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46部分

大明领主-第246部分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把这个忘记了。一会儿一定要把米林招来,让他马上建立信鸽系统,增加军情部的效率,要不然千里之外的战斗或者情报通过情报员传递,少则四五天,这要信使全力以赴,还要有接应的情报站点,动用很大人力物力才行,多则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要是四川那边,估计得三四个月时间。

    情报员很可能因为半路上的强盗,兵匪,还有黑心的店家的伏击,加害而使情报完全失去联络,四山那个地方多年征战,又是穷山恶水,千里没有人烟,饿也把情报员给饿死了,传递情报很难。

    拥有信鸽情报系统,虽然有可能信鸽被老鹰,人为抓住,可多放几个,总有一个能把情报传递过来,远的不过一个月,近的只要几个时辰就能过来了。

    失算,现在要组织这样一个系统,差不多铺满全国得一年到两年,但在东南,西南这个地方,华夏军和南明国占领地上很容易,差不多就是两个月作用,利用现成的系统就能铺垫开来,民间肯定有养鸽子的人,到年底也能把东南和西南的情报系统铺开。

    信鸽情报系统加上自己的战鹰,能把指挥作战的效率提升到两到三天之内,很多地方的情况也不会太大变化,除非特殊情况,比如梧州府的冯双礼,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如何了,是不是已经城破被杀了。

    “我要怎么才能操作战鹰?”张强问道。

    “战鹰需要耗费精神点数,每一次出动千里外的战场需要三点精神点数,而且对于你的身体要求很高,如果精神不好,体力不能支持,就不能操作战鹰,否则会减少滞空时间和距离,目前你有五点精神点数,你的身体体能能支持战鹰滞空二十四个小时,你确定放出战鹰吗?”

    “那战鹰需要给我回报情况的时候,我要怎么接受呢?”张强不回答反问系统。

    “你只需要躲在一个房间里面,闭上眼睛就能通过战鹰的眼睛看到战场的情况。”系统回答。

    “能不能带着我的指示去给前线的将领?”张强想到了飞鸽传书,给战鹰腿上绑上自己的书信给苏正清和李光地。

    “不能,你的系统功能不能暴露,所以你传递消息还得使用情报员,或者等你的信鸽系统建设好了,你用信鸽传递消息。”系统回答。

    张强很是无奈,只是一个让自己及时了解战场消息的侦察机啊。

    不过这也不错了,至少比自己在这里苦等几天,靠猜测指挥战争吧,自己可不是古来名将,能完全靠想象,摸准敌人的脉搏,预测敌人下一步行动,然后针对性的做出预防,这也能弥补之计的军事指挥的不足,自己毕竟没有学过高深的战斗指挥,以前是凭着玩相关的游戏,凭着后世先进的火枪战术,用实力碾压敌人,可这样的经验总有用尽的时候。

    或者敌人会越来越厉害,熟悉了你的那一套,古人可不是后世人认为的那样的大傻瓜,能被任何一个穿越者玩的团团转。

    洪承畴就很善于学习,自己如果不是为了减少损失,为了应付敌人庞大的人海兵力,也不会让南明国先上,调动敌人的兵力。

    张强将身边的事情交给米淳和亲卫,自己转身回到自己卧室,推开窗户,一边喝茶,一边坐在太师椅里面看着外面的风景,对系统下达指示,“战鹰出发,目标梧州府。”

    (本章完)

第432章 南明烽火14…对战() 
梧州府上空,一只眼神犀利,嘴巴尖锐,有力的翅膀用力的煽动着空气,将自己硕大的身体抬的高高的,悄悄的隐藏在一片云彩的下方,脑袋转动着,眼睛盯着战场上每一个角落,就像一架无人机载着一架全息摄像机一样,将战场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传递给张强。

    南明军什么时候抵抗的这么强烈了?

    整个战场好像在燃烧一样。

    城池四面都有大概一百门火炮在开火,城池城墙已经倒塌不少地方,炮火之中更多的地方正在塌陷,就连城中很多地方都被飞进来的炮弹砸中,房屋倒塌,很多人在慌乱的奔跑着。

    炮火在一个时辰以后停止了,无数的清军从四面八方冲向城墙,城墙上很多南明军在忙碌着,清理残骸,扶起被炸翻的大炮,然后操作大炮重新开火,一队队入溪流一样的明军部队从城中跑向城墙上,或者城墙缺口处,拼命的搬动石块,泥土,放在缺口处堵塞缺口,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

    不过清军可不是闲着没事干用大炮轰着城墙玩,早就有清军骑兵冲近城墙,弯弓搭箭,朝着缺口处的明军泼洒一波箭雨。

    缺口很不规则,而且有的高,有的低,战马根本无法在周围都是坑洞,巨石,城墙砖,这样复杂的地形下冲到城墙缺口处从缺口一跃而入,缺口也太高了,有的低到两米,有的高到三米多,不是战马能逾越的,骑兵的目的只是给守城的明军以打击,然后让身后的步兵却冲击缺口。

    他们想要压制明军,明军也不是吃素的,很快有人用弓箭反击,骑兵毕竟机动能力强大,绕着城墙奔走,城头的弓箭反击无法奏效,只有三两个骑兵倒霉的被射落,然后城墙上明军被激怒了,一排火绳枪打出了几轮齐射,骑兵纷纷落马,然后惊慌的跑向更远的地方躲避,他们没有完成压制缺口处封堵口子的明军的任务。

    火炮开火以后他们就不得不撤退到更远的地方去了,反正他们进不了城门,跳不进缺口去,没有必要去送死。

    大约有十分之一的骑兵不幸落马或者战死,然后清军步兵冲上来了。

    刀枪剑戟,样样俱全,还扛着短梯子。

    城东清军特别多,但城中明军显然不知道,他们把士兵调往城西,城西明军已经同清军的展开了肉搏。

    这次是真正的清军,汉军旗,特别凶横。

    他们很多人拿着斧头,洋镐,铁锹就上来了,好像不把你的城墙挖塌,就不罢休似得。

    一边是扛着梯子攻城,一边是城墙下面挖墙,忙的明军应接不暇。

    城墙上明军弓箭,弩箭一起挥洒,滚木礌石,甚至有人拿起被炸飞的城墙砖砸下面的清军。

    坚持大半个时辰,眼看清军有好几十人跳进缺口马上就要杀光缺口处明军,接应更多的清军突破了,从巷子口转出一队明军,推着几门小炮,不管不顾的对着缺口处就是一顿炮轰,顿时缺口处清净了,所有的清军都倒下了,所有的明军都倒下了,然后涌出一队明军,挥舞着刀枪爬上城墙,重新占据了缺口,另外一队是火绳枪部队。

    清一色的红褐色粗布着装,用黑色字体写着火枪兵三个字,背后印着一支火绳枪造型的白色火绳枪图样。

    这处缺口处被堵上了,另外的缺口处仍然在战斗,火枪兵顺着城墙快速的跑向其他地方,然后一顿排枪,下面的清军崩溃,有的退后一些再次卷土重来,有的干脆退却,远远的休息。

    而城东的缺口处却没有因为火绳枪兵和小炮的到来而停息下来,更多的清军涌上来,一顿弓箭奇袭,再用火绳枪排枪对抗,双方互有死伤,然后清军的冷兵器部队重新冲上来,攀爬缺口,开凿城墙。

    战斗打的白热化的时候,城墙下面成堆的尸体堆积,城墙上不断有明军的尸体落下,或者被推下去,然后新的士兵占据了位置,继续同清军对抗。

    转眼间清军攻打已经几个时辰了,兵力不足的明军无法防备清军,城东几个缺口被占领,明军同清军在城墙上和缺口处继续战斗。

    张强的战鹰在上面看着,也不太了解下放的各自主将的心里运动。

    城中,冯双礼已经准备撤退了。

    这场战斗,他已经损失惨重了,四万精锐士兵,目前只有五千新军,两千骑兵,以及两千残兵可用了。

    府中他披挂起来,带着亲卫们大步走出盘踞了几年的府衙,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跨上战马,带着最后的兵力朝着西门而去。

    西门他已经摸清楚了,那是敌人的佯攻部队,真正的主力部队在东门,目前东门除了城门没有失陷,其他的缺口都失陷了。

    他把手中的两千残兵都派过去了,希望能堵上缺口,延缓敌人拿下城门的时间。

    西门,他来到这里,命令五千新军的四千从缺口处反攻,带领仍然在坚守的三千战兵,一千青壮反攻,然后同他在城门外一里处会和。

    城门打开,他带着守卫城门的几百战兵,一千新军,两千骑兵犹如潮水一般涌出去,然后一路斩杀,敌人犹如潮水一般退下去,他冲到了城门外面一里处,才摆脱了自己设置下的妨碍敌人进攻的据马,巨石,壕沟。

    然后挥军攻打三千米处的第二道防线,后面败兵跟着他一路杀去,完全不知道敌人会反击的清军一退再退。

    从西门城墙上各个缺口涌出的新军一边开枪,一边朝着冯双礼的那边汇聚,等冯双礼到达五里外的第一道壕沟处,打下了一座占据要道的缺口处的屯堡时候,有两千新军,一千战兵仍然跟着他,反应过来的清军连忙调集部队,从四面八方围追堵截。

    从高空看下去,明军为了逃命拼杀的很猛,清军为了堵截住明军,也玩命的奔跑着,清军甚至派上了火绳枪部队来堵截。

    等冯双礼在六里地外停住脚步,身边只有一千五百新军一千八百骑兵,其他的都被堵截到了路上,对面一支几百清军新军组成的方阵正在严阵以待。

    冯双礼急忙整队,准备打着最后一战,如果不能很快击溃敌人,清军的骑兵赶到,他就完了。

    (本章完)

第433章 南明烽火15…偷袭云南() 
面对冯双礼逃跑南明军的是孔有德安排在这里的一名老营军将,是孔有德的心腹,他带着五百孔有德的新军士兵,装备了孔有德部仿制的金改1火绳枪四百杆,还有从南明军哪里买来的一百杆火绳枪,这一百杆火绳枪是华夏军卖给南明军的华夏军使用过的九成新的火绳枪。

    流落到了其他军队手中,南明军的一些军将就把他们卖了换钱花,这是禁止不住的。

    孔有德总共买到了大约两千杆金改1二手火绳枪,还有两百杆华夏军卖给南明军的新生产出来的金改1火绳枪,作为出口武器,当然质量就不如华夏军装备的火绳枪了。

    冯双礼的直属部队里面也有这样的火绳枪一千杆,这是张亮外交的结果,也是佟大为在前期同各部明军打交道,大肆贩卖缴获清军的武器装备,处理华夏军以前使用的旧武器换成货物和真金白银,繁荣华夏军商业贸易的产物。

    冯双礼的新军其他部队使用的是南明国自己生产的仿造火绳枪,质量当然不算太好,还有缴获清军的鸟枪,明军一些质量好的火铳,可以说五花八门。

    现在有一千冯双礼的南明军新军,五百亲卫骑兵,一千三百骑兵和五百战兵,还有不断落后的新军士兵追赶上来加入队伍。

    而清军那边的人数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是冷兵器部队。

    冯双礼不再耽搁,他指挥着集结好的一千新军士兵,朝着对方的已经列阵等待进攻的火枪部队压过去,冯双礼知道,如果不能击败这一支火枪部队,那么他就不能逃走,随着时间的流逝,聚集的清军只会越来越多。

    不到三百米的距离,双方迅速的靠近着。

    由于事发仓促,清军的大炮根本无法调集过来,所以双方只能用火绳枪对战。

    靠近,靠近,到了二百米的时候,冯双礼的部队一名士兵心慌,不小心点燃了手中的火绳枪的火药,猛地一声“啪——”引燃了战火。

    冯双礼的新军士兵纷纷开枪,第一轮过去,第一排放完,毫无成果,清军士兵只是被吓了一跳,稍微有些慌乱,但没有一人受伤,一人开枪,军官很快弹压下去。

    清军也对着开枪,双方的士兵毕竟不如华夏军那样纪律严明,孔有德的士兵也不是被葡萄牙和荷兰人训练过的拥有纪律意识的士兵,还有专业培养的军官把握战场节奏,他们都是拼着经验在打,先开枪,即便打不中敌人,也能给自己壮胆,是的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清军的武器毕竟比冯双礼他们的武器好一点,又有几个战果,冯双礼的南明军一下士气低落起来,这总是打不准敌人,自己人却死了十几个人,这还怎么玩?

    冯双礼也是脸色难看,身边的亲卫怒吼着给自己人打气。

    再靠近,八十米,这下双方都应该能打中对手了。

    冯双礼的部队走的散乱一些,毕竟冯双礼比较狡猾,虽然有华夏军来训练,可华夏军的人并没有真正或者多数接触冯双礼的那些士兵,冯双礼只是让他们训练了一百亲卫,然后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