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竖子-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坐在主位之上的韩言,此时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了起来。轻轻向着身后的下人招了招手,下人会意,立刻就捧着酒壶凑了上来给韩言的酒樽倒起酒来。‘汩汩汩’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客厅之内这沉寂的气氛。
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韩言酒樽之中的酒又满上了,轻轻端起酒樽放在嘴边呷了一口,然后轻笑着着说道:“呵呵,怎么了?门外有恶犬拦路吗?怎么站在门口不走了呢?”
虽然韩言的话中没有标明是对谁说的,但是在场的这些人却都能知道这话是说给谁听的,毕竟现在站在门口的也就诸葛瑾三人了。
“少师大人,刚才我们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少师大人不要见怪。”
很是突兀的,诸葛瑾松开了抓着自己弟弟妹妹的双手,转过身来对着韩言一躬到地。
“哎!这是哪里话?我又不是袁隗那种权臣,没有这么小心眼。”摆了摆手,韩言没有顺着诸葛瑾的话说,反而放下了酒樽,热情地招呼起来,“怎么?是还没有吃饱吗?要不要再吃一点?”
“这……不用了!我们兄妹三人刚才都已经吃了不少了。”
虽然有些犹豫,但是诸葛瑾依旧坚定地回绝了韩言的提议。
“这样啊!那三位需要我派人送你们一程嘛?现在天色已晚,你们三个莫要出了事情才好。”
韩言没有丝毫动怒的意思,依旧笑呵呵地说着。
若是袁绍一类的人在这里的话,那么韩言这番话一定能让他们变了脸色,毕竟一般说这种话的时候都是变相的威胁,只不过今天韩言说这番话,倒也是真的出于关系这兄妹三人罢了。
“不必了。”
诸葛瑾摇了摇头,虽然动作缓慢,但却十分的坚定。
“哦,既然如此,三位路上小心。”
挥挥手,韩言似乎失去了继续跟对方说话的兴趣。
深深地望了一眼不再盯着自己看的韩言,诸葛瑾又深施一礼,紧跟着转过身去带着自己的弟弟还有妹妹离去了。
等诸葛瑾三人走了之后,羊秘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紧跟着向韩言询问起来,“呼!韩兄,刚才是怎么回事?我感觉你好像对他们兄妹三人很是……很是……”
“很是关注?”接着羊秘的话将他的意思补全,韩言开口说道:“这里面的事情你不明白,我也没有把握跟你说明白,所以说,这件事情你就先不要问我了。如果日后还有机会的话,到时我再将这里面的缘故一五一十地告知于你。”
说完这番话,韩言接着端起了自己面前的酒樽,也不去理会羊秘那满脸的好奇,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第一百四十一章 开明()
又跟羊秘喝了一会酒,紧跟着韩言就让人将羊秘给送回羊家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小子已经喝醉了。
也懒得去想为什么羊秘的酒量会这么差,韩言向着一边的羊衜一挥手,说道:“羊衜,今天的宴会其实就没有多少人,我也就不在这里陪你了。外面的那些是你的族人,你一会看着办就好了!”
“好!”
可能真的是跟韩言有代沟,羊衜本来话不算少的一个人,在跟韩言单独相处的时候,说话却变得异常简洁。
出了客厅,韩言贴着墙就往后院走去。因为不管怎么说现在前院里面羊家的人都在那里喝酒,哪怕韩言身为主人家,却也没有去打扰人家的必要。
转回了后院之中,韩言又犯难了。
下午的时候没有地方去,结果韩言趴在院子里面的石桌之上就睡着了,这倒算了,毕竟只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外面睡就在外面睡了。可是到了晚上韩言却不能再这样了,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自己家,哪里有这样做的?
再说了,距离前往临淄还有整整四天的时间,难不成自己还要要在院子里面住五天?这也太可笑了吧?
就在韩言烦恼的时候,一个侍女走了过来向着韩言行了一礼,紧跟着转过了身去,示意韩言跟着她走。
韩言认得,这是服侍蔡琰的一个侍女。
跟着侍女走进了蔡琰的房间,眼看着床榻的边上已经腾出来了,韩言知道,自己今晚是有地方住了。
不再多言,和衣躺在了床榻之上,回想起今天的事情。
今天的事情,倒不是韩言不愿意跟羊秘讲,实在是这种事情没有办法跟羊秘开口。毕竟一旦要说这些事情,那么无可避免的就要给韩言穿越者这个身份编织谎言了。
一切的事情,其实都是从泰山郡郡丞派孩子过来开始的。只不过这个爆发点却是在刚才诸葛瑾三人将要出客厅的时候。
如果不是泰山郡的郡丞让孩子代表他过来,那么韩言自然是不知道泰山郡的郡丞竟然是姓‘诸葛’的,也更加不可能明白一件事情。
而这件事情,便是韩言现在所处的时代乃是东汉!
虽然是东汉末年,但是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东汉,而不是说三国之类的混乱时期。也正是因为之前没有想明白,所以韩言之前才会没有反应过来,从而问出‘莫不是诸葛亮’这种傻到了极点的话。
在原本的历史上今年应该是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现如今不管是曹操,又或者是刘备,还有袁绍,都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大一些的也没有大多少。
像是孙坚一类的人物也不过跟袁绍等人一般的年纪,因此像是孙观的子嗣如孙策、孙权等人,现如今就算不是个光着屁股到处跑的小屁孩,其实也没有相差太多。
而很不凑巧的是,诸葛亮其实是跟孙权差不多年纪的,而孙权又比孙策小上那么几岁,因此现在的诸葛亮,其实就是一个身高一米左右小屁孩。
要说为什么韩言能够猜到诸葛亮的身高在一米左右,其实很简单,因为刚才韩言用眼睛目测了一下,诸葛亮的身高差不多就是这么高。
刚才的那个诸葛均,其实就是诸葛亮!
刚才在诸葛瑾快要走出客厅的时候,韩言的那一嗓子其实是在试探对方,如果对方不认识‘诸葛亮’的话,那么回答自然就会像是‘什么诸葛亮,我不认识’这一类的话,可是偏偏诸葛瑾不知道这里面的陷阱。
韩言问诸葛瑾‘诸葛亮是不是吃饱了’,诸葛瑾却是本能地道谢并婉拒,在拒绝韩言的同时也是在另一方面承认了这个‘诸葛均’就是诸葛亮。正是因为知道了现在的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小屁孩,韩言才会如此出言试探对方。
至于为什么后来韩言在发现了诸葛亮的真实身份之后却又放他们走,其实也是出于他的一番考量。
确实,如果说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对于诸葛亮这等人物没有任何觊觎的话,那自然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诸葛亮虽然经过了《三国演义》的神话,但是要知道《三国演义》成书是在元末明初,可是诸葛亮的‘武侯’称号却是延绵千百年,就算是从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都能知道历代百姓对诸葛亮的崇拜,显然这诸葛亮也不全靠文学演绎来提升形象。
当然要说韩言对于诸葛亮有什么心思的话,倒也真的说不太上,毕竟现在的诸葛亮真的就只是一个小屁孩罢了。要知道一个人的成材其实更重要的还是环境,说什么天赋异禀其实都是扯淡。
虽然说现在的韩言是真的能够将诸葛亮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接下来该由谁来教导诸葛亮学习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反正韩言不认为自己这位‘少师’能行,而荀靖在奇门八卦方面也没见过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与其把一个天才绑在自己的身边让其变成一个废柴,倒不如放任他出去闯荡,只要他的老子继续在泰山郡好好地当他的郡丞,韩言还用得着担心诸葛亮将来不回来?
至于说诸葛亮将来成材之后会不会帮自己,韩言倒是真的不担心。一来诸葛亮成材少说也要有小二十年才行,这段时间韩言会遇到什么事情他自己都说不准,又哪里会去理会一个诸葛亮?
再者说了,诸葛亮就算成材了,凭借韩言的身份招揽他又有什么困难的?普天之下,有能力又有态度去辅佐大汉天子的人总共也没有几个,而这么几个人里面又有谁比得上拥有‘帝师’光环的韩言呢?
韩言丝毫不担心将来的事情,毕竟所谓的将来还是有一些远了。
自己所了解的那么一点三国的知识排不上用场,韩言也没有太过沮丧,毕竟自己能走到今时今日这个位置,靠的从来都不是对历史的了解。
眼下,韩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夺取临淄。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盘算()
现今的临淄,想必已经乱成了一团了。
不过也不是说是青州的黄巾已经攻打临淄,毕竟临淄身为青州的治所所在,守军还是有不少的,黄巾贼如今就算人数不少,但是直接攻打一州的治所也是不大可能的。
问题,其实还是出现在那帮汉室宗亲身上。
之前的时候韩言就已经想过了,要拿临淄,甚至是说青州,都不是个难事。因为青州之内一没有世家门阀;二来现今也已经没有了刺史、州牧。
虽然说青州之内还是有黄巾贼肆虐,但是却已经从朝廷的掌控之下脱离了。且不说洛阳的朝廷那边能不能收到青州刺史焦和已经亡故的消息,就算是洛阳那边能收到,那董卓也未必还有精力去管一个自己根本够不着的州郡了。
再者说了,就算董卓有能力去顾忌青州,并且任命新的青州刺史,可是现在能担任一州刺史的人物谁还会听从董卓的命令去一个根本够不着朝廷的地方当官呢?退一步说就算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兵荒马乱的,又能够穿过这战火不断的中原之地去到那黄巾余孽横行的青州并且收服青州吗?
当然除了董卓之外,袁绍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袁绍如果想要染指青州,像给韩言安排‘镇北将军’那样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去管理,那韩言大可以不去理会,毕竟袁绍虽然是扯虎皮、做大旗拉起了一支‘勤王’的队伍,可是真要说起正规性来,却也未必比得上他口中的那个‘逆贼’董卓了。
所以说,在韩言面前唯一的问题,便是青州之内的汉室宗亲。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个王朝,在宗室的问题上宗室要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那边是人太多了。
不管是最开始的周王朝也好,还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清王朝也好,子子孙孙都是需要分封的。而在古代之中又没有这个避孕的观念和技术,所以说皇室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其实与一般的百姓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人都是越来越多的。
最典型的,像是刘备。一个织席贩履的家伙竟然也是皇室宗亲,如果这件事情其本人不说出来的话,谁肯信?人们都说‘功高震主,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可是在汉室宗亲之中,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人员众多,封无可封’了。
不过饶是如此,被分封的人之中也有级别的,一般来说与在位的天子关系越亲近的分封的就越高,而那些立下了一些功绩的就稍微差一些,剩下的那些没有关系也没有成绩的就只能拿着祖宗的爵位一级一级往下降了。
青州之内管辖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齐国还有北海国等合共两郡四国,就算是青州的治所临淄其实也是在齐国之内,并且同时担任了齐国的治所。
如此细细地分析,青州之内的皇室宗亲究竟有多少,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
令韩言感到高兴的是,这青州之内的皇室宗亲没有什么太过有名的人物,不然的话这趟青州之行可能就要更加的难办了。不过韩言没有思考过的是,在东汉末年像刘备一样‘有作为’的皇室宗亲,又能够有几个呢?
《庄子·知北游》曾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的一生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区区的五天呢?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真要说时间有多长却也谈不到。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韩言除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思考过青州的事情之外,剩余的时间就再也没有理会过,转而将全部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老婆还有孩子的身上。
可以说,如果不是还需要上厕所的话,韩言这五天其实都不会出屋,而是会一直陪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了。不过与之相对的,董白的脸色也越来越冷的,冷得韩言看完一眼之后就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被冻僵了。
五天的时间一过,带着些许的不舍,还有更多的情形,韩言收拾好了行装,立刻就带着典韦还有乐进两个人,与羊秘两兄弟一起上路,前往临淄城去了。
在离开家的时候,韩言还想过是不是应该把典韦留下,毕竟现在自己的身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