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184部分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84部分

小说: 重穿农家种好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阏庖怀隼矗舶迅F隼蠢病D抢锞拖孕味瞬皇恰!�

    杨老太太:“老潭子,你先别奉承着我说了。他们……怎样了?”

    老潭子:“咳,别提了。你来了以后,他们光遇上倒霉的事了。秋里的时候,水莲宫外孕,大出血。命是保住了,却坐下了病根儿,现在人跟个黄娘娘似的,干什么也没劲儿。

    “刚过完秋,小虎子在家里一个人拾掇墙头,从墙头上摔下来的时候,正好被一个坯砸在腰里,把脊椎骨给砸断了。住了一冬天的医院,年前才回来。

    “落毛病了没有?”杨老太太闻听,着急地问道。(未完待续)

第271章 跪地请罪() 
“脊椎骨都砸断了,还能不落毛病。”老潭子看了杨老太太一眼,摇着头说:“人是完了。下半截身子瘫痪,没一点儿知觉。躺在炕上不能动,吃喝拉撒,都得用人。他家里还是个病秧子,咳,家里全乱套了。”

    杨老太太已是泪流满面。

    老潭子继续说:“这人啊,到了难处的时候,就会想起别人的好来。他虽然不能动了,脑子却清醒的很,一点儿也不糊涂。听说今年一年下,那个兔羔子光念叨你了。”

    杨老太太一下把嘴捂住了,泪水顺着她的手背往下流。看来,要不是借助手挡着,哭声一定会嚎啕而起。

    老潭子继续说:“后来,村里又传开了你在这里吃出福钱的事,他大嫂就劝他把你接回去。他直摇头。其实心里愿意,是抹不开这个情面。

    “他大嫂误会了,以为他还纠结在过去的事上。就给他找了个算卦的,一是让算卦的给他解破解破,二也是想让人家给他算算是哪里不好,怎么一家子光赶倒霉。

    “算卦的给他们算了算,说,你们把家里的福星给撵走了,没有福星的保护,才落到这个地步的。他大嫂问有什么补救的办法。算卦的说,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把福星接回来,好好待承。

    “这一回他找到了理由,同意把你接回去。说,只要你肯回去,不恼恨他,他还愿意把户口改成姓杨。”

    空间里的田青青听到这里不由一喜:当时自己把福钱给杨老太太,只是为了安慰她,让她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寡老人在年节里高兴一些,幸福一些。

    没想到却给杨老太太赢得了荣誉:村里的人们羡慕她,她娘家人器重她。就连给她断绝了关系并把她推出门外来的无良养子,也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看来,要帮助一个人改变命运。不需要多大难度,只要抓住契机。出于真心去关怀他(她),爱护他(她),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一枚福钱改变了人们对杨老太太的看法,田青青很为自己的这一做法感到高兴。

    田青青正自冥想着,却听杨老太太“呜”的一声哭了起来。

    老潭子也不劝解,就坐在沙发上,怔怔地望着她,任由她“呜呜”地哭个不停。

    堂屋里的郝兰欣听到哭声。急忙领着田苗苗过来了。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还是很委婉地劝住了杨老太太。

    “大妹子,你也坐下吧。”老潭子站起来对郝兰欣说:“这事与你们家里也有关系,你坐下来,给老婶子拿拿主意。”

    于是,老潭子又把杨家庄的情况大料儿地对郝兰欣说了一个遍,只是省略了吃出福钱那个情节。

    郝兰欣闻听也是一脸的愁容,对老潭子说:“这事还是让杨伯母拿主意吧。不论杨伯母走还是不走,这间屋子永远是杨伯母的。她在这里,住着。不在这里,我们给她留着。”

    杨老太太流着眼泪哽咽着说:“说实在的,我对那个孩子是有感情的。也一直把他当成我的亲生儿子看待。我所差的,就是没有怀他那十个月了。

    “他妈生下他来,一口奶也没来得及喂,就走了。他父亲都把他放到棺材里他妈的身边了,我看着可怜,觉得大小是个性命儿,就把他抱了起来。

    “当时他比个整砖也大不了。我抱着他,东家要口奶,西家要口奶。后来又喂了只奶羊给他挤奶吃。

    “整整两年,我没脱过衣裳睡个安稳觉过。我虽然没生过孩子。但听人说过,比自己生孩子不知难喂养多少倍。你们说。我能对他没感情吗?

    “后来他这样对待我,真把我的心伤透了。

    “那一次我病的不轻,高烧了好几天。两、三天水米没沾牙。好了点儿以后,我想出来到代销点上去买点儿吃头。谁知,一出门就摔倒了。青青当时正走到那里,就想把我扶起来。被那个兔羔子看见了,诬赖孩子撞了我。

    “实话对你说吧,老潭子,当初我也是赖住青青这个孩子了。我见扶我的孩子心眼儿好,也是想多活几天,就死死地攥住了她的手,不让她离开我。我是想让她带我离开那里,然后我就背着我的铺盖卷,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那个家我是一点儿念想也没有了。

    “后来水莲来了以后,夫妻两一唱一和,非逼着孩子承认撞了我,并让孩子负担我的一切,要么在那里伺候我,要么弄了走。我知道他们这是在讹孩子,把我推出去不管了。他知道是我养大了他,在他眼皮子底下,不管不合适。这才产生了这个恶毒的想法。

    “当时,我一句话也不敢说。我怕说出实话来,他们把我弄回去,我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才有了你送我的过程。

    “来到这里以后,一家人不但没有憎恨我,还好吃好喝地待我。

    “我知道我是赖在这里的,是这个家里的罪人。我愧对青青,愧对这个家。

    “他们越是对我好,我心里越愧疚。不敢见人。来个串门的,就赶紧躲到自己的屋里。

    “年前,我夜里睡不着觉,哭了好几次。你说,这像什么话呀?我不是没家,却在人家这里过年。不请家堂,心里空空的慌;请又往哪里请?

    “后来实在没法了,就试着给大侄儿媳妇说了说。大侄儿媳妇很痛快地答应了,让我把家堂请到我这个屋里。我的心才踏实下来。知道这个家没拿我当外人。

    “七、八年了,没过过这么痛快的年。

    “说实在的,你要是年前来叫我,我会立马跟着你回去。这一过年,我的心踏实下来了,自己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虽然偷偷摸摸地活着,一家人都对我好,我就很知足。

    “一想到回去,就想起那两个人对我的凶样来,想起挨批斗的情景,心里就胆怵。”

    老潭子:“老婶子,今天我不是来接你的。只因是我送你来的,知道家,他们让我来给你说说那里的情况。回去不回去,还得你自己定。”

    又对郝兰欣说:“为这事,他们队上的人说的多了。有的说,像这种情况,真该让他负荆请罪,亲自登门把老婶子叫回去。咳,人们也只是图个嘴上痛快而已。都知道,他连动都动不了,怎么个来法?

    “让他女人来吧,那也是个病秧子。他又一刻也离不开她。没办法,让我头里来给老婶子叨叨叨叨,看老婶子是个什么想法。我能做通工作,接回去更好。接不回去,他们再想别的办法。那个家里,实在是缺少人手。他家里顾了伺候他,顾不了照顾孩子和她自己,看着也真难。”

    正说着,庭院里的黑狗“汪汪”叫了起来。

    黑狗一般不叫。只要来过一次的人,或者来人面善、家里有人,它也不出声,就在东厦子里卧着。左邻右舍的人来串门,都以不存在状态无视它。只有说起来的时候,才知道田达林家里有两条很厉害的黑狗,把下院子的贼子咬得满身血。

    听到狗叫,田青青连忙走出来。见大门口外边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站着的年轻小伙子,他的身旁,站着一个面黄肌瘦的三十多岁的妇女。有些面熟。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杨老太太养子的媳妇——那个在胡同里诬赖自己的大嗓门妇女吗?只是人比过去瘦了一圈儿,面色也没有了当初的红润。

    田青青本来对这个人恨之入骨。她之所以把杨老太太接家来,一是被她逼的,二是被她“激”的。当时田青青怕老太太再有个个三长两短没法交代,要给对村里说一声,这个女人却说:“谁也不用交代。她死了,社会上少一块臭肉,还倒干净了哩。”

    由此田青青猜测:这个老奶奶一准成分高。不是地主富农,就是反革命家属,还是个孤寡老人。这才坚定了带杨老太太回家的信心。

    不承想却因祸得福,从杨老太太的脏被子里拆出一千大几百块钱,成就了自己盖大房子的梦想。杨老太太也因此捡得了一条性命。

    今天见了她这副尊荣,田青青却恨不起来了——既然她已经遭到了报应,自己就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不过,田青青还是不愿面对她,依然在空间里没出来。

    这时,郝兰欣也走到了大门口。

    “请问,这里是田达林的家吗?”黄脸妇女问道。

    郝兰欣:“是,你们是……”

    黄脸妇女:“我们是杨家庄的。是来看……哦,是……我是你们养着的那个老太太的儿媳妇,我是来看她的。”

    郝兰欣已经明白来者是谁了。便不卑不亢地说:“那,进来吧。”说着把黑狗撵到东厦子里,打着手势让他们进院。

    家里有人的时候,黑狗很少叫,杨老太太也觉得奇怪。便隔着窗玻璃往外看。

    亓水莲再瘦再变形,杨老太太已经认到她骨子里去了。见她进了庭院,知道是冲自己来的,心已是软了。便赶忙迎了出来。

    亓水莲一见杨老太太,喊了声“妈”,“噗通”一声跪倒在庭院里,再也不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272章 杨老太太回家() 
杨老太太赶紧上前去拉,说:“水莲,快起来,有话咱去屋里说,你这是干什么呀?”

    伸手不打笑脸儿人,她已经跪下了,有再大的仇恨,天大的过节,还能说什么呢?

    亓水莲哽咽着说:“妈,你原谅你的傻儿媳妇吧!你要不原谅,我就在这里跪着不起来啦。”

    “原谅!水莲,快起来。”杨老太太已是泣不成声。

    郝兰欣见杨老太太原谅了对方,也过来把跪在地上的黄脸妇女拉起来,并把她让到北屋堂屋里说话。

    原来,老潭子来了以后,院里的人们都指责亓水莲说:“当初是你们诬赖人家小姑娘撞了老太太,人家才把老太太接走的。

    “这么大隔节,让个外人去接不合适,显得你们没有诚意。要是真心让老太太回来,不如亲自去一趟,给老太太认个错,也给那个小姑娘赔个不是。如果老太太还不来,再让外人去做工作才对。”

    亓水莲也是磨盘压着手,急于找人帮忙。家里的日子又实在过不下去了,便找了赵金虎的一个侄子,让他带着她来了。

    “妈,回去吧。你儿子说了,只要你肯原谅他,他就把姓再改过来,还姓杨。咱一家全儿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亓水莲含着眼泪说。

    杨老太太早已哭成了泪人。低泣了一会儿,对郝兰欣说:“大侄儿媳妇,我回去吧。再怎么说,他也是我养大的,他这样,我……我还的割舍不下……”

    田青青见杨老太太要走,心里既高兴。又舍不得。

    高兴得是:杨家庄是她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那里才是她真正的家。养子又是她一手拉大的,她对他有感情。只要他有悔改之意。浪子回头,她在那里会比在这里幸福。最起码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舍不得的是:杨老太太在这里,虽然给田青青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老太太为人忠厚,勤谨,也帮了田青青很大的忙。自从她来了以后,田苗苗几乎白天都跟着她。这让田青青出门方便了很多。她是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老太太。

    设身处地为杨老太太想想:只要她在那里待得住,还是让她回归到那里去才是最好的结局。

    田青青心里这么一想,便走到大门外。见胡同里没人,闪身出了空间。

    杨老太太是她接来的,她还要亲自把她送了走。

    田青青装作没事的样子,“呱哒”“呱哒”跑到庭院里,大声招呼道:“妈妈,我回来啦。”

    在堂屋里坐着的亓水莲听到喊声,隔着门玻璃见是当初被自己诬赖的那个小姑娘,“噌”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见田青青进了屋,忙走过去。弯腰拉住田青青的手,说:“小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田青青心里话:不记得谁也记得你。却故意摇摇头。露出一脸的迷惘。

    “我就是当初……去年过麦以前,在杨家庄……姑娘,我对不住你,我……我……给你赔礼了。”亓水莲说着,冲着田青青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