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623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2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份情报,诸葛亮进入东吴后,没有去见孙策,反而是去见孙权的心腹司马懿。然而司马懿拒绝见诸葛亮。

    最后一份情报来自乔府,情报上说,乔老有意为大小乔选婿。

    得知刘璋已经和刘备结盟后,秦峰心头破沉,听说乔老要选女婿,心头更沉。秦峰两世为人,大小乔可是弘武大帝秦峰的爱妃,这辈子岂能失之交臂。

    显然,诸葛亮去江东,这是要联吴抗秦,但为什么诸葛亮不去见孙策,反而去见司马懿呢?

第九百七十七章 秦峰南下() 
许昌城,经过曹老板的建设后,实乃中原最大的城市。

    如今归秦,城外皆是一望无际的军营,三十万秦军驻扎在这里。日间训练呼喝之声,几十里外都能够听到。

    秦公行辕就设立在许昌城内,又有大将赵云、吕布、张辽、徐晃、典韦、许褚、甘宁、太史慈、魏延、张郃,又有军师徐庶、贾诩、庞统、田丰、沮授。其余中基层文武,不计其数。

    这让许昌城,俨然成了秦国的陪都。

    这么多军队驻扎在这里,当地百姓却是不见惊慌。一方面是因为秦军纪律严明,没有发生一起扰民事件。另一方面,秦军是保护百姓的军队,百姓爱戴还来不及,岂能害怕。

    秦军驻扎在这里,不但日常训练,闲暇之余,四处出动,帮助当地百姓搞建设。

    有秦军主力驻扎在中原地区,这让中原地区的战后建设十分稳定。

    有这么多秦军驻扎在许昌,这让天下人想到,秦公有南下之意。

    当时天下,秦公独占半壁江山,其余西凉有马腾、韩遂,蜀中有刘璋,荆州有刘备,江东有孙策。

    许昌城内,秦公行辕中。

    秦峰得到情报后,深思一番,自语道:“孙策是我大徒弟,诸葛亮一定知道凭空去说,我徒弟一定不会答应他。司马懿有谋略有野心,诸葛亮去见他,定然是孙权这边入手,曲线救国的意图。”

    秦峰师徒情深,非寻常可比。他知道他的大徒弟孙悟空,一定不会加入刘备的这个同盟。但诸葛亮和司马懿抱在了一起,不可小视,就怕其中有变故。

    于是秦峰作出了一个决定,就召来贾诩、庞统、徐庶、田丰、沮授商议。

    议事厅中,军师们听到秦峰的决定后,震惊了。

    徐庶吃惊道:“主公,您要去江东!”

    秦峰平静道:“不错,我打算即日出发,前往江东。与我大徒弟加强联系,为即将到来的南征做准备。”

    田丰刚直,直言不讳道:“主公不可前去,既然那诸葛亮先去了江东,主公再去,恐有不测。”

    秦峰其实也考虑过这些,就说道:“我大徒弟孙悟空,绝不会害我。我若不去时,恐诸葛亮用诈,江东情况若有变,对我南征荆州极其不利。但凡我去时,与我徒弟定下双边盟约,就可以顺利进兵荆州消灭刘备。”

    军师们面面相觑,江东势力也是非同小可,良将如云,又有大都督周瑜这样的智谋之士。若是江东和刘备联手,南征就会变的十分困难。反之,若是江东和秦峰联手,就会非常容易。

    秦峰说的是有道理的。

    然沮授依旧进言道:“主公万金之躯,不可轻动,不如另谋人选,代为前去江东。”

    庞统立刻呼应,道:“贾军师老成谋国,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原本眯缝着眼睛揣手站着的老贾诩,白胡子一动,眼睛一瞪,道:“主公,这人选还需熟悉江南情况,我看庞军师就是最好的人选。他是江南人,地方上都熟,又年轻精神旺盛。”老贾诩就问道:“庞军师,江东陆家你熟吗?”

    庞统脸色一变,在主公这里,他不能撒谎,只好道:“熟。”

    “张家你熟吗?”

    “熟……。”

    “顾家你熟吗?”

    “熟……。”

    老贾诩摸了摸白胡子,笑道:“主公,您看,庞军师都熟,他去再好不过了。”

    哎呦呦~。庞统气的心脏乱跳,本说给老贾诩派个差事,一不留神给送回来了。不过庞统还是愿意去的,立刻道:“主公,属下愿意去江东。”

    孺子可教也。老贾诩笑眯眯的。

    谁知秦峰摆了摆手,他心里除了不能让大徒弟被敌人拉走这件事外,还有其他事情,摇头道:“兹事体大,以我和徒弟的情分,还需我亲自去,若我不去时,被有心人诟病,反生事端。”

    秦峰又说道:“我大徒弟的为人你们是知道的,我去不会有任何危险,反而是对结盟的事情大有帮助。”

    军师们面面相觑,他们怎能不知秦峰师徒的情分,那真是情同父子。三徒弟沙摩柯这边乃是黑衣卫首领,忠心耿耿。四徒弟马超那边刚刚帮助秦峰完成中原大战,出力颇多。

    但出力最多的,还是秦峰的大徒弟孙悟空。曾多次帮助秦峰出兵牵制北约,尤其是在鼠疫的时候,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援药物。这里面,同在江东的二徒弟朱桓,也是出力。

    要说秦峰收的这四个徒弟,个个得到秦峰提携,如今执掌一方,又反过来帮助师父。

    于是乎,秦峰力排众议,要去江东。

    他一方面派庞统为特使,先去告知孙策。一方面又立刻动身,先赶往合肥,再渡江去建业。

    秦峰快到合肥的时候,贾诩进言,“主公设计建造的混沌级战列舰已经一艘下水,此舰非比寻常,又能在海中航行,也能在江中。前番主公下令调来长江,算算时日,一两日就到。是否多等二日,乘坐此舰前去江东。江东人见到此舰,便知我秦国盛世。”

    战列舰庞大,实乃水中霸主,后世由于是铁甲舰,吃水太深,肯定是无法在江中航行的。但秦峰的这个战列舰,多为木质结构,因此虽然庞大,依旧可以横行大江。

    秦峰深以为然,于是就多等了两日。另一方面,秦峰有感战列舰才是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就又派特使前去北地科学院,命令马钧等人,先放一放其他工作,全力建设战列舰,多下水那怕一艘,未来江南水战就多一成把握。

    另一方面。

    江东,建业驿馆。

    诸葛亮悄无声息,带着一队心腹,以客商的身份住了进来。

    “怎么,司马仲达还是不肯见我?”诸葛亮在房间内喝着茶,扇着扇子。

    “不肯接军师名帖。”心腹道。

    诸葛亮笑道:“我为他带来一场前程,却是不肯见我,看来司马仲达还是个小心眼,这定然是记得年幼时候的事情。既如此,我这就修书一封,你一会送过去。”

第九百七十八章 孔明和仲达() 
许多年以前,孔明和仲达还是孩童。

    那一年,京城三少平乱大胜,汉朝从未有过的安宁。汉灵帝开鸿儒大会,彰显盛世。

    孔明就跟着他爹,仲达就跟着他爹,得以参加大会。

    秦峰开坛讲经典之前,小孔明和小仲达干了一架。又是拿笔插鼻子,又是捅嘴,传为‘美谈’。

    如今孔明和仲达成年了,孔明成了刘备的军师,仲达窝在孙权这边还什么也不是。

    孔明来见仲达,仲达不见,于是孔明修书一封,就送到了仲达府上。

    司马懿拆开来看,书信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天时已到,仲达兄跟随孙权来到江东,就是为了成就大事。此刻再不行动,一身才华就此埋没。若是因为儿时打架的事情耿耿于怀,小弟孔明这边赔礼了。

    司马懿一阵冷笑,他岂是因为小时候打架的事情不见诸葛亮,“诸葛孔明,你自比管仲乐毅,到头来,你还需求我。”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傲,是故意晾诸葛亮一段时间。

    而诸葛亮也是旁观者清,他知道司马懿被孙权拉走了,完全是年轻气盛,现在完全是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恶心状态。只有大成就,才能够洗刷心中的恶心,因此修了这封书信。

    半日后。

    诸葛亮来到了司马懿府上。

    大厅之中,两位年轻人,相对而立。同样英姿飒爽,同样的年轻有为,同样的活力四射。眉宇之间,同样藏着那一抹鬼魅。一人儒衫纶巾,握着羽扇。一人锦绣华服,腰间佩剑。

    握扇者笑眯眯,佩剑着冷峻峻。

    诸葛亮轻摇羽扇,“兄有心成就大事,小弟特来相助。”

    司马懿心说你就别说好听话了,“贤弟不也是如此。”

    诸葛亮‘展开污浊的双翼,露出蛊惑的笑容’,“既如此,你我二人何不联手,开创一片新天地。必定名垂青史,万世流芳。”

    司马懿笑道:“贤弟有何计划?”

    诸葛亮自信道:“孙策学他师傅治世,却不知江东门阀根深蒂固,犹胜中原。若无周瑜,程普、黄盖等老人,孙策岂能稳坐江东?”

    司马懿笑道:“贤弟,我以知你心中所算。秦公南下,刘皇叔无力抵抗。既如此,你可派出精锐,你懂得,事情成了,我主继位,一切好说。”

    其实司马懿早在琢磨一些事情,但他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此番机会主动送上来,他当然要接纳。

    诸葛亮暗道:“这是让我做坏人,你家一身干净坐上宝座。”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道:“还需情报。”

    司马懿直言道:“我是不认识你的,不过有一个人,将来可能会认识你。”

    少顷,进来一位武将。

    “贾华见过公子。”

    诸葛亮暗骂一声推的干净,但为了联合,他还是准备暗杀孙策。

    这就是诸葛亮计策的大致规划,他深知不可能劝说孙策反师父,他就与司马懿联手,送孙权上位。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容尽去,冷道:“既如此,就让世人知晓,世间之事非庸人所能料。执掌天下在我辈,纵横霸业谈笑中。”

    司马懿嘴角一翘,“长江后浪推前浪,数十年间,谁主沉浮……。”

    他们拥有同样的野心,和起于微末开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凭自己的本事,成就大业,才能得到满足。

    他们视对方为生平劲敌,但此刻暂时联手。

    两人虽然没有进行更多的沟通,但却深知对方心思,于是郑重起身,击掌为誓。

    于是乎,司马懿和诸葛亮啪啪啪。

    这时候,一个大个子的彪形大汉走了进来,乃是司马懿的手下陈武。

    “公子,吴侯府传出消息,秦公不日即将来到江东。吴侯令各地做好份内工作,绝不能在秦公到来的这段时间出任何差错。”

    司马懿挥退陈武,道:“如此吩咐,不亚于接圣驾,吴侯真乃至孝之人。”

    诸葛亮羽扇一阵急摇,“坏了,恐没有机会了。”

    在诸葛亮看来,秦峰这时候来江东,说明秦峰已经开始准备南征了。孙策上了战车后,大军一动,战事就起。诸葛亮他们就没机会暗杀孙策了。

    司马懿笑道:“机会还是有的,就看孔明敢不敢参与了。”

    诸葛亮心里一跳,道:“仲达兄,你的意思,一网打尽!”

    政变!

    司马懿其实早想过这个可能,然没有条件。但此时此刻,条件已经有了。

    条件有三。

    其一,秦峰的施政理念,他来江东,必定给江东门阀压力。

    其二,秦峰南下意图已经明显,江东地方虽然是孙策主持,但未来某一天,也不可能避免被秦峰吞并。

    其三,诸葛亮代表了荆州而来,形成联盟,联合抗秦,就给了门阀希望。

    “仲达兄深谋远虑,小弟佩服。”诸葛亮抱扇道,至此诸葛亮不敢小视司马懿。

    “此乃时也运也命也,缺一不可。”司马懿冷峻道。

    诸葛亮道:“也只是留给有准备之人,小弟建议,此事还需先给江东四大家族通个气。江东门阀为保地位,定然会有选择。”

    “先去告知我大哥,孔明你来准备说辞,一定要让我大哥知道严重性。江东基业,会尽数毁在吴侯手中。”司马懿道。

    在司马懿的带领下,二人很快就出现在了孙权的密室之中。

    “贤弟何事,还要在密室相见?这位是?”孙权上下打量诸葛亮。

    司马懿引荐道:“这位是刘皇叔的军师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

    孙权眉头一皱顿时舒展,道:“你就是帮助刘皇叔执掌荆州的孔明先生?”

    “不才真是在下,见过吴侯。”诸葛亮行礼道。

    孙权表情严肃起来,示意二人入座,道:“孔明先生到我这里,可是有见教?”

    “不敢。”诸葛亮随后诉说了未来形势的严峻性,着重说了孙坚打下来江山不已,不说开拓出去,也不能拱手送人。秦峰已经很强势,得到江东相助,必定席卷天下,到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