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729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72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以十人为一小队互相配合,百人为一小阵相互协同,千人为一大阵彼此轮转,万人为一处区域之战略布局。

    反观农奴主联军,毫无阵型可言,冲上来就是一个单兵作战。显然,农奴主联军的军事能力,还处在没有战略战术,只有人数互殴的阶段,只比父系氏族公社强那么一点点。

    当马超和庞德的两翼齐飞,配合张辽和黄忠,当时就将农奴主联军切割成了五部分。

    “杀!”

    秦军整齐划一的呼喝,有人专门负责杀敌,有人专门负责格挡。一队队士兵,简直就是一台台一组组高精密运作的杀人机器。秦军士兵根本不用去顾及旁边和身后,战友会在那里。

    农奴主联军士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作战的军队,面对秦军的阵势,他们无从下手,又往往面对数名秦军的同时进攻。

    农奴主联军开始大量阵亡。

    秦军就是带着无数锋利剃刀的齿轮,高速旋转,而肉肉,自己个就冲上来被削的粉碎。

    秦军中路,赵云正在面对敌军骑兵的突击。

    秦军为数不多的盾兵被布置在了这里。

    秦军士兵抵挡住了敌军的高速冲撞,农奴主骑兵反而是在秦军的盾阵前人仰马翻。

    赵云带领麾下精锐,夺得马匹三百的时候,农奴主的骑兵全线阵亡了。

    这时候,四大领主才看出战事对己方十分不利。

    他们的士兵虽然在全方位的进攻秦军,但就是无法撼动秦军。他们对此毫无办法,但他们却是知道,他们要失败了。这来自于他们经历过的战斗都是十分简单的,冲上去,无法撼动敌人,就必定是失败的下场。

    “打不过,快跑!”

    农奴主联军士兵凭着一口气打到现在,发现打不过秦军。他们作战十分简单,冲上去就是打,打不过就跑。

    联军开始溃散,然而他们冲上来容易,想要撤出去就难了。

    秦军按照计划,鹤翼振翅,完成了合围。

    而赵云率领三百骑兵,直扑四大领主。

    四大领主身边也就是那么二三百人,他们现在已经被吓的失魂落魄。

    “快跑!”穆叶第一个拨马就走。

    四大领主狼狈逃窜。

    赵云追了一阵没有追上,毕竟第一次来到这里,地理不熟悉,他就暂时放弃了追杀。

    当赵云返回战场的时候,秦军完全是一边倒屠杀农奴主联军。

    赵云想起了出征时秦王的交代,于是从雄大那里学来当地的土话,便命令骑兵分散开来,绕行战场,大声疾呼缴枪不杀。

    呼声传来,秦军上下各级将领,心有灵犀,便学着呼喊缴枪不杀。

    农奴首领穆丹也带人跑了出来,大声疾呼。

    事情很顺利,农奴主联军士气全无,又无路可去,纷纷缴械投降。

    “只是一战,就消灭了四大领主的军队!”穆丹欣喜又震撼,他一开始,还是很担心的,毕竟秦军一匹马一副铠甲都没有。

    秦军一战,就全歼了四族联军,收得俘虏无数。

    这时候的赵云,想起出征前秦王说的话,一定要团结当地的少数民族,那也是我炎黄祖先分散出去的后人。

    赵云就有心帮助穆丹,解放农奴。

    赵云与穆丹交心,诉说民族的团结,同发展共患难,才是农奴的出路。

    穆丹激动道:“早有此心,只是无人引路。”

    赵云道:“我意上奏秦王,说明这里的事情。我王圣明,定会帮助你们,从此尼池人回归华夏。”

    于是,赵云一方面和穆丹去作俘虏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派出精锐,回程请示秦王。

    一个月后,秦王的诏令到了。

    其实秦王收到赵云传回来的消息时,也是大吃一惊,也没想到大雪山下竟然是农奴制度,但他指出,领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农奴,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完全被超经济的强制剥削。这个制度是一个野蛮的制度,炎黄子孙分散出去的后代,决不能在这种制度下生活。

    作为炎黄子孙为和平而战的代表,秦军应该解放农奴。

    秦王指出,秦军是和平、团结的军队,赵云可以先和领主们谈判,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朝廷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若农奴主不同意,赵云可以强制没收。

    若遇到农奴主叛乱,叛乱者杀无赦。

    秦王作出规划,可成立西州自治区,又取名‘西族’,西族意是在西边发现了‘藏身远处的同胞’。

    同时秦王大加赞扬赵云帮助穆丹这位同胞的举动,秦王同时赞扬了穆丹为民族解放作出的杰出贡献。秦王亲自签发委任状,穆丹成为西州自治区第一任州牧。并授予穆丹的起义军,秦军西州军团的旗帜。

    又提到,赵云可继续进行绕行入蜀的战略,朝廷马上就会派出官员和军队入西州,帮助西州人民完成自治区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秦军过草地() 
公元204年10月,以穆丹为首的尼池人认祖归宗,回归华夏民族的怀抱,开始沿用秦王赐予的名字‘西族’。同时西州自治区成立,秦军西州军团成立。

    秦王民族大团结,同发展,共患难的政策,开始在西州全面推行。

    秦王的政策得到了农奴的心,西州各地农奴找到了主心骨,欢呼着秦王的名,纷纷起身反抗农奴主的暴政,纷纷加入秦军西州军团。

    农奴主不得民心,他们百年的统治,在秦王的旗帜下,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民族联军高歌猛进的时候。

    赵云的远征军,不得不和西州军团分开。

    “穆丹,很快朝廷就会派来官员,帮助西州重建。你现在是西州自治区的行政长官了,希望你能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做事。”赵云语重心长的说道。

    穆丹鞠躬一礼,“请将军放心,我穆丹绝不会忘记我是农奴的儿子。更加不会忘记,是秦王解放了我们西族人。我西族人立誓,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世世代代追随秦王的旗帜,为华夏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以万计送行的西族百姓欢呼着大救星的名,欢呼着赵云等人的名字。

    如今秦军西州军团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土崩瓦解的四大领主,只剩下了苟延残喘。

    西州军团将会彻底消灭农奴主的负隅顽抗势力,而赵云继续远征。

    穆丹派出向导队,指引赵云的远征军北上。

    而赵云的远征军,开始过草地。

    过草地,远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而草地,并不是广义泛指大雪山北部的草原,草地是特指的一个区域。

    草地位于西州高原与西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

    看起来行程不算太远,五百里加急的快马一天就过去了。

    但其实,草地的海拔在3500米以上,并且属于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着藏嵩草、乌拉苔、海韭菜等,形成草甸。

    这些草甸下面,常年积水成淤黑泥泞的沼泽地带,浅处没膝,深处过顶。

    这草地,就是一块没有鸟兽,没有人烟,少有起伏,没有树木的不毛之地。

    人在草地上行走,每一脚都要准确的踩在最厚实的草丛上。这些草丛的四周,看似灰色的土地,其实是虚的泥潭。陷入这些泥潭,根本无法救援,愈陷愈深直到最后被吞没。

    并且草地气候恶劣,风雨突变,为行军带来极大的危险,更是阻挡了行军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秦军远征部队行进速度大打折扣,一开始还能日行二三十里,但二三天后,行进速度锐减一半。

    赵云等人预计到了艰难,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大量干面,还有肉干。

    但草地的凶险远大于想象,

    由于到处都是流动的泥潭陷阱,行军必须踏着草丛行进,人的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只是一天时间,人就精疲力尽了。

    过草地的时间不得不成倍的延长。

    而突如其来的风雨,损坏了干制的食物。

    尤其是没有真正的水源,虽然草地里到处都是湿地,但沼泽上面的那一层水,又怎么能喝?

    没有水,干制的食物实难下咽,并且更加口渴。

    秦军进入草地十五日后,就消耗掉了所有的食物。战马都被吃掉了,只有赵云等少数高级将领,还有马匹。

    没有食物,能够击垮任何一支军队,但却无法击溃秦军。

    这支为了华夏复兴、人民安宁而战斗的军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没有食物,秦军就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沼泽中的野菜和草木,多数有毒。这个时候,秦军标配的军医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军医们效仿神农,尝百草。这个时代的军队,只有秦军配置庞大的军医营,秦王十分注重军事的卫生医疗,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关键的作用。

    而没有水,就喝尿。实在没有吃的时候,就将粪便处理一下,尽可能吃下去。

    为了华夏能够早日统一,这支秦军远征军,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他们不单单在和这里大自然战斗,还在和自己战斗。

    进入草地的第二十天,形势越发艰难。每时每刻,都有秦军将士永远倒在了草地上,但他们为国为民无惧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战友继续前进。

    “老将军?”

    老黄忠喘了几口气,摆了摆手,道:“你们前头先走,我到后面看一看。”

    老黄忠每遇到询问的士兵,就这样回答,其实他知道自己走不动了。但他不能说出来,这会影响士气。

    也不知什么时候,四周看不到人了。老黄忠勉强对自己瘦骨嶙峋的战马笑道:“就剩咱们两个了,你休息好没有,走一程吧。”

    黄忠并没有骑马,而是牵着马。

    走了没多远,就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人。

    “这不是林兴义嘛?”

    军医林岩急忙起身,行礼道:“老将军。”

    黄忠看到林岩的身体状况,就明白了过来,道:“小家伙,来,上我的马。”

    林岩正值壮年,作为秦军第一批军医,救治过的士兵数以千计,就在进入草地的这段时间,他救治的士兵就数以百计。

    林岩说道:“老将军,我好着呢。”

    黄忠摇了摇头,“你以为我看不出来?我以将军的身份,命令你。”

    林岩同样摇了摇头,道:“老将军,您以为我看不出来?我以军医的身份,命令你。”他看到黄忠还要劝说,就道:“这种情况下,应该听军医的。”

    黄忠见到林岩态度坚决,就从口袋里摸出最后的干面,递了过去。

    少顷。

    林岩见到黄忠态度坚决,就收了下来。

    第二天。

    黄忠一大早在行军之前,巡视麾下部众,他首先来到了军医营看望伤兵。

    “林岩,林岩小子呢?”黄忠亲切的呼唤道,而迎接他的是哭啼。

    林岩死了,是被活活饿死的。

    黄忠望着那永远逝去的面容,悲伤中震惊道:“我不是给了他一块干面……。”

    医护兵这才想起什么,喃喃道:“怪不得,昨天晚上,伤员吃到了一口面。”

    黄忠闻言,脱下了头盔,泪流满面,所有人都留下了眼泪。

    林岩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的精神,却如同甘露,给于了战友力量。

    军医林岩的事迹,是许许多多事迹的一部分,在五万远征军过草地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正是许许多多林岩一样无私奉献出生命的英雄,他们的英魂,指引着秦军胜利的方向。

    第三十天。

    茫茫无垠的草地上,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兵精疲力竭,倒在地上,已经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行动。

    赵云、张辽、黄忠、马超、庞德五人聚在一起。

    没有人去催促战士们赶路。

    赵云望着他的士兵,眼睛泛红,“战士们是好样的,他们每一个都拼尽了全力,是我赵云无能,没有带他们走出草地……。”

    遥望依旧茫茫无垠的草地,他们深知远征奇袭的计划已经失败。

    赵云沧啷一声拔出了宝剑,“我辜负了君王的信任,辜负了士兵的信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九寨() 
张辽他们围住赵云。

    黄忠一把夺过赵云的佩剑,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力了,赵将军若如此自责,吾等又有何颜面在这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