,五万石粮食啊!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要是用船装,没有十几艘大船是不可能装下的,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
想到这里吉备真备不由得不寒而栗,这个甄乾太妖孽了,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了前面,甄乾这是要做什么?
也不怪吉备真备会把甄乾往坏里想,恩出于上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其实想一想明初沈万三被朱元璋找了一个理由流放到岭南就明白了,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别人邀买人心,甄乾这样做已经触及到了统治者的底线。
要不是甄乾是唐人,吉备真备拿甄乾一时没有办法,恐怕……。
吉备真备对藤原刷雄使了一个眼色,可惜藤原刷雄完全被甄乾的灭蝗计划吸引了,沉浸在甄乾的计划中,计划条理清晰论证清楚,最为关键的是措施得当,考虑到了各个方面的反应和可能的反弹,如果这样的计划都不能治理蝗灾的话,天底下就没有人敢说有本事治蝗了。
“甄郎大才,我回去之后立即派人推行这些措施,蝗灾过后甄郎想不成名都不可能你了!”
“在倭国成名!”甄乾感觉有些滑稽,自己今天做的事情,不知道过多少年之后,会不会被一些愤青贴上汉奸的标签,世上往往看待事情只流于表面,自己暗中做的事情永远也不可能被人记录在史书上,想到这里甄乾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
甄乾让人端上了一盆金黄色的食物,吉备真备和藤原刷雄一见眼睛都快要掉下来了,盆子里盛放的食物分明是一只只被油炸的金黄色的蝗虫,再看见甄乾用手捻起一只放入嘴里,非常享受的细嚼慢咽起来,嗓子里便酸水直冒,便立即有呕吐的冲动。
(本章完)
第513章 算计()
“三年耕,有一年之积。九年耕,方有三年之储。世上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但提前预案准备,早做准备打算,也是会有很大成效,到时便能减轻不少灾情”,甄乾对藤原刷雄小心的提醒道。
只要是灾年,不仅地主家会囤积粮食,恐怕就连官员也会趁机囤粮,这时候谁会好心的卖粮!
人心就是如此,朝廷这时候如果不采用强硬手段控制粮价,后果根本就不用去想,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太多了,如果没有一点魄力根本就办不成救灾的事情。
现在能明锐的想到大旱之后出现蝗灾,接着又是荒灾的人并不多,这倒不是说这个时代的人不聪明,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一地的歉收还成为不了灾年,蝗灾到底能蔓延到什么程度,也不是小民能猜测的。
通常都是在发生之后,产生了趋众效应时,百姓才会后知后觉,然后形成灾年恐慌哄抢粮食。
正常年份,百姓种粮缴纳赋税,缴纳的也是实物税,比如种小麦交小麦,种豆子交豆子,官员发放的薪俸也都是食物,和后世百姓用钱交税,官员薪酬都是纸钞完全不同,所以古代官员和百姓家中也都有不少的存粮。
当然朝廷也有许多的粮库,丰年的时候多收一点粮食,灾年的时候卖出一些粮食平抑粮价,控制市场粮食。
可是事实上的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以肥前国为例,正常年份时,肥前国粮库中应该有三年的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