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懿掌乾坤 >

第40部分

三国之懿掌乾坤-第40部分

小说: 三国之懿掌乾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忘恩负义?不知这位大人姓甚名谁?”韩进听闻褚贡辱骂自己主公,面色也是一冷。

    “这位就是你家主公原先的上官,原南阳郡郡守褚贡。之所以丢掉郡守之位,也全是因为你家主公开门献城的原因。”朱儁饶有兴趣的帮褚贡介绍道。

    “原来是褚大人啊,虽然小人之前只是主公家里一家奴,但也曾多次听主公提起过褚大人。说褚大人是以重金买来着南阳郡守之位,又能赚回之前买官时所花费的钱财,大肆搜刮南阳郡的民脂民膏,甚至还利用职务之便截留朝廷下拨给南阳灾民的救命钱粮。像褚大人这样的贪赃枉法之徒,不知对我家主公施过什么恩义?又有什么资格辱骂我家主公?”韩进虽是跪在地上,但是看褚贡的眼神却充满了鄙夷。

    “你!你胡说!本官杀了你!!”褚贡没想到眼前这土里土气的韩忠心腹,居然会知晓自己之前在南阳的所作所为,听着韩进一点一点将自己那些丑事全都爆料出来,褚贡惊怒交加之际竟一把抽出腰间长剑,就要上前了结掉韩进的性命。

    “住手!!”朱儁怒喝一声,震慑住恼羞成怒的褚贡。

    “将军,此人满嘴胡言辱及下官声望,还请将军准许下官将其杀了,以还下官一个公道。”褚贡被朱儁喝住,但却并不甘心就此放过韩进。

    朱儁重重一拍身前案几:“褚贡!你以为本官对你的过往当真是一无所知吗?本官率军初来南阳之时,便找人打听过你的过往,所问之人上至世家子弟下至普通农户,但凡提起你褚贡的名字,人无一不是对你唾骂至极。之所以留你在军中,原本是存着让你戴罪立功的心思。但数月时间来,你未出过一个计谋未有亲临过一次前线,枉费本将对你那般期望却一无所获!如今,有人像本将商议投诚之事,你却从头到尾一直在这胡搅蛮缠!像你这般庸才,本将还留你在军中何用?左右,将褚贡逐出军中其自谋去处吧!”

    “遵令!”得到朱儁将令门外走进两名亲卫军士,先是夺过褚贡手里的佩剑,再将失魂落魄的褚贡一左一右夹在中间,半拖半拽的带出营帐。

    看着褚贡狼狈的模样,一旁的吴懿忍不住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嘀咕;‘这朱儁将军还真是现实,之前刚来南阳之时,因不熟悉南阳的主要情况,便向朝廷上奏,将褚贡从轻发落并将其收归麾下效力。而如今********拿下了宛城外城,朱儁便开始秋后算账将褚贡逐出军队,却忘了褚贡这些时日虽没有大的功劳,但他忙里忙外为朱儁联络南阳周边世家大族调拨附近郡兵来援,至少也有不少苦劳啊。结果朱儁却借着一个机会,毫不留情的就将褚贡踢出自己麾下其数月辛苦全做一场空。

第七十九章 韩进献降() 
驱逐掉褚贡后,朱儁心情一时大爽:“好了,惹人厌的家伙已经被赶走了,既然你家主公要做本将军的内应,他具体计划是什么?”

    “昨日将军大展神威一举拿下外城后,城内黄巾军已经兵无战心,只是害怕将军也会像皇甫嵩一般,在投降后大肆屠杀降卒,故而虽大多数人都已知道此战胜机渺茫,却还是不敢出城投降将军。”

    朱儁摩挲着自己浓密的络腮胡须:“其他人都害怕本将军,难道你家主公就不怕?”

    “怕,如何不怕?所以俺家主公派俺来时让俺只带一个条件,只要将军能保证我家主公投降后,能饶恕包含他在内一万三千名降卒,他便愿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哦?只是一万三千人?据本将了解,城内还有至少十多万黄巾贼军,你家主公就只要求本将饶恕他在内的一万三千多人?”朱儁原先还以为韩忠会提出什么条件呢,结果只是要求自己饶恕一万三千人的罪责。

    韩进脸上挂着些许无奈:“虽然俺家主公也想让将军饶恕城内黄巾军,但这种要求已经超出俺家主公的能力范围。而那一万三千人都是我家主公麾下的士卒,大多都是宛城本地人。只是因张曼成攻入宛城,这些人没来得及逃走,只能被裹挟从贼。俺家主公毕竟是宛城人,对于这些昔日的乡邻还是想试着救一下的。”

    “不管是不是被迫,但这些人毕竟是从贼了。你家主公或许还能功过相抵饶其罪过,但其他人就算是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朱儁虽不似皇甫嵩那般嗜杀,但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些黄巾贼子。南阳原本是一繁华大郡,却因这些年的天灾**变的极为破败。在朱儁的计划里,内城里的那些黄巾贼子若是被俘获后,都可以驱使他们去开耕荒地修建房屋,在这十多万劳力的帮助下,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将南阳重新恢复活力。

    “将军能饶恕他们一命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其余的俺家主公也敢奢望太多。”韩进似乎早就猜到朱儁不会这么轻易放过那些黄巾士卒,所以在得到自家主公能将功抵罪的承诺后,也没有就其余黄巾军士卒的待遇问题做出争论。

    朱儁对于韩进的识趣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自家掌握了战场的绝对主动权,韩忠的投降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若是韩忠想凭此来提出些过分的要求,朱儁是绝不可能答应的:“你家主公的请求本将军已经答应了,你家主公又打算如何策应本将拿下内城?”

    “原本张曼成麾下也有数名渠帅,但经过昨日一战后,可堪一用的将领已经不多了。俺家主公被张曼成安排镇守内城的东门,将军可于今夜率军来内城东门处,待子时以三支火把为,俺家主公自会打开东门让将军长驱直入,一举拿下宛城。”

    “很好,回去告诉你家主公,今夜子时本将军必定会到他切莫自误了最后将功赎罪的机会。”朱儁也不去问其他人的意见,直接大手一挥便接纳了韩忠的投降,并完全同意了韩忠的献门计划。

    “谨遵将军教诲,俺这就回禀俺家主公。”韩进拱手施了一礼后就此告辞离去。

    待韩进走远后,朱儁环视帐内一众将校:“你们对这韩忠投诚献门一事有何看法?”

    孙坚大大咧咧的嚷嚷道:“宛城外城丢失贼军已成瓮中之鳖,失败已是迟早之事,这韩忠不甘与张曼成做陪葬,偷偷遣人来向将军投诚,倒还是有点小聪明。只是此人先是背叛了褚贡,如今又要背叛张曼成。此等小人,将军就算接纳他的归降,也绝不可再对其加以委用。”

    朱儁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其他人。

    现任南阳郡守秦颉自得闻韩忠要献门投降的消息后,就一直紧锁眉头,见朱儁将询问的目光看向自己,秦颉便出列向朱儁施礼后言道:“将军,自昨日一战后,我军缴获军械粮草又将贼军团团包围在内城之中,只要我们紧守外城四门,断绝贼军逃窜之路。十数万贼军每日人吃马嚼需要耗费粮食,不出数月时间贼军必定粮草匮乏无以为继,到时或可兵不血刃便能降服贼军。既如此,将军又何苦急于一时?万一这一切都是韩忠与那张曼成之奸计,那……。。”

    朱儁突然仰天大笑:“便是这一切都是韩忠与那张曼成的奸计又如何?本将原本就没对那韩忠有什么指望,但只要他敢打开城门,凭文台之勇烈三军之效力,凭城内那些乌合之众如何能挡得住?”

    “可如此一来,我军必然会有很大伤亡啊。”按照秦颉想来,既然可以兵不血刃解决那十数万黄巾贼,干嘛要求一时之快而让无数军士白白牺牲?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天下****,若不能早日剪除这些黄巾贼子,只怕会危及我大汉的江山社稷。军士们既然拿了朝廷的俸禄,这时候焉能贪生怕死?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若能早日平定宛城之乱,就算付出再多伤亡也在所不惜!”朱儁决意已定,根本听不进秦颉说辞。

    秦颉黯然低头,重新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孙坚听令。”朱儁见再无人反对自己,便令人取来军令简,开始下达军令。

    “在!”

    “今夜袭城便由你来做先锋。本将调拨你五千刀盾兵,你带着这些人伏于东城城外,子时之后以信引那韩忠打开城门。进城之后小心防范,若是韩忠真心归降那便还罢了。若是韩忠乃是诈降,你定要力保城门不失,待本将携大军攻入城池后,便将韩忠及那张曼成一齐斩做肉泥。”

    “遵令!”

    朱儁递给孙坚一块军令简后,又唤出吴懿来:“吴懿听令。”

    “吴懿在此。”

    “今夜本将将与孙文台一齐攻打内城,本将一走大营空虚,你便引本部军马镇守大营。”

    “吴懿遵令。”大战之际无论如何都得有人来留守大营,吴懿麾下虽有不少军士但昨日外城一战伤亡不小,朱儁安排吴懿率军驻扎大营,吴懿倒也没什么异议。

    朱儁又将一块军令简递给吴懿。

    “秦颉听令。”

    秦颉没想到朱儁居然还给自己安排了任务,愣了数息时间后赶忙上前应诺。

    “为防止贼军不战而逃,本将令你负责守卫外城四门。今夜外城四门只许进不许出,违令者,斩!”

    ;

第八十章 事有蹊跷() 
军议会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徐庶终究是没能忍住,还是凑到吴懿身边小声询问道:“主公难道就没有对这韩忠请降一事有一丝猜疑么?”

    吴懿有些好笑的看了徐庶一眼:“此间主事者是朱儁将军,你若是对韩忠请降一事有什么意见,应该在刚刚的军议会上提出来啊。”

    “朱儁将军刚愎自用,就连身为南阳郡守的秦颉大人都无法劝动他,我只是主公麾下一家臣,又如何能让朱儁将军听取我的意见?”徐庶想起之前军议会上朱儁那不可一世的模样,不由得摇了摇头。

    “莫非元直认为韩忠此人乃是诈降?但朱儁将军也并没有完全相信韩忠啊,之前不是已经安排下两手准备了吗?不管韩忠是真降还是诈降,只要他打开内城城门,有江东猛虎孙文台出马,还怕他那些乌合之众?”吴懿并没有想太多,反正历史上南阳就是被朱儁攻下来的,自己来这里只是混些功勋而已,犯不着为那刚愎自用的朱儁费头脑。

    徐庶叹了口气:“若只是诈降设伏倒还罢了,光靠城内黄巾军的战力,只怕一时之间根本奈何不得有所准备的孙文台,待朱儁将军领大军攻至则内城必破。可我总感觉这次之事只怕没那么简单,毕竟昨日黄巾军才刚败,今日就有韩忠派人来请降,这实在太巧了些。偏偏黄巾军战力低微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若是说这是黄巾军在新败之际还想要诈降设伏,那就真是张曼成自寻死路了。”

    “唔,照你这么说,事情似乎确实有些蹊跷。”

    “而且主公你有注意那韩忠派来的使节吗?”

    “那个自称韩进的家伙?”

    “我五年曾为一友人办事来过南阳一次,与南阳本地一豪强起了纠纷。那豪强姓孙名夏,却与那韩进有八分相似。”徐庶又向吴懿透露出一个情报。

    “孙夏?那不是张曼成心腹大将的名字么?嘶~你的意思是,之前那所谓的韩进,很可能就是张曼成派来的?”吴懿瞪大了眼睛,极为惊讶的看着徐庶。

    徐庶却并未下定论:“距离那次我来南阳时已经过去五年时间了,所以我也不能肯定拿韩进就是曾经我遇过的南阳豪强孙夏本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依那韩进言谈举止来看,绝非是一耕田家奴所能具备的!”

    “算了,昨日一战伤亡二三千人,既然被朱将军安排来守卫大营,其他事情也轮不到我们操心了。不管那些黄巾贼军设下什么奸计,只要孙文台小心谨慎一些,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吴懿想起朱儁那刚愎自用的模样,干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自己能守好大营,不管发生事也影响不到自己。

    至于朱儁所率领的数万大军会不会因此受到重创?拜托,就凭城内那些残兵败将,若是能正面击败朱儁的主力军,他们也不需要在之前躲在城里面不出来了。那些被强行裹挟的黄巾军士卒,若是打防守战或是顺风仗也还罢了,若是打正面阵地战,一旦伤亡过大则必然乱成一团。这种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就算设下伏击也改变不了双方实力的根本性差距。

    ………。

    子时,孙坚带着五千刀盾手及一千本部军马,悄悄来到宛城内城的东门外。按照之前的约定,孙坚让人点燃三支火把。黑夜之中三支火把的光耀极为显眼,东门之上似乎传来一阵骚动,随即城头上也燃起三支火把,并且沉重厚实的东城门也被缓缓打开。

    孙坚见状大喜过望,按照与朱儁的计划约定,无论这韩忠是真降还是诈降,只要他敢打开城门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