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虎 >

第549部分

明末之虎-第549部分

小说: 明末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鼍菔亓啥淮庑┑胤讲琶挥兄苯庸芸亍:罄矗忝堑奶烀蛊鸨磁汛竺鳎梦淞φ季萘苏龆币淮馔饴夭怕淙肭宄帧K运担馔饴乇疚竺魇舻兀凳呛罄辞宄慷岵啪萦校衷谖壹依畲笕税温曳凑匦氯刖萃饴淮凳抢砉桃巳唬嗲淄跤趾伪卣獍愎讨茨兀俊�

    郝泽仁说完,旁边的陈举义也插话过来:“肃亲王,就算退一步说,因为我大明失于管控,而被清国凭武力所据,那么,既然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那现在我家李大人,凭借武力重新占据这外满一地,亦是完全合理的了。况且,恕在下说得直接一些,现在外满之地,清朝实际业已失去管控,这块地方,已被我唐军据占不少并实现了有效管控。现在李大人提出,以黑龙江与阿速江为界,据占黑龙江以北,阿速江以东的地界,不过约占外满的一半地区而已,对于现在经过了海参崴之败而实力大减的清朝来说,实是还赚了不少啊。“

    陈举义顿了一下,复道:“再说了,若是边界划定完成,那两军之间,交战自可息止,而各类骚扰与对抗,亦会就此消失,这样一来,两国皆可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休养生息,再无纷争。肃亲王你是何其睿智英明的人物,如何会看不到这一点呢?“

    豪格听到这里,心下是苦涩莫名,脸上却还要努力作出一番平静的模样。

    他当然知道,这郝泽仁与陈举义二人的话语,说来说去,无非只是在给自已一个台阶下罢了。

    毕竟现在清朝已是根本没有能力掌控管理外满之地,唐军就算不提出这个条件,而是继续一块块加以蚕食的话,经历过海参崴大败的清朝,也确实没有能力加以阻止,与其再为了面子而强要与唐军纠结于此,那接下来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免谈了。

    再退一步来说,毕竟现在的自已关键是在于取得唐军的援助,从而更好地对抗多尔衮,从正式条款中放弃这近一半的外满之地,也算是必要付出的代价罢了。

    想到这里,豪格长叹一声,脸上堆起虚假笑容,对郝泽仁回道:“好吧,郝掌柜你这话都这般说了,本王也不想过多争执了,就答应平辽王这一条件吧。两国今后,就以黑龙江与阿速江为界,其黑龙江以北与阿速江以东地界,皆由唐军统治掌管。而黑龙江以南,阿速江以西的地界,就皆是我大清国土,这一条款,本王就此同意了。“

    听到豪格的表态,郝泽仁一脸笑容顿是灿烂如花,他连连点头恭维道:“肃亲王真真英明决断,所言甚是啊。难得肃亲王对两国现状有这般清醒认识,想来这外满地区一定,我军与贵国纷争止息,两国军民,皆可休养生息大获其利矣!“

    郝泽仁话上这么说,心下对李啸的这一条件,能得到豪格的最终承认,心下更是十分高兴。

    因为他知道,若是与清朝的纷争休止之后,这原本只有两处驻军的外满之地,这些广袤无垠的土地,将可与库页岛一样,开始进行移民开发了。

    而只要这些土地开发出来,唐军对这些地方的占领,基本就是铁板一块,再不会松脱,这旷古蛮荒的外满之地,从此也会与南洋一样,成为中华汉族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续相传的宝贵领土。

    而这些土地一旦开发出来,对于所驻的唐军,将会形成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无论是人力还粮食,补给都会更加容易了。

    那么,唐军再以此为凭依,继续向整个东西伯利亚拓展的话,无疑会更加顺利,也更加便捷。

    豪格见郝泽仁这一脸灿烂笑容,心下十分不是滋味,他皱了皱眉,复对赫泽仁说道:“郝掌柜,那平辽王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请郝掌柜立即告之本王。“

    郝泽仁笑道:“肃亲王,我家李大的第二个条件,便是要清朝让出蒙主宗主国的称号,让清国皇帝放弃博格达彻辰汗的称呼,转而让蒙古诸部归服于我家李大人,这一点,肃亲王应该不会反对吧?“

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争() 
郝泽仁一说完,豪格那原本还堆着假笑的长条脸,立刻僵住了。

    不是吧,这个狗入的李啸,竟然在吞了外满一半土地之后,还要打蒙古诸部的主意?!

    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明朝平辽王,却想着要成为内外喀尔喀蒙古的宗主,并还要接替清朝皇帝,成为蒙古共主的博格达彻辰汗,这个李啸的野心,也忒大了。

    “奶奶的,李啸实实欺人太甚了!”

    鳌拜忍不住站起身来,大声骂道:“想我大清先后征战数十载,牺牲极多军兵,才好不容易征服了整个蒙古地界,成为了蒙古共主。我大清皇帝才众望所归地成了蒙古各部尊奉的博格达彻辰汗。现在倒好,李啸这厮仅凭一纸盟约,就要把我大清辛辛苦苦,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费了无数兵马钱粮,才拿下的整个内外蒙古诸部,就这般全部轻而易举地吞入肚中,这算盘倒是打得真好哇!告诉你们,这个条件,着实过份,我大清绝不接受!”

    鳌拜大声说完,双眼瞪得有如铜铃,一脸极为愤怒的神情,他说完话后,又狠狠地跺了跺脚,才恨恨地重新坐下。

    而这时,他一旁的索尼与豪格,则皆是沉默无语,两个人的脸上,皆是十分严肃而沉重的表情。

    二人心下,皆是认为,鳌拜这番粗鲁而直接的话语,倒是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自已的态度,传达了自已的心声,接下来,却看郝泽仁与陈举义二人,如何应对。

    郝泽仁环视了他们三人一遍,不由得轻轻皱了皱眉,他下意识地与陈举义对望一眼,发现对方也在心照不宣地看着他。

    二人对望之际,郝泽仁的脸上,却浮起了淡淡的笑容。

    郝泽仁知道,现在的自已,若不能成功说服豪格等人,那么,这场谈判,极可能会就此中止,再没谈成的可能。

    郝泽仁轻轻地叹了口气,对鳌拜沉声道:“护军统领,你这番话语,郝某可以理解。但是恕郝某直言,你所说的,在下皆不能认同。“

    “不能认同?凭什么?难道本统领说错了吗?那你倒给本统领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鳌拜气冲冲地说道。

    郝泽仁轻轻一笑,便回道:“好,统领既发问,那在下也就直说了。你说,这蒙古之地,是清朝经数十年征战才最终臣服的。那郝某倒想问问下,这蒙古之地,既然会被清朝以铁腕以征服,那么也就是说,蒙古诸部仅仅是畏于清朝的武力,才被迫臣服的。那么,在清朝实力衰退,又要经历这样一场规模宏大的内战后,清朝还有没有实力继续让蒙古诸部臣服?如果蒙古诸部中,有部落见清国内战而心生叛意,清朝还有没有实力去加以镇压,还有没有实力去千里征伐?更极端一点来说,若是一个蒙古部落反叛,而清朝无力镇压,那么其他的蒙古部落见到清朝这么无能衰败,定是绝对会蜂起而叛,那整个蒙古诸部,定会以此为契机,全部脱离清朝管辖,不是自立为主,便是共拥出新的可汗出来,那清朝的宗主国之名,岂非仅剩一个虚词了么?恕在下说得直接,真到了那时,这样的宗主国之名,也许不是什么美誉之词,反而只是个耻辱的称呼了吧。统领大人,对于这一点,郝某没有说错吧?“

    鳌拜听到这里,心中又怒又愧,脸色顿是更加涨红,但他本是粗人,不善口舌,此时郝泽仁这番话又说得无懈可击,顿是让他有无话可说之感。他大张着嘴,却再说不出甚话来。

    郝泽仁却没有停口,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鳌拜的窘状,便继续说道:“统领大人,你以为,你们清朝皇帝的博格达彻辰汗的头衔,真的是蒙古诸部心甘情愿地奉上的么?还不是他们畏于当时强盛的清朝那可惧的武力,所以才不得不由各部落联合上称,尊奉那清朝皇帝为博格达彻辰汗。当时的清朝强盛壮大,故蒙古诸部自是畏服,但现在清朝实力大损,又内战不休,那蒙古诸部又如何还会继续尊奉清朝皇帝为所谓的博格达汗。古话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而这个博格达彻辰汗,一旦不能被蒙古诸部继续尊奉,那么,对于清朝来说,就算再继续占据这样一个无人尊奉的称号,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郝泽仁的话,可谓字字诛心,让豪格、索尼、鳌拜三人皆是无言以对。鳌拜现在,更无方才质问时的嚣张气焰,他木然呆坐着,低垂着头,看不清他的表情。

    郝泽仁见豪格等人皆是无语,又趁热打铁地继续说道:“各位,郝某对你们也直说了罢。那蒙古诸部,原本就实力孱弱,又被征入蒙古八旗跟随多尔衮与贵部作战,故而蒙古诸部的实际兵力只会是更加空虚,根本就不是我兵精将锐战力勇悍的唐军对手。只要我家李大人想要出兵征伐,必能所向披靡,横扫草原,又能有谁能遏我唐军兵锋?而真到那里,清朝空有宗主国的虚名,空有博格达彻辰汗的称号,却不能发一兵一卒前去救援,岂非更让蒙古诸部看轻,更给自已凭添羞辱。”

    郝泽仁说到这里,索尼在一旁插话道:“郝掌柜,你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以本学士度之,李啸想让其治下想要成为蒙古诸部的宗主国,想要这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也是为了更方便征服蒙古诸部吧?他有了这个名号,便可打着宗主国的名义,打得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名正言顺地讨伐不服从自已的蒙古部落,而且因为有这样名义上的东西,那些蒙古部落也无法拧成一股绳来对付他,从而任由李啸各个击破一统草原,郝掌柜,我之所说,可是实情?”

    郝泽仁微笑起来,他点了点头称赞道:“大学士果是敏锐精明之人,对我家李大人之举,看得甚是透彻。实话跟你们说吧,这个宗主国的名义,以及这个博格达汗的头衔,对于内战不休国力大损的清国来说,已是形成鸡肋,除了只会增加无尽的烦恼与羞辱外,不能再带来任何的实际利益。而对于我军来说,却是一件可以立刻发挥用处的上好武器,这也是我们李大人下定决心要拿下的原因。”

    郝泽仁顿了下,复道:“肃亲王,大学士,护军统领,古人有话道,为人行事,万万不可慕虚名而招实祸。请恕在下说得直接,若你们定要护住这样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虚名,而让谈判无法进行下去的话,那么,对于现状岌岌可危的你们来说,是不是最为不智之举。再说了,我家李大人若拿不到这宗主国的名义与博格达汗的尊号,也可凭实力去征服草原,只不过相对来说,名义没那么正式,征服的时间也会多花费一些罢了,却也谈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这两相对比,肃亲王是何其聪明之人,定能一下就知道,接下来自已到底要如何决断了吧?”

    郝泽仁把这说得这般直白后,他转过头,双眼平静而坚定地望向豪格。他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只被自已捕获,虽在挣扎不已,却是最终再难逃脱的猎物一般。

    此时的豪格,紧皱着双眉,脸上的表情十分纠结,心下亦在喟然长叹。

    他知道,现在的自已,其实除了答应这一条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加以反对。而且,对于这个徒有虚名的宗主国,和已成耻辱之义的博格达彻辰汗,对于现在的自已来说,确是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把这些虚名送给李啸,倒也确无不可。

    只不过,豪格心下知道,这个李啸,在东边吞了一半的外满之地后,又把西边的蒙古诸部尽数吞入肚中,那对于唐军来说,他们的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与壮大。而对于清朝来说,则是相当于自已的左右臂膀俱皆丧失,其国家实力更是极大受损。这样一样,清国与李啸治下那个隐形帝国相对比,可谓是差距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再难追赶的地步。那怕到了这场可怕内战结束后,清朝再休养生息,能够恢复的实力,也达不到现在的程度了。

    一时间,豪格心下,充满了莫名的悲哀,而整个房间中,又是一片令人压抑的沉寂。

    只不过,他很快就从这样毫无意义的感伤中回过神来,他轻咳了一声,便叹道:“好吧,这个宗主国的名义,与这个博格达汗的称号,就由我大清正式转给李啸吧。现实比人强,本王心下虽然纠结不堪,却也明白时务。这一条件,本王也同意了。”

    郝泽仁立即赞叹道:“好,肃亲王真真英明果决,郝某甚是敬佩。能与肃亲王这个识明务善决断之人谈判,郝某亦不胜快意矣。好了,那这一条件既已通过,那在下就来谈谈,李大人所提出的最后一项要求吧。”

    “好吧,请郝掌柜尽快告之。”豪格心下十分无奈,脸上挤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对郝泽仁轻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