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205部分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205部分

小说: 重穿农家种好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他找媳妇呢?”

    人们闻听都愣住了。

    郝兰欣以为女儿不知道深浅胡乱说话,忙小声制止道:“青青,大人说事哩,你小孩子家,别瞎说。”

    田青青怕自己前功尽弃,忙说:“才不是瞎说呢。他们不是说五日内如果给他们送个大活人去,这钱和麦子他们就不要了,直接给女家。

    “我是说,咱把条件许出去,就说谁愿意在五天之内过门。就给她五百块钱和两口袋麦子。这不是个小数。去年振海大伯用一口袋玉米娶了个儿媳妇来,这个比那个多多了。说不定有人为了钱和东西,愿意这门亲事呢。”

    “这个小姑娘说的挺不错。”管事的闻听高兴地说:“付振海老二家,确实是用一口袋玉米换来的。这个咱村里的人们都知道。小媳妇进门后还挺知足。”

    田达福扭头对田青青说:“青青,你听错了没有?人家要的是七百五十块钱,三口袋麦子。哪里是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呀?!”

    田青青眨巴眨巴两个大眼睛,一脸童稚地说:“那是他们给咱要的。咱给女方家里的,还不由咱定,给多少咱说了算。咱就给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愿意就愿意,不愿意拉倒,再说别人。”

    说着把眼睛一白拉:“反正咱也给的不少。就给女家说明喽,这些东西直接送到她们家里。聘礼和衣服钱全有了,不让她们再给男家要一分钱的东西。这样,陈家就没的说了。”

    “这孩子真机灵,说的挺靠谱。”管事的称赞了一句,又问田青青:“为什么不让人家给男家要东西呢?”

    田青青:“她要是给男家要东西,陈家又得给咱要了,说咱给女家的少。她一分钱东西不要,陈家就管不着咱给女家多少了。”

    “人家非要呢?”管事的故意逗田青青。

    田青青:“事先给她说好了呀!她要是非要的话,咱就对她说,咱就得把钱和东西给男家而不给她家里,男家给她多少咱就不管了。估计没人傻到那个地步。东西一到了男家手里,她连十分之一也要不了。”

    田青青一说完,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人们纷纷发表起自己的见解:

    “嗨,还真是这么回事!聘个闺女,彩礼钱也就百十块钱。来往拿的礼,也就十块八块。拿这些钱和粮食的,还真没有。”

    “五百块钱不是个小数目,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还有两口袋麦子,真要嚷出去了,保不准还争着抢着呢?”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咱这叫‘重聘之下,必有勇女’。”

    “那咱就定下来: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谁要愿意在五天之内进男家的门,直接交给女家,并且给女家卡死了:必须是心甘情愿的,过门以后,听说听道,好好待承大人孩子。”

    “这样三停儿能省一停儿!省下二百五十块钱一口袋麦子,少发一大些个愁。”

    “这么办着行!那边给咱要的是媳妇,咱把人给她送家里去了,她也就没得说了。”

    “嗯,那明天咱就分头行动,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有朋友的投奔朋友。所有的媒婆也给她们打个招呼,不出一天,准有人上门。”

    “这是个好办法。咱这边既少拿了钱和麦子,还解决了那边的难题。一举两得。”

    “一举三得吧!还成全了二景的美满婚姻。”

    说的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田青青看到,一直坐在角落里不说话的极品大奶奶,眼睛里有一抹蓝光在闪烁。

    田青青没有看错,田阴氏真的动了心。

    阴翠影田阴氏回到家里以后,见老头子田金海已经睡下了,来到二儿子田达岩屋里,把田冬景的情况、陈家三姑娘“得状克”、陈寇氏改变主意狮子大开口、人们商量着全体出动,给陈友发找媳妇的事,等等等等,凡是在田魏氏这里听说的,原原本本、仔仔细细说了一个遍。最后说道:

    “你四婶子家里愿出五百块钱和两口袋麦子,给陈友发买媳妇。已经商量好了,今晚上所有在她家里的人,赶明儿都投亲找友,出去抄敛。

    “我想和你商量商量,你看这事咱应了行不行?

    “三莉今年都二十三了,原本说让她给你换媳妇。这不换了好几年了,也没合适的。二十三了再不结婚,就成了老姑娘了,往后更不好对付了。

    “媒人最近给说的倒不少,大部分都是填房。不是填房的,一个好家庭也没有。要不就穷的叮当响,要不就男方有毛病,腿瘸胳膊折的。

    “我打听了,陈友发今年二十六岁,比三莉大三岁,正好般配……”(未完待续)r1152

第300章 逼嫁() 
田阴氏继续说道:“陈家这里虽然有两个孩子,家里却不穷。这一过事,还能进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一下子添了这么多,往后的日子还难着了呀!

    “再一个就是,如果咱愿意了这门亲事,咱家里也能进同样多的钱和麦子。人家陈家要的还多,是七百五十块钱,三口袋麦子。被他们扣下了三停儿里的一停儿。不过这也不少了,比起别家来,给的够多的了。

    “这样,我们家里落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陈家那边也落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两下里就是一千块钱四口袋麦子。三莉要是跟了陈友发,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钱和粮食。一千块钱,多少年才能攒起来呀!结了婚,一下子就拥有了。

    “她有了,也就等于咱家里有了。何况给咱家的还不让她拿走,咱家里一下子也有了钱和粮食了。你说,这样行吗?”

    田阴氏一口气说完,田达岩到了才听出门道来,不高兴地说:

    “妈,说了半天,你这是让三莉去替二景子给陈友发‘赔媳妇’去呀?你不要忘了,你是应了我让三莉给我换媳妇的。我才养了她这些年。人家谁家的闺女二十三了还在娘家吃喝?”

    田阴氏听着不顺鼻子,气呼呼地说:“从三莉十八岁上就抄敛着给你换亲。你一天到晚没个正形儿,一打听就吹,我有什么法子?!再说,三莉也不是光在家里坐着吃,她挣的工分也够养活她自己的。”

    田达岩没好气地说:“一天价臭美,挣的工分钱还不够她买衣裳的哩。”

    田阴氏怕母子俩抄起来误了大事,忙软了下来,摆着手说:“今儿黑下我不是来给你吵架的。这事挺急,明天人们就四处托媒人提亲去了。

    “咱要今天晚上定不下来,就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了。你是儿子,这个家里以你为主。我回来连你爸爸都没说,就直接来给你商量来了。你说怎么办吧?”

    田达岩拧着眉头说:“这人要一放出去,我的媳妇更没指望了。”

    田阴氏:“换亲又紧着换不成。三莉都二十三了,也不能不让她寻婆家呀。过去咱家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没人愿意给换。有了这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保不住就有人愿意上家来。”

    田达岩:“可她已经走了,用谁换?”

    田阴氏:“那就不用换了。我听说,九队上的付振海,去年用一口袋玉米给他老二换了个媳妇。咱这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比他那口袋玉米多的没边儿没沿儿,还能给你娶不了个媳妇来?!”

    田达岩想了一会儿说:“要不这么着:这五百块钱和两口袋麦子不能动,留着给我换媳妇,我就同意三莉嫁过去。”

    田阴氏无奈地点点头,说:“也行。只要你同意了,我再做三莉的工作。那个死妮子还不知道愿意不愿意哩。”

    田达岩:“把她叫到堂屋里,咱俩一块儿做她的工作。”

    田阴氏:“嗯。多个人说也好。”

    说着,母子俩来到堂屋里,把在西里间屋里的田冬莉叫了出来。

    田阴氏又把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田冬莉听完以后,把嘴一撅,说:“妈,你真是见钱眼开,这种事也往你亲闺女身上想?!”

    田阴氏也不相让:“不这样想,你会有钱呀?”见田冬莉一脸不高兴,才觉得自己说的太露骨了,忙掩饰道:“这不是给你商量哩嘛。愿意不愿意,还得在你自己。”

    田达岩说:“我看行喽。这样咱家就能落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陈家那边也落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你进门以后,吃喝花钱,都不用发愁。”

    田冬莉:“进门就当后妈,难听死了。”

    田达岩白了她一眼:“好人家你得进的去呀?”

    田阴氏:“确实是这样。三莉,好小伙子十七、八岁就订婚,十八、九结婚。你早过了坡了。刚才我不是给你说了,现在媒婆们给你介绍的,大多是填房。哪个没有孩子?这个知根知底,又在一个生产队里,有事还能互相帮忙。”

    田冬莉:“那个老太太忒kou,我可干不过她。”

    田阴氏:“没事,甭怕她,如果她欺负你了,妈给你出气去。我就不信我骂不过她?”

    见田冬莉没再言语,田阴氏又说:“你要是有意的话,咱得赶紧给你四婶子说过去。要不赶明儿人们出去一喧嚷,再来一大帮子。到时候你抢不过人家年轻的,岂不落一声咳,”

    田冬莉:“陈友发长得这么丑,我……高兴不起来。”

    田阴氏:“丑俊又不当饭吃,一个老爷们家,要好看干什么?家里有钱有东西,比什么都好!靠你个人,几年能攒起五百块钱来?这家进门就有。上哪里找这种好机会去?

    “我刚才不是给你二哥说呀,九队付振海,用一口袋玉米,就给他二小儿换了个媳妇。这是还没传出去哩,要是传出去喽,不知道有多少穷人家的女孩子想着呢?

    “我今晚这是去了那里,才听说的,回来就赶紧给你们说。看来这也是该着的,要是我不去的话,人家把媳妇都送到家里了,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哩。

    “我也是觉得对你对咱这个家有利,才兴的心。都二十三、四的人了,也该知道点儿好歹了。别往你嘴里抹蜜,反倒咬人手指头。”

    田冬莉向来都是听田阴氏的。经她这么一劝说一数落,便有些转过弯儿来。又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三岁了,都成老姑娘了,对象还八字没一撇。而与自己同龄的姐妹们,孩子都满街跑了。有的甚至生了第二胎。

    这个虽然进门就当后妈,但有五百块钱和两口袋麦子,日子难不了。并且家里还能落同样多的钱财。这样,婆家娘家都有钱了。

    猛然想起给家里的钱和麦子,心想:家里这么穷,现在如果不说起来的话,自己一走,还会有自己的份儿呀?于是又问道:“妈,我要是同意了,给咱家里的钱和麦子归谁呀?”

    “当然归咱家里啦。”田达岩一脸洋洋得意地说。

    田冬莉一听不高兴了:“那,你们这不是把我卖了吗?”

    田阴氏:“这哪能叫‘卖’呢?这就算给的聘礼。”

    田冬莉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要是给我一半儿,我就嫁过去。”

    田阴氏一听急了:“你要一半儿干什么?那边也有这么多,哪有带着钱和粮食过门的?”

    田冬莉:“那边的还不被老婆婆掌管起来?会到了我手里?我拿过去自己花着方便。”

    田达岩白拉了她一眼,说:“这话你也说的出口?家里养了你这么大,没见过你给家里一分钱。这钱要是拿了走,你还回不回娘家?受了委屈,没人帮你出气去。”

    田阴氏怕兄妹俩吵起来,忙说:“行了,行了,我只是听说了给你们商量哩。八字还没一撇儿,你们兄妹就别争吵了,这事还得看男家那边儿愿意不愿意。要是愿意的话,钱我先拿着,日后再说怎么分。

    “三莉,你要是愿意,咱还得赶紧给你四婶子那边的人说过去,别让他们出去张罗了。”

    田冬莉羞答答地说:“那你就说去吧。”

    田阴氏见三女儿应允了,心里高兴。对田达岩说:“你现在就把你哥哥和嫂子叫来,我再喊起你爸爸,咱一家子都统一了思想,明天一早就给人家送信儿。再就是找人给三莉做两身新衣裳。五天之内就过门,时间紧着呢。”

    田达岩:“他们的钱和粮食什么时候给呀?”

    田阴氏:“这个还黄喽?他们比咱还急。给不齐,咱不让三莉过去不就行了。”

    再说田青青和郝兰欣。

    从四奶奶家回去以后,郝兰欣坐在堂屋里,对田达林述说起了在那里听说的情况。

    田青青哄睡着田苗苗,也凑过来听父母亲说话。

    “我看四婶子愁住了。”述说完以后,郝兰欣说:“二景保住了,这七百五十块钱、三口袋麦子,对她来说,确实是个难题。两房里均摊,老大家肯定不愿意;不均摊,老二家又不高兴。一晚上,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