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虎 >

第431部分

明末之虎-第431部分

小说: 明末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迟。只不过,这夫人不在,买卖却在啊,而且这是唐军送上门的交易,若不答应,诚为可惜啊!”

    李自成谓然一声长叹,一双阴狠细长的眼睛中,一道冷光闪动过,终于点头道:“好吧,就如宋军师安排,以后我军,但有俘虏擒获,便来与其交换。奶奶的,能多换点粮食布匹,也是甚好。”

    李自成这番表态,宋献策顿是一脸欣喜:“闯王真乃英雄豪杰也!处事果然主次分明,不为些须儿女私情所动。在下为闯王一大贺。”

    李自成摆摆手,却又轻声问道:“那李啸这厮,要恁多百姓作甚,这几万人就是几万张口,天天都要吃喝拉撒,消耗的钱粮不知凡几。那李啸哪来恁多钱粮,他养得起么?”

    宋献策挠了挠头道:“闯王,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那李啸,现在大力拓展海外之地,正是需要大量的百姓,前去那里开发呢。至于他的钱粮从哪里来,这就不用咱们去操心啦。反正是一手交人,一手交货的买卖,咱们还怕他会抵赖不成。”

    李自成嗯了一声,便点头道:“也罢,那李啸既不与我军为难,我军也就暂时和他做买卖。毕竟,我们要钱粮,他们要百姓,却是两全其美。对了,现在就把我军中,那十万余人的老弱,先行卖给他,尽量都换成粮食,看看这李啸,是否真如那姓莫的所说一般。这事,额就交给你来办了。”

    “得嘞!闯王英明!”

    见到这么快就有生意可做,宋献策那张瘦脸上,顿是笑得稀烂。

    随后,李自成等人拔营起程,重返豫西而去。

    望着着那铺天盖地的流寇大军拔阵启程,莫长荣齐谟两人,不觉长出了一口气。

    “莫营长,没想到,你还真凭这三寸为烂之舌,把这股流贼给说退了呢。”齐谟一脸庆幸之色。

    “哈哈,莫某哪有那个能耐。不过是这利益交换,说动了这帮流贼的心思罢了。这世上,就没有人,会和钱粮财货过不去的。”莫长荣誉一脸笑意盈盈。

    十二天后,宋献策亲自带着从李自军裹胁的部众中,简选了十二万百姓,复来到了郃阳城下。

    “莫将军,开门开门,我老宋,给你送买卖来啦!”

    宋献策一脸风尘仆仆,却又满是喜悦之色。

    莫长荣站在城楼大笑道:“好哇,宋军师还真是守信之人,看来,咱们这买卖,还真是可以长久地做下去喽。”

    随后,莫长荣率领一众军兵出城,将宋献策带来的百姓仔细验看了一番。

    随后他发现,这批百姓,除了一万余人是男性青壮外,其余皆是妇人老弱。只不过,饶是如引,莫长荣心下,已是十分欢喜。

    纵是妇人老弱多又如何,他们完全可以与其他男性壮年流民,重新组成新的家庭,然后再前往南洋,又有何妨呢。

    最终谈定的结果是,这批百姓,总共折合银子8万5千两,再按市价折了粮食2万5千石,香烟1000条,棉布1000匹。

    宋献策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当然,除此之外,他也在其中,悄悄捞取了3000两银子作为个人的好处费。

    毕竟,有收获才有动力嘛,自已辛辛苦苦地将这些百姓从河南送到这里,怎么着也得慰劳一下自已不是。

    当然,若是只收得这3000两银子,这收获还是小了些。只不过,现在这从唐军之处换来的粮食货物,都要从自已手里经过,那自已再往下拔发时,那可是,又是一道肥水啊……

    “宋军师,怎么样,我唐军够守信用吧。宋军师此番前来,可真是赚大了啊。”

    莫长荣将那装着3000两银子的大银箱,令几个军兵抬给宋献策后,便笑着对他说道。

    “哈哈!好事好事,贵军这般守信用,咱们的生意啊,肯定能能有做得长久。莫将军你也是个爽快人,咱与你做生意,实在是太得劲了。”

    宋献策一脸笑得稀烂,随后便令人,仔细地将这银箱中的银子分开,在各匹马上,分别捆好。

    终于,在把这十二万百姓留在郃阳城外后,私囊大饱的宋献策,带着一众押送军兵,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而目送着他们离开的莫长荣,脸上划过一道忍不住的笑意。

    他知道,李自成作为现在明朝国中,势力最大的一股流寇,破坏的能力有多么惊人,对百姓的伤害又有多深多重。如果现在纵横山西与河南一带的李自成部,能把各地所俘获的百姓,统统交换过来的话,对于唐军的帮助,可就太太了。

    莫长荣甚至估计,按李自成攻州克县的速度,这厮在每个月,只怕最少能带个十七八万的俘虏过来,这可是一件巨大的买卖呢。

    而且,那宋献策为人这般贪婪好财,将来他必不会只卖老弱,那些更值钱的壮年男子,此人绝对也只会越卖越多,那自已将来可收的流民数量,绝对会迅速增加。

    这样算起来,哪怕自已这一地儿,一年之中能收下的流民百姓,就可达到近二百万了,这可是个惊人的数字。

    这样一来,那送往海外的百姓数量,却是可以大幅增加,从而保证唐军所获得的各个海外领地,都能有足够的人力,可以被顺利地被开发出来。

    而一旦那些海外之地,都能被充分开发的话,唐军可就会终于迎来,一飞冲天的时刻了。

    就在莫长荣陷入对未来一片美好遐想之际,高杰等人,一路北行,终于到了宣府镇北路的金汤城处。

    随后,护送他们的征西营乙总甲哨兵马,在与金汤城的兵马进行交接后,便自行返回郃阳。

    驻守在金汤城的征北营营长段时棨,十分热情地招待高杰等人。让他们在城中征北营军营休息,准备过个两天,便由征北营副营长刘文秀,统领征北营丙总兵马,再带上飞鹞子轻骑600人,一道行经北直隶,再护送他们前往山东而去。

    这个夜晚,当整个军营已是一片寂静,高杰李成栋等人,都在休息睡觉之际,一间营房中,昏暗的烛光下,高杰手下的两个都尉,吴胜兆和李本深,却是在暗暗密谋。

    他们密谋的内容是,准备叛离高杰而去,重新去投李自成,或者干脆自立一部,潜回陕西重新当流寇。

    这二人之中,李本深还是高杰的外甥,吴胜兆也是他的老部下,却没想到,这两人,都已打定主意,想着要叛他而去。

    而二人之所以要重新潜逃回去,实在是这一路上,两人对唐军的种种制度与规矩,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都对此极其反感,甚至可谓无比厌恶。

    两人都感觉到了,如果真到了山东,就算重新编入唐军的话,那唐军之中,如此森严繁多的条令,如此形形色色的规章制度,还有强行压在自已头上的监抚司文官,以及无时无刻不在暗中观察自已的特务机构安全司,这些东西加起来,简直能把那自由惯了的自已,给活活憋屈死。

    如果说,这些东西,还可以咬牙加以忍受的话,那唐军军纪极严,绝对不准骚扰掳掠百姓这一条,却是吴胜兆与李本深二人,绝对无法容忍的。

    他娘的,人活在世,不就图个快活肆意么。这么多有钱的富户不能抢,这么多水嫩的女子不能上,那这样的军伍,还有什么干头!

    所以两个人在路上,就在一路密谋,要趁早率部逃离,只不过,因为这一哨唐军看守严密,两人一直没机会,但现在到了这金汤城中,两人感觉,这该是最后的逃脱机会了。

    两人已计议好,趁这两天尚在金汤城内,那些唐军多有懈怠之际,自已二人,便率领那同样满腹怨言的数百名流寇,一路南逃而去。

    两人都感觉到,若是被征北营的兵马,重新押送上路的话,再想脱逃,却是绝无可能了。

    “胜兆,那就这样说定了,明天白天,你去与愿意逃走的一众弟兄说好,且待明天天黑,而城门未关之际,我们便立刻行动,从北门夺门而去。”李本深一双鼠眼目光灼灼,声音低沉地说道。

    “嗯,本深你说得对。那唐军驻守在北门处的兵马并不多,我们若能从金汤城中出逃,就立刻摸黑前往边界山处,这夜色昏黑,唐军纵然想追击我等,亦不可得。我们从城中脱出后,立刻进入山中,再行集结,随后翻过边界山,绕行到大同,便可重回陕西了。而只要回到陕西,咱们一伙兄弟,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吴胜兆面目阴狠,却是声音坚定地说道。

    “唉,要是我舅舅他们,能与我等一道逃走就好了,何必定要投那唐军,受这番窝囊气啊。”李本深长长地叹了口气。

    “咳,高将军现在是没办法了,他既做下了这等事,便与那李自成已成了死敌,再不可能和解。可以说,无论他到哪,李自成都会不遗余力地追杀他,他若不投明,还能有何出路?咱们跟他可不一样,那李自成与咱们又没什么深仇大恨,若往投之,必获接纳。纵其不纳,以你我兄弟的本事,在陕西拉起一票人马,还不是举手之劳?”吴胜兆冷笑道。

    “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那就一言为定了!“

    “嗯,一言为定!”

    昏暗的烛光下,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第四百四十章 局势大恶() 
次日,吴胜兆和李本深二人分头行动,不一会儿,就与那三百多名想要逃窜的流寇串通好,约定在黄昏时举事。

    不知不觉,夕阳西沉,吴胜兆李本深等人,开始分头行动。

    他们故意以一种闲逛的姿态,一路穿行到了北门处,当他们看到,唐军士兵们似乎毫无防备之时,吴胜兆与李本深二人,皆是大喜。

    二人互相对视了一下,又向后面跟行的流寇士兵使了个眼色,便嗷地一声大叫,扑上前去抢夺守军的武器。

    三百多名流寇一齐行动,一瞬间,竟然气势极盛,那些看守城门的唐军士兵,好象根本就猝不及防,七八名守军立刻丢了武器,四散逃跑。

    见得唐军瞬间逃散,吴胜兆心下极喜,他厉声大喝道:“各位!唐军已乱,我等速速冲出城去,径往边界山!”

    一众流寇嚎叫着急急冲出内城门月道,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他们只要冲过了瓮城和吊桥,现在天色已然昏黑,唐军就是想要追击自已都不可能了。

    只不过,在全体流寇,全部冲到瓮城,还未来得及冲出外城门去时,后面砰的一声,内城的城门,已是轰然关闭。

    而在这时,在外城城门处,忽有一队全副武装的枪兵,呐喊着直直杀入,将外城门的月道,堵得严严实实。

    唐军这一下隐敝的突袭,让这三百来名正要急急逃跑的流寇,顿成了瓮中之鳖。

    “操!原来唐军早有防备,他们藏兵在外城门处,正等我们来自投罗网呢,我等却是中计矣!”吴胜兆懊恼地捂住了脑袋。

    “胜兆,眼下之计,却当如何?”李本深的声音焦急地响起。

    不料,就在他们还在商量之时,城墙上传来一声口号,那从外城门冲来的枪兵,立刻又高声呐喊前些,猛冲前去,对这些既无盔甲也无武器的流寇大刺大杀。

    刀枪入肉的沉闷噗噗声,捅断骨头的卟卟声,流寇濒死的惨叫声,顿起响起一片,令人牙酸不已。

    “唐军将士,不要杀了,我等愿降,愿降啊!”

    吴胜兆费力地用手中抢来的钢刀,拔开了一柄凌厉刺来的长枪,冲着正在猛烈攻杀的唐军士兵大声呐喊。

    与此同声,后面大批的流寇步兵,已是刷地跪倒,纷纷磕头求饶。

    “唐军兄弟,我等一时糊涂油蒙了心,实是悔恨无及。你们就开开恩,放过我们吧。”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的流寇,大声哭喊着。

    而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也心惊胆颤地跪在这些流寇中间,同样磕头如捣蒜,昨天夜里商量逃跑的英雄气概,却是半点无存了。

    这时,站在城门楼上的一名唐军青年将领,见到流寇已然跪地求饶,他的嘴角,顿时划过一道微笑。

    这名将领,便是定北营副营长刘文秀。

    他厉声一喝,有如机器一般残酷杀戮的唐军枪兵们,纷纷住手,给了剩下的二百来名流寇活命的机会。

    见得唐军停止了杀戮,吴胜兆长叹一声,手中的钢刀叮当落地,他仿佛再无气力一般,扑通一声,跪于地上。

    很快,便有大批的唐军辅兵过来,用绳子将这些求降的流寇捆得严严实实。

    这时,听到北门处杀声震天,金汤中城中亦是兵马大动,大批身着三重盔甲有如机甲怪兽一般的横行哨兵马,也急急赶了过来。

    而高杰等人,听到城门处有喊杀声,顿是惊疑不已,他与李成栋二人,在几名亲兵的陪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