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78部分

大明领主-第278部分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眩菖铮⑶颐咳硕剂斓搅吮鳎钇鹇朊咳耸掷镉幸话巡说叮蛘咭话阎裰瞥っ褂幸恍┌傩漳米抛灾频墓�

    可以说李过这次完全把这群百姓当成了士兵武装起来了。

    军中还有一些强壮的妇女,用于军中搬运物资和做饭,洗衣,劈柴,烧水。

    可以说对于裹挟百姓的管理,大顺军是行家里手,没有比他们更加善于管理人数庞大的来自四面八方,四乡八村的百姓了。

    从高空俯瞰下去,整个荆州府就是一座巨大的军营,或者一个劳动场所。

    从府城,到县城,到各个城镇,都有人在劳作,不是修葺城墙,就是开挖护城河,要不就是修理河道,再就是修营寨,或者在地里抢收作物,水果,砍伐树木。

    一个个地方都好像要在大战来临前做好大战的准备都有样子。

    这一切都被张强掌握了,同时还被军情部的情报人员汇总起来,然后送到了萧飞的指挥部,可以说对于荆州府的情况,华夏军要比李过还要了解。

    府城里面看装束,大约有三万精兵还有七万最强壮的青年在劳作,大约有几千名老人和妇女在作为后勤支援大军打战。

    在荆州府府城周围的县城里面,每个县城摆着几千正兵,几千百姓,各个方向都有一个万余人的部队驻守在要道上,建有一座大营保护这些县城,准备随时救援这些县城。

    在潜江县城,面对孝感的方向更是有三万于部队驻扎,五万于百姓劳作,随时准备迎击华夏军。

    而就在华夏军结束了对陈友正的围攻,胜利消灭陈友正的反正军,正在忙碌着整编,甄别那些百姓的时候,萧飞跑来了,对张强道:“大都督,李过送来一份投降书,希望投降我军。”

    “啊,他想着投降我们了?”张强很意外,什么时候,李过会屈从别人了?

    难道他收到了陈友正被包围并且歼灭的消息了吗?

    难道他害怕了?

    他获知了华夏军已经四面包围了他,他的大顺军已经认识到了和华夏军死拼是不理智的举动了吗?

    “他真的投降了我们了?”张强问道。

    萧飞道:“他派来一名使者,那名使者是原先永历大明的官员,后来清军打过来,他投降了清军,再后何腾蛟打回来,他又反正了,李过到来以后他又投降了李过的大顺军,从他的行为来看,并不受李过待见,要不然不会被派来做使者,这样我们即使杀了他,李过也不心疼,因为不是他们大顺军的将领或者官员。”

    “使者说了什么?李过还有其他的要求吗?比如官员或者他的部队怎么处理?”张强知道李过投降,像他这种流寇,又或者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就投降,他们都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投降敌人,甚至会自尽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的人。

    “使者说,大顺投降可以,可效忠华夏军,但华夏军要保证大顺仍然自成一体,保留所有的大顺军军官和士兵,并且提供华夏军的武器和火炮,大顺军可以同清军作战,但不能同永历大明作战,他李过要成为华夏军近卫旅的一个旅长,官位至少是提督。”之后萧飞又说了一大堆的话。

    无非是要官,要兵,要钱,要地盘,要权,但不要华夏军管他们,他们地盘上的事情,他们做主。

    这些条件简直就是屠心了,投降都能投降的这么大义凛然,大言不惭,还真以为华夏军是柿子捏的,软不邋遢的。

    萧飞试探的对张强道:“要不,咱们先答应他们?拖延一段时间,咱们先把何腾蛟赶出湖北州再说,何腾蛟可是一个狗皮膏药或者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如果放任自流,不定给咱们造成什么危害呢?咱们马上就要打洪承畴的鲁国清兵了,尽早解决湖北州的问题,或者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老实一点,到时候咱们派人进入他们军营里面,用软刀子慢慢收拾他们?”

    “呵呵,”张强对萧飞笑了一下,“你认为我可能答应这样的事情吗?华夏军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向谁软弱过呢?我不想把问题留在以后解决,以后他们也是大患,我可不是崇祯,也不是杨国栋,更不是杨鹤,或者是孙传庭,剿不清,让他们死灰复燃,只有战争,只有消灭才是华夏军的宗旨,如果不能完全臣服,咱们就和他们用刀子,用枪炮说话,从来没有用枪炮搞不定的事情能用嘴谈成的。明白吗?”

    萧飞大汗淋漓,“是,大都督,我明白了,我马上布置对他们的围剿,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

    萧飞走了以后,张强和古月笙忙着收拾陈友正的这一摊子。

    陈友正的这一摊子总的来说好说。

    把死伤的尸体让那些百姓一埋,伤员运回孝感让华夏军的军医医治,医治一下,重伤的运到武汉府安顿,哪里设置一个伤员的俘虏营,在哪里养伤就行。

    轻伤员救治一番以后在孝感县城安顿,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跟着民兵训街,比如打扫庭院,打扫军营,由民兵先看守起来,以后送到俘虏营。

    俘虏营有甄别他们的守备营军官,在哪里将依据他们以前的经历对他们进行甄别,原先投降过清军的关押三年,原先就是陈友正的反正军的,没有祸害过百姓的关押两年,祸害过百姓的关押五年,罪大恶极的关押十年,这种处罚也适用于原先是清军的反正军。

    那些身家清白的,一直跟着反正军,打清军,口碑好的关押一年,如果有意加入华夏军的关押五个月,然后送进民兵低级别的队伍里面成为民兵,那些有能力的在高级别的民兵队伍里面当兵,将领们则关押三个月,然后直接加入守备部队,成为冷兵器部队的军官,提拔使用。

    像陈友正,在一番促膝长谈,他又积极主动的向华夏军靠拢,就直接任命为一地的守备营营长,调回江西州,让米淳去看着他,并且给他分派一批亲卫,看着他,保护他。

    大量的老弱妇孺百姓,在关押一个月,甄别一番以后直接安置到附近的乡村和县城,或者放他们回家乡。

    他们将在家乡或者新的乡村受到当地民兵队伍的监视,一年以后如果没有多大恶行,就解除对他们的监视,给他们办理户籍,成为普通百姓,享受华夏军的百姓待遇。

    张强想着等解决了李过以后,把那些他们的亲人也放回去,让他们全家团圆,老老实实的当华夏军的百姓。

    他相信这些百姓只是被裹挟,没有多大恶行,甚至有些人讨厌或者反感大顺军,对于华夏军还是爱戴的,这样的百姓应该不少,华夏军能很快稳定这个地方,恢复这里的民生,让派来的官员尽早展开民生建设,那样华夏军就不需对他们进行补贴了,毕竟恢复当地的生态和民生,战斗,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人力,物力,华夏军虽然财大气粗,这几年发展飞速,可一个个地盘打下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让他们自力更生,为华夏军产生更多的税收才是华夏军要做的事情。

    但这样的过程,张强以为,至少得一年以后才能完全完成。

    清军和何腾蛟,李过的忠贞营在湖北州折腾的可是不轻啊。

    华夏军必须在湖广州和湖北州两个州免税一年,甚至一年半,两年,三年也说不定,那样才能彻底恢复这里的生计。

    华夏军用了近十年的功夫才把浙江州建设的超过了大明最繁华时期的实力和样子,福建州正在缓慢的赶上来,正在摆脱贫困,摆脱战争,脱离了输血,为华夏军整体国力的上升做出了贡献,而江西州还在建设当中,虽然有一些税收了,可合也落在了当地,而且还面临着南明国的威胁,还得承担一部分民兵和村卫队的军费,当地还驻扎着大量的正规军部队,防范南明国和永历大明。

    而半个广东州,半个安徽州,半个苏州州则完全处在边境,战争的范围内,民生发展缓慢,人口的增加使得这种发展更加缓慢,下一步张强准备把这些地方的百姓转移一些到湖广州和湖北州,填补因为战争导致的百姓逃离,百里或者几百里也见不到一个人的窘境。

    就在张强忙碌了几天,华夏军正在将重心转移到对李过的大顺军展开围攻的时候,萧飞又跑过来。

    “大都督,李过的使者又回来了,他这次提出,可以接受华夏军的整编,但忠贞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将领,还有官员希望得到华夏军的赦免,同时他本人希望能不被追究责任,并且希望继续带兵。”

    (本章完)

第487章 暗渡陈仓2() 
“打,谈什么谈,给我将他们直接拿下,我告诉你们不要和敌人讲什么人情,功劳,政治,直接用军队碾平他们,垂死挣扎而已,早干嘛去了?”张强很是焦心,为了几个上不来台面的小势力,让他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他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了。

    古月笙走进来,正好听到张强有些不耐烦的话,上来安慰张强道:“大都督,大都督息怒,我想萧飞将军也是想要把事情办的圆满一些,毕竟那些被裹挟的百姓将来也要成为咱们的百姓,能不造杀孽就不造杀孽,以免他们对咱们怀恨在心,无法一下收复过来,以后咱们还得耗费时间和精力,心血去化解他们心中的仇恨。”

    “没什么仇恨,既然来当兵,吃粮,就应该想到他们时刻要丢掉性命,即便是强迫的,也应该知道做好被杀死的准备,要是他们敢在战后怀恨在心,就把他们丢苦役营去,反正咱们发展经济的区域发展经济,这些新占领的区域却需要大量的苦役去牺牲,为了华夏军将来可以早点统一天下,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张强根本不卖古月笙面子,只想早点结束这场战斗,然后腾出兵力来对付盘踞在另一半湖北州地盘上的何腾蛟这个永历大明督师,总督的势力展开围剿。

    古月笙一脸难看的样子,却也不能对张强发作,因为人家是君,他们是臣子。

    华夏军可没有什么主辱臣死,可没有什么御史制度,没有不怕死的御史什么的,一切大事情都是大都督拿主意,他们执行,一切民政事务这些事情都是内阁开会讨论,各抒己见,然后首相和副首相拍板决定,然后放给下面的内阁各部尚书去执行。

    一切军事事务由魏无忌去具体管理,一切重大军事决策由大都督提出,或者亲自执行,或者交由各支部队去执行,或者交由国防部尚书魏无忌去看着执行,军情部负责对外监察执行情况,民情部负责执行对内监察执行情况。

    总之,一切大都督说了算。

    大都督就是王,就是皇帝,金口玉言,他说了你们必须去执行,不能违逆。

    萧飞站在一边,忍不住多嘴了一句,“大都督,还是和末将去和他们谈谈,也许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他们,至少可以让他们放弃用那么多百姓充当炮灰消耗我军弹药,他们这些兵力不同以往兵力,那就是兵,民夫也是充作战卒,被俘了也无可奈何,被杀了也无法怨天尤人。

    可这些人是真正的当地百姓,咱们少杀一个人,就少结一点仇,对以后古大人统治和管理这里有着很大的帮助,有了他们以后咱们招兵还是管理民生都不需要费多大劲了。”

    张强不耐烦的挥挥手,“看着办吧,我的目的很简单,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让这里转做前沿出发基地,为下一步进入河南府,包围洪承畴的率领的清军新军做准备。”

    “谢大都督,三天之内,末将一定将荆州府拿下,将完整的荆州府交给大都督,交给湖北州州长,巡抚古大人管理。”萧飞立下军令状。

    随州王场镇小渡口,李过身披枣红色披风,骑在一匹杂色战马身上,回望潜江县城,再往荆州府府城。

    身边的高一功同样装束,落后半步,同他一样无限感慨的回望两个地方。

    半晌,李过问道:“高叔,太后走了吗?”

    李过又名李赤心,是李自成的侄子,在大顺兵败之后,带着一路军撤退到了南方,主要同南明的何腾蛟征战,从属于何腾蛟,后来多次同堵胤锡合作,如今两人一个被清军打的遁入大山不知所踪,一个被华夏军打的退守襄阳府,他们带领残兵败将被华夏军包围在荆州府。

    高一功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氏的兄弟,辈分比他高,资历比他深,但显然声望和威望在大顺军中,尤其是这一支以李过自己的亲兵老兵为主的忠贞营里面,李过要比他身份和地位更高一些,虽然高一功是皇后的兄弟,大顺军也称高氏为太后,因为她为李自成生下了儿子,可儿子还小,这一路兵马就以李过为主。

    李过在整个大顺军里面威望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