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金手指 >

第105部分

盛唐金手指-第105部分

小说: 盛唐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大衣就算我送你的新年礼物,收下吧!”

    “大郎,我有钱!”

    “你跟我还客气什么?把衣服换上,我带你四处看看!”

    王友换上了全套新衣服,整个人显得更加精神了,但走路时候总感觉还不太适应。两人走出衣服店,甄乾将一叠纸币塞到王友的手中,“在谷里铜钱不能流通,要想买什么东西就必须使用这样的纸币!这里有一贯钱,你先拿着用!”

    王友手里抓着一叠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纸币,纸币很薄但很柔韧不容易撕坏,上面不仅有各种花鸟山水图案,还印着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的字样。

    “这纸钱在谷里能用?”

    “为什么不能用,不管是远古时期的贝壳,还是外界使用的铜钱,其实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便于商品的交换,既然是一种交换的媒介,用铜钱和纸钱还不是一样吗?”

    “可是……”,王友感觉甄乾话里有什么问题,但又感觉说的好像有点道理,钱币都是交换的凭证,商品价值的体现,又不能直接当饭吃,用什么还不是一样。

    实际情况当然没有甄乾说的那么简单,不过甄乾暂时不想和王友多说,等到他真正的明白的时候自然会来问自己。

    “还想不想在市场里转转?”

    王友摇摇头:“大郎不是说带我到其他地方看看吗?以后在谷里有的是时间,再来市场也不迟”。

    甄乾点点头,心里暗暗的叹息,这个时代读书认字的人不多,一旦有了机会第一个想法就是走上仕途,这本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是这个时代每一个读书人的想法,可是当官的路并不好走,就算考上了进士有了一个官身,如果没有人赏识的话,还不知道要等多长的时间,很多人在侯选的位置上一等就是十几年,没有背景和人推荐的话,也许一辈子都等不到一个实缺。

    可是这些人情愿在候选的路上等到老死,也不愿意另谋出路,这也是甄乾不得不自己培养人才的无奈之举。

    这个年头很少文人愿意舍家跟别人造反,大唐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就算自己想开拓海外疆土,也不会有人跟着自己一起干。无奈之下甄乾只好把目光投向周围的人,发现王友算是一个人才,和自己相处了八年,感情也不缺,唯一的是观念的改变。

    人才需要自己去培养,培养自己的人才没有四五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发展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和所有封建王朝的观念差不多,泱泱大国幅员万里物产丰富文化鼎盛,四周皆是蛮荒瘴气之地,什么开疆拓土的精神根本就没有,要不是西域有丝绸之路恐怕中原王朝早把西域丢了,不然也不会搞出许多羁縻州。

    中原的版图在秦始皇时期被确定下来,后世二千年就没发生过多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

    唐宋明三朝有多少次机会真正的走向世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次次出现在中原大地上,却一次次被扼杀在摇篮里,后世之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从来都没有用眼睛真正的去审视这段辉煌的过去,也许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人治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改革,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权力,大唐之后连宽阔的胸襟都消失了,思想早就被封建礼教牢牢的束缚住了,这才是二千年来社会没有变化的真正原因。

    “我先带你看看明天你要开始上的学堂!”

    通过甄乾的介绍,王友已经知道整个山谷的大致分布情况,入口处的山坡是主要的居民区,行政服务区在居民区的斜对面山坡上,这里是整个山谷的中心,学堂、市场和许多管理设施都建在这里……。

    “学堂建在山体里?”

    王友看见学堂竟然修建在悬崖旁,三层高的建筑,一半在外面一半在山体中,门口的空地被修整一新,有几十孩子在空地上蹴鞠。王友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蹴鞠,而是足球运动,不过在王友眼里蹴鞠和足球都差不多。

    “山谷里寸土寸金,要想不占用耕地面积,就只能在山坡和山体上打主意了!”

    “可是这么大山洞……,是天然的还是……?”

    “你很快就知道了!先带你转转,然后带你报名……”,说话间两人走进了学堂,路过学堂空地时很多孩子跑了过来,叽叽喳喳的围在甄乾身边,“谷主,今天是来看我们足球比赛的吗?”

    “谷主,我们飞鹰队一定要战胜雄狮队,获得谷中第一届足球比赛冠军,倒是谷主亲自颁奖吗?”

    “你们好好的锻炼身体,记住足球只是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

    周围的孩子一口同声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本章完)

第171章 狼穴(十四)() 
在甄乾眼里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要想一下子改变寒窗苦读十几年的文人思想是根本不现实的,别的不说,就说文人的清高臭脾气,文人相轻有谁不自诩为栋梁之材,辅佐帝王创造万世之太平,可能吗?

    “这里是学堂的教育处!同时还负责课本的编撰工作,可惜人才太少了……”,甄乾不由得感慨自己手下的文人实在少的可怜,真正的文人一个都没有,全是一些粗通文墨的掌房之人,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亲自把关。

    “老李,这是王友,以前是我的书童,刚进山谷,你安排一下!”

    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一边做着记录一边和甄乾发着牢骚:“谷主,我们几个人老眼昏花,真的忙不过来,上次说的从书局调几个年轻人的事情可有着落了?”

    “书局那里也缺人,再等半年,一定给你们调几个新人来!”

    “还要等半年……”,老人脸上怒气冲天,丝毫不管甄乾尴尬的表情:“谷主,你经常说教育改变命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是现在学堂里有几个教书先生,你都把人调到外面去了,要不就是搞什么格物研究,我们就是劈成两半也忙不过来!”

    甄乾也头大,万里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现在什么地方都缺人,自己恨不得拔几根汗毛学孙悟空变几个自己出来,甚至想到去绑架一些童生进谷,有时希望安史之乱早点发生,那时候文人命悬一线就会放下高傲的身价……。

    “不要急!一切都会好的,王友以前是我的书童,除了不了解谷中的事情,其他方面都不错,要不先留在学堂怎么样?”

    老人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嗯,这还差不多,……你叫王友,明天上午到这里来,这是入谷要掌握的规矩和知识,都在这本小册子上了,我就不陪你们了!”

    王友看着手上的一本小册子,这那里是册子啊!分明是一本厚厚的书,“大郎,这是……”。

    “这是学堂小学六年的课本……,你先看一下,凭你现在的学识,应该难不倒你”,甄乾不怀好意的笑了笑,拍着王友的肩膀道:“我不是说了吗?要把思想放空来看待山谷里的一切,不要先反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当你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山谷里真的和自己认知的不一样,这是你新的开始,一定要把握住!”

    甄乾感觉自己就像骗了小女孩布娃娃的狼外婆,把王友留在山谷里的目的不单纯,只能暂时先委屈一下王友了。

    “可是半个月的时间……。”

    “放心,里面的东西大部分你都会,难道你还不如十岁左右的孩子吗?”

    “这……”,王友翻了翻有一寸多厚的小册子,里面密密麻麻蝇头小字看得人就晕,这难道就是学堂小学六年的课本?

    王友不知道,这还是甄乾没有时间初步搞出来的临时简易课本,新课本已经在整理编撰中,六年的小学课本加起来要比现在多十倍不止,只要给甄乾充足的时间,从小学到高中全套后世教科书都能搬过来,那才叫恐怖呢?

    甄乾离开甄府最大的资本不是带走了一万多贯,而是把珍藏在甄府书楼里的所有典籍都抄录了一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唐代印刷术才刚刚的起步,到了中唐时期,朝廷每年下发各地的邸报和文件都是人工抄写的,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一些失意的文人也都以帮人抄书谋生,而且只有一些家学久远的世家才有大量的文章典籍,而且还不会对外开放,这也是为什么世家能控制言论的办法。

    这时候已经有了很多的书店,可惜书籍(应该说成书卷、卷轴)的价格不菲,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就算是雇人抄写或自己抄写也很少有这种宝贵的机会。

    唐代印刷术的推广还要感谢佛教在民间的流行,刚开始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最早的印刷品是1907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卷尾题记:“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刻印日期的印刷品,也是唐代最成熟、最完整的印刷品。

    甄乾首先要做的是将家藏典籍整理成册后,用雕版印刷术印制出来,为什么一开始不采用成熟的木活字和铅活字呢?

    其实甄乾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一劳永逸最好不过了,可是现实一盆冷水将幻想浇灭了。

    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区别在于一个是整体,另一个是一个个规整的小块字,而这些小块字堆放在一起要用到胶,胶不能太厚、而且要很稀、很均匀,有粘性但又能很容易的分解,这样才能多次的反复使用。其次是印刷使用的油墨,这种技术在唐中期属于高端技术,和胶一样也非常有讲究,既要便于印刷,也不能过多的残留在小块字上,这可不是甄乾的长项,结果实验了许多次都失败了,反过头来老老实实的采用雕版印刷,这件事情同时也给甄乾提了一个醒,任何事情都是从最原始、最低级逐渐发展而来,一口吃个胖子的好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什么时候都要静下心来一步步走,就像上楼登山,每一步都要扎实,不然就会摔跟头的。

    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偶然,要知道到了北宋雕版印刷经历了一二百年的发展,宋代经济繁荣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迫切的需要一种更廉价的印刷方式,当时不管是雕刻技术还是印刷用的油墨等技术都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后世拍卖的大量精美雕版印刷品大都是宋代的作品,这时候就算没有毕升也会有李升、刘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竟很多聪明的古人已经发现了图章和印刷术之间的关系,点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已经没有了技术上的壁垒。

    现在谷中缺少的不仅是人才,还是一种文化、技术和理念上的积累和沉淀,而这些都需要时间一点一滴的慢慢来!

    (本章完)

第172章 狼穴(十五)() 
“这里就是刚才说的书局,负责印刷书籍整理各种书稿,里面设有图书馆,可以在里面看书也可以借回去慢慢看,有时间可以自己来看看。旁边这栋有一个大水池的地方是消防局,就是救火的部门,没什么好看的……,这里是医院,如果你感到那里不舒服可以到这里看病,看病是免费的,不过药要自己掏钱买!最旁边有很多幼童的地方是幼儿园……。”

    王友在心里把一个新名词记下来,不知不觉中跟随着甄乾又返回了服务中心大楼,“刚才带你看的一些地方都是最低等级区域,只要是谷中每一个人都能自由的进去,这样的地方在谷中占据了七八成,剩下一些地方没有相应的权限禁止入内,一旦被发现轻者关押审查有无恶意,重者就地处死,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甄乾已经第三次提醒自己,态度变得异常严肃认真,王友也不由得开始期待看见那些神秘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里通向那里?”

    王友走进服务中心一楼,这一次甄乾没有带王友上楼,而是一直朝着面对的山体方向走去。昨天看见有一辆沉重的马车从里面使出来,更增加了王友的好奇心,难道这座山是空的?

    服务中心一楼的深处站着一队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的侍卫,看见两人走过来,同时整齐的举起了右臂,口中大喝道:“敬礼!”

    甄乾冲着侍卫点了点头,“我现在要进去,帮我登记一下,这是刚入谷的王友,还没有权力进去,我准备带他参观一下!”

    “是谷主!”

    侍卫在一张纸上认真的记录进入的时间和人员,还将两人的身份牌核对了一下才放行进入。

    沿着有明显人工开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