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手指-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扔谠诤偷钡厥屏η婪雇耄椒⑸逋皇遣豢杀苊獾慕峁�
“多谢张老爷的好意!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吃多了会撑破肚皮,路走快了会摔跤,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甄乾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张天宝的提议,当自己是小白,更不会相信张天宝突然大发善心,自然不会上这样的当。
张天宝皱了皱眉,还以为会先虚与委蛇,提出一堆要求,然后双方开始磨牙,拉锯一段时间找到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但绝对没有想到会被甄乾一口否决了。
其他海商脸色有些挂不住了,那个丝绸批发商高海皮笑肉不笑道:“甄郎可要想清楚了,这个机会可难得,我们这些人在江南也算是有头有脸,很多酒楼想找这样的机会恐怕也没这个好处,可不要后悔!”
甄乾朝着张天宝拱了拱手道:“如果张老爷是为了这件事情,请恕在下无能为力?”说完见天色已经不早,便想起身离去。
张天宝急忙阻拦道:“甄郎不要心急,有话坐下来慢慢说!”
甄乾也不想就这样走,今天自己之所以来见张天宝,可是带着事情来的,自然不想把事情弄僵,便顺水推舟重新坐了下来,闭口不谈合作的事情。
见气氛有些尴尬,张天宝又叫来歌舞助兴,一边欣赏歌舞表演,一边和甄乾谈论起北方的风土人情,自己却说着一些海外的奇闻轶事。
“张老爷还是风雅之人,大唐周边各个地区民风不同,习俗也不相同,歌舞表达的意思和形式自然也不相同!”
“甄郎对各族的歌舞还有研究?”
甄乾也就是随便附和一下,这么高雅的艺术行为八辈子也没有接触过,自然不会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说话间目光左顾右盼,看见张亮缠着月容津津有味的讨论歌舞,恨不得把月容拉到门外畅谈一番,心中差点笑出声来,知趣的将位置让给了两人,自己往外面挪了挪,不忍打扰两人的郎情妾意。
藤原刷雄悄悄捅了甄乾一下,低声道:“不要把海商得罪了,这次离开大唐还要有求于这些海商,不然就只能偷渡了!”
甄乾没好气的瞥了藤原刷雄一眼,自己是有求于海商,但也不能和海商签订城下之盟,况且自己也没有走到山穷水尽地步,用得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这时张天宝让婢女端上来一个木盘放到了甄乾的面前,还以为张天宝准备贿赂自己,转念一想根本就没这个可能性,便看见婢女将木盘上的布掀开,露出两排码放整齐的金银币,不由得瞳孔一紧抬眼望着张天宝,不知是何用意。
“甄郎钱庄的金银币不会不认识吧!”张天宝笑道:“不用惊讶,去年我派人去了一趟鹿泉县,回来的时候带回这些金银币,发现制作精美,让手下工匠仿制却发现极为不易,非常适合在钱庄之间流通,可惜我手中这样的金银币实在太少,能否从甄郎兑换一些?”
甄乾已经没什么惊讶的了,自己在明,海商在暗,调查了自己半年多都没有察觉,还真是失败!
“不知张老爷想兑换多少这种金银币?”
“最少十万枚,有多少兑换多少”,张天宝财大气粗道:“不瞒甄郎,海商贸易额巨大,使用铜钱不方便,金银这种东西又很难携带流通,每次为了甄别金银的成色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不说,还非常容易出错,我见西域传来的金银币跟甄郎制作的精美程度根本没法比,而且极难仿制假冒,所以想和甄郎兑换一批这样的金银币如何?”
这样的好事甄乾自然不会推辞,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张天宝在心里打的是什么坏主意。
“那张老爷是准备在鹿泉县交易,还是在扬州交易!”
“自然是在扬州交易!”
张天宝眯缝着双眸,一付和蔼可亲邻家老爷爷的模样,可看在甄乾眼里却是心里一惊,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海商一出手就是几万到十几万贯,自己可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财力,中间更是不容有丝毫的闪失。
“恐怕不妥!扬州不过是我一个分支,十万枚金银币从鹿泉县运过来,其中的风险张老爷不会不知道吧!”
“那甄郎以为如何交易才妥当”,张天宝眼眸深处闪过一道利芒,朝着身边几个海商指了指道:“其实我们这些海商想开一家钱庄,甄郎如何有兴趣的话,可以入一股如何?”
又来了,第一次和自己谈新茶制作工艺的问题,第二次直接和自己讨论合作在各地开设酒楼,现在又抛出钱庄的诱饵,这些海商想干什么,真的准备转行不成吗?
甄乾想到《资本论》里的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践踏世间的一切。
这些海商真的会大发善心,甄乾不由得警觉起来,事有反常必为妖,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针对自己的,可至少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好处可言,馅饼越大,也就意味着风险越大,后世给甄乾的教训已经痛彻心扉,如何敢掉以轻心。
“如果张老爷愿意在鹿泉县交易的话,自是可以,但如果一定要在扬州交易的话,由于涉及的数量太大,恐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至于钱庄的生意,在下现在还不想涉足江南!”
(本章完)
第255章 作茧自缚(求收藏求订阅)()
张天宝拍了拍扶手,对甄乾这种油盐不进,见到好处不咬勾的家伙,有一种无力之感涌上心头,再看看一脸兴奋和月容畅谈风雅的儿子张亮,顿时有些恼怒。
可恼怒又能怎么样,经过半年的调查,虽然手里掌握了不少甄乾生意上的资料,可对于甄乾这个人却知之甚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邀请甄乾之前,这些海商甚至没有调查到甄乾的喜好和性格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选择将甄乾请来赴宴,近距离接触一下甄乾。
精心设计好的方案到了甄乾面前,却没有丝毫的用处,要是寻常商贾早就高兴的跳了起来,甚至还会主动的和这些海商拉关系套近乎。
“难道甄乾不想赚钱、不想将生意做大?”
一个荒唐的念头在张天宝脑海里一闪而过,很快就放弃了,如果只是一个极为小心的商贾,为什么会将醉仙楼开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如果连一点冒险精神,怎么可能呢?
想不明白的张天宝决定实施另外一套计划,以退为进老生常谈道:“海商目前处境的确艰难,要不然也不会找到甄郎来商量此事,毕竟我们彼此初次相识,甄郎可能对我们这些海商不太了解也很自然,有些戒心也是难免的,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小生意开始合作相互了解,怎么样?”
这一点甄乾举双手赞同,一开口就是上万贯的大生意,自己不担心是假的,今天见到这么多的海商,回去后马上要对这些人的信誉做一个全方位的调查,要是和一群坑人的奸商整天勾心斗角,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没这个时间。
甄乾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初期双方建立必要的信任是当务之急,至于合作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张老爷,能否去书房一叙?”
张天宝也准备和甄乾继续拉拉家常,没想到甄乾转变的如此之快,当下心中一喜道:“请!”
张天宝起身离座,甄乾随后跟上,藤原清河和几个海商面面相觑,见也没有叫上自己,便不好跟上,两人便一前一后走到了书房之中,落座之后张天宝开口问道:“甄郎可是有话要对我说?”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当下也不矫情,开口说道:“正是!刚才听说去年扬州大风,海商的船只损失惨重,我想问张老爷,海商可有自己经营的船厂?”
张天宝摇了摇头,不明白甄乾是什么意思,便道:“海商的船只都是从船厂订购的,一艘海船最少也要三千贯以上,即使不计算船上的货物,光是船员和日常开销一年下来也要二三千贯,所以海商手中能有十条船都是巨商了”。
甄乾如何不明白张天宝的意思,海上贸易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是烧钱的生意,地主家没有余粮,海商手上的资金同样紧张,没有多少余钱再去经营船厂生意。
结果并没有出乎甄乾的预料,便接着问道:“那么张老爷是否想经营内河的航运?”
张天宝有点不习惯甄乾这样跳跃性太强的思维,自然不清楚甄乾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了想道:“内河航运要比海上风险小许多,而且水手都是现成的,甄郎的意思是让我兼顾内河的运输,不知我猜的对不对?”
甄乾点点头,既然这些海商口口声声说海上风险难测,那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手中的优势经营内河运输。
“甄郎有所不知,海船和内河的船只不同,海船吃水深不适合内河狭窄的水道航行,如果要经营内河航运,就必须先打造一批适合内河航运的船只,这样一来就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我们这些海商要想挤进内河航运恐怕也非易事,少不了又要和一些商贾激烈的竞争,海商现在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甄乾呵呵笑了起来,非常不礼貌的在张天宝脸上扫了一下,耐人寻味道:“但不知张老爷和外面几位海商的关系如何?”
张天宝感觉甄乾说话喜欢故弄玄虚,东敲一下、西打一拳,这样谈下去早晚被对方带到沟里去:“外面几位海商都是张某同患难、共富贵的生死之交,还请甄郎不要绕弯子明说吧!”
商场上的交锋往往都要从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和节奏感开始,让对手考虑的时间越多,也就意味着自己被动的同时,很难说服对方。
“说实话,凭借着你们海商的优势,想挤占内河航运并不难,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知张老爷有没有想过把外面的海商联合起来成了一个股份船行,这样每一个人占用的资金就大为减少,为你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张天宝的眼中光芒一闪,随即便有不露痕迹的隐藏了起来,反问道:“你这个办法不错,一个人的力量的确非常单薄,要是联系其他海商这件事情倒是并不难,可是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挤占内河航运市场,如果没有比他人更多的优势,谁又会将生意交给我们,难道让我们自己做生意运送自己的货物?”
海商的货物在大唐境内并不占优,甚至因为国外的需求不同,海商的生意很难在大唐站稳脚跟,这一点张天宝非常清楚,并没有因为甄乾的一句话就心动。
“这点我也提张老爷想到了,海商想一下子在大唐境内做生意并非易事,相信你们等上一二年的时间应该没有问题吧!”
甄乾没等张天宝开口便继续道:“我有几个主意,说出来参考一下,至于对不对就要看张老爷的眼光了!第一,可以收购一家造船厂,以后不管是建造什么样的船只,你们都可以自己决定。第二,直接购买一家船行,同时也就把原先的生意一并接受下来,这样做省时省力短时间就能看见效果,第三……”。
甄乾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道:“张老爷刚才说的经营特色非常重要,别人有的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自己还有,这就是经营特色,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知道扬州有一种车船,好像是曹王李皋建造的,这种船不仅可以借助风力,还能借助人力驱使飞轮在水面上航行,速度比寻常船只快一倍以上,如果张老爷能找人建造出这样的车船,何愁内河航运生意不兴隆?”
PS:车船的发明者有三个说法,一是南北朝徐世谱;二是南北朝祖冲之;三是唐朝李皋,本书不想讨论车船的发明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盛唐时期已经有了车船的雏形,到了宋代车船已经非常流行了。
(本章完)
第256章 弄巧成拙()
张天宝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见了鬼似的看着甄乾,内心已经无法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了,车船!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自己去年才第一次看见这种外形奇特的船只,陌生是因为十个海商中恐怕没一个知道车船是什么?
张天宝很想问:你是怎么知道车船的?
曹王李皋去年也就在运河上实验了一次车船,恰好那时张天宝在扬州听说了此事,赶去看了一下热闹,嗅觉灵敏的他立即发现这是一种极其方便快捷的船只,可惜只能用在内河浅水河道中,对海商没有多大的帮助。
“甄郎真是商贾奇才,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到,老夫佩服!”
张天宝从心里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开始认真审视起来,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