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第一女丞相 >

第27部分

第一女丞相-第27部分

小说: 第一女丞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几天不知道村民们是不是想通了李若惜的话,流落在外的男人们陆陆续续的赶回来,樟树里的人口顿时增多,恰好赶今天的丰收大季。

    因为没了周家的阻碍,加今年年景好,收割、晒谷、脱壳、收税也花了半个月的样子,以往提前半个月完成了收税。

    新建的木塔很快便派了用场,李若惜站在一线天的入口处指挥索道运输。

    粮食一袋一袋的从往下滑出来,但有些袋子被刮破,白花花的粮食像漏斗一般洒了一路。

    见此,李若惜拿着个木制的喇叭筒,对面放粮的人,朗声道“面的动作轻点,有很多袋子被刮破,那可是白花花的粮食啊”

    话落,马听见,面回了一句,“知道咯”

    冉贵秀拿出针钱,边缝边道“萌萌,你真厉害,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闻言,李若惜心有些飘飘然,冲她讪笑道“这种办法只要稍微动动脑子能想的出来了。”

    “也只有你这种脑子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冉贵秀先是夸奖,左右望了望带着一丝不屑地道“那一家子干了几十年也没想到。”

    李若惜被夸的心不免虚了,这可不是因为她有多聪明,而是她有一颗凝聚历朝历代智慧的脑袋,她只是巧妙运用了一下罢了。

    这时,从山下来一位四十来的人,望着大伙肩扛着的麻袋以往小一半有多,拉了个人,好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扛粮的村民停下,回答,“扛粮食。”

    “粮食?难不成樟树里的粮税已经收来了?”那人松开手,并没有不可思议的神情,反倒替李若惜感到担忧。

    村民应了声,继续往山下走。

    那人有些不敢相信,边走边冲搬运粮食的点头招呼,走到入口时,喘了口粗气,问道“你们谁是张萌?”

    “我是。”李若惜应道,走向那人。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盖有郡守大印的增税递了过去,李若惜接过,望着面的那条增加至百分之三十的赋税条款,犹如当头给了一棒。

    她的公告早已写明按以往的百分之十收取,如今国家增税,如果再向村民增收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而且还会招来村民们的怨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信任又会打回原形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可如果不收,她去哪变出百分之二十来,而且,收不齐税会被治失职之罪,一人受罪到无所谓还会连累全家,男的发配充军,女的发配做军妓,燕国这条律法是专门给来压制乡官而定的。

    冉贵秀见李若惜望着那张纸呆了许久,挨过去问道“里长,这面都写了些什么,看的那么入神?”

    “这张是燕王新下的旨意,以后每年赋税增至百分之三十。”没等李若惜回答,已经有人替她答了。

    “啊”冉贵秀惊叫一声,周围的人都停下的动作,望了过来,见此,急忙捂嘴,小声地问道“里长这不是真的吧?”

    “是真的。”李若惜平静地将那张纸折好,放进怀里,冲送的人道“还没请教姓名呢?”

    “我姓秦,名,叫我秦即可。”秦拱手道。

    这名……起的太有学问了,乍一听还为是情呢,但李若惜没有调侃的心情,淡淡地道“级指令我已经收到,我会尽快把粮收来的。”

    “那你这些粮?”秦想问是不是运往乡里。

    “这些粮先运往亭部。”李若惜说道“要是没要吩咐的我去忙了。”

    “嗯,你忙吧。”秦说道。

    :

第37章 抚琴() 
李若惜冲他拱了拱手,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又回到了刚才指挥的地方,冉贵秀望着她一脸无事的神情,心开始盘算起,想为她做点什么。 :

    秦并未马离开,眼睛一直盯着一线天处一袋一袋的粮滑出来,没一会功夫百袋粮食便运了出来,起以往这个方法快了不止十倍,眼顿时透着几许赞赏,前问道“张里长这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还能有谁,自然是我们里长。”冉贵秀抢先道。

    恰好李若惜也不想说话。秦望着她的眼神闪过一丝敬佩,夸赞道“我们付乡长果真没看错人。”

    李若惜笑而不语,冉贵秀却白了他一眼,嘟喃了一句,“哎,也不知道这乡长到底认不认得我们家里长。”

    这话把那秦给呛的尴尬不已,脸顿时红霞飞扬,把原本情绪有些低落的李若惜逗乐了,李若惜憋住笑,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忙打圆场,“你大人有大量别跟她一般见识,这粮食运的也差不多,要不跟我一块去看看下面的情况。”

    “也好,也好。”秦尴尬地道,巴不得快点离开,再说下去还不知道这女人拿什么话来呛他呢。

    李若惜吩咐大宝指挥与秦下了山,下山的路秦没再多言,到了山脚便告辞。

    赵信看着秦离去的背影,问道“他来做什么?”

    李若惜从怀里掏出那张纸递给他,说道“别告诉你不知道这事。”

    赵信接过那张纸,打开看了眼,望着她,说道“我还真不知道此事。”

    “但面的郡守大印可是真的。”李若惜望着路一辆接一辆的马车,说道。

    “是真的没错,但亭部还没接到。”赵信看着纸的郡守大印,淡淡地道。

    “那有可能今天刚到的,而且你们都在这忙了一天了也没有回亭部,不知道也正常。”这几日子的相处,李若惜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赵信,他是个不会撒谎的人,一是一二是二,什么事情都写在脸。

    “那一会我回亭部看看。”赵信将那张纸还给她。

    李若惜伸手着接过来,望着前方,叹息一声,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半个月前公告写的按以往的百分之十收取,现在税已经收来了,若我再改口怕招来民怨。”

    说着,偷瞟了他一眼,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他或许在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倾诉的人了。其实她下山一是、想问一下他知不知道此事,二是、想跟他倾诉一下缓解一下内心的压力。

    “那你是不是准备自己扛下来?”赵信说着,不知不觉的便看向了她,与他相处的时间越长越发的了解他,他这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他人吃亏,有时他真不明白他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有这个想法,但没这个能力,不过,我想总会想出办法的。”李若惜依旧看着前方,淡然地道。

    “其实你这又是何苦呢,这又不是你个人要增收赋税,这是燕国的规定,相信村民会谅解的。”赵信安慰道。

    “可我不敢冒这个险,我不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这样给毁了,后面还太多太多事需要民众的支持,而且如果我把这事一公布怕会给有心人利用的机会。”她话的有心人指的自然是如氏,如氏没动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一旦有了时机自然动起来了。

    赵信看着眼前弱小的身子骨却扛着常人难以扛的问题,令他莫名的想帮他一把,随即道“那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你不用为我做什么,只要当我的听众即可。”李若惜笑着扭头望着他。

    这样的笑却让赵信有几分痴迷,只是,他本人并未察觉出自己的变化,浅浅一笑,说道“那我以后当你的听众好了。”

    “如此甚好。”李若惜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调侃道“那你以后是我倒苦水的垃圾桶了。”

    “啊怎么成垃圾桶了?”赵信顿时觉得好无辜,但还是保持一贯的浅笑,因为他心里并不抗拒当他倒苦水的垃圾桶,跟他聊天让人感觉很愉悦、很舒心。

    “这是赵求盗的荣耀。”李若惜笑眯眯地道,大眼睛顿时眯成了月牙儿,很是迷人。

    “那本求盗在此谢过张里长了。”赵信很正式的拱手说道。

    闻言,在看他的模样,李若惜哈哈大笑起来,“得了,你还来真的啊”

    赵信笑而不语,话锋一转,说道“眼看这粮要运完了,我想问问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这个啊,很简单,下山,高低不一,利用自然下滑的原理成了,如果不是这石头山高了点,可以直接从樟树里滑到山脚。”李若惜颇为遗憾地道,若不是这山她可以做的更好。

    赵信看着那一线天,说道“其实这已经很好了,至少你把以前十天完成的活一天做完了,已经是迹了,不是么?”

    “或许吧”李若惜淡笑道,可能是她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好了还想再好吧。

    “信,信。”赵大昌手里拿着一张纸,边走边喊跑了过来,连亭部的属下叫都没来得及应,喘着气跑过来后,手一伸将东西递过来,说道“你让哥好找,这是郡守府刚送来的。”

    赵信接过,递给她,李若惜没接只是在面瞟了眼,冲赵大昌道“我说赵亭长,你这个亭长当的可真够清闲的,三天两头不见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有信在还用得着我么。”赵大昌很理所当然地道“没什么那我先回了。”说完,转身走了。

    赵信摇了摇头,一脸无奈,李若惜笑道“这亭部到底你是亭长还是他是亭长啊?”

    “他这人那样……”赵信迟疑了一会,突然笑了。

    “赵求盗粮食都已经搬完,是不是该回了?”米乐问道。

    “那回吧。”赵信说道“那我们先回了。”

    “好,我不送了。”望着他们离开后,李若惜才山让村民们把木塔的绳子解了。

    回家的路,远远的听见“叮咚叮咚”不成曲的声音传来,越走越近听的越发真切,原来是从张家传出来了,不由心情澎湃,没想到她爹还真把古筝给做出来,两步并做一步,奔跑进屋,站她的房门口,激动地唤道“爹”

    闻声,一家子转头,木匠乐呵呵地道“萌萌,回来了,快来试试这琴声如何”木匠起身让开,他为了能做成这把琴,特意去问过专门制琴的人。

    李若惜抑不住心的兴奋,走了过去,跪坐在地的蒲团,一种久违之感油然而升,激动的伸手抚摸琴身,犹如抚摸一件稀世之宝一般,木匠他们都看的出来她非常喜欢这把琴,木匠心里特别开心,欣慰的点了点头。

    李若惜不得不夸赞一下她爹的手艺,她前世的那把精致多了,不知道声音如何,伸手刚想拨琴弦,眼前递过来几个东西,李若惜一看竟然是弹古筝专用的假甲,看质地应该是牛角做的,真没想到她爹还懂这个,看的出她爹为了这把琴没少下功夫,接过假甲带,在古筝拨弄起来。

    《高山流水》的调子从琴悠扬的滑出,美妙而悠远,琴声高昂时,巍峨的高山有如战场万马奔腾的气势,高喝着胜利赞歌,琴声低缓时,有如山间溪水续续流淌,似平静、祥和的生活。

    一曲毕,身后几人听的有些痴傻,半晌,回过神儿的张木匠,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最终还是桃儿,赞道“舅舅弹的真好听,桃儿从来没听过如此好听的琴声。”

    李若惜将桃儿拉了过来,拨了一下琴弦,温和地问道“那桃儿想不想学啊?”

    “想,舅舅会教桃儿么?”桃儿天真可爱地道,望着她的眼全是期待。

    “只要我们家桃儿想学,舅舅自然会教。”前提是她得有时间。

    “那舅舅,弟弟可以学么?”

    “自然可以。”

    “桃儿在此谢过舅舅。”说着,给李若惜福了福。

    李若惜扶她站直,拨了拨她的流海,说道“不过,现在舅舅没有时间教你们,待舅舅闲时在教你们如何?”

    “好。”姐弟俩懂事地道。

    张春兰笑了笑,不知如何感谢她,说了声谢谢,便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了,张木匠也退了出去。

    王氏坐了下来,这些日子她与春兰做了不少娃儿的物,现在粮税已收完是时候跟孩子提了,于是说道:“萌萌,这税收的事也忙完了,明日能否陪娘去一趟赵家村?”

    “娘,估计这事还得缓一缓,有突发情况不得不先忙。”李若惜抱歉地道。王氏这些日子闲时便在做婴儿用,知道她内心迫切,可真的是不敢巧啊。

    王氏眼透着不解的光茫,疑惑地道“粮税不都收完了么?还能有什么突发情况?”

    李若惜知道她一定是认为她不想陪她去,只好告知“今天我们在运粮时,乡里送来,粮税增至每亩百分之三十,所以希望娘你能谅解。”

    “怎么会这样。”王氏大惊。

    “哎……近年来连年战事,增税是必然的,只是偏巧被我赶了而已。”提起此事情绪便低落了下来,伸手拨了下琴弦。

    :

第38章 暗涌() 
王氏的心顿时便提了起来,她记得半个月前自家孩子才公布了按以往的百分之十收取,如今仅增加至百分之三十,如果再向村民收取便是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