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纳粼谒浇炱穑骸澳饶龋悄忝矗俊�
李曜扭头一看,就见数步之外,定定地站着一个中等个头,身材纤细的年轻男子,那肤白肉嫩,眉清眸亮,唇小鼻挺,五官俏似女儿家,一张脸正红得快要滴出血来的模样,正是高昌国世子麴文泰。
眼前这个麴文泰已是焕然一新,头上戴着纱罗巾,身上穿着右衽汉服,袍服虽然宽大,却由薄薄的丝帛制成,所以这身体轮廓,可谓是看得一清二楚,包括下面某处不可为外人见的部位,亦是如此……
第127章 因缘际会()
李曜无意间的一瞥,手中甜瓜险些砸了过去,本想转身就走,却又忽觉有些失礼,只好微微福了福,开口应道:“金世子,别来无恙。”心中却道:“麴文泰,有必要激动到这种程度么?快收了您的神通吧!”
麴文泰其实对于自己随感而应的身体变化,也感到失态非常,否则他就不会脸红了,在狂念了一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后,方才恢复正常状态,摆出了含情脉脉的模样儿,柔声道:“世事轮回,因缘际会,我们又见面了,娜娜叫我‘文泰’即可……请恕文泰冒昧,不知娜娜真名该如何称呼?”
李曜差点打了个哆嗦,这位麴世子也太造作了,只觉他跟后世那些饰演三流言情剧男主角的演员有得一拼,忙不着痕迹地拍着身上的鸡皮疙瘩,佯作温婉地回道:“奴姓李,文泰称奴为‘月娘’便是了。”
麴文泰露出了更加温柔的表情,问道:“月娘也是带人来此参加比试么?”
李曜又是一阵肉麻:“我……是来参赛的。”
“哦?”
麴文泰装作一副吃惊的模样,又问道:“不知月娘志在争夺三魁中的哪一个呢?”
李曜回道:“奴会吹奏,自然是乐魁。”
“幸好、幸好。”
麴文泰故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轻轻拍了拍胸口,语气诚恳地道:“实不相瞒,绯璎将要参与争夺舞魁,幸好你们错开了,不然文泰都不知该支持……”
一言未毕,两人耳畔忽然传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女人声音:“你是谁?咦……娜娜你怎么穿成这样?”
李曜实在没兴趣听麴文泰啰嗦下去,待看清来者正是对方的侧室绯璎,心里不由一松,立即趁机抽身,忙不迭地回到了安红玉等人身边。
麴文泰见李曜那边女眷甚多,自是不好再跟过去,只能伸长脖子,看着李曜的倩影发痴,此时他的脑海浮现出这位佳人刚才轻咬瓜瓤,桃腮鼓起,粉嫩香舌还时不时轻轻舔过唇边汁水的模样,想着想着,不觉小腹又热了起来。
绯璎瞧见麴文泰一副猪哥相,差点咬碎了银牙,她太了解自己的男人了,莫看他崇佛礼佛,平日里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实则极好女色,并还有收集美女的可恶嗜好。这般绝色的女子,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而当下国王老迈孱弱,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得甚么时候,他就会继位为王,现在正是她与世子表妹宇文氏争夺正妃之位的关键时候,她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占得上风,突然杀出一匹黑马来……
随着午时响亮雄浑的三声金钟长鸣,万众瞩目的“梵音会”终于在大云寺的会场开幕了。
会场中央搭了一座两尺来高的大戏台,台子旁边有两个大帐篷,分别为参赛男女的后台,另外举办者还在台子附近靠着山体的地方铺就了毡毯地席,上面的落座者,皆是今日应邀而来的贵宾与选手举荐人,贺若怀廓、张护、李通、何潘义、麴文泰皆在此列,而在台下与之面对面的一侧位置上,则坐满了大云寺的一众僧人。
此时,数以万计的百姓早已把偌大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手捉横刀的县尉领着差役们一阵吆喝,方才使得人群让出了一条小道,随后便有一位年约三旬的僧人从此处登上了戏台。
那僧人表情肃穆,宝相庄严,先是一通自我介绍与致辞,然后便开始讲起了故事:“说起梵音会,就不得不提一百年前北朝的一位皇子……”
在隋唐时期,佛教徒们为了能更好地传播教义,便用印度佛教徒的说唱形式,将经文和佛教相关的故事改成了浅显易懂的俗讲变文,以便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都能够听得明白。
平日里的俗讲活动,其实都是由寺院里地位不高的年轻僧人来担当主讲,只不过今日不同平日,“梵音会”这般重大的盛会,大云寺住持道弘当然要亲自出马了。
只见他夹说带唱,诗文、经文时不时穿插于故事之间,讲得既煽情,又生动有趣,让在场的诸多男女老少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就连呆在李曜身边的安红玉、鱼巧巧等人也是时而悲伤,时而发笑,看得李曜眼角直抽抽。
过得好一阵子,道弘终于讲完走下台去,随即便开始上演“梵音会”的第一场正戏“舞魁赛”。
随着音乐响起,人们的情绪迅速从刚才的忘我状态中醒过神来,紧接着又过了片刻,台下忽然响起了一个嘹亮的男子声音:“有请第一位登场者,龟兹的伏思葩,表演舞名为《雪舞莲华》……”
开场第一个舞蹈很快就结束了,贵宾席内十来个疑似评委的人相互交头接耳一番后,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木牌子,牌子上分别写着“上”、“中”、“下”三个汉字,这位龟兹舞姬竟得了个全的,评价落差这般之大,自然是夺魁无望,下台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似乎一颗芳心当场碎了一地。
连着数轮过后,绯璎也上台表演了,她跳的舞曲名为《涅槃》,是一支从天竺流行到西域的佛教舞蹈,就见她头梳宝髻,手提花篮,臂挂彩带,穿着只比那莫高窟壁画上乐伎佛多了一圈遮胸面料的舞裙,她的人还未舞动,场下的观众就齐齐发出了抽气声,许多男人看了,都恨不得把双眼贴到她的身上去。
伴奏声起,绯璎莲步轻移,便在台上提着花篮翩翩起舞,一时间鲜花飘洒,彩带飞扬,绯璎神情媚而不妖,舞姿魅而不邪,仿佛极乐世界里的飞天乐伎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观众们的眼前,直教人顿觉色授神销。
待得绯璎一曲舞毕,贵宾席上的评委们齐刷刷地亮出了“上”字牌,四周的欢呼声、掌声更是如浪如潮。
接下来的登场者们,无论从哪种方面来看,都明显比绯璎逊色了不少,最后被她毫无悬念地夺取了本届“梵音会”的“舞魁”称号。
再度上台领取获胜奖赏时,绯璎的眸光不由扫向了倚靠于后台门柱的李曜,并朝对方露出一个挑衅的笑容,这才从台上盈盈而下,径自坐到了麴文泰的身边。
第128章 岂不美哉?()
“锵~锵~锵~”
三声清脆的锣响,拉开了梵音会“乐魁”的争夺序幕。
首先出场的选手,是一位豆蔻少女,那肤白如玉,恬静柔和,乖顺讨喜的小模样,正是与李曜有过同行之缘的熟人,敦煌县令李通之女李音音。
音音小姑娘穿着一袭绿绫齐胸襦裙,挽了一条雪白披帛,头上梳着象征未出阁的垂鬟分肖髻,发间斜插了一把小玉梳,看着颇为俏美可爱,而在她的身后,还亦步亦趋地跟着两名同龄的小婢女,一个怀抱古琴,一个手拿琴案,待到两名婢女布置完毕,音音小姑娘缓缓而坐,轻轻抬起玉葱般的两只小手,开始抚琴弹奏,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闺秀的高雅风范。
只是她似乎有些怯场,神色略显紧张,嵇康的一曲《长清》,弹奏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可她刚起头就失了一次音准,随后更是连连出错,心急意乱之下,不由求助般地看向了自家的父亲,李通当然知晓此非女儿平时的正常水准,连忙以眼神鼓励女儿镇定下来,李音音的发挥这才有所好转,渐渐把一种清洁无尘之感,总算较好的演绎了出来。
有道是“古琴娱己易,娱人难”,场下除了极少数文人雅士,绝大多数的听众也只能听个热闹,什么地方走音,什么地方跑调,根本就搞不清楚。
而且,李音音之所以发挥不好,也是因为第一个登场者所承受的压力,往往要比后来者大得多,再加之年纪较小,李家又是沙州本地响当当的豪望,某些评审之人难免会有同情和巴结的想法。
于是乎,当音音小姑娘一曲奏完之后,大多数评审者都眼不眨心不跳地举起了“上”字牌,只有两位老兄可能属于特别讲原则的那种人,勇敢地举出了“下”字牌,结果立刻引来了台下听众们的一阵鄙夷和谩骂。
这般情景,让李曜不得不想起了某个岛国游戏里的经典台词:可爱即是正义!
随后,本来志在参与的李音音受宠若惊地下去了,第二个选手紧随其后开始上台表演,这意味着过不得多久,便要轮到李曜登场了。
由于梵音会的比赛出场次序是以抽签而定,因此李曜排在了第三号,按照她在后世总结的经验,在打分制的比赛中,出场顺序对选手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出场太靠前,常常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为评审之人往往不能很快衡量好打分标准,所以越往后面出场的人,获得高分的几率越大。
当然了,如果选手表现得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就会直接变成后来者能否获得高分的参考标准。
“接下来的表演是笛曲《飞天》,吹奏者关中李月。”
随着一个洪亮的报幕声落下,李曜手持横笛,款步姗姗地走到了戏台中央,随即微微欠身,朝贵宾席的方向莞尔一笑,顿时引得许多人心猿意马,神魂颠倒。
唯有张护、李通二人的眼角不断抽搐着,眼中尽是不可思议。
此时的李曜,仙髻云鬓,粉唇桃腮,蛾眉淡扫,双瞳清澈,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瞧来真真是楚楚动人。
这个样儿,哪还有半分当初在张府暗室中那般静散杀气、力推千斤、令人望而生畏的可怕形象?
张护、李通二人的反常神色,李曜都看在了眼里,却浑若无视,她与这些门外汉不同,深知刺客的信条与生存守则。
作为一名刺客,为了借助临时身份成功刺杀目标,除了改变装扮和相貌之外,还必须使举止和神态亦符合自己当前的身份和模样,否则很容易因表现反常而引起目标的怀疑和警惕,以致行刺的失败几率大增,甚至再无成功的可能。
李曜气定神闲,横举竹笛,旋即檀口轻启,绝妙的旋律立时随之响起。
笛音先是婉转悠扬,随后节奏突然变得轻快欢乐,快至极处,又变得舒缓轻柔,缓至极处,又渐渐激越起来……
不知不觉间,诸多听众只觉身心似乎都融入了曲中,仿佛在这烈日炎炎之下,有凉风袭袭,又有清泉流淌,身边好似有飞天伴舞,惊若翩鸿,婉若游龙,隐现若轻云笼月,飘忽若流风回雪,直教人一个不慎就会因此沦陷而无法自拔。
李曜一曲吹罢,满场竟一时寂静无声,过了好半晌,这才有人回过神来抚掌赞叹,引发掌声雷动,欢声如潮。
李曜似乎也被人们的热情所感染,双手握笛,徐徐走向戏台边沿,纤腰轻折,对着台下各方听众盈盈而拜,近距离看到这风摆柳枝般妙不可言的身段儿,以及她这张天界仙子般精致绝伦的脸孔,诸多男子纷纷一呆,视线就像被某种神秘力量吸住了一般,几乎拔不出来。
待得人们情绪稳定下来,评审者们这才举起了木牌,毫无悬念地全部为“上”。
若无相同成绩者,这“乐魁”之名对李曜来说,便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了。
李曜走下台时,忽然回眸一笑,眸光恰与贵宾席间的贺若怀廓的视线相碰,随后又若有若无地扫了贺若怀廓身边的普乃盛一眼,这才面带羞涩地低下了头,迤迤而去。
她这表现,正如后世某位风流才子形容的一样——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贺若怀廓顿觉色授魂与:“曲美,人更美!”
但他清醒下来,又转念一想:“这个小美人确实是个稀世尤物,可是……老夫已年近六旬了呀,难道她最喜欢成熟男子不成?不对,这也不太对……”
随即,他若有所悟地笑了笑,暗忖道:“老夫明白了,自己是甚么身份?瓜、沙两州地方总管,四万户百姓之主!而自己的魅力便在这里了,况且听闻这小美人能够前来争夺‘乐魁’名号,其实是由一名受到朝廷封赏的胡人头领推荐的,想来身份应该比较卑微,并且还很有可能知晓自己鳏居多年之事,所以才故意行此勾引之举……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自己大惊小怪了,如果自己娶她为正室,她来享受富贵荣华,自己享受美妙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