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饭,篮彩叶和郝玲玲收拾完了才走的。
郝玲玲临走对田青青说:“你先在奶奶这里休息一会儿,待队上敲钟集合人的时候,我来叫你。”
田青青忙说:“玲玲姐姐,你别来,队上一敲钟。我就去找你。这样,我是顺道,你来还得来回跑。”
“也行。”郝玲玲说完,一阵风似的走了。
“青青。再不要给姥姥送东西来啦。你看见了吧,有多少东西,也让他们全吃喽。”
待郝兰成一家子都走了以后,郝徐氏叹着气对田青青说。
田青青闻听心生疑窦: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内里还有文章?不由问道:“姥姥,我看大妗子今天又做饭又刷碗的,比过去强多了。”
郝徐氏:“在这方面是比过去强了。还不是冲着你的东西来的!只要你来了,走后你大妗子必定上这里查看,掀毛罐看瓦盆,见有面有东西,第二天一家子就来吃一顿。不是烙饼就是擀面条。跟吃绝户会似的。你家能有多少东西供着他们吃?你不送了。我就这一堆一块,他们也就不来了。”
田青青:“姥姥,他们来吃,谁做饭呀?”
郝徐氏:“他们自己。分家了,我再做给他们吃!还有完没有哇?”
田青青:“姥姥。我看这样也行:他们来做,您就吃现成的。也让他们侍候侍候您。我看今天就挺好,您病了,他们过来看看,然后给您做饭。比我妈妈强多了。我要今天不来,还不知道多会儿知道您病了哩。我妈妈和大姨还有小舅小妗子,都离得远。往后有什么事,还得指望着大舅一家不是?”
郝徐氏:“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倒了还是看在东西的份上。要是没你送东西,她才不会来呢。你今天送的羊肉,得三、四斤吧,一顿就吃完了。羊杂碎也抓了不少。全填换他们了。
郝福剑一旁说道:“这么多。你不会让她留出一块儿来呀?”
郝徐氏:“要是留下一块儿,明天一家子还来吃一顿。你说留好还是不留好?只要让她看见了,就一次吃净,省得她惦记着。”
怪不得玲玲说让她妈做饭,一顿准能吃干净喽。看来,知母莫如女啊!
田青青心里可就搬到了五味瓶:
果然,自己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原来篮彩叶如此作为,是在变相地抢食老人的食物,侵吞自己拿来的东西。
过去忙,来看看姥姥,放下东西就走,从来没在这里吃顿饭。现在冬天了,没事做了,才把事实真象看了个明白。
想想这事自己还是不能横刀阻止。小舅小妗子不在村里,大姨和母亲离的又远,姥姥姥爷身边就大舅这一家,真要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像今天姥姥偶感风寒发烧,没个人照顾还真不行。篮彩叶再刁蛮,不是也过来看了嘛。就算是为东西,也把饭做熟了,姥姥在炕上围着被子也能吃上现成饭了。
反之,要是没有大妗子,等人给母亲送了信儿,母亲一走一滑地赶了来,姥姥还不知烧成什么样子了哩?!
说到底,在现有条件下,姥姥姥爷还得依靠大舅一家人。把两个老人都接了走,不现实;有病有灾的又一时赶不到。
如果就这样维持下去,借助篮彩叶贪的心理儿,自己常来,多带东西,用东西吸引着篮彩叶来给姥姥做饭……
常言说:吃人家的嘴短。为了一顿饭,篮彩叶不也露着笑模样做这做那嘛!即便是装出来的,也比先前进了一大步。时候长了,婆媳产生了感情,保不准还真改变过来呢。
说起来还是穷,东西少逼的。看郝建国郝建营吃饼时那个狼吞虎咽劲儿,就知道老长时间没吃过面食和肉了。
现在正好利用她家境不好的时候,自己多拿东西来,勤来,让她养成给老人做饭的习惯。等过几年土地承包到户,富裕了以后,也就习惯成自然,老人这边有事,即便她不来,老人叫着也其实不是。
关键是得做通姥姥郝徐氏的工作。别再自己拿东西来哄篮彩叶,反倒给姥姥添堵,找别扭!
田青青这么一想,便做起郝徐氏的工作来。(未完待续)
第210章 看跳忠字舞()
【鞠躬感谢好友框孔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田青青为了让篮彩叶孝敬老人,养成给姥爷姥姥做饭的习惯,决心先礼后兵:先拿东西哄着她,不行再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还有异能!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不信就摆置不过篮彩叶这个刁民来!
田青青主意拿定,便做起了姥姥郝徐氏的工作:
“姥姥,甭心疼东西。过后我再给您送来,用东西哄着她让她给您做饭。过去您光给她做饭了,也该让她做给您吃!往后您年龄越来越大,不指望着他们,指望着谁呀?”
郝徐氏摇摇头,皱着眉说:“哪是来做饭呀,是来抢食东西哩。你送一趟来,我和你姥爷十天半月吃不清。他们一来,好东西全吃完喽,面粉吃一半子。我都成了倒孝顺了。”
田青青:“姥姥,我一次能扫十多斤面粉呢,隔个三、五天送一趟来,保管你们吃不清。”
郝徐氏:“青青,大冬天的,别去扫面袋了,把手冻喽。再说,你一个小人儿家,扫面袋供着我们吃,我也于心不忍。”
田青青:“没事的。您们看着我累,其实我扫面袋跟玩儿一样,轻省的很。扫惯了,不去还闷得慌呢。”
郝徐氏:“你家刚盖完房子,多添补家里才对。我这里反正就是这样儿了,添多少东西,也叫他们全拱了走。”
田青青:“我会安排的。不会把我家掏空了全送过来。我家里麦里存的七、八百斤麦子,到现在还没动哩。面粉上您甭省着。
“往后哇,只要您不愿意做饭了,就给她送信儿,说您想吃捞面哩。或者想吃包饺子哩,就让她来做。
“您就像今天这样,在一边儿揣着手坐着,哪里做的不对你的心里意思了。就说给她们。吃完了让她们刷洗了再走。她贪图经常来吃饭,不敢不听你的。您正好借这个机会,树立起婆婆的权威来。就像这样,”
田青青说着,一只手掐着腰,一只手指着,说:“玲玲她妈,你做这个。做完了这个做那个,还有那个,做得好喽。你们一家子就在这里吃饭。做不好,别怪我不客气,都回去啃你们的玉米饼子老咸菜去。”
说完,趴到郝徐氏的怀里,“哏哏”地笑起来。
郝徐氏和郝福剑都被逗乐了。
郝徐氏笑道:“你这孩子。人小鬼大。”
田青青又想起郝徐氏这次的感冒来。心想:自己每次来,都往水缸里灌点儿空间水。怕被看出来,虽然灌的不多,但总算有,空间水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常喝着,也不至于受风寒啊。
老五奶奶。奶奶田卢氏,就是喝的掺着空间水的井水,一秋一冬也没伤风感冒过,连咳嗽的时候都没有,怎么到了姥姥这里不管用了呢?不由问道:
“姥姥,您和姥爷一缸水吃几天呀?”
郝徐氏:“光我和你姥爷两个人。一缸水能吃十来天。他们这一来,就吃得多了。哎,青青,我正要问你哩,你往水缸里放糖了没有?”
田青青一愣。立马说道:“我傻呀,好好地往水缸里放糖干什么?有糖我不会给您呀?怎么啦?姥姥,您问这个干什么?”
郝徐氏:“咳,你大妗子也不知道怎么了,非说我们水缸里的水甜,她家烧水做饭,都上这里来提。三、两天就把一缸水给淘完了。再担了水,才不来提了。我还真认为你偷偷给放糖了呢。”
田青青闻听心里一惊:看来,篮彩叶人kou ,转弯儿多,嗅觉也灵敏,还真让她给品出来了。往后水缸里灌空间水打住,别再因小失大,给姥姥家蒙上一层诡异的色彩。
“姥姥,大妗子犯神经病,甭听她瞎咧咧。往后哇,您和姥爷每天喝两杯鲜桃汁,这个有营养,打心火,保管您们今年冬天不再感冒。”
郝徐氏:“这个倒是真好。喝了以后,嗓子一直很清亮。挺贵的吧,常喝还不把你家喝穷了呀?”
田青青:“这桃汁喝着挺好,其实不贵。就是市场上不好买。我认识一个人,从他那里买不贵,也挺好买。姥姥,您就放心地喝吧,保管供上你喝喽。”
郝福剑:“既然青青这样说了,你就多长个心眼儿,放的严实一些。只要咱把身体养好了,没病没灾的,就是给孩子,尤其是两个闺女帮了忙了。要不她们也是光惦记着。”
郝徐氏点了点头。
郝福剑:“还有,你就按青青说的办。把心放宽喽,只要她(篮彩叶)来了,就高高兴兴地让她做饭。好赖你也吃几顿现成滴。她要是有点儿人性,兴许就能感化过她来。从此,婆媳和和美美地有来有往。
“要是一味地来抢吃抢喝,咱再想别的办法。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媳妇,不试试就一棍子打死,那可一点儿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
郝徐氏想了想,点着头“嗯”了一声。
郝福剑走了以后,队上的钟声也敲响了。田青青想起看跳舞的事来,便对郝徐氏说:“姥姥,听玲玲表姐说,你们这里跳忠字舞哩,我想和玲玲姐姐一块儿去看看怎么个跳法。您说是看跳舞吹的风,是不是就是看跳这种舞啊?”
郝徐氏:“就是。那天说工作组来检查,让人们都去助威。我和你三姥姥就一块儿去了。咳,在队部外面的场院里,冷得很。你也别待大会儿,晚了路更不好走了。你又不住下。”
“哎。”田青青答应着,离开郝徐氏,“呱哒”“呱哒”跑着找郝玲玲去了。
两个人到了那里,场院里已经来了不少的人了。人们不住地跺着脚,用手哈着气取暖。
怪不得姥姥着了凉,这里实在太敞亮了,一点儿遮风的地方都没有。田青青真不明白。大冬天的,为什么把人集中到这么个地方来跳舞。
当树上的大喇叭开始播放歌曲的时候,人们开始主动自觉地站成一排排。人与人的间距在伸开胳膊谁也够不到谁。还别说,这样一排队。占了多半个场院。
田青青这才明白为什么到这里来了。光看这场面,就挺隆重的。
排好队以后,人们开始从兜里拿出小红本本,然后随着音乐,开始不停地挥舞着,脚下迈着统一的步子。
喇叭里播放的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一群男人女人跟着音乐跳着舞着。一个个脸色都很严肃,就像参加阶级斗争批斗大会一样。
田青青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舞蹈的美感来。感觉倒有点儿像做广播体操。不过动作太僵硬了,再加上严肃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别扭。
忽然,一个年轻小伙子边跳舞边喊起了口号: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他喊一句。所有跳舞的人跟着喊一句,跳舞场几乎又变成了批斗会现场。
田青青看了一会儿,怎么也找不到美的感觉,反而觉得有点儿滑稽。正打算回去,喇叭里播完了第一首歌曲,马上又换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舞场里人们的动作也有了变换,场面比先时壮观了一些。不过。动作仍然僵硬着,表情仍然严肃着……
但是,田青青已经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对身边的郝玲玲说:“玲玲姐姐,咱回去呀。姥姥说让我早些回家,要不路上滑。”
郝玲玲本来就是陪着田青青来的。听见田青青要回去。立马转身,拉着田青青的手走出人群。
别看是在没有任何遮拦的场院里,看的人还是不少,有老人也有孩子。
也难怪,冬天里人们没事做。又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和场所,听着歌曲,看着人们虽然僵硬但毕竟动起来的身姿,也是一种享受不是!
田青青明白了姥姥为什么会被风吹着引起发烧的原因了。
回到家后,田青青辞别了郝徐氏,推着小木轱辘车,领着黑狗,打道回家。
晚上吃完饭后,田青青给郝兰欣说了在姥姥家看跳忠字舞的情况。
郝兰欣惊讶地说:“你还上你姥姥家去看,你忘了,去年冬天,你非要跟着我去看跳忠字舞,结果冻着了,病了好几天。后来叫你去也不去了。怎么好好地跑到那里的场院里看去了?”
田青青闻听一愣:原来这具小身体——也就是自己的姐姐,还有这么一段经历呀!忙掩饰说:“妈妈,我忘了那叫什么舞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