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竖子-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
在天亮之前,桥瑁的营地已经搬出了两里地的距离,虽然说只是先将人马撤了出来,但是这么一个举动,却像是按下了一处开关键一般,连带着刘岱那边的人马也开始动作了起来。
第二百二十一章 冲突()
桥瑁安排手下的人安营扎寨,然后再有一部分人去收集敖仓守军的衣服,说是井井有条可能有些夸张,但至少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着。可是刘岱那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听见手下人汇报桥瑁带着人马撤离了敖仓城,这就让他急的不行了。
一般来说,想要攻城的话,手下的兵力至少要达到城内守军的五倍,这跟那些将士的素质关系并不大,只是单纯的因为攻守双方所占据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就守城来说,怎么也要比攻城要容易不少,居高临下,不说射箭、扔石头等手段,就是挥剑的时候也要轻松上不少,说得科学了就是借助了重力势能。
刘岱是不懂科学,但是手下有两万的大军,他自然也就不是个酒囊饭袋。桥瑁那边一撤,就将他一个人给留在了敖仓城外。虽然说有两万大军作为底气,但是任谁在这种孤身对敌且背后不安全的情况下都没有办法安心。
因为怕耽误时机,所以刘岱在派人去桥瑁那边问情由的同时,也开始指挥着手下的人马撤离敖仓城周围。可是等看见桥瑁就走了两里地就停下之后,刘岱却像是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看着这个距离,如果刘岱不跟上的话,那么在排兵布阵方面刘岱就太靠前了,要知道他手下虽然有两万的大军,但是为了围困敖仓城,却是分兵出去在另外的两面城墙外面也安插了人手的,剩下的那一面城墙虽然桥瑁也有派人去,但是算下来刘岱跟桥瑁的人手比例却是变了不少。
跟着桥瑁一起后撤了两里地,正要去质问桥瑁到底要干什么,却是突然听见了手下人传来桥瑁在收集敖仓守军衣服的讯息。
敌军的衣服向来都好收集,但那时建立在双方进行了作战之后,现如今要想收集敖仓守军的衣服,虽然说不算太难,但是也不是件太简单的事情,桥瑁手下的人为了效率自然就不可能瞒得太严密,而刘岱又有心对付桥瑁,早就已经安插了人手去盯着桥瑁的动作,因此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消息虽然是得到了,可是桥瑁到底想要干什么,刘岱却是想不太明白。混进敖仓城?靠着那么几件破烂的衣服就能混进去了?别说敖仓城内的守军会不会发现破绽,就算他们都是瞎子让人混进了城,可是又能混进去多少?人去少了,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刘岱决定去找桥瑁问个明白。可是等刘岱到了桥瑁的军营之中,才知道桥瑁一大早就已经去找韩言去了,无奈之下,刘岱治好转到也奔着韩言的军营而去。
这个时候的韩言,正顶着一个昏昏沉沉的脑袋慢慢地穿着衣服。
其实一大清早的韩言就被吵醒了,桥瑁那边动了之后,天亮黄忠得到了消息,这就过来找韩言禀告了,然而赶了一路的韩言好不容易能睡个好觉,自然不会搭理不识趣的黄忠。不去理会帅帐之外的黄忠,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就借着睡过去了。
黄忠是好说,知道韩言的态度之后也就没多停,接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而桥瑁却不一样,他来了之后就一直等在外面,韩言有心不搭理他却也架不住桥瑁一直等在外面。最后无奈之下,由闻讯赶来的黄忠催促着,这才算起了床。只是那有些发黑的眼圈,一时半刻是消不下去了。
让人将桥瑁领进了帅帐,瞅了眼明显带着心事而来的桥瑁,韩言强打精神,开口问道:“那个……”
“报~~~!兖州刺史到!”
帅帐之外传来的声音,竟然是刘岱也到了。
“怎么你们到我这开会来了是吗?行了行了,让他进来!”
很是烦躁地挠了挠自己的额头,韩言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让人把刘岱请进来。
“他怎么来了?”一听见刘岱来了,桥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刚要坐下的身子也重新站直了,“少师,我先躲一下!”
“躲?你往哪躲?人家就是来找你的!好好坐着吧!”
韩言当然明白桥瑁不想见刘岱,毕竟昨天才从刘岱的手下逃生,换谁来了心里都不会很舒服,可是刘岱也不可能是特地来找他韩言的,到时候刘岱在韩言这里发现了躲起来的桥瑁,反倒是会让韩言处于不利的地位。
“可是……”
刚想争辩两句,但是随之桥瑁就闭上了嘴巴。
就在韩言的话音落下的时候,刘岱走进了帅帐,直接冲着桥瑁就走了过来,张口诘问道:“桥瑁!你是不是想死了?无缘无故的,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把人马撤走了,你是什么意思?”
“我……”
身份确实没有人家尊贵,而且手头的势力也不如人家,况且对方又是携怒而来,盛气凌人,这一下子桥瑁就被刘岱给问住了。
不过好在韩言知道不能任由刘岱在这撒野,用手指轻轻敲打了两下桌案,犹豫着开口说道:“这个……兖州刺史,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不用着急!”
“说?说设么说?!他桥瑁把我一个人留在敖仓城外不要紧,可是这围困的圈子一乱,牛辅趁机来袭怎么办?出了事情少师您来承担这个责任吗?”
刘岱喘着粗气,将目光从桥瑁的身上转移到了韩言的身上,连带着火气也一并转移了。
“咳咳!我的兖州刺史,你要知道,这里……可是我的帅帐!”
被刘岱指着鼻子责问,韩言的脾气也上来了,眼中凶光一闪,说话也带上了三分的煞气。
本来站在韩言身后的典韦,此时听到韩言的话,立刻上前了一步。而站在另一边的项翼,则是干脆侧步离开了韩言身后,直接面对着刘岱了,看那浑身紧绷的肌肉,似乎下一刻就要出手了。
“这……我不是这个意思……”
感觉到韩言言语之中的冷冽,刘岱立刻从盛怒的状态下冷静了下来。
真要是韩言对他下了黑手,就算是有两万的人马,刘岱也不觉得自己的那些手下会愤然出手,为自己报仇,毕竟桥瑁的一万人马就在旁边虎视眈眈。
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计()
昨天的时候桥瑁是他刘岱砧板上的鱼肉,而今天,他刘岱却是韩言砧板上的鱼肉了。这还是他刘岱自己送上门的,想想自己的莽撞行为,刘岱真的想狠狠地给自己一个耳光了。
“冷静下来了?”
斜着眼睛看着刘岱,韩言忍不住撇了撇嘴。
如果刘岱要是不管不顾,直接跟韩言翻脸,那么韩言还说不准会高看他两眼。毕竟这年头不怕横的,可是怕那种愣的。刘岱手下的两万人马先不说,就是袁绍他们事后的态度都够韩言犹豫的。好在刘岱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知道权衡利弊,这就让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刘岱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缓和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开口说道:“是我太激动了,少师莫怪。”
“行了,冷静下来就坐下来吧!都坐,有什么事情,慢慢说!”
韩言抬起右手挥了挥,明面上是让桥瑁和刘岱二人坐下,但是实际上,却是让已经迈出了一步的项翼回来。
刘岱和桥瑁二人分别坐到了韩言的左边和右边,两人对视着,似乎都在压抑着内心的愤怒。
“怎么?两位大清早的跑我这来是来蹭饭的不成?怎么都不说话?”
韩言知道刘岱是来找桥瑁的,可是桥瑁是来干什么的韩言却不知道,刘岱为什么要找桥瑁,他还是不知道。
“是这样,桥瑁昨天不知会我就动了营地的布置,而且还派人收集敖仓守军的衣物。东郡太守可能是想派人混进敖仓吧?就是不知道那十几件衣服,太守大人准备分给多少人穿啊?”
刘岱的嘴角闪现了一丝冷笑,随后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将事情叙述了一遍。
“是这样?!”
刘岱这一说,韩言却是全明白了。
感情桥瑁是收集不到足够的衣服,所以一大早就着急忙慌地来找自己商量对策,而刘岱应该是察觉到桥瑁抛下他自己做一些事情,心有不该就找了过来。这也是韩言没有预料到的,本以为敖仓这边怎么也该有过几场大战,谁知道人家是真真正正的围困,根本就没有对敖仓动过手。
看见桥瑁面红耳赤,根本就说不出话来,刘岱可是来了尽劲头,“可不是!咱们这位东郡太守可是了不得,神机妙算,智计百出啊!”
“你!”
听着这略显刺耳的讥讽之语,桥瑁气得浑身直哆嗦。
“行了!衣服少怎么了?混不进城去还不能跟牛辅那边联系?有那么几件衣服派人假装个信使的,不就能骗过牛辅了?至于那么死脑筋吗?”
韩言倒是不在意自己的计策出现纰漏,一条道走不通,干脆就反其道而行,总是能有条路能走通的。
“骗牛辅?骗牛辅做什么?将他骗进城去?那敖仓之内的守备岂不是更加坚固了吗?”
刘岱脑子比较快,但是依旧想不通韩言的意图,这边围困敖仓,给自己找活做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敖仓之内的守备更加坚固?那又怎么样?难不成刺史大人还准备攻打敖仓不成?真要有那份心,东郡太守现在也不会只收集到敖仓守军的十几件衣服吧?”
想想这么长时间来刘岱跟桥瑁二人基本上什么都没做,韩言就忍不住鄙视起二人来。
“这个……”
听着韩言用自己刚才的话反过来嘲讽自己,刘岱的脸色有些难堪了,但是也找不到反驳的话。
说起来,牛辅的人马进城其实也是一件好事。三万大军,如果不进城,而是和刘岱他们直接相斗,不说最后谁输谁嬴,至少这损失是免不了的。韩言这边还好说,人马少意味着目标小,可是刘岱家大业大可是拼不起,真要是打起来,两万人马少说也要伤亡个几千人的。
刚才开口只不过是气不过,现在想想,刘岱觉得韩言的计划还是挺不错的。
“别这个那个的,如果二位没什么事情的话,不妨回去准备一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韩言强忍着没有打出哈欠来,不过这个时候确实也没什么好跟桥瑁二人说的,因此韩言打算先把这两个人支回去,然后好好地睡个回笼觉。
只是,桥瑁却是不太配合,面对着韩言,开口问道:“准备?准备什么?”
“哼哼!这都想不明白?少师应该是想让我们准备好人手,然后去诓骗那随时可能到来的牛辅吧?”
刘岱心眼比较多,自然很快就猜出了一些眉目,对于桥瑁的不屑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但是却根本没有要掩饰的意思。
“诓什么诓?骗什么骗?虽然你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但是跟我要说的完全扯不到一起。我跟你们说,回去之后整肃兵马,最迟晌午的时候,一定要开始攻城!”有刘岱在这胡琢磨,韩言也是够头疼的,因此不等二人再次发问,接着解释起来,“敖仓这边一定要有一个大战的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牛辅心生急躁,到时候再想做其他的事情也要更加容易一些,要是像现在这样风平浪静的,到时候绝对会出问题!”
“可是……”
听着韩言的话确实是有理,但桥瑁却是十分的不情愿。
其实不光是桥瑁,就算是跟桥瑁有嫌隙的刘岱,脸上也写满了不同意,只不过没有开口而已。当然这不能说是二人有什么别的想法,实在是韩言的话有些不合时宜。二人守在敖仓城外这么久都没有攻城,自然是担心自己的势力受损,而今韩言一句话就像让他们去做之前一直犹豫的事情,别说是他们二人,就算是换了曹操来都未必肯听韩言的劝说。
不过好在,韩言并没有为难他们,叹了一口气,韩言解释道:“也不是说真让你们去攻打敖仓,不过这样子总要做出来吧?敖仓的城墙那么干净,别说是牛辅了,要是袁本初看见这场景都要有些想法的。攻城拔寨难,作假还难吗?”
等着韩言这一番话说完,桥瑁和刘岱二人的双眼都亮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闲适生活()
虽然说起来不是很光彩,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少造假的情况出现。
对于桥瑁和刘岱或者说任何一个联军之中的人来说,攻城是不可能攻城的,等到讨伐结束这些人都不可能愿意攻城,可是别的办法又实在想不出来,因此便只能一直围困着敖仓城,也算是没有闲着。现如今有造假这个办法,这才算是打开了桥瑁和刘岱的思路。
攻城的景象,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