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范德堡完全可以照搬清鞑子的计策,毕竟东印度公司总部远在巴达维亚,对此次战事并不知情,也不可能去向底层士兵了解实情,这就给了范德堡鲍德尔这类高官们,上下其手的大好机会。
李啸的声音,又在不疾不不徐地响起,只不过,他的每个字句,仿佛都充满了一种诱惑人心的魔力:“各位,其实这笔帐很容算,相比贵军损失的十来艘舰只,以贵国的造船能力,完全可在两三年内便重新制造出来,并不会给荷兰国造成什么真正的损失。而两位却因为保住了爵位与官职,甚至因为打开了新市场的功劳,获得嘉奖与晋升,也是完全有可能之事。这样的话,两位何乐而不为呢?”
范德堡眨着浅灰的眼珠,他沉吟良久,终于长叹一声,表示同意李啸的要求。
最终,经明荷双方友好协商,互谅互让,本着搁置争合作共赢的交往原则,达成了《鹿港停战协议》如下:
1、经明荷双方友好协议,就此两军停战,停战时间定为两年。
2、荷兰方面,交出此次出征的荷兰舰队中主力指挥舰一艘,四桅双层装有七十四门火炮的大型战舰五艘,四十六炮武装轻型战舰十艘,总共十六艘舰船,赠予明国李啸部。
3、李啸方面,则释放荷兰陆军全体被俘人员,以及归还荷兰军战死人员尸体,交予荷兰方面带回。
4、荷兰交付于李啸部的船只,均需留下保证船只可以正常行驶,并能操作炮位的一批船员,待李啸部找到足够人手,并能胜任操船工作后,这批荷兰海员与水手,方可交还给荷兰军。
5、自此协议生效后,明国李啸部与荷兰国双方,准允进行正常贸易。李啸部在台湾的商货,优先供给荷兰人。
6、此协定一式两份,由双方首领签字画押,正式生效实施。
协议签订后,李啸爽快地签了字,而范德堡摇头苦笑了一阵,也长叹一声签了字。
然后,荷花兰军总司令鲍德尔,作为中间人,也硬着头皮签了字。
“李将军,这份协议,你能确定会保密么?”范德堡收下自已那份协议,以一种忧虑的眼神望向李啸。
“总督阁下,只要你回去之后不反悔,我军绝对会牢守秘密。”李啸微笑着向他答道,然后,他顿了一顿,又对范德堡说道:“如果,从此之后,我军发现贵方有反悔或违反协议之处,我可以保证,这份协议,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东印度公司董事长的办公桌上。”
“不不不,我相信你们,祝我们彼此合作愉快。”范德堡浑身轻颤了一下,然后苦笑着,向李啸伸出右手。
“嗯,合作愉快。”李啸笑着握紧了范德堡有如鸡爪般的瘦手。
次日天亮后,全副武装铁甲森森的猛虎军步兵,带着大批的俘虏和尸首,赶到了鹿港,对港口中的荷兰舰队形成强烈的威压之势。
依然处于明军胁迫之下的范德堡,终于无奈下令,把李啸所要的十六艘大型船只,连船带人交割给了李啸部。然后和鲍德尔一起,灰溜溜下了船,去了一艘自家的武装商船上。
很快,那一众李啸部交还的俘虏与尸首,也被押上荷兰人的船只。
曾经详细记录荷兰军与李啸部明军交战的荷兰陆军中士保罗,也在返回的一众荷兰陆军之中。
他与其他送回的俘虏一样,盔甲与武器皆被李啸部扣住,身上只着了一件内衣,样子颇为狼狈。
只不过,现在的他,眼含热泪,在心中连声高呼感谢上帝,庆幸自已终于保住了性命,并重新回到了荷兰军中。
在李啸军的如雷般的欢呼声中,心里极其苦涩的范德堡,下令船队南返荷兰军地盘安平港。
离开鹿港不久,在一间灯烛明亮的舱室内,范德堡戴上圆镜片,铺开信纸,蘸满鹅毛笔,开始给东印度公司董事长扎恩写信。
“扎恩董事长,您谦卑的属下范德堡致信于您。没什么事情是比您的健康更让我为之牵挂的了。只不过,我认为有一件事情,一定会让您和东印度公司的全体董事们开心不已。那就是,就在今天,我荷兰台湾驻军,在我的指挥下,彻底打败了明朝大军,强近他们的指挥官签订了战败协议,从现在开始,巨大的明人贸易市场,终于被我强大的荷兰军,用钢铁与枪炮,彻底打开。。。。。。”(。)
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
荷兰人离开鹿港后,李啸一脸喜悦地观看自已得到的船只。最让李啸欣喜不已的,便是他脚下这艘,曾作为荷兰总督范德堡指挥舰的风帆巨型战舰。
站在李啸身边的,是他的刚刚任命的水师暂代总头约瑟夫,这是个头脑机灵且会说汉语的中年人,长着一副典型的金发碧眼的白种人相貌,此时的他,正仔细地向李啸介绍船只的性能与结构。
在李啸向留下的一众荷兰海员宣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在荷兰国时的两倍薪水,且每个人都获得了两条中华牌香烟赏赐后(其中被李啸分别任命为舰长与大副的海员,每人另获得了一匹丝绸或呢绒),约瑟夫及十六艘舰船的海员,立即向李啸大声表态效忠。
高额的薪水和足够的尊重,以及李啸郑重保证在明国水手能全部接任他们的工作后,就放他们返回荷兰的承诺,立刻让这批原先有如弃儿一般自哀自怜的荷兰海员们,迅速地转变了心态,每个人都对李啸满心感激心悦诚服。
“李将军,这艘船是我们荷兰国的最新式的战舰,才刚下水一年,按我荷兰国的战舰等级划分,这艘四桅三层共装有一百零四门火炮的巨型风帆战舰,可以称为一级战列舰。”
“将军,这艘一级战列舰全长为232英尺(约70米),数四桅,每桅达10英尺的高度,本船除底舱层外,共拥有双层全炮甲板,上炮甲板每侧舷各有十七门十八磅炮,这种十八磅长炮,每门重达五千多斤,炮管长三米多。”
“将军您看,本船的底层炮甲板上,拥有的火炮更多,两侧各有二十三门火炮,不过底层的火炮型号更大,装配的是三十二磅炮,炮长三米多,重达六千多斤。这样一可利用重量使船只稳固,二可全使底层火力更加强大,更有利于打击敌军船只吃水部位的薄弱之处。”
“而除了两层炮甲板上的六十门长炮外,在最上层的甲板靠近舰首部位,每侧还各安装了七门六十磅的巨炮。这种巨炮管短,口径大,炮弹也大,但比起长炮来射程更短,一般是用于近战,尤其是准备靠帮接舷战时发射霰弹,以图压制对面船上的士兵。李将军,这种霰弹炮,原来可是战船的主流配置,但到了如今,因为火炮技术的发展,船只接舷近战的机会越来越少,故本船只保留了十四门,用以万一在近战交战使用。”
“将军,您看,在本船舰尾处,每侧还另外安装了五门九磅长炮和五门尾炮,以便船只调头时,亦可与敌交战,从而保证战机不失。”
。。。。。。
听了约瑟夫全盘讲授的舰船知识,李啸频频点头,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他在心下感慨地想到,这艘总共有一百零四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可以说,这比许多明朝城池上的大炮都要多得多。尤其那些炮基本上都是长炮,属于红夷大炮的改进版,射程与威力,比明朝能铸造的那种铜胎铁芯红夷大炮,还要强得多。
李啸随即下令,将这首最大的一级战列舰,命名为“升龙号”,并作为自已的指挥舰。其级别也由荷兰人命名的一级战列舰,改为更符乎中国人命名习惯的“龙骧”级战舰。
四桅双层装有七十四门火炮的五艘大型战舰,在荷兰人的标准中,属于三级战列舰,现在其级别则被李啸命名为“虎啸”级战舰。
双桅单层装有四十六火炮的十艘武装轻型战舰,在荷兰海军中,其级别则不属于战列舰范畴,为辅助作战型船只,其级别被李啸命名为“鹰击”级战舰。
按李啸的想法,将来的战船类型,完全可以以这样的舰船为模板进行制造,如果种类丰富的话,还可以再细分为诸如一级龙骧,二级龙骧,三级龙骧之类,以实现李啸自有的舰船种类的完全命名。
接下来,李啸便安排了跟随自已来台湾的1200名辅兵,以及复于台湾的移民中,招收了品德过关忠诚可靠的1100人,总共2300人,作为水师军兵,配入各条战船之中,担任监督与实习人员,以实现对船只的实际管控,防止出现荷兰海员一手摭天不听指挥的情况。
其中,升龙号上配了300名辅兵水手,五艘虎啸级舰船上各配了200名辅兵水手,十艘鹰击级舰船上,则各配了100名辅兵水手。
接下来,李啸给暂代总头约瑟夫他们安排了任务,那就是,先在港口内让实习水手熟悉船只操作与火炮使用。在实习水手们大致熟悉后,带上监抚司的官员,就近去福建广东等地,招收移民,以进一步充纳台湾移民的数量。
在仅仅过了一周的时间后,荷兰方面便有大批商船过来,购买了大批的铁器、呢绒、丝绸和香烟,首次交易总额,便达100万两银子以上。
李啸军生产的产品,无论是铁器、呢绒还是丝绸,皆是做工精良,品质出众,同进价格却比同期的国际产品相平甚至更便宜,荷兰商人们在验货后,无不心花怒放,立即大把地掏出金银币购入。
而荷兰人之所以还进口他们自已能生产的香烟,却是荷兰商人的的精明决策。
因为,荷兰人虽能自已生产香烟,不过,但他们看到李啸的那些做工精良味道不错的过滤嘴香烟,卖价竟与荷兰在印尼的烟厂出厂价一样之时,精明的荷兰商人们立刻意识到,这样的新香烟一定会引领国际潮流。于是,他们马上做出了大量进口中华牌香烟的决定,准备将其大量销住欧洲市场。
荷兰商船队伍满载而归,在赤嵌城的中的荷兰台湾总督范德堡,见到商队带回来的大批明人商品,心中亦是十分喜悦,也为自已能及时与李啸达成贸易协议而深感庆幸。
他特意挑出十来匹上好的绸缎,装箱运往巴达维亚,送给自已的顶头上司,也就是东印度公司董事长扎恩,以在拉拢关系的同时,以这种方式向其邀功。
范德堡的刻意拉拢很快便收到了回报,扎恩授予了他一枚金光闪闪的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对荷兰共和国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授于其在台湾,可有更大更多的全权处理的行事范围。
收到勋章并且职责提升的范德堡,一时成为东印度公司同僚眼中炙手可热的当红人物。
荷兰人在与李啸的贸易中尝到了甜头后,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各国的商人,纷纷蜂拥来到鹿港,想与李啸进行贸易。
这样的事情,自是李啸求之不得的,他当即同意了各国商人的请求,与各国商人分别签署了贸易协定。
自此,鹿港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交易状态,而李啸军从山东带来的大批商货,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几乎售罄。整个商品销售额,多达500多万两。
由于这些与李啸签下协定的商人,其销路基本都在欧洲一带,并不与郑芝龙那主要在南洋与日本的销售通道相重叠,故掌握着强大海上力量的郑芝龙部,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放任这商人的商船前来鹿港进货。
而在李啸与各国商人广开商路之时,随着李啸军在台湾中部越来越具影响力,在二月中旬的一天,竟有三家弱小土著部落的头人,前来李啸的官府中,请求内附。
李啸大喜,对引领他们前来的拓殖团长丁佑笑道:“看到没有,我方若军势强盛,经营得力,则远夷自然宾服内附。这些土著,看来倒是颇识时务啊。”
丁佑也笑道:“是啊,在与荷兰人这一战后,我军在台湾中部,那可是声名如日中天,这三家弱小的土著部落,每部不过一二百人,为免遭大部落的欺压与吞并,便起了引我军为强力外援的心思,这才愿意内附,只不过,却正好让我军有归化他们的大好机会。”
李啸点头道;“丁团长之言,甚合我心,就设宴好好款待他们吧,宴后,再与他们详谈内附的细节。”
丁佑领命而去,不多时,宴席摆好,李啸亲自出席,与三名头人把酒言欢,和乐融融,宾主之见,顿是更为亲热。
宴后,李啸让丁佑为猛虎军代表,按李啸的要求,与这三个部落的头人谈妥内附协议,其内附的具体待遇与相关义务如下:
1、土著部落内附我军后,其部众人员,每年可接受猛虎军一定数量的物资与商品赏赐,以示荣宠。及若其部落在受到其他部落攻击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