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第132部分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32部分

小说: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灿Ω每刮颐堑纳恕!�

    他去狼牙关报功的时候,手下的人已经将戎突人费了几天时间慎起来的斜坡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填起的护城河也都重新疏通了。

    在这种情况下,戎突人确实已经没有了能力进行下一次的攻城行动。

    “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士兵的训练会大幅度的减少,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耕种,尽最大的努力开垦田地,种下粮食。”

    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播种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有一些粮食可以延后一些播种,比如说大豆高粱,再迟缓一两个月也没有什么,还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开垦更多的田地。

    在这一段时间里,龙城所有人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搞生产。

    甚至方浩还对那几千名的戎突俘虏说道:“你们前一段时间的表现,我看在眼里,没有闹事,这一点非常好,如果你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这样表现,我可以向你们承诺,几个月之后将你们都放回去。”

    那些戎突俘虏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没杀他们就已经不容易了,怎么可能会让他们这些奴隶苦工放回去呢?

    “其实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人,”方浩这样向他们解释,“实际上我们一点都不喜欢战争,这一场战争也是为了告诉你们的掌权者——我们并不害怕战争,我们有打赢任何一场战争的能力。”

    “这一场战争也夺走了我们很多战士的生命,我心里非常的悲痛,希望这样的悲剧以后再也不发生,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够将我的意思传达给你们部落所有的牧民——我们尧国人不喜欢战争,我们与你们的战争应该到此为止,大家可以做好邻居。就算做不了好邻居,也不要互相攻伐,要不然这一场战争就是下场。”

    “跟我们做邻居做朋友,你们会得到很多的好处,我们尧国人,可以给你们提供铁器,提供食盐,提供茶叶,提供布匹,甚至提供粮食的种子,而和我们为敌,你们什么都没有,将会越来越贫穷,甚至会失去生命。”

    跟这些戎突的俘虏说这样的事情,当然也是方浩并不希望接下来继续和他们发生战争——他要在大草原上立足,有这一场战争就可以了。

    继续占据对方的草原,他没有那么多人口,朝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给他添加人口来占据草原。

    他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里的根据地,还可以让他好好的发展,要是经常有着战争的威胁,地都没法种,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当然,这也因为他和沙鲁早就有过约定——从马场得到的那些俘虏都要交给沙鲁。

    至于那些从战场上俘获的俘虏,属于约定之外的存在,当然不会那么早的交给沙鲁。

    那也有几千人,现在又正是需要苦力的时候,让他们多做一点苦力活,没有什么不好的,没必要白白的便宜沙鲁。

    当然,这种事情方浩不会说出来。

    几个月之后,先把约定好的人交还给沙鲁,也可以让那些留在那里的人相信自己以后确实能够被放回去,这样可以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做事。

    现在加上那些戎突的俘虏,龙城一共有着上万名的人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上万人口都在努力的开垦土地。

    春天已经来临,大地回暖,开垦土地也比冬天在冻土上开垦要快了很多。

    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沿着开挖出来的水渠,在这草原上开垦出了几万亩的粮田。

    过了半个多月,有的粮食就应该要播种了,这就要分流一批人出来。

    不过还有几千人继续在开垦粮田。

    因为他们接下来的粮食压力会比较重。

    等到大豆高粱都开始种下去的时候,终于结束了开垦粮田的事情。

    一条水渠已经沿着地势挖出了三十多里,水渠两边一共开出了近二十万亩的土地。

    不过很多开垦的都比较粗糙,只能够种大豆,并不能种水稻小麦这样的主粮。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五月初。

    农田里面的活也多了起来,除草灌水什么的,人少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已经不适合继续开垦。

    朝廷分发给龙城的第二批人又过来了,这一批是五千人,其中有几百名是女子,也有不少年纪大的。

    在这一批人到来之后,方浩终于将沙鲁带过来的那几百人和从马场俘虏的一千多人放了回去,对他们说道:“我是言而有信的人,这段时间你们表现的都很勤奋,所以我叫你们放回去。”

    还有两三千从战场上俘获的俘虏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些重获自由的同胞。

    方浩对他们说道:“我给你们一年的考察时间,你们要是能够像他们一样的勤奋,踏踏实实的劳动,我也会将你们放回去。当然你们要是觉得这个地方更好,选择在这里留下来,我也可以接受你们,并且会和尧国人一视同仁。”

    为了这些俘虏的情绪稳定,他经常会派阿桑过去跟他们聊天,传达一些各民族和谐的观点想法。

    从阿桑给他的回馈来看,也有一部分人对这里的生活表示羡慕。

    因为这里吃住都比他们的游牧生活要好。

    所以他才会提出这样的说法。

    当然大多数戎突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更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过也有小部分人眼睛一亮。

第266章 进京述职() 
在五月朝廷流放过来的那五千人口到来之前,朔州那边支付给龙城的铁器,也都已经支付到位。

    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几起戎突人抢劫的事情,抢走了大量的铁器。

    这是沙鲁按照约定取走属于自己的酬劳。

    沙鲁在龙城之下擒住了五王子之后,就押着他这个民族罪人回到天赐大草原的王庭。

    结果在路上,某一天早晨的时候,发现五王子已经自杀身亡。

    这让沙鲁双眼流泪:“虽然他做出了伤害我们戎突人的事情,可他怎么也还是我的哥哥,我只是想把他回去让父王来处置,他怎么就想不开呢?八王兄已经死于敌人之手,现在五王兄又寻了短见,那么多兄弟,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太让人伤心了!”

    伤心的事情不只是这一件。

    在他回到王庭之后,他那久病缠身已经数年不理人事的父王,听到这一场战争折损了几万人之后,竟然给活活的气死了。

    沙鲁这个天赐大草原王位唯一的继承人,终于成为了这座大草原的王者。

    成为在这草原之上王者的同时,他也在草原之上发动了几场战争,杀了一万多不服从于他统治的戎突人,也利用这几场战争,显示了他在这座草原上强大无敌的力量。

    终于,再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稳定之后,他就开始派人来取铁器。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两边都不会有什么交易——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物品来进行交易。

    摆在沙鲁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这个经历了几场战乱的大草原恢复元气,让那些牧民休养生息,让自己的亲信去管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这不是一时半会就忙得过来的。

    以后的交易肯定是要交易,但是现在没有那个精力来做这种事情。

    在登上了王位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将王庭南迁,一直迁到他之前的军营那边,离龙城不过百里。

    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那些人已经在攻打龙城那一战中被吓破了胆,觉得挨着对方太近,并不安全。

    沙鲁不顾他们的反对,强行将王庭迁移到了那里,他的理由是——必须要盯紧对方,不要让那些尧国人继续往草原深处建立城池。

    只要发现有那样的迹象,就马上摧毁。

    南迁过来没多长时间,方浩就放了一批戎突人回来。

    得到那一批戎突人之后,沙鲁做出了一个让他那些手下更加震惊的消息——他也要在这座草原上建立一座城池,作为天赐大草原永久的王城。

    有人说:“大王,我们不会修筑城池?”

    沙鲁回答:“我们的人被抓过去修筑了很久的城池,他们回来了,我们就会了。”

    有人劝谏:“大王,我们戎突人逐水草而居,有牧草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家,我们不适合定居于一个地方,建立城池,我们也没有办法长期的居住于城内。”

    沙鲁回答:“尧国人可以定居于一地,我们也就可以,只有定居才会让我们更加稳定。”

    “他们会种地,不用跟随着水草而流浪。”

    “我们的人被抓过去种了很久的地,他们回来了,我们也就会种地了。”

    有很多的反对意见,但是沙鲁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在这座草原上,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权威,所以这个命令被执行了下去。

    沙鲁规划中的城池,比方浩的龙城要大得多。

    他现在已经是这座草原上的王者,可以调动的人力比方浩要多出很多倍,规划中的城池自然也要比龙城大上很多倍。

    虽然计划里要到冬天才能开始城池的建设,但是先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而且开垦土地,准备种地的工作也在进行。

    虽然他们现在没有粮食种子,但是方浩已经承诺过,可以跟他们交易粮食种子,所以这一点不用愁。

    凿池为湖,开渠成河,沙鲁也要在这座草原上进行一番开天辟地般的大动作。

    他要成为改变戎突人生存方式的中兴圣祖。

    在他这边埋头发展的时候,方浩那边也一样,双方都趁着这难得的和平时期用所有的力量来发展壮大。

    守城之战里,方浩又缴获了上万匹战马,这些战马由于是他孤军奋战得来的,朔州没有给予任何方面的资源,所以这些战马他自己截留住了。

    立了这一场大功,他也有了这样的底气。

    加上以前的战马和小马驹,一起拥有了两万多匹马,这让他的军事力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正是牧草丰茂的时候,在这座大草原上,这些牛羊马匹的放牧,对他们并不造成压力。

    城里面并不能住那么多人和牲口,在城外也设了十几个点,沿线分散开来,现在只是帐篷,到了冬天会建立一些小的堡垒,士兵与边民杂居,这样更方便劳作。

    要是在战争时期这样分散肯定不妥当,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争,这样分散开来对他们种地放牧更加好一点。

    在那一批五千边民来到之后,生产上面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对士兵的训练也已经开始。

    在那五千边民里面,又挑选出了两千多名的预备士兵,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还没训练多少天,正当六月的时候,朝廷对于那一场战争的封赏终于下来了。

    那是一串很长的封赏名单,方浩的手下,很多将士都得到了封赏,六个指挥品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队正甚至火长也有了品阶。

    品阶提升之外,另有实物封赐,随后就会押解到来。

    不过并没有提到将先锋卫提升为军镇的事情,也没有对方浩进行封赏。

    对于方浩,只有一句话——进京述职!

    听到进京述职这个词,方浩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掉了下来。

    确定一个军镇是大事,任命一个总兵也是大事,不可能隔着几千里就将一个卫将提升为总兵。

    进京述职,由朝廷对候选之人进行面对面的考察,这才是正常的操作方式。

    将龙城的一切事务交付给手下之后,方浩在六月底踏上了进京述职之路。

第267章 老将军() 
尧国的京城座落在中州之地,在千余年前开国之时,这里是尧国的中心地带,定都于此,可以最方便的管理全国。

    可是在千余年来不断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它在尧国的位置也从最中央慢慢的变成了偏东偏北的位置。

    再往东去,是辽阔的大海,再往北去,就是戎突人占领的大草原,已经没法扩张,所以他们扩张的脚步是往西往南。

    在千余年的时间里面,不知道灭掉了多少蛮夷小国,国土面积扩张了两倍有余,终于成了现在幅员辽阔物产众多的泱泱大国。

    这一座京城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面,也经历了五次扩张重修,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雄伟的一座城池,城中有百万人口,由内到外,分为紫禁城、内城、外城。

    在这座雄城附近,布有东南西北四座军营,每座军营号称十万甲士,实际上扣掉空饷、民夫,也有三四万左右,由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名正三品的将军统领,归属于禁军。

    在京城之内,也有一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