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69部分

大明领主-第269部分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勖腔拐媸撬强谥械呐涯媪耍屠钭猿梢谎换谎牡燃读耍蚁肴盟浅缘憧鳎锨宄约菏撬廊蛔鲈勖堑母接贡冉虾茫裨虻幕埃也唤橐獬霰俳萄邓牵壳暗奈侍馐俏颐窍衷诘拇呈羌唇淮竺鞯牧礁觯蛘呷龀⒌卸裕故窃勖堑母接购桶朊擞训穆彻湍厦鞴舛曰木姆⒄购屯骋淮笠岛懿焕!�

    “朱大人,你马上回中枢坐镇,帮助周首相稳定朝中的局势,不能让咱们后方乱起来。”朱大典起身,他刚才就要走,但被张强临时起意压下了,此时听到张强吩咐,再次起身同众人告别。

    张强想了想,又对朱大典道:“等等,你带句话,浙江州的作为华夏军的老地盘,也应该有一个统筹的管理人了,我想张名振已经在中枢一段日子了,就让他出任浙江州的巡抚吧,管理民政,这样中枢就能甩开浙江州的事物,全面统筹华夏军的民政了,至于他原先的部卫职务,仍然兼任,就像福建州的尤海波一样。”

    朱大典道:“是,大都督,我回去就和首相说这件事情。”

    米林想了想,举手说道:“大人,唐殿风以前做宝中府的知府,提督,也有一段日子了,如今湖广州刚下,他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不如让他主持湖广州的工作,出任湖广州的巡抚,这样就加强了华夏军的民政工作,理顺了咱们的民政事务。”

    张强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在几个人脸上扫了一眼,朱大典道:“唐殿风不错,我没有问题。”

    米淳也微微点头,沉声道:“我也没有问题。”

    古月笙道:“我也没有问题,在这件事情上。”

    张强开口道:“我本来想让古月笙主持湖广州的工作的,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么,就这么定了办,这里大家都是内阁成员,虽然其他内阁成员不再这里,不过我就在这里一锤定音了,就这么办吧,古月笙,你等着接下来打下湖北州主持湖北州的工作吧。”

    (本章完)

第471章 战争红利() 
“古大人,你认为有问题的是什么?”张强抓住古月笙的话语问道。

    古月笙道:“还是那个,我不同意给清军提供我们的武器,那样是助纣为孽,”

    “哈哈哈,”众人大笑。

    古月笙依然执着的说道:“如果两个清军对立势力获得我们的武器,实力加强,他们内部突然化解来,或者冰释前疑,我们不是亏了,反而壮大了敌人实力?”

    米林点点头,“嗯,这种考虑也不错,有这种可能,那样我们以后再打他们就有些难了,不过我们可以严格控制武器的出口和数量,还尽量使用缴获的敌人武器贩卖给敌人,即使我们不提供武器,敌人也有四个镇,四万多兵力装备了火器,他们接下来肯定有明白人看清楚以后战争的发展趋势,会向这方面发展,我觉得小心一些就行了,但钱还是要赚的。”

    众人微微点头,张强看着朱大典没有走,朝他挥挥手,让他先去办他的事情去了。

    这样堂上留的官员就越少了,最后张强把其他一些低级的官员也打发走了去办事情去了。

    留下了米林,米淳,古月笙三个人在堂上。

    商讨了一会儿,米林先走了。

    军情部的摊子是越铺越大了,他都快管不过来了。

    华夏军如今最忙的有两个人,米林和周粥,米林的军情部摊子越来越大,而张强还从他的部署里面不断的调出人手,去充实民情部,民情部后来才发展起来,军情部干将,也是国防部干将,黄韬,被调到了民情部,执掌民情部对内执行监视,马三立带兵去了,马汉也带兵去了。

    田斌也远在敌营中,王冲和赵狐也在敌营中,张超又有其他任务,他得重新培养人手。

    事必亲躬,可算累了。

    周粥一个人贵为首相,执掌内阁,可内阁让张强安排的到处都是,金声今天也被调出去了,杜歌还在内阁,可也管着一摊子,钱秉镫也在内阁,方以智也在,可周粥的身边的内阁各部还是人手不完整,还得他事必亲躬,也是累啊。

    民政可是比打仗更加累人。

    所以张强赶紧把朱大典叫来商量一下,就打发回去帮助周粥了。

    把内阁的各部尚书安排在各州做兼职巡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给这些尚书加担子,同时也分担周粥他的压力,让他只管中枢的事情就行了。

    唉,来了这些年了,自己这个穿越者做的还是行军打仗的事情,对民政可是半点插不上手啊,要让自己去搞,那该有多乱啊,看来穿越者只适合引导和平时出点小点子,最重要的是当甩手掌柜,享享福。

    可自己这些年来享福了吗?

    好像这违背穿越者的定律啊,那个过来不是左拥右抱的,自己却连个体己的人都没有啊。

    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找个女人了?

    哪有那么容易啊,朱盼盼倒是不错,可开头和自己的误会,让自己对她的印象相当不好,现在虽然因为他老爹的努力,两个人也因为时间关系,改善了不少,可这个女人又像她老爸那样迷上钱了,开始学着赚钱了,还搞的不错,相应的时间就不多了,两个人一个因为打战,一个因为经商,见的次数就少了。

    唉,命运捉弄人啊。

    一番感叹,张强回过神来,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看大堂上,除了侍立的亲卫,就是米淳和古月笙两个人了。

    米淳和古月笙在远处不知道在商量着什么,好像把自己忘记了,

    “咳咳,”张强咳嗽两声,提醒他们自己还在这里。

    古月笙和米淳跑过来,也没有一点不尊重,也不是很尊重,这里没有外人,张强以前和他们一起打天下平时也没有架子,因此两个人很是随便的笑着,古月笙对张强道:“大都督,我想马上去湖北州上任,接管哪里的民政事务,让萧飞将军能腾出手来对付敌人。”

    “好,去吧,急着多带点兵,湖广州虽说被咱们拿下了,一些培养的官员也陆续进驻了,守备营也来了,可毕竟地盘大了,兵力也不是很充足,一些地方还不是很安定,你要提防敌人从云贵州或者什么偏僻的地方窜出来伏击你,我可不能损失我的心腹大将啊,至少带一个团的兵力,明白吗?”

    古月笙立刻感动的说道:“是,大都督,谢谢大都督的关心,我的亲卫队就有一个营,我再去调一营的骑兵,加上一队民兵步兵就行了。”

    “你不带一些官员过去?”米淳问道。

    张强也道:“是啊,江西州咱们解放有一年多了,米淳这里的官员也配备齐了,你从他哪里调一些人手也打扰不了他多少时间,到时候你培养好官员,再把官员还给他。”

    古月笙摇摇头,“不用了,我带了五十名官员,有中枢的户部官员,也有一些兵部的官员,还有九江府的一些民兵军官,他们都是一些咱们退下来的老兵,既能当官,也能当兵,湖北州还处在战区,要那么多官员去了,是损失,万一被敌人抓了,还损失咱们的威信,我去了慢慢改变,就像咱们当初初立的时候那样,慢慢培养吧。等湖北州全定了,我再从户部调一些官员来。”

    “嗯,路上小心,米淳,调一部分你的亲卫给他,然后你也赶紧回九江府吧,在哪里和唐殿风交接了以后,让他来长沙府上任,我近卫旅要进湖北州坐镇了。”

    “是,大都督,我这就去办。”米淳和古月笙退了下去。

    张强放下茶杯,走出大堂,在大堂外面的天井里面打了一会儿拳,这是他来这个时代,从一些武功高强的侍卫哪里学来的。

    中国的武术,强身健体的效果还是不错了,但要论战阵厮杀,还真不如后世西方的那些经过科学设计的搏斗术。

    没有了战场厮杀的危险,张强也就练习武术强身健体,同时防止自己身处高位,身体发福。

    看看周围的侍卫,一个个身才高大,一个个彪悍异常,张强就有点危急感,不知道系统能不能给自己一套真正的厉害的武功什么的修习。

    刚想到这里,系统就说了,“你一个智魅流的领主要那么厉害的武功做什么,统领的兵力越多,地位越高就是你最强的保护。”

    “哈,”张强不快的回应了系统,自己智魅流的领主怎么了,华夏人都爱武术,都想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侠,想想还不行啊。

    就在张强和系统怄气的时候,一名亲卫跑进来,对张强耳语道:“大都督,西南发生了一件紧急的事情,李定国不听文安之的劝阻,带领大军进入了缅甸,去营救永历去了。消息从军情部情报员传到咱们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之久了。”

    (本章完)

第472章 前沿议事() 
李定国这时候跑去营救永历去了,张强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反应过来,等他脑袋里面的各种关系缠绕逐渐理清楚的时候,才缓缓的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正好,可以放心的打何腾蛟了,不用担心什么了,文安之和那帮大顺的旧将都在四山州,他们手再长也管不到我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这个情况可真是及时啊。”

    “去给萧飞传令,尽快搞定何腾蛟,要不投降,要不就被灭掉,给何腾蛟带个消息,先礼后兵。”

    “是,大都督。”亲卫传令去了。

    张强感到轻松了,起码对手永历大明不会和自己作对了,不可能和南明国联手了,这样自己要对付的就是一个实力不济的南明国了,他们不会翻起什么大浪花,至少不能和自己兵戎相见,他们都是华夏军教出来的,知道华夏军的厉害。

    至于一些小手段,肯定有,问题是华夏军会怕他们吗?

    不可能的。

    李定国啊,你走的真是时候,张强就怕李定国带兵来和华夏军死磕,那个家伙至少是明末少有的战神级别的战将,清军很多将领都折在他手里,要不是他实力较弱,要不是永历扶不上墙,李定国可能带领大明复国,这点要是具体推演起来还真是有那么一点可能的。

    不过实在是几个大明朝廷都是扶不上墙,不能帮他多少,他又是躲在云南州那么偏僻远离中原,远离财富和远离资源的地方,不仅是穷山恶水,还是人口匮乏的省份,哪能应付得了吴三桂这样有清军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种物资的大奸雄,最后不得不逼的远走缅甸,后代成为哪里的汉人华裔。

    而吴三桂凭着上国的优势,逼着白莽交出了永历,然后用弓弦勒死了永历,结束了汉人最后一个抵抗的国君,汉人朝廷。

    而汉人则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被洗脑,被统治,被压迫的时代,直到近代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华夏军的各方都安排妥当了,张强也带轻松了一些,带着人手在湖广州游历起来,去了各个地方,总体来说,经过这一个月来的战斗,湖广州基本上已经安定了下来。

    唐殿风很有一种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不到半个月上任的时间,就将湖广州梳理的井井有条,各种官员随着金华中枢的相继配置到位,湖广州的大明,南明,还是何腾蛟的私人派遣的官员,或者清廷任命的官员,一律被拿下。

    华夏军配备的官员上位,按照华夏军的规制,开始改造各地的官府,梳理人事关系,提拔一批,打倒一批;很快已经恢复到战乱前的安定状态。

    民情部派遣的官员和情报人员迅速的深入田间地头,官府,商埠,进行明察暗访,很快揪出了一批民愤极大的地主和豪绅,官员,抄家,抓捕,下牢。

    很快张强就知道了这次抄家,下牢所收获的资财有多少了。

    不算那些物资,光银两就达到了一千万两,令华夏军在湖广州的财政一下充盈起来,抛去前期为湖广州的战斗付出的军费二百万两,后期派遣民兵和官员付出的费用一百万两,消耗物资,弹药,以及伤员,百姓安置用去的三百万两银子,华夏军获得了四百万两盈余。

    这些都是华夏元折合过来的银两数目,这意味着,华夏军将在湖广州的投入全部收回,还赚了四百万两,同时这四百万两银子将作为湖广州的财政留在湖广州,不用上交,等于华夏军不用在湖广州承担前期建设的费用,少用了四百万两,极大的缓解了华夏军的财政。

    华夏军虽说占领了大明东南,西南一小半地盘,等于是把大明原先最富庶的地盘占领了,所获得的资财肯定要多,而由于张强开发出了各种赚钱的方法,比如贩卖军火,把各地的商品集中起来由华夏军发卖,赚取了巨额利润,充盈了华夏军的国库,可华夏军开支也巨大啊。

    首先,华夏军养着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就是一笔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