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6部分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6部分

小说: 重穿农家种好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驳谜昭撬腿ァ!�

    郝兰欣皱了皱眉头,没再说什么。见田卢氏端起了那一瓦盆,就让田幼秋把那半笸箩送到北屋去了。

    “妈,不怕,让她给放着去,吃完了姥姥给的以后(医院里带回来的吃食都是娘家人给的,郝兰欣没有交公),你用时,我给你去拿。”见母亲叹气,田青青安慰道。

    “咳,你还不知道你奶奶的脾气,东西到了她手里,甭想再要出来。”郝兰欣气馁地说。

    “我才不怕她这个呢。”田青青一副胸有成竹地说:“如果不给,我就给她讲理:鸡蛋是邻居送给我补养身子的,凭什么不让我吃?真要闹起来,她也怕传到左邻右舍不好做人。还不得乖乖地任我拿。”

    郝兰欣闻听,脸上立时布满愁云:“孩子,你这样做,岂不是顶撞了她。她会到处八卦,说你不孝顺的。”

    田青青摇摇头,望着郝兰欣的眼睛说:“妈,对我奶奶这种人,你光顺着她也不行。你一向逆来顺受,她就说你孝顺了?遇见这样的婆婆,你必须坚强起来。让她欺负不住你。哪个恶婆婆不是拣着软地捏?!”

    “咳,我进这个家门十年了,怕了她十年,也受了十年的气。我看我是打不出她的手心儿去了。”

    “妈,我帮你打出去。我就不信咱们两个人还治不了一个老太太?!”田青青愤愤地说。

    “青青,这话你对我一个人说也就是了,千万别对外人说。”

    郝兰欣吓得战战兢兢:这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摔伤了脑袋,与过去不一样了,变了一个人似的?????

    晚饭吃的是玉米面红薯粥,里面放了一些干菜叶。菜窝窝依然分着吃。田青青特殊待遇,田卢氏让给她蒸了一个鸡蛋的蛋羹。

    蛋羹是郝兰欣亲手蒸的,嫩嫩的,黄黄的,上面又滴上了两滴香油,一端进来,整个堂屋里弥漫着香香甜甜的气味儿。

    “嗬,真香。”田幼秋纵了纵鼻子,咽了口唾液。

    田幼春更是不局着,眼睛都快掉到蛋羹碗里去了。

    “是给姐姐补养身子的,你病的时候,不是也给你蒸过吗?”郝兰欣对小儿子田幼春说。

    “妈妈,让弟弟吃两口吧。”田青青见田幼春馋的可怜,就要用吃饭勺喂田幼春。

    “青青,就一个鸡蛋,一分你还有哇?!端到西厢房里吃去吧。”郝兰欣忙阻止道,眼神儿严厉的没有一丝儿活动余地。

    田青青只好作罢,悻悻地把蛋羹端到西厢房里。可哪里又忍心一个人享受,便与田苗苗一人一口地分吃起来。

    田苗苗不知是饿了,还是最近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吃的倍儿香。嘴里的刚咽下去,就张着小嘴儿接下一口。闹得田青青倒舍不得吃了,一口接一口地喂她。等到她吃饱了不张嘴的时候,半碗鸡蛋羹下去了一多半儿。

    “小馋猫儿,有我在,往后光叫你吃好的,非养得你白白的,胖胖的,人见人夸。”

    田青青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微笑着对她说。

    “姐姐。”

    田幼春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屋里,趴在田青青身边的炕沿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碗里的鸡蛋羹。

    “你也是个小馋猫儿,给,把这个吃了。”田青青说着,把蛋羹碗递到田幼春面前。

    “姐姐,你吃,妈说这个是给你补身子的。”田幼春眼睛盯着蛋羹,吞着口水,嘴里喃喃地说道。

    “哦,姐姐吃过了,这个是给你留的,快吃了吧。”说着把碗放在田幼春的手里。

    田幼春看了看田青青,终究没有抵住“美食”的诱惑,端起碗,三口两口就吃的精光。

    还用小舌头把碗沿儿都舔了个干净。

    田青青心里酸酸的。前世现代像这么大的孩子都吃腻了鸡蛋,追着撵着喂;这里的孩子却成了奢望。自己三世为人,两次进大学的校门,可以说是满腹经纶。要是连自己的家庭都富强不起来,自己可真成了菜鸟一只!!!

    “姐姐,往后你也光叫我吃好的吗?”

    田幼春手里捧着已经被他舔的干干净净的蛋羹碗,仰着小脸儿问道。

    “叫,叫,姐姐一定给你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让你们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

    田青青眼里闪着泪花儿说。不知道是在鼓励自己,还是安慰小弟弟。

第十一章 父母夜谈() 
【本书作者捡贝拾珠在此鞠躬感谢好友竹子玉的评价票、皇伞遮太子的pk票。顺便打个招呼:童鞋们妹纸们,新书刚上传,求收藏点击推荐票和评价票,您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谢谢!!!】

    ……………………………………………………………………

    郝兰欣说到做到。刷洗完了碗筷以后,就在电灯底下给田苗苗做起小裤子来。

    田幼春玩儿了一天,一撂下饭碗就打盹。郝兰欣早早地就把他顺进外间屋土炕上的小被窝里。

    田幼秋在电灯底下用捡来的废纸叠元宝,预备白天与小伙伴儿们摔着玩儿。

    这个时期对少儿的学前教育很是缺乏,屋里连个笔和练习本都看不到。也没见父母引导他们学习。要是放到前世现代,父母早孜孜不倦地对他们辅导了。田青青虽然三世为人双科大学生,为不让自己暴露,也只能暂时压下教学的**,等待时机见机行事。

    女红是田青青前世今生的弱项,见郝兰欣做针线活,便想“偷学”,坐在郝兰欣身边仔细地看着。不承想羸弱的小身体不争气,看了不大一会儿,上下眼皮就打起架来。

    “看困的,快去睡觉去吧。”郝兰欣一边做活,一边催促。

    “妈妈,我累了,你抱我去。”田青青撒娇地伸出胳膊,要郝兰欣抱——第一晚上在家里睡觉,她还真不知自己该睡在哪个被窝里!

    郝兰欣爱怜地望了田青青一眼。心想女儿刚出院,前几天又流了那么多血,身子一定很虚弱。女儿既然说出来了,那就帮女儿钻到被窝里去吧。

    郝兰欣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抱起田青青,帮她钻进了外间屋土炕上靠断间墙的被窝里。被窝的那头睡着田幼春。旁边还空着一个小枕头,想必就是田幼秋的了。

    虽然是成年女性的灵魂,与哥哥和弟弟睡在一条炕上,倒也不觉得别扭:因为他们还都是小屁孩儿。

    田青青真的是困极了,头一挨枕头,就“呼呼”地进入梦乡。

    待她一觉醒来,屋里还漆黑一片。她正想拉开电灯看看什么时候,忽听屋里传来母亲压抑的哭声。

    田青青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竖起耳朵,倾听屋里的动静。

    一会儿后,只听父亲田达林说:“你别哭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咱再想想别的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啊。住在一个院里,连只鸡都不能喂,分红全归老人,我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干活,一分钱也落不着,什么时候还上这么大的饥荒?!二百三十多块呀?呜呜……”

    原来是为了自己的住院费。

    田青青心里堵堵的,再也没了睡意。便披衣坐起来,想听听父母对这事的看法。

    “这事你二姐也有责任,她一巴掌把孩子打倒,才摔在三齿上的。可倒好,把孩子摔成这样,没事人似的,一趟也没来看过。”母亲的声音,

    “不是赶忖了嘛!二姐绝不是故意的。”父亲的声音。

    “我相信她不是故意的。别说青青懂事,就算淘气,她当姑姑的,也不能伸手就??啊?还??这么大劲儿,也不知道出的什么心?”

    “能按什么心呀?大不了偏向自己的孩子一些。”(田达林在黑暗中摸到旱烟笸箩,迅速卷起一支“一头拧”,点燃,黑暗中闪烁着一闪一闪的红光。)

    “实话对你说吧,二姐这个人是私心重了一些。”父亲继续说道:“她没结婚那时,在队里锄地、拔麦子、割谷子豆子,我们两个人都得挨着地垄儿。我快,她慢,半截地里的时候,我就帮她一把。锄地给她锄几锄,把麦子给她稍着半个垄儿,这样,社员们到了地头,她也到了地头。不显山不显水。

    “有一次拔麦子,一把没抓紧,我的手上一下勒出好几个大泡。没拔几把,泡破了,钻心的疼。当时也没拿着裹手的布条,我只好忍着疼拔自己的,就没帮她。她被人们落下半截地。晚上回到家,她哭了一晚上,妈也把我骂了一晚上。”

    “都是你那时宠的她,”母亲“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她在咱家里,不占光就是吃亏了。每次来了都住好几天,又吃又拿。我不是那种受不得闺女住娘家的人,可(生产)队里按人口分,一人一份儿,她娘几个吃了,我们就得多吃糠吃菜。这也罢了,把孩子打伤了还不来看看,忒没人情味儿了吧。达林,我知道你们姐弟手足情深,你搭理她不搭理她我不管,反正往后我是不理她了。”

    田青青闻听在心里喊道:“我的亲妈呀,人家把你的亲生女儿都打死了,你对人家的惩治,原来就是不搭理她呀?!”

    田青青这里正为母亲的软弱着急,父亲的搭腔让她彻底无语了:

    “你不搭理她,咱妈又生气了。这不闹家庭矛盾吗?”

    一对懦弱的父母!就你们这性格,什么时候也打不出人家的手心儿去!!!田青青在心里喊道。

    只听母亲又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我忍气吞声十年了,也没哄喜欢你妈。你妈心里只有女儿,没有媳妇,你妈把脸一挂达,够看十天半月的。这个家,我是一天也不愿意待了。”

    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

    田青青心里高兴,往外挪了挪身子,好让自己听的真切一些。

    “咱还没房子,能搬到哪里去。”父亲无奈地说。

    “就是住窝棚,也比这里痛快。”母亲语气坚定。

    “好样的!妈妈。再接再厉!”田青青在心里大喊了一句,为母亲加油。

    “大人怎么也好说。如今咱大的不大,小的又小,不是说气话的时候。”

    “达林,你母亲和你二姐都怎么样我想你比我清楚。你二姐经常住娘家,她的孩子和咱的孩子越来越大,孩子们在一起,难免磕磕绊绊。要是再出现这种事,咱的日子也别过了。不如你给他爷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咱补个儿?我们再借些钱,把咱的房子盖起来,搬出去住。我过门十年了,每天累死累活,一点儿家产也没攒下。要是不搬出去,再过十年也还是这个样子。这二百三十多块钱,什么时候还得上人家呀?要是各自门各自院儿的,也能喂几只鸡下蛋卖钱。再喂头猪,一年少说也能攒百十块。”(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房子有搅儿() 
【本书作者捡贝拾珠在此鞠躬感谢好友竹子玉的评价票、竹子玉和皇伞遮太子的pk票。顺便打个招呼:童鞋们妹纸们,新书刚上传,求收藏点击推荐票和评价票,您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谢谢!!!】

    ……………………………………………………………………

    看来母亲不是没有思路,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只是她知道跟婆婆和大姑姐那些不讲理的人一样,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讲。所以才把能忍的和不能忍的,通通忍了下来,让自己在这个家里变成了一个扎嘴葫芦;让婆婆和大姑姐把她当做了软柿子,捏了又捏。

    如今女儿被大姑姐摔成重伤,婆婆和大姑姐一个子儿也不掏,让她猛醒了过来,她不仅感到心凉,更感到悲哀,再这样在伙里搅和下去,她都不知道这个日子还怎么过。

    “你又不是不知道房子有搅儿,爸有难处,我不愿提。”父亲懦懦地说。

    “早晚也得提呀!他四叔今年十九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和公公婆婆小叔子住在一个院儿里,已经够别扭的了。要是再添上妯娌,这日子还有法过呀?!”

    “嗯,倒也是这么个理儿。有空我给老爷子念叨念叨,听听他的意见。”

    “这事宜早不宜迟。只有搬出去了,经济上才有主动权。咱哪怕省吃简用,也要把钱还清了。背着债过日子喘不过气儿来。”

    这时候,田苗苗发出“吭吭哧哧”的哭声,大概是父母的说话声吵醒了她。

    “噢,噢,苗苗不哭,妈妈来喂兜兜(奶的别称)。”

    随即,屋里一片宁静。

    田青青的心却宁静不下来,依着断间墙想开了心事……

    房子确实有搅儿!田青青前世里不止一次听母亲说过。

    原来,田金河的爷爷田廷耀生了五个儿子。老大田庆贵和老二田庆竹没有后,老四田庆华十四岁上夭折了。老三田庆棣生了四个儿子,依次序取名田金海、田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