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第6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国能接过田威的话,亦是十分反对与清廷和谈,说到最后,他甚至狠捶了下椅把,神情满是蔑视。
平辽王李啸,听完手下两员大将的话语,却是微微一笑,又转头向随军赞画姜曰广,以及与监抚司司长赵秉文二人,沉声问道:“曰广、秉文,你二人的意见,却是如何?”
二人对视一眼,姜曰广率先发言:“禀平辽王,以在下看来,田镇长与刘副镇长之意见,固然颇有道理。但如果能与清廷使者在谈判中,鼓摇唇舌,言语交谈,便能获得足够利益的话,那我军与其进行和璾谈判,倒也不是不可接受之事。更何况,现在是清廷有求于我们,而我们则是稳坐钓鱼台,这般谈判局面,可谓予取予求,实是再好不过。以学生看来,若谈判得当,那与其达成的和平协议,甚至可以取得兵不血刃,却又远甚刀兵征战的最佳效果呢。”
“姜赞画说得有理,学生亦如是观之。”赵秉文紧接着说道:“有道是,以势迫人,谋利自便。我唐军在清境之中,连战连捷,凯歌高奏,又兼高段时间镇远堡大胜清军,灭敌近万,俘敌五千,这般大胜,足以让清军为之胆丧,让清廷为之胆寒。如果真能善用我军现在之威胜态势,完全可以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对清廷大加敲诈与威吓,只要手段得当,一定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听完了两方面这近乎完全相对的意见,李啸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他从虎头椅上站起身来,缓步走到窗前,凭窗远望,没有人能看得清他的表情。
”平辽王,你的意见,却是如何?“田威忍不住问了一句。
”诸位,你们的观点各有道理,但依本王看来,却还是多有不足之处。“
李啸这句总结性的话语,让各人俱是暗自惊讶,一时间,整个客厅之中,一片安静。
”以本王看来,现在我军,确是连战连捷,一片凯歌,军心士气皆是十分高涨,确是应当努力进取之时,如何可自挫锐锋,自偃旗鼓,去和清军进行和谈,这简直是白白送给了清廷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田威与国能二人的意见很有道理。“
听李啸的话语对二人意见这般肯定,田威与刘国能二人,皆是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看来平辽王李大人,在心下还是站在咱们这些武将这一边啊,接下来,估计是要一起讨论,如何对清庭进行用兵作战了。
不料,令二人没想到的是,李啸话锋一转,又说道:”但是,我军现在兵锋虽健,斗志虽高,却亦有隐忧之处。想来我军自渡海臆来清境作战,已过数月之久,粮草与武器等等俱需从山东海运补充,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想着再去与敌军打一场正面对决的大战,倒也不一定有必胜的把握。反到是,清军狗急跳狗,困兽犹斗,集中力量拼死一搏的话,我军纵然能胜,却亦会反遭不小的损失。”
李啸顿了下,继续道:“所以,以本王看来,如果能利用现在我军的气势与兵威,强迫那些来谈判的清军使者,不得不答应更多更屈辱的条件,从而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为我军谋得更大利益,却亦不失为一条极好之计策。从这一点上来说,姜赞画与赵监抚二人之策,亦是颇有可纳之处。“
李啸这番话,十分对姜曰广和赵秉文的胃口,二人相视而笑,为自已的意见被李啸重视而欣喜。
随即,姜曰广一声轻咳,又急急而道:”李大人,恕学生妄自揣测,大人的意思,可是要综合二者优点,来个一手打击,一手谈判,给清廷来个两管齐下么?“
李啸微笑点头:”姜赞画说得对,本王之意正是如此。各位都知道,现在我军连胜连捷,无论是战是谈,皆是大有可为,皆是有充分地的用武之地。故而,本王认为,在清庭这般急于求和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用与清廷谈判为幌子,既打又谈,从而为我们自已争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李啸的话,似透非透,说得众人皆不甚明了。赵秉义追问道:”平辽王之意,我等尚不甚明白,可否能讲得更透彻些。“
”各位,本王的意思,便是假作我军假装同意与清廷进行谈判,但是,要我军能与清廷进行谈判,首先要清廷答应我军一个先决条件。”
“平辽王要提出什么条件?”田威来了兴趣。
刘国能、姜曰广、赵秉文三人,都直直地看着李啸,想看他到底提出什么先决条件来。
李啸环视众人一圈,微笑道:“那就是,清廷想要与我军谈判,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出来,而最能表达诚意的条件,就是必须先割让金州的旅顺城给我军!”
“割让旅顺?!”赵秉义闻言而惊:“李大人,这谈判先决条件,未免开得太高了。清廷又不是到了生死关头,他们会答应么?”
“难道清廷还有别的选择吗?难道现在他们还能再有其他办法来把我军从清境赶走吗?“李啸冷笑道:”先前,清廷为了扳回局势,不顾国势疲弱与军心不振等不利条件,强行出兵攻打我军驻守的镇远堡,结果却被我军给打得大败而归。经过镇远堡这场大败,清军已然胆裂,现在正全面处于退守之势,军心士气极度低迷,国家财力更是十分匮乏到再难支撑的地步。这般恶劣条件下,他们再想强与我军争锋,岂非笑谈?“
李啸的这番话,说得众人俱是无言。
李啸冷笑着说道:”再说了,金州旅顺之地,先后被我军两次攻破掳掠,城池残破不堪,百姓更是极其稀少,对于清廷来说,此地差不多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对我军来说,若能得到旅顺,却是有了一个绝佳的水师港口,只要能据占此地,我军水师便在辽南之地,有了一个绝好的基地与出海口。将来无论是东征朝鲜,还是西攻天津,抑或北征辽南,都甚是方便。如若不得,何其可惜!“
李啸顿了下,复道:”再退一步来说,清廷现在集中退守主要城池,这金州旅顺,地处辽南之极,清廷纵想好生守卫,亦是有心无力。与其到时被我军轻易攻下,还不如作为礼物送给我军,以此换取与我军进行和平谈判的可能。我本王敢料定,清廷对这旅顺城,虽然开始会十分畏难,但为了能达成和平协议,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李啸说到这里,各人俱是频频点头。、
”那么,李大人,若清廷答应此条件,在之后的谈判中,平辽王又是做何打算?“田威追问了一句。
”哼,如果清廷答应这条件,那正中我军下怀。那接下来,我们在派出兵马,去把旅顺之地顺利接收后,便正式与他们开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我们可进一步向他们提出相关要求。那就是,如果要我军退出海城与营口,也不是不可以,那么,首先一点,就是要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外满地区,正式确定为我唐军地界。其次,整个蒙古诸部,从此脱离清廷藩属,全部转让并臣服于我军。最终,我军的要求,是要能达成和平协议的话,再得到整个金复二州。“
”如果清廷不答应呢?“赵秉文问。
”不答应?好办,那就让谈判拖着,反正急的不是我们。我们正好利用这谈判时间,从山东大量转运战略物资过来,为我军长驻清境作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我军各处兵马,尽可四下侵扰清境,或烧或掠,尽可行之,一定不能让清虏获得一丝安宁。“
”李大人说得是,象我军北边的庙街堡,可以侵扰黑龙江至松花江一带。东边的海参崴堡,则可进袭图们江口到赫图阿拉一带。而镇远堡处西路唐军,则可以侵扰其余辽西诸堡,让整个辽西动荡不安。至于海城营口两地的大军主力,则更可作出乘势北攻辽阳的姿态,以清廷巨石压顶般的威压。如此一来,一定能让清廷四下着火,各处皆是动荡不安,让多尔衮等人忙得焦头烂额。这样一来,有我军的强力施压,不怕他们不肯就范。“姜曰广对李啸的计策,十分赞同。
“正是如此,现在敌疲我逸,无论是谈是战,主动权皆是在我,反正就是一点,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他们不可能答应之条件,尽量让谈判不容易达成,不断迁延时间,想达成和平协议的时间十分漫画长,从而让我军更好地积蓄实力做好准备。而等到准备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便向他们摊牌施压,告诉他们,如不答应我军要求,则我军必会不再谈判,到时候,清廷莫怪战火无情,也莫怪我们不肯给机会。倒是,本王倒要看看,以多尔衮为首的一伙鞑虏,还能有何本领来与我军应对。”
李啸说完,客厅中诸人俱是大笑,一时间,客厅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让旅顺,为见面礼()
三天后,清廷使者范文程、宁完我二人,在一众护卫的陪同下,抵达海城。
令他们十分沮丧的是,他们一行人高高打着使者旗帜,一路看似畅通无阻地来到海城,却在海城北门外数十里外,就被唐军一众巡罗哨骑,给全部拦住。
一名模样看上去趾高气扬的唐军甲长,缓缓地纵马上前,把范文程宁完我等人,饶用兴致地上下打量了一番,便怒喝道:”尔等人物,前来我海城地界,却是做甚,可有通行令牌?!“
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对视一眼,脸上均显出尴尬之色。
这时,宁完我急趋上前,陪着笑脸对这名唐军甲长说道:”这位军爷,我等是大清和谈使臣,是奉右摄政王多尔衮之令前来,特意要与贵军……“
”入你娘!什么狗入的大清使臣,什么狗入的右摄政王,在你爷爷眼里,他娘的还不如一泡屎呢!“唐军甲长冷笑着打断他的话:”上头可没什么命令,说有甚清虏使者前来,谁知道你们这些厮鸟是甚玩意?来人!给我把他们全部拿下!“
”遵令!“
一众盔甲鲜明的唐军哨骑,呼啸着兜马散开,呈一个不规则的圆圈,枪指刀横地,迅速把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包围于其中。
“军爷,军爷,不可如此!不可如此啊!”
宁完我急得脸冒冷汗,急声唤道:“军爷啊,我们确是清廷使臣,是要来与贵军进行和平谈判的。先期我大清已有书信送给平辽王了,想必是平辽王军务繁忙,还未来得及与各位军爷详说此事。你看,我等现在打着的是使者旗帜,确实是正经的清廷使臣。若各位还不信,但可带我等入海城去见平辽王,相信平辽王肯定礼遇我等的。”
“礼遇?你们这伙来历不明之辈,还想要礼遇?”唐军甲长冷笑道:“废话休说,全部给我拿下,解往海城!”
“得令!“
这群虎狼一般的唐军哨骑,立即纵马驱前,把范文程宁完我两人,以及那数名护卫一齐扣下,不由分说地捆牢绑实,便朝海城进发。
好么,自已堂堂的清廷使臣,专程奉命前来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想到,未点礼遇未得,反而被当成犯人一般五花大绑,一路押往海城而去,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皆感觉到深深的屈辱。
只不过,现在的自已自入海城地界以来,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里还敢有半点反抗,没有枉送性命在这帮蛮横无礼的唐军哨骑刀下,已是十分幸运了。
约行了一个多时辰,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海城北门外。
范文程与宁完我等人皆是文官,何曾受过般苦楚,各人徒步走这十多里路程,已是累得气喘吁吁,个个腿重有如灌铅,模样十分狼狈。
唐军哨骑甲长随即入城通报,不多时,他从城中出来,便喝令手下带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入城。
一行人入得城来,清军使团迅速被转移接交给了一群看守,并全部关入一间充满了霉味的废弃营房之中,里面那污浊的空气味道,几乎能把人薰晕。
”喂,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是清廷使臣,是大清右摄政王多尔衮专门派来与贵军进行谈判的,请这位军爷,看在两国关系的份上,速速向李大人通报啊!“
隔着结满了蜘蛛网的窗棂,窝了一肚子憋屈的宁完我,冲着窗外的守卫大声叫喊。
他连喊了十多遍,那名守卫才懒洋洋地回过头来,厉声喝道:“入你娘!你个狗鞑子叫什么叫!什么两国关系,关俺屁事!上面有甚安排,你们耐心等着便是。再这般聒噪,老子割了你的狗舌头去下酒!”
宁完我还欲叫喊,被一旁的范文程拉住了。
“实甫,别叫了。以范某看来,若不是这些唐军士卒真的没有得到通知,那就是,那平辽王李啸,在有意给我们小鞋穿,要故意让我们丢丑受辱呢。”
“他们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