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虎 >

第561部分

明末之虎-第561部分

小说: 明末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蕹烧庋D阆衷谝彩怯猩碓兄耍绾慰梢圆缓蒙展俗砸眩蛞欢颂テ肆撕⒆樱墒遣缓昧恕!�

    马喀塔脸上挤出一丝惨笑,她从袖口抽出香巾,简略地拭了一下脸上的泪痕,却是低低地对李啸说道:“夫君,奴家在这里等你这么久,其实,就是想有些话儿,想与夫君谈谈,毕竟,夫君你明天就要亲率大军出征了……,却不知道,夫君可有空否?”

    李啸直视着她强作欢颜的脸孔,心下已猜到了她想和自已聊什么了,他什么话也不说,最终点了点头。

    随后,李啸与马喀塔一起返回其房中,马喀塔让房中丫鬟全部离开,然后立即将房门紧紧掩上。只不过,刚刚关上门,马喀塔便忍不住又轻声抽泣起来。

    李啸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关门后又哭泣,却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夫君,你跟奴家实说了罢,是不是,是不是我汗阿玛他,他……“

    马喀塔背靠着门,不停抽泣着,却是说不下去,只是瞪着一双哭成烂桃儿一般的眼睛,怔怔地望着对面的李啸。

    李啸心下一怔,暗叹道,没想到,这个自已因为考虑到她身体状况,才一直隐瞒她到现在的消息,最终还是被她给知道了,唉,这也许就是,该来的,总会来吧……

    李啸脸色复杂,平静地直视着她惶恐不安的眼睛,最终轻轻地点了点头。

    到了现在,李啸不打算再瞒她了,与其让她每天充满猜疑地度日,还不如直接把整个事情对她统统讲出,反正能更快地安抚她的情绪吧。

    “你汗阿玛皇太极,自当日在海参崴堡被我军炸成重伤后,于返程路上,被一心篡位的多尔衮,所阴谋杀害,现在已被安葬在辽阳城外。“

    面对着马喀塔有如小兔一般惊惶的眼神,李啸平静地把皇太极的死因,对她简略地讲了一遍。马喀塔的眼泪,立刻又有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不停地往下掉。

    她越哭越伤心,一把捂住脸孔,从房门口跑到床边,一下扑在床上,低声地饮泣不停,哭得肩膀一耸一耸地,看上去十分伤心。

    李啸十分理解她的心情。

    毕竟,这皇太极再怎么心肠歹毒,再怎么有负于她,毕竟是她的亲生父亲,对她亦有割舍不断的亲情与养育之恩,现在生身父亲皇太极惨死于多尔衮之手,如何能不让马喀塔为之伤心痛哭。

    李啸轻轻走过去,坐在她身旁,一只宽厚的大手,温柔地轻抚其肩,同时嘴中柔声道:“马喀塔,事到如今,你也不必过于伤感了。皇太极之死,说来说去,也是命数使然。你且莫哭坏了身子,多为肚子里的孩子考虑下,方为正事。“

    李啸的声音十分柔和,却有一股不容辨驳的威严,马喀塔听得他这么一说,才渐渐地哭泣的声音小了很多。

    李啸象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般,不停地轻拍其背,嘴里又说了不少安慰的话,马喀塔才最终止住了哭泣,最终直起身体坐了起来。“马喀塔,为夫明天就经出征了,你在家里,要好生与姐妹们相处,尤其是要好生照顾自已肚子里的孩子,可别让为夫在征途上,太过担心你。“

    李啸温和地笑着,一边趁势将她揽入怀中。马喀塔象只温驯的小猫一样,依偎在他怀中,良久无语,只是最终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啸想了想,又道:“马喀塔,今天为夫就在你休息吧,好好陪你一晚。为夫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再难过了,好吗?”

    马喀塔嘤地应了一声,随即站起,亲手帮李啸宽衣解带。随后,夫妻二人,一同盖被而眠。

    马喀塔枕着李啸强健的臂弯,脸上犹没有半点欢喜,依然满是忧郁之色,李啸见她这副样子,不由得心中亦甚是怜惜,他将头靠过去,与她紧紧地耳鬓厮磨。

    “马喀塔,你不用担心。你阿玛虽然死了,但还有为夫与你相陪相伴,更何况,将来你有了孩子,更有孩子可以承欢膝下讨你欢心,这日子,却是为越过越好呢。”李啸一边厮磨着她乌黑柔软的鬓发,一边柔声安慰道。

    马喀塔依然良然无语,只不过,她最终还是幽幽地说了一句:“夫君,你此去伐清,可是要帮我哥哥豪格上位,然后再除掉那多尔衮么?“

    “是啊,这正是为夫此次出兵的目标所在,马喀塔你怎么想起问为夫这些话来?“

    “哦,若是如此,那奴家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夫君准允。“

    “哦?是何请求,你但说无妨。“李啸一怔,立刻说道。

    “夫君,你此去出征,若真能打败多尔衮,如果能把他活捉,那我希望你把他交给我处置,奴家希望能亲手将他剥皮活剐,来祭奠我汗阿玛,方解我心头之恨。奴家这个要求,夫君可以答应吗?“马喀塔声音冰冷地低声问道。

    “这样啊?……“

    听了马喀塔的话,李啸心头不觉一颤,对马喀塔的复仇欲望之强颇有些吃惊。

    他眉头微微一皱,便低声回道:“若真能擒获多尔衮,那为夫答应你,若把他生擒了,就带回山东,交给你来处置。只是,万一多尔衮战死或自尽的话,这个……“

    “那就请夫君把他的头颅砍下,带回山东,我要用他丑恶的脑袋,亲自祭奠惨死其手的汗阿玛。“马喀塔目光中闪过一丝寒色,她冰冷而清晰地说道。

    李啸目光十分复杂,他默默地看了看小妾马喀塔那期盼的眼神许久,才又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吧,为夫答应你。只要抓到多尔衮,无论死活,均交于你处置。“李啸抚弄着她柔软茂密的头发,字句清楚地表示同意。

    马喀塔一把扑起李啸怀里,将头深深地埋在他胸口,又忍不住大放悲声。李啸无声地抱紧了她,任凭她在自已怀里哭得涕泪纵横。

    ……

    次日,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李啸亲统近五万大军,登上数百艘水师舰只,一路气势宏大地扬帆北进,浩浩荡荡地直往清朝营口港方向,征杀而去。

    而与此同时,定北镇的近四万兵马,也在镇长段时棨与副镇长刘文秀的带领上,从金汤城誓师出征。大军出了边墙,便顶着凛冽朔风,一路直扑东默土特部的满套地区而去。

    两路大军中,每一个出征的唐军士兵心下都清楚地知道,一场即将改变唐清彼此地位与关系,关系到彼此国运兴衰的激烈大战,就要开始了。

第五百八十章 营口登陆() 
    李啸率领着庞大的船队,离开了登州港一路北上,这一路上,倒也还算是顺利平安,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舰船,一路顶风冒雪劈波斩浪向北行去,目标直指营口。

    作为全军总指挥的李啸,每天都静静伫立在升龙号船首,看着这艘最大的龙骧级战列舰那尖削的船艏一路分波裂浪,扬起巨大洁白的浪花,任凭凛冽的寒风将鲜红如血的披风,吹得有如一面猎猎飞舞的旗帜,只是他那英俊的脸上,却满是沉思的表情。

    李啸心下十分清楚,自已率领的这支近五万的精锐兵马,其最紧要的战略目标,便是想要实现拖住多尔衮,让他被迫分兵,从而无法去攻打盛京城,以解豪格的燃眉之急。而最根本的战略目标,则是与豪格内外夹击,最终打败多尔衮,并扶助豪格上位。

    李啸确信,若这场大战下来,清朝处于内战与外战共同进行的混乱状态中,打到最后,其国力一定会大大损伤,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这样一来,纵然到了最后,豪格惨胜夺取了清国的最高权力,但清朝国必定已是糜烂一片,其原本蒸蒸日上的国运,绝对已会是彻底急转直下,那么,那豪格就算最终夺取最高权力并成了清朝皇帝的话,面对这样的境况,只怕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向自已俯首称臣吧。

    而这,才是李啸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这样的计划,其关键在于,自已的行动速度一定要快,要尽可能早地到了营口港,只有大军在这里正式登陆,多尔衮才会切实地感受到威胁,最终不得不发兵抗击唐军的入侵,从而无法如先前计划的那样,能集中全部力量向豪格发动进攻。

    只不是,现在的酷寒天气,以及凛冽如风的北风,让李啸的水师舰只行进十分不易,颇令李啸为之头疼。

    更让他担心的一点是,他知道,如果自已行动不再迅速一点,万一船只还在海上之际,就被结冰的海水给封冻住了的话,那可就是最糟的局面了。

    在后世中国,渤海结冰一般是在公历一月中下旬,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底的样子。但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海水结冰时间肯定会提早,而具体的时间,则是受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忽早忽晚时间不定,现在却还真难以预测。

    李啸心下暗叹,这次远征,除了要抓紧时间外,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便是要看运气在不在,自已这一边吧。

    只不过,该赌的时候,就只能把筹码一推而上,再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与不舍,毕竟,这样清廷内乱的黄金机会,如果自已不能及时抓住,实在太过可惜。

    这样逆风北上的行程里,李啸的庞大船队,从登州港出发后,一路上绕过老铁山海道,进入渤海,再北上辽东湾,在逆风而行,且经过了整整十二天的时间后,才终于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看到远处黑乎乎的海岸线。

    李啸所选的登陆点,并不是那辽河入海口的营口港,而是稍偏一旁的营口牛庄地区,之所以选择这里登陆,也是有原因的。

    说起来,营口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了,最早出现在史册中的记录,是在战国时期,营口地区属燕国,是燕国从白狄手中夺占过来的地方。到了秦代,则属辽东郡。而公元前195年,西汉政府在辽东郡置18个县,营口地区南部设平郭县,北部置安市县,从此这块原本用于牧马的蛮荒地区,算是正式成为有官府统治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华固有国土。

    随后,时代历经变迁,明废州县改设卫所,营口境内南部属盖州卫,北部隶海州卫。营口地区时称梁房口。

    到了1621年,后金占据营口地区,修建耀州城(今大石桥北岳州村)为中心屯兵镇守。

    本来,在真实历史上,到了1644年清朝入关之前,清廷对该地区汉人和满人分别治理。营口地区北部置海城县,南部设盖平县以治理汉人,在熊岳设副都统管辖辽东半岛各地满人,又在熊岳、盖平、牛庄设防守尉或城防尉管理八旗事务。只不过,在这个李啸穿越来的时空里,历史已完全被李啸改变,现在的清廷,在营口之地的屯兵之所,只有耀州一地,驻守了约一个甲喇一千余人的兵力。

    而李啸之所以不选择那简陋而平坦的营口港,而是选择在一旁的牛庄没沟营地区登陆,却是因为他知晓前世历史之故,知道在这里登陆的话,更有利于自已的大批军兵顺利上岸。

    1858年,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只能无奈签下丧权辱国的中英《天津条约》,该条约规定,清朝要“增设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开埠为通商口岸”。在这条约签定后,英国人遂开始从南到北,逐一开设通商口岸。

    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这营口牛庄通商口岸一事,英国人开始正式准备开设,为开设前,英国特派驻中国牛庄领事馆的首任领事密迪乐前往营口牛庄地区亲自考察,结果他看到,这牛庄地区,与那粗糙简陋的营口港一样,海口水浅,只能行进小船,大船难以出进,条件如此之差,根本不能作为口岸开埠通商,不由得在失望之余,产生了退意。

    而就在英国人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之时,有汉奸为了邀功请赏,前去报告英国人,说牛庄辖管的没沟营条件不错,可以设为口岸。密迪乐听了报告,立刻亲自带手下前去考察,结果发现这牛庄没沟营一带,不仅水深河阔,可供大船出行,又有距海口近、码头紧靠城镇的优势,如能在此开埠通商,倒是牛庄的最佳地带。于是,密迪乐找到牛庄的清朝官员,提出改牛庄没沟营为通商口岸的要求,并将实地调查和开工地点的情况,写信向英国政府报告。在信中,密迪乐开心地禀告道:“牛庄之地,现在虽然没有地位,没有生机,更看不到商业上的活力。但根据我们探察的结果,距离辽河入海口最近的牛庄没沟营,一旦开设为通商口岸,必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外国贸易的中心地”。

    清政府畏英如虎,立即同意了密迪乐变更开埠的要求。就这样,在这牛庄没沟营地区,米字旗飘然升起,宣告日不浇帝国的崭新存在,从此正式通商开港。

    正因为李啸前世了解过这段历史,所以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