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180部分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80部分

小说: 重穿农家种好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他们的前面没有挂纸张的地方,贴在墙上还得用异能支撑。自己一边支撑着一边写再顾此失彼,田青青不想冒这个险!

    见灶王爷神像前有一个香炉,灵机一动:那就写成条幅。用香炉压住一端垂下来。有灶王爷神像在后面,更显得神秘不是!

    想罢把纸张裁成条幅状,站在桌子跟前,用毛笔写了起来。

    篮彩叶正面冲灶王爷,跪在灶台前的地上祷告。忽见从香炉下面垂下一张纸条来,上面写着毛笔字,字迹清晰可读。吓得一骨碌爬起来,赶紧拽住郝兰成的胳膊,指着纸条说:“兰成,你看!”

    在篮彩叶祷告的时候,郝兰成则望着桌子上的布包出神,想观察蟑螂的动向。见妻子惊慌失措地拽着自己指灶王爷神像,扭头望去,把纸条看了满眼。心想:神像前面猛然间出现字条,不是神仙所为又是哪个?

    郝兰成这一惊非同小可。忙拉着妻子,夫妻俩双双跪倒在灶台前,磕了一通头后,才敢抬起头,仔细地看字条上的文字。

    只见上面写道: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你二人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孝敬老人,反而去那里蹭吃蹭喝,啃起老人来啦。你们的行为已经是很不孝,再发展下去就是忤逆。说通俗一点儿就是欺负老人。”

    篮彩叶没想到在老人那里吃顿饭也被说成这样,心里有些不服气。但在“神仙”面前,也不敢争辩。只得磕头如捣蒜,并祷告说:“还望神仙爷爷饶恕小民,小民再也不到老人那里去了!”

    郝兰成也没想到这种行为是在“啃吃”老人,一时无语,见妻子与“神仙”对上了话,便跪在一旁,静静地望着这一切。

    只见香炉下面又垂下一张字条,正好把上一张覆盖住。这张字条上写道:

    “不去也不对。人们生儿育女,就是为了防老,为了将来以后有个依靠。你们不去,老人有事指望谁呀?逢年过节带着孩子过去与老人团聚,既能帮助老人做活儿,还能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是晚辈对长辈的最大孝顺。

    “你们错就错在心存‘吃老’思想。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现在,一直在那里吃了吧?一天两顿,早晨的干粮也从那里拿,是也不是?”

    篮彩叶一看“神仙”连这个也知道,并且说的一点儿也不差。心中暗想:真的是“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干,天在看。什么是也瞒不过神仙的眼睛去。不由吓得浑身筛糠。

    又见字条上问自己“是也不是”,忙磕头如捣蒜地说:“是,是,还望神仙爷爷饶恕小民。”

    香炉下又垂下一张字条来,这一回的文字不多,但奇怪的是,那字条就像与篮彩叶面对面一问一答地说话一般,只要篮彩叶回答完了,那字条立马又提出别的问题:

    字条:“那你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篮彩叶这一回整个人都震惊了:这不是“神仙”在审问我哩嘛?心里这么一想,哪里还敢怠慢,忙两手着地匍匐着说:“回神仙爷爷,我这样做,一是自己的私心在作怪;再一个就是被穷逼得。家里粮食不富裕,沾抹老人点儿,自己就少吃点儿糠菜。就想趁过年多在那里吃几顿,省下自己的点儿。”

    字条:“现在是生产队上分口粮,一人一份儿。你们把老人的吃完了,老人吃什么?”

    篮彩叶:“老人有个外孙女,经常给他们送面来。我们也是冲着这个去的。”

    字条:“人家外孙女给姥姥送面粉,是为了孝敬老人。你们不但不给,反倒去抢吃。你们自己也养着子女,将来也会有儿媳、外孙。如果你的外孙给你送来了食物,你的儿媳妇过来抢食,你会是什么心情?”

    篮彩叶望了望一直跪在一边怔怔地看着的丈夫郝兰成,一时无语。

    字条见她不说话,立时又换了别的内容:“实话对你说吧,过去你经常辱骂老人,还要把两个老人分开,构成忤逆罪。上天已经记录在册,并做出了消减寿命进行惩处的计划。

    “但现在还没有实施。上天是爱民的,只要犯过之人改过自新,处罚可以减缓甚至撤销。

    “此乃天机,今天泄露给你们,是因为看到你们还有悔改之意,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私心在作怪,再一个也确实是被‘穷’逼的。

    “上天垂怜每一个知错改错的人。从今往后,只要你们改过自新,从新做人,被消减的寿命还可以找补回来。但一定要持之以恒,三天热两天冷的,被上天发现了,还会加倍惩处。”

    篮彩叶又磕头:“神仙爷爷,我错了。今后一定要痛改前非。还望神仙爷爷给我指条明路,我一定按着去做。”

    字条:“那好,你们俩谁还记得上次写分家单时给你们写的那段话?”

    郝兰成忙说:“我记得。”

    字条:“那你说说。”

    郝兰成像小学生背书一样,背道:“此乃天意,与他人无关。欺负老人,折福折寿;善待双亲,和家承欢;二子照办,福寿绵长;略有差池,家破人亡。”(未完待续)

第266章 打哭了哄笑了() 
字条:“对,就是这段话。上次是针对你们兄弟俩说的,对你们一样有效。至于今后怎样做,你们就按照‘善待双亲,和家承欢’这句去做吧。

    “具体地说,就是逢年过节给老人买点儿东西,平时没事的时候到老人那里看看,老人做不动的帮着做做,哄老人喜欢,不让老人生气,也就行了。”

    篮彩叶:“小民一定按照神仙爷爷指点的去做。”

    字条:“什么时候也不要望了‘举头三尺有神灵’,无论你们做什么,我们都能看到。好的奖励,坏的惩处,一丝不苟,谁也别想躲过我们的眼睛。

    “念你们有悔改之意,家里粮食又确实不足,给你们添补一些粮食和一蓝鸡蛋。不过,这些东西是给你们整个大家庭的,明天上午九点过去包破五饺子的时候,送到老人那里。至于老人怎样分,分不分,全在老人,你们不可有丝毫怨言。”

    篮彩叶和郝兰成同时双手拄地,磕了个响头,说:“多谢神仙爷爷赐粮赐鸡蛋,小民一定按照神仙爷爷的吩咐去做。”

    字条:“好吧!要编出一套让老人可信的理由来。不可惊吓了老人,也不要对老人说起今晚之事。路在你们的脚下,如何走,还得看你们自己。你们好自为之吧!”

    田青青见说的差不离了,收了香炉底下的字条和屋里还在到处乱爬的蟑螂,坐在空间堂屋的沙发上,观看起外面的动静来。

    篮彩叶见香炉下面的字条忽然不见了,知道“神仙”“训话”完毕。拉了拉还在地上匍匐着的郝兰成,说:“神仙爷爷走了,起来吧。”

    郝兰成又虔虔诚成地磕了三个响头,才肯起来。

    夫妻俩一转身,立时惊呆了:

    在西里间屋的门框上,依着泪流满面的大女儿郝玲玲。

    “玲玲。你……什么时候出来的?”篮彩叶有些羞涩地问道。

    郝玲玲一下扑进篮彩叶怀里,哭着说:“妈妈,我全看见了,字条上的文字我也看的清清楚楚。妈妈。这是神仙在点拨咱家里哩,我不管你过去怎样,只要你认识到了,改了,就是我的好妈妈。

    “妈妈,听神仙爷爷的话吧,往后咱全都好好待承奶奶爷爷。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头发也白了,我真的不愿意上那里白吃饭去。往后咱要再去吃饭,就带着东西。行吗?妈妈。”

    “行!行!我的好闺女。经过神仙爷爷的点拨。妈妈已经认识到自己不对了。往后,妈妈就按神仙爷爷说的,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东西,平时没事就到老人那里串门,给老人洗洗涮涮。扫扫拾拾,让老人从心眼儿里喜欢上我,我也从心眼儿里喜欢上老人。行吗?玲玲。”

    郝玲玲含着眼泪点了点头:“妈妈,你真是我的好妈妈。”说着,在篮彩叶脸上亲了一口。

    屋里的郝建国郝建营听见郝玲玲没有掩饰的声音,忙跑了出来。见母亲抱着姐姐,不由都怔住了——像这样的殊荣他们可有些时候没有享受过了。

    “玲玲。你饿不,一会儿妈妈给你拌疙瘩。”篮彩叶扳着郝玲玲的脑袋疼爱地说。

    郝玲玲:“不用。妈妈,我吃你端来的红薯粥就行。”

    “红薯粥里有……”篮彩叶说着,扭头往桌子上看了看。只见桌子上布包里的窝头被水浸着,桌子上也汪洋一片,却不见一只蟑螂。

    “哎。蟑螂呢?”篮彩叶不由惊问道。

    郝兰成也扭头一看,果然没有一只蟑螂,甚至连只死的也没有。

    “刚才我们不是烫死了好多吗?”篮彩叶又问。

    郝兰成又让郝建国拿过手电筒,旮旮旯旯儿挨着照了一个遍,仍然不见一只。

    郝兰成想了想。忽然笑起来:“障眼法!这是神仙爷爷为了教训咱,用的障眼法。就是连在老人那里掰出来的,还有那变来变去的咸菜条,都是障眼法。要不怎么建国他们看不见呢?”

    篮彩叶闻听,赶忙拿起窝头闻起来。

    蟑螂很不卫生,爬过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异味,很难闻。

    “真的是障眼法。”篮彩叶惊喜地说:“这窝头上除了有水渍以外,一点儿异味儿也没有,说明刚才根本就没有蟑螂爬过。”

    又赶紧端起那碗红薯粥来看。只见里面除了露着的红薯块儿以外,什么也没有。只是被自己用筷子杵破了几块儿粥皮,显得乱糟糟的。

    郝玲玲:“妈,你们说什么呢?我听不懂。”

    篮彩叶:“那我问你,你刚才出来时看见蟑螂了没有?”

    郝玲玲:“没有哇?你知道我是最怕蟑螂的了,看见了还不惊叫起来。”

    篮彩叶点点头:“刚才是我和你爸看花眼了。看到……哦,现在没事了。”又对郝兰成说:“咱到大门口看看去吧。说不定……是真的。”

    “妈妈,大门口有什么呀?我也看看去。”郝建国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说。

    郝兰成:“也好,咱一块儿过去看看。不过,看见什么了也不许对外说。听见没有?”

    郝建国、郝建营同时说:“听见了,保证不出去说去。”

    “我也去。”郝璇璇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奶声奶气地说。

    “好好好,咱一家全都去。”篮彩叶说着,抱起了小女儿郝璇璇。

    一家人来到大门底下,开开门往外一看,全都傻眼了:

    在大门口的下面,整齐的戳着五条粮食口袋,条条都装的满满的,口袋口几乎捆不起来。

    而在粮食口袋的下面,放着一大篮子洁净的鸡蛋。那鸡蛋堆出篮子老高,给人一种就要流下来的感觉。

    郝兰成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对篮彩叶和孩子们说:“都跟着我,咱一家子给神仙爷爷磕个头。”说着,自己整了整了衣袖,双膝跪地,冲着虚空拜了起来。

    篮彩叶和郝玲玲、郝建国兄弟俩,也忙在郝兰成的身后跪下,随着郝兰成的起伏,冲着虚空磕头。

    磕完,篮彩叶又让郝玲玲回屋拿了一个笸箩,把高出篮子的鸡蛋拾到笸箩里,以免搬动时掉在地上打碎。

    之后,便于郝兰成一起,把门外的粮食口袋挪到门里头,挨着解开口袋口看了看粮食品种,原来是两口袋小麦、两口袋玉米,一口袋分别装在不同小口袋里的小杂粮。

    夫妻俩插上大门,一个拎着篮子,一个抱着笸箩,回了北屋堂屋。

    “没想到神仙爷爷说话真算数,说给就给了。”篮彩叶高兴地笑着说。

    “这就叫打哭了哄笑了。先对你的错误进行鞭挞,让你体会到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严重。然后再拿东西激励你,让你改过自新。”

    篮彩叶:“今晚还真是这么回事。哎,兰成,你说这些粮食老人能给咱多少呀?”

    郝兰成:“是吧,是吧,刚说了要改过自新,一见东西私心又上来了。这东西是老人的,老人给咱多少咱要多少,不给也不能有怨言。东西放在老人那里,老人不愁吃不愁花的,咱也放心不是。”

    篮彩叶频频点头:“是,是,你说的对,往后,我光听你的。”

    又想起大女儿郝玲玲还没吃晚饭,又说:“玲玲,我给你拌碗疙瘩,泼上个鸡蛋花儿,行不行?”说着,从笸箩里拿起一个鸡蛋,就要做饭。

    郝玲玲:“我不吃了。就是吃,也不能拿奶奶的鸡蛋给我做。”

    篮彩叶不以为然地说:“冒尖儿竖流一大篮子,我只用一个就行。看不出来。”

    郝兰成:“你呀,真是记吃不记打。多少东西也是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