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果园的外围,田晴晴还种了几株龙眼葡萄。高高的葡萄架上垂的提溜当啷的。前几天还有点儿发青,现在已经全部呈紫红色了。
田晴晴摘了一嘟噜,用水沟里的氺洗了洗,摘一颗,放进嘴里,甘甜清香立刻溢满肺腑。
龙眼葡萄其颗粒似龙眼,因此而得名。通称紫葡萄、红葡萄,亦称“草龙珠”,其别名还有:秋紫、老虎眼、狮子眼等。
龙眼葡萄皮薄而且透明,外观美丽,果汁糖粉高,浓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来味极甘美。素有“北国明珠”之美誉。
田晴晴为了证实其说法,拿着葡萄回到堂屋里。用水果刀把一颗葡萄从中间一切——
哇塞!
果然如人们所说,切口的绿色汁液在切面上汪成一层水珠,却不往外流。
“好品种,好品种哇!”田晴晴在心里高呼道:“这个拿出去哄苗苗和爱丽、爱俊最好了,放嘴里一个,汁水全咽进肚里。不像水蜜桃,吃的衣服前襟前襟都湿了。”
转而又想到:龙眼葡萄不仅是鲜食的佳品,而且还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何不在空间里酿一些葡萄酒,拿出去给父母喝!逢年过节还可以招待亲友!
一想到酿酒,田晴晴忽然回忆起前世凌媛媛时期,因为闲的无聊,曾买了葡萄在家里亲自酿制过,不过那时凌媛媛用的是玻璃器皿,数量也很少。
量少步骤却不能少,田晴晴还能回忆起基本做法。
对!说做就做,明天开始准备器皿和用料。
田晴晴心里想着,在堂屋里望着小屋里的三个小萝莉,美美地享受着盘子里的葡萄。
吃完葡萄以后,田晴晴又规划起大门外那扩展出来的五亩地来。在空间里种植作物必须有长远规划,因为这里可以叠加生长,只要播种下种子,就可以一劳永逸。
把大部分黑土地还是种上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因为这些都是大路货,好出手。
田晴晴还想留下一小块土地种药材,如人参、何首乌、灵芝什么的。
这个想法也是受那次“神游”启发的。在山洞的通道里,她看到了灵芝和各种奇花异草,虽然叫不上名字来,但她知道那一定是稀有药材。
既然次空间里有,主空间里就不可不种——她总认为那次“神游”在向她暗示什么。是什么她还不知道,但只要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她一定努力争取。
只可惜手头没有种子或者秧苗,那就先留着地,在上面胡乱种点儿什么,等有了种子再说。
说干就干。粮食种子现成,操作用异能,简便的很!
田晴晴按规划播种完了四亩半地。留着种药材的那半亩,胡乱撒上了一些葵花籽,用时再拔也不心疼。
待五亩地都播种完了,天也快明了。为避免明天以熊猫眼示人,田晴晴赶紧在空间里打了个盹儿,然后洗了洗手脸,闪身出了空间。(未完待续)
第319章 真想快点儿长大()
“妈妈,今天我想到大姨家去。中午不回来了,你去接小妹妹她们吧。”
吃早饭的时候,田晴晴对郝兰欣说。
“为你娇姐姐的事?”郝兰欣问道。她知道大女儿的脾气与自己一样,如果不是有事,很少在亲戚家吃饭。
田晴晴:“嗯哪。都十多天了,我去了大姨家几次,一次也没碰见过娇姐姐。我想中午去找她,她在哪里吃饭,我就跟着她在哪里吃饭。”
“那,你四叔和薛家庄的冰棍,你怎么送来?”郝兰欣不放心的说。
田晴晴每天从县城给田达木和薛运来批发冰棍并送到老院儿里,这个大家都知道。也正因为此,老婆婆才没再张嘴给三房儿媳妇要粮要钱。她知道那妯娌俩也很看重这个,她也引以为豪,不想因为自己的亲戚,让女儿中断了冰棍供应。
田晴晴:“我去了就批发,送来了再回去。”
“来回拐三趟?”郝兰欣爱怜地看了看田晴晴。虽然有自行车,一个八岁的女孩子来回拐,当母亲的说不心疼那是假滴。
“四十五、六里路,晴晴,行吗?”郝兰欣担心地说。
田晴晴冲她一笑:“没事的,妈妈,一上午时间呢。哎,妈妈。如果白天没时间的话,晚上我就在那里住下。夜里你过去陪着三个小妹妹,行吗?”
郝兰欣被逗笑了:“你都行,我怎么就不行呢?难道我带小孩子还不如你?”
田晴晴笑的“哏哏”滴。同时在心里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深深自责!
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保住空间和异能,自己一天到晚生活在欺瞒和谎言里。面对母亲的担心,她真想大吼一声: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小女孩儿!
想想她还是忍下了:空间和异能带给她的不仅仅是谎言和欺瞒,还有丰厚的物资和超强的能力。要为人们谋福利,她离不开这两样。
唯一的期盼是自己快点儿长大。不再让父母亲为自己操心。
吃完早饭以后,郝兰欣抢着把田苗苗和薛家小姐妹送进了幼儿园。田晴晴则在家里刷洗碗筷、收拾屋子。
待队上敲钟集合,田达林和郝兰欣都出工以后。田晴晴从空间里取出两箱冰棍,给老院儿送了过去。
“晴晴。一大早就去城里了!”田卢氏笑眯眯地迎了出来。
自从收养了薛家小姐妹,田卢氏对田晴晴的态度格外好。田晴晴也笑脸儿相应。再怎么说她也是自己的亲奶奶、父亲的生身母亲不是!
“嗯哪。奶奶,一会儿我还回去,中午不回来吃饭。妈妈要是下工晚了,你接接小妹妹她们。”
“行!”田卢氏高兴地说着,递给田晴晴:“这是爱玲、爱美姐妹俩摘的知了皮儿,你捎着给她们卖了去吧。”
“哇塞!这么多呀!”田晴晴故意夸张地说。
第320章 “娶了个亲闺女来!”()
看看天色还早,田晴晴又到药材公司卖了知了皮儿。是谁的都记好数,以免回去分乱了。——代卖知了皮儿又成了田晴晴的一项特殊任务:田薇薇、田圆圆、田晶晶她们,谁摘了知了皮儿,都让田晴晴代卖。有时一天能代卖五、六份儿。也不多,三毛五毛的,却把小姐妹们高兴的了不得。摘知了皮的积极性更高了,与田晴晴的感情更深厚了。
快中午的时候,田晴晴在城关镇广播室里,找到了姨表姐颐凤娇。
表姊妹俩好久没见,颐凤娇抱着田晴晴又亲又吻。亲够了吻够了,又抱着后背在屋里打起旋儿旋儿来,田晴晴倒没什么,颐凤娇把自己转的天旋地转。
“娇姐姐,你怎么不回大姨家呀?我去了好几次,都没见到你。怪想你的,才找了这里来啦。”
亲够了,闹够了,田晴晴就埋怨了起来。
“我现在都是回婆家吃住。”颐凤娇一脸幸福地说:“我婆婆待我可好哩,像亲闺女一样。我都不好意思拂她的美意。”
“是不是有了姐夫就忘了妈啦?”田晴晴冲着她的耳朵小声逗道。说完,自己先“哏跟”笑起来。
颐凤娇脸一红,:“你这么小,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可得斗私批修。”
田晴晴一头黑线:什么呀什么呀?说你们两口子好也上纲上线!不由说道:“你婆婆待你好就不斗私批修了?”
“那可不一样。”颐凤娇忽然一本正经起来:“我婆婆从年轻就守寡,一个人拉大了三个儿子,又没个闺女。我们是年轻人,应该慰籍她那颗孤苦的心不是。”
“恐怕不光是为了慰籍婆婆吧?”田晴晴揶揄道。说完又笑。
“你还小,不给你说这些。”颐凤娇看了看桌子上的钟表,“还有十来分钟就下班了。我给主任说一声。咱提前回家。”
“你不广播了?”
“中午不广播,放录音,主任就能完成。”
田晴晴本来想听听大姨表姐银铃般的播音声。不由有点儿小小的失望。
出了城关镇大门,颐凤娇将自行车向南拐去。
“我们不回大姨家?”田晴晴问。
颐凤娇娘家是东关。出城关镇应该向北走再向东拐。而婆家是南关,出门后需向南拐。
“晴晴,我们去我婆婆家吧。今天早晨说好中午吃包饺子,我不回去,我婆婆又得来找了。”颐凤娇解释道。
“真羡慕你。你们婆媳关系真好。”田晴晴由衷地说。
这个时期县城的三关村还都是农村,除了街面的路面硬化以外,其他方面和乡下的农村基本相同。到处都是低矮的土屋,残墙断壁到处可见。
颐凤娇的婆家离着城关镇也就五百多米。两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很快就到了。
这是一处农村里最常见的老宅:正屋三间,跨着两个耳屋。有东西厢房,大门朝南。
颐凤娇的婆婆五十来岁,很精爽的一个人儿。听了颐凤娇的介绍后,田晴晴热情地喊了一声:“伯母。”
颐凤娇婆婆热情地说:“你就是那个会钓鱼的小神童吧!你表姐经常说起你。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母操心,你父母真是修来的福。”
说着,递给颐凤娇和田晴晴一人一个绿色脆皮甜瓜,还给了田晴晴一把糖果。田晴晴推辞不要,拽着就给放进了衣兜里。
看得出,她对三儿媳颐凤娇是真心地喜欢。对她的客人也格外看重。田晴晴不由心生感激。
“现在还卖钓鱼不?”颐凤娇婆婆又问道。
田晴晴摇摇头:“不卖了。村里有反应。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差点儿给上纲上线。现在偶尔钓两条自己吃。”
颐凤娇一旁说:“是得这样。那是集体的坑塘,你钓鱼卖钱自己要,人们能不反应吗?我看你摘知了皮儿就挺好,大自然里的东西,谁都可以摘,谁摘了谁卖钱,这个妨碍不着别人的利益,还能给国家创造财富。”
颐凤娇婆婆赞许地说:“听说你去年你摘知了皮儿也卖了很多钱!真了不起。”
田晴晴心中暗想:看来颐凤娇没少在婆婆面前说自己。于是说道:“其实没什么。是娇姐姐夸大其词……”
话一出口。田晴晴便后悔了:怎么说着说着忘了自己的身份,把名词都带出来了!
“你真会说话。”颐凤娇婆婆笑嘻嘻地说:“和你娇姐姐一样。小嘴儿叭叭滴,净说些好听的词儿。我就喜欢听你娇姐姐说话。
“往后你上城里来。就到这里来吃饭。你表姐夫在下边儿的中学里当老师,中午很少回家,一般都是我和你娇姐姐两个人。”
田晴晴:“我娇姐姐光夸你,说你待承她比亲闺女都亲。”
颐凤娇婆婆笑的“哈哈”滴,说:“你娇姐姐脾气好,待我也像亲妈一样。人们都说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妈,上两个大儿子还真是这样。咳,今天高兴,咱不提他们了。
“也是老天爷爷有眼,让我遇见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一回呀,我不是给儿子娶的媳妇,是给自己娶了个亲闺女来。”
颐凤娇婆婆说着站起身,抚摸着田晴晴的头发说:“你娇姐姐就是我的亲闺女,贴身小棉袄儿,暖和着呢!”
田晴晴听的心里暖洋洋的。抬眼望了一眼颐凤娇,见她笑眯眯地抿着嘴,满脸幸福的样子,也就没再言语。
婆婆把儿媳妇夸到这份儿上,被夸的又是自己的姨表姐,还能再说什么呢?
颐凤娇对婆婆说:“妈,我领表妹到屋里去。”
颐凤娇婆婆打着手势说:“去吧,你们表姊妹们说趁子话去,煮熟了饺子我喊你们。”
颐凤娇高声“哎”着,把田晴晴直接领进了东里间屋里。
屋里很干净、整洁。可能是新娶儿媳妇的缘故,墙上刷着白石灰,屋顶上扎着顶棚。一点儿也看不出老房的样子。
屋里有一大一小两条炕。上面都有铺盖卷。摆设很简陋,一看就是老人的房间。
“你们的新房呢?”田晴晴问。并奇怪大表姐为什么不把自己领进她自己的房间里去。
“在西里间屋里。”颐凤娇见问,又领着田晴晴又来到了西里间屋。
“哇塞!新房好好漂亮啊!”田晴晴夸张地惊呼。
与东里间屋比,这里确实美观很多:靠窗台垒着一条大炕,断间墙上贴着鲜亮的大红双囍字;窗台两侧贴着喜鹊登梅的剪纸。
西面的炕橱上摞着红绿相间的新被褥;屋顶上扎着顶棚,墙上贴着壁纸,迎门桌上放着一个穿衣镜和一个梳妆盒。
靠北墙摆放着一对红色铺柜和一对木椅子,上面还贴着红喜字。看来这是颐凤娇的陪送了。
整间屋子整洁明亮,一丝不乱,还保持着刚结婚时的样子。
让田晴晴感到奇怪的是,衣裳架上只有男性衣服。
“你不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