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罗剑给大家算了一笔细账,弘光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七百万两,这扬州一年下来几乎把整个朝廷的钱都花光了。
“小刘,火炮的生产现在怎么样了?产量能不能再增加?”罗剑问道。
“懋中兄前段时间忙于无缝钢管小型化的问题,这个抓得不太紧,到目前为止,还只生产了十二门出来,首长,你有新想法?”小刘见罗剑从财政直接说到火炮上了,知道他有新的想法,这才问道。
“我想把战舰上加装火炮,咱们的海外贸易必须搞起来,没有强有力的护航,商船出海只能是给别人送菜。柳兰,你把报纸的事先放一放,先把珍妮机搞出来,咱们自己建个厂,技术要绝对保密,产品咱们全卖到海外去,把银子赚起来再说。”罗剑定下了决心。
“水师的船能出海吗?”小刘问道。
“这个不清楚,如果不能咱们就造,这些问题不解决,咱们没了钱路,一旦朝廷卡了我们,咱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罗剑说道,说到这里,罗剑更坚定了尽快拿下淮安的决心。
“宪之兄,在扬州咱们要鼓励工商大力发展,咱们不能从农民嘴里挘常茄蘼廴绾我膊荒苈阊镏莸姆⒄梗秩美习傩展锰唷!�
“放心吧,兴华,我会支持你的,看了不少书,我的观念也变了不少。”史可法笑着说道,以前罗剑跟他提过这事,他认为鼓励工商会让人人逐利,社会风气将不可收拾。
“对了,兴华,王秀楚已经把路振飞请过来了,我已经见过他了,你是不是也去见见?”史可法想起另一个问题。
“要不把时泽兄和袁公他们几个都请到我这儿来吧,咱们正好可以讨论讨论整个地区发展的事情。”罗剑答应了下来。
“好啊,我这就让人去请他们。”史可法说道。
几个人又闲聊了一会,不一会三人都到了。
大家跟路振飞客气了一番,这才都坐了下来。
罗剑把几人刚才分析的情况给三人作了介绍,一帮人开始仔细商讨扬州的发展计划。
袁继咸和路振飞的思想倒并不僵化,对罗剑提出的一新思路和新办法倒是很快就能理解,对罗剑不加重农民负担的想法尤为敬佩。
几人说到天快黑了,终于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思路,那就是以农为本,加强吏治,鼓励工商,抓好教育。
虽然财政很紧张,但史可法还是咬牙从左梦庚和刘良佐部的缴获中划拨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交给了刘为民。
有了思路,有了办法,罗剑心情好了不少,晚上大家一顿饭吃得很是高兴。
第二天一早,军垦农场来人请示罗剑,说红薯已经成熟到了收获期了,请大都督前去。
罗剑一听很是高兴,让人喊上史可法和几位府台冲军垦农场去了。
任民育倒是知道红薯的事,袁继咸和路振飞都有些不解,农作物成熟了,喊他们去干什么。
很快到了军垦农场,罗剑见红薯的滕页都已经黄了,果然是到了了收获期了。
为了计算产量,罗剑专门让人量出了一亩土地,自己带头开始了挖地。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亩地的红薯被挖了出来,赶紧让人拿秤一称,三千二百多斤,这个产量吓坏了史可法和几个府台。
罗剑却知道这些地块因为肥料充足,又是精心养护,一般人家可没有这么多的肥料,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赶紧拿去煮上一大锅,让大家都尝尝。”罗剑笑道。
“请两位过来,就是想让你们带一些种子回去,大力把这种作物推广开来,虽然不能当成主食,但有了这些,老百姓才不会饿肚子啊。”罗剑对袁继咸和路振飞说道。
两人这才明白罗剑让他们来的用意,心中很是感动。
一大锅红薯很是花了一些时间才煮熟,一群人在地里一边干着活,一边说着话。
看到农场的员工端了一大盆红薯过来,罗剑首先拿起一个,一边剥皮一边说道:“好久都没吃到了,真香啊!”
“兴华,你可真败家,这皮不也挺好吃的吗?干嘛要剥皮?又香又甜,真是好吃啊!”史可法直接咬了一口,边称赞边骂罗剑败家,听得罗剑呵呵直笑。
“不过,提醒各位,这红薯可是极耗肥料的,一般人家可种不出这么高的产量来,这个你们得有心理准备,不然到时要怪我骗你们。”罗剑笑着说道。
“亩产一千斤我就满足了,这种子你可能多给我点。”路振飞一边吃着一边说道。
袁继咸在旁边也是一样。
“这样吧,农场这么多人也是要养活,白给可是不行,一百斤红薯换十斤大米,你们看如何?”罗剑说道,这在罗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就是这么换的。
“行,行,行,不过你们得派人前去教授如何种植才行。”路振飞和袁继咸都说道。
“这个没问题,春薯要到一月下旬才能育种,现在还早,你们可以先换回去储存起来,明年开春就开始推广,你们看可好?”
几天后红薯全部收获完毕,一千二百多亩的军垦农场共收获了四百多万斤红薯,让史可法和罗剑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明年气候如何,这些红薯都可抵挡一阵子了。
最后史可法作出决定,红薯今天可以尝个够,明天就要全部储存起来,大部分用来育种,一部分充当军粮。
罗剑想让农场办个养猪场,就用红薯来喂猪,结果被史可法再次骂成败家子,弄得罗剑都不敢开口了。
刚刚开过庆功大会,一个让罗剑吃惊的消息传来了。
ps:本想分成几个大卷,结果传上去就不敢改,怕把章节全搞乱了,郁闷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被改变的历史()
消息是从湖南传来的,让罗剑吃惊的原因是历史完全被改变了,而且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更加糟糕了。
尽管罗剑给高夫人和大顺军诸将领讲的一番话,让泽侯田见秀暂时充当首领,但田见秀手上只有七千人马,而他的老部下刘体纯(曾为右营右果毅将军)却有部众三万,其弟刘体统也有兵二万,原先的裨将郝摇旗拥众四万、王进才更多达七万六千。
这些将领在李自成死后开始心思各异,田见秀实力不足,为人虽是宽厚,但并无雄才大略,根本笼络不住众将领。
就在卢渭提出要他们出兵岳阳之时,最后竟拖了十天左右,才由田见秀拼凑出三万人马攻打岳阳,然而此时却已经晚了。
多尔衮派洪承畴到湖北,并非让他只身前往,为了尽快解决两湖、两广和福建、江西等地,多尔衮随后又给洪承畴派了二万骑兵和五万汉军,并命两湖一带的清兵尽归其调遣,表现出了对洪承畴的极大信任。
洪承畴一到武昌,就放弃了原满清湖广总督佟岱以招抚为主的做法,对明朝军队和大顺军都采取了积极的攻势行动。
而南明湖南总督何腾蛟仍同历史上一样,在了解到大顺军内部并不团结的情况后,开始算计如何分化瓦解大顺军,不断派人到大顺军中拉拢一些将领,竟让大顺军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深,到最后把郝摇旗和王进才给收买成了亲信,大顺军内部合力已经不复存在。
高夫人虽然对这些情况心知肚明,但她也根本压不住这些将领,每日里除了唉声叹气也别无他法。
卢渭只得跟着三万大顺军出兵岳阳,还没到岳阳,在三江镇就被一万清兵拦截,大顺军溃败,田见秀带着一些人马逃了,卢渭和十几个扬州军士兵靠着手雷才保护着高夫人和一众女兵逃出清兵的追杀,至今去向仍是不明。
而李过率领的大顺军西路军由陕西汉中南下;四月间经四川省太平(今万源)、东乡、达州、夔州、新宁等处进入湖北西部山区(即西陵峡一带),经过短期休整后,于六月间率兵东下,占领荆门州、当阳二城。
七月二十日,李过、李友、贺篮、高一功、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九营会攻荆州,历史上虽未攻下荆州,但损失并不大,现在却因清兵实力大增,西路军损失极为惨重,后虽与田见秀等会师,却变成了李自成刚起义时的“流寇”,再也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忠贞营”。
这些消息让罗剑始料未及,本想自己知道历史走向,提前安排人前去做工作,情况会有所好转,哪知道因为自己一行的到来,在扬州方向给了清兵很大的打击,而让清兵加强了另一个方向的攻势。
原本到十一月清军将领何洛会才向四川的大西军张献忠发出招抚的信号,至明年清军才由肃亲王豪格攻打四川。
然而现在多尔衮竟命何洛会不顾陕西仍有农民军抵抗,令其火速向四川进军,剿灭大西军张献忠部,而豪格也率满清大军从荆州一带前出至达州、巴中,加入了消灭大西军的行动。
原本指望大顺军能整合力量,在两湖一带拖住部分清兵,扬州也能争取时间发展,现在看来,大顺军是指望不上了,而大西军将会比历史上更早被清军剿灭。
罗剑对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统治者变招之快感到十分惊讶,心里也开始把多尔衮当成了真正的对手。
历史已经被改变,先进武器已经用完,罗剑几人剩下的只有先进的理念和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了,而将知识转化成实力,这是需要时间的,满清留给扬州的时间还有多少?
现在清兵在湖南攻势如潮,何腾蛟疲于应付,不断向朝廷告急,而弘光朝廷只能从福建、江西一带调兵前往,却仍挡不住清兵势如破竹的进攻,情况比历史上更为糟糕。
洪承畴派一部清军向江西进军,在南昌府遇到到激烈抵抗,清兵攻城将近一个月,不能攻下南昌,只能退兵,江西局势稍缓。
得知这些消息后,罗剑召集各级将领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对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大家一致认为扬州军目前再也不能求稳,倘若清兵攻取了两湖两广,则南明朝廷生存的基础将不复存在,扬州军有必要采取攻势行动。
对于将要攻击的目标,扬州军中产生了一些分歧。
黄得功认为应该向徐州进攻,直接打败多铎,再从徐州向淮安方向进军,如此即可恢复以前江北四镇的态势。
而刘肇基等将领认为应该直取淮安,准塔部清兵数量虽然人数不比多铎人少,但其绝大部分皆是汉军,战斗力肯定不如多铎部,“枺右燃鹑淼哪蟆保馐橇跽鼗脑啊�
罗剑思考得就更长远一些,从扬州的发展需要来看,淮安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徐州。
淮安有明朝完善的造船厂,有良好的出海港海州(连云港),这些都为扬州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而从淮安再向徐州进军,水路也是极为方便,众人商议已定,决定先攻取淮安。
随着罗剑的一声令下,整个扬州又随即进入了战时体制,黄蜚水师已经开始从安庆向扬州机动。
此时出兵,部队穿的还是夏装,此次作战不知将会延续多长时间,几万人的棉衣让罗剑和史可法都很是头疼,即使银子暂时不缺,但这么多的衣服却一时制不出来,两人商量半天,也只能让人赶制,尽可能在天气冷下来后,部队不至于受冻。
两人头疼的问题却被柳兰给解决了,小妮子打了包票,说道:“罗大哥,你尽管带兵出征就是,棉衣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不过史大哥,这棉花等原料你得保证了。”
听柳兰这么一说,罗剑想起自己跟她说过的话,以前总是担心“珍妮机”提前出现会导致大量纺织户无法维持生计,甚至导致农田变棉田、桑田,现在看来,暂时不会影响,光军中所需就够生产的了。
“柳兰,我懂你的意思,只是技术必须加强保密,这时候千万不要泄露出去了,还不是时候呢。”罗剑叮嘱道。
“罗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我只招收军中家属到纺织厂,既可安军心,又有利于技术保密,我把厂建到军营外面,这样可行?”柳兰想了想说道。
“这事你跟督师好好商量,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了。”罗剑强调道。
史可法的聚贤馆里已经空无一人,在罗剑和史可法多次谈话之后,大量读书人被安排到了地方任职,安庆和凤阳两府已经逐步走入正轨。
决策定下之后,罗剑和史可法来到了瓜州,罗剑已经一个多月没来瓜州了。
瓜州现在已经变成了军工生产基地,整个瓜州的工人已经超过二万人。
看着七八个大烟囱里不停地向外冒着黑烟,罗剑很有些无语,难道走工业化,环境污染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现在的形势让罗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