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谝蛔鄢恰鸪恰�
金城濒临黄河,群山抱城如障,城关固若金汤,自汉武开城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可谓俯首皆是。
商队行至距离南城门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忽有数人步行出城相迎而来。
李曜打眼一看,认出这些人全都是大唐的官员,就见何潘义急忙催马赶过去,随后下马向为首一位年约六旬,身穿紫袍的老者躬身行礼,恭谨道:“草民何潘义见过凉国公大驾。”
凉国公爽朗一笑,说道:“何二郎干了件大好事,孤已是知晓了,你现在不可自称草民,应该改一改口啦。”
何潘义没料到这凉国公的耳目这么灵通,不由楞了楞,这才干笑着道:“何某还未习惯,让国公见笑了。”
两人正谈话间,一名侍卫打扮的人已经牵了一匹马过来,随后那侍卫在马前跪伏在地,凉国公自然而然地踩在侍卫后背,扶鞍上马,一拉缰绳,豪气地道:“走吧,孤亲自领你们入城!”
何潘义与凉国公并辔而行,边行边聊,后面跟着一条长龙,一时间格外引人注目。
谁都看得出来,这支庞大商队的胡人首领显然和镇守兰州的凉国公是关系密切的老相识了,只不过许多百姓感到稀奇的是那商人骑的不是骆驼,而是一匹神骏非凡的马。
这是因为李曜很喜欢这匹“青海骢”,便想要把它留在自己身边,可她毕竟是道士身份,又不能明着骑马来玩,所以她让何潘义去跟渭州官员交涉,正好那渭州刺史比较务实,不大在乎官场上的繁文缛节,被何潘义这么一说,便连忙答应下来,教人把那匹马划出战利品的行列,归到了何潘义的名下。
正在经过城中大道时,忽然有个清脆声音向李曜天真地问道:“阿姊,这城好大,有没有长安大呢?”
阿姊你个头啊!李曜暗暗翻了个白眼,这个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曜从党项人拓跋赤辞手中救下的那位少女。
由于这小丫头家里的人都死绝了,于是当地官府给她立了个女户,可她却说甚么要出家为道,想要拜李曜为师,李曜只好告诉她,自己今年才正式入道,没有资格收徒,结果这小丫头立马改口叫“阿姊”,而且还跟商队签了个“作人”合同,就从一个可怜无助的黄毛丫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俐落俊俏的女道僮,直接把低眉顺眼的小茴和小萱两个胡婢挤到一旁,像块狗皮膏药似的,贴在了李曜身边。
第79章 亡羊补牢未为迟()
“长安乃大唐都城,亦是当今世上最大的城,大概一整天都逛不完吧。”
李曜刚说出这话,心头就有些后悔了,双眸不由一瞥,只见小丫头的脸上闪过一丝期待,旋即变成若有所悟的表情,兀自点了个头,向李曜很认真地说道:“阿姊,巧巧听何校尉说,队伍要在这里修整两日,待到明日我们在城中逛一逛吧,反正这里又没有长安大,用不了一天时辰就逛完啦。”
李曜几乎想抽自己一个嘴巴,没好气地道:“贫道喜好清静。”
巧巧骑在一头毛驴上,小手使劲揪着鬃毛,鼻翅急促地翕动,一双澄澈的眸子立刻变得雾气氤氲,在驴叫的伴奏下,泣声道:“阿姊喜好清静,巧巧却不行,巧巧只要一静下来,就会想起惨死的阿翁、阿婆、阿耶、阿娘、阿兄、阿姊……”
李曜大窘,天啦!又来了!她就像听到紧箍咒的孙悟空,感觉脑仁登时疼了起来,急忙妥协道:“别哭别哭,贫道陪你还不行吗?”
巧巧放过可怜的驴儿,以手拭泪道:“巧巧知道阿姊会答应的,因为阿姊是世上最好的人了。”
就在李曜为得到“世上最好的人”评价而感到无地自容的时候,商队终于抵达了城西区域,透过不远处那道敞开的西城门,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黄河,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涛声,由于靠近黄河渡口,城西的许多宅院都可以为商旅提供住宿,两千多人的骆驼商队看似庞大,结果没费多少时辰,就全部找好了住处,随后商队首领何潘义便在凉国公的盛情邀请之下,带着弟弟何潘信和游侠儿罗仁俊两位新晋散官,一起到国公府去作客了。
李曜自然是住进了条件最好的地方,一迈进绿荫浓浓的院子,燥热的气息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本疲惫得脑袋都耷拉下来的茴儿和萱儿立刻打起了精神,随即翘臀有力的一撞,双双挤开身体明显处于劣势的巧巧,一左一右扶住李曜的胳膊,甜笑道:“我们以前来过这儿,院子后面有地泉,还建了个汤池,下去洗浴可舒服了。”
李曜目光微微一亮,问道:“那地泉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呢?”
茴儿恭敬地应道:“这地泉水本来是冷的,但机关做得巧妙,水流引至汤池之前,在暗道上可以生火加热,如果主人想要洗热水,婢子去跟户主说一声,教他动身安排便是。”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李曜仰面靠在汤池光滑的石砌边沿,懒洋洋地泡在热气缭绕的池水之中,在她的身子左边,婢女茴儿坐在水中,一手捧着一盏酪浆,一手持勺喂进女主人的口中,而婢女萱儿则侧坐在右边,温柔地擦拭着女主人的一只玉臂,与此同时,李曜抬起一只脚搁在名为鱼巧巧的道僮双膝之上,享受着对方无师自通的足底按摩功夫,当真是好不惬意。
李曜不得不为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而暗暗感叹,三女伴浴,入目皆是白皙莹润的美丽胴体,若说她没有半点兴奋,那是自欺欺人,可如果换作任何一个生理和心理都正常的男人,只需看上一眼,就会鼻血直蹿,而她显然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曜还余有精力去打听别的事情,美滋滋地咽下一口酪浆,开口说道:“茴儿、萱儿,你俩都是生在何家,长在何家的人,我观那凉国公与何二郎如此熟络,想必他与你们的前主何萨宝的关系亦是不差,不知你们能否说一说他是个甚么来头?”
茴儿和萱儿两人对视了一眼,便听茴儿说道:“回禀主人,婢子知道一些,只是不多,那凉国公姓安,据说为本朝立过大功,跟何家有姻亲关系,更具体的事情,婢子便不知晓了。”
李曜总觉得何潘义被那凉国公请去作客,有些不大让人放心,揉了揉太阳穴,硬是发动自己因泡澡变得有些迟缓的脑筋,努力搜索着记忆中的资料,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想起了一个唐初时期获封凉国公的安姓历史人物——安兴贵。
这个安兴贵也是个粟特人,却不是何潘仁那种被隋炀帝忽悠过来的胡商,其先祖安难陀早在北魏时期就定居于凉州,历经十数代之后,现如今已然发展成为地方望族,安兴贵父亲安罗曾为前隋石州刺史,贵乡县开国公,可谓是高门子弟,而他本人在前隋时期就已然是李渊的老部下了。
说起来这个人也是胆大,当年唐朝新建,政权不稳,他就敢主动向李渊请求回老家去说服称王的李轨归降唐朝,那时李轨以吐谷浑与突厥为依靠,割据河西走廊,拥兵十万,而且还有乌鞘岭这种极难攻克的天然关隘,如果大唐兴兵伐之,代价怕是不小,所以李渊同意让他前去一试。
然而事情却不太顺利,安兴贵费劲口舌都未能说服李轨,反而受到对方的威胁和警告。
于是安兴贵亮出了第二手解决方案,一见李轨顽固不化,又不得人心,便联合时任大凉户部尚书的弟弟安修仁,以及薛举旧部奚道宜引来胡兵一举击败李轨,并将之生擒,使得大唐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便灭掉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尽得河西千里之地,安兴贵这才得以获封凉国公。
有鉴于此,这个凉国公安兴贵不但足智多谋,而且绝对是一个精通兵事之人,李曜不得不为何潘义担忧,也为自己捏把汗。
若是早知如此,她应该把自己当时在渭州歼灭吐谷浑骑兵的具体思路对何潘义仔细讲一讲,以免他被人问起时,因摸不着头脑而暴露出马脚,可现在明显已经来不及了。
亡羊补牢未为迟。看来自己的问题,最好还是要靠自己去解决啊!
想到这儿,李曜立刻没了泡澡的心情,便叫三女伺候她起身,待得头发拧得半干,挽了发髻,穿上月白色的宗圣观道袍,问得凉国公府的位置,就带上拂尘,领着头挽双丫髻,身穿青衣短袍的半吊子道僮鱼巧巧小姑娘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第80章 不是冤家不碰头()
闻听李曜就在国公府门口,何氏兄弟、罗仁俊皆是愕然一惊,随即面露担忧之色。
安兴贵见状,只道是他们担心自己放那女冠进来,会扰了此间寻欢作乐的兴致,便向侍卫吩咐道:“请那位女冠及三位随行者入府,给他们在前院花庭安席,奉上饮品,莫要怠慢了。”
那侍卫应声而去,安兴贵细细打量了罗仁俊一眼,这才发现对方生得唇红齿白,剑眉星目,容貌俊秀,当真是位偏偏美少年。
安兴贵觉得那女冠的年纪应该也不大,不然不会明知别人在他的府上作客玩耍,还如此不懂事地指名道姓,跑来打搅……
少年慕艾,岂会对女色缺乏兴趣?
如此美少年,又岂会不得佳人倾慕?
至于那两位随行者,其身份则被安兴贵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女冠的仆从,毕竟本朝崇道,女冠的地位亦非普通女子能够相提并论。
心思电转间,安兴贵顿时脑补出两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彼此情意绵绵,很快就打得火热的和谐场景,看向罗仁俊的眼光不由变得暧昧起来,语重心长地道:“罗郎君还是快些去吧,莫要让佳人久候。”
听到“佳人”二字,罗仁俊脸上登时一红,赶紧抱了声歉,箭一般地溜了出去,惹得安兴贵哈哈大笑。
李曜跽坐在花苑凉亭当中,正端着国公府的上等冷饮,还未来得及品尝滋味,忽然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起,就见罗仁俊小跑似的来到李曜近前,也不问对方来意,便低声叫苦道:“这国公好生烦人,一直与我等谈论渭州之事,还请道长为罗某指点一二啊。”
未等李曜开口答话,何潘礼急忙抢问道:“我家二哥和五弟可有说错甚么?”
罗仁俊紧张地道:“何二郎与何五郎倒是应对了下来,只是罗某从未读过兵书,若被凉国公问起作战的详细思路,恐怕会比较难办。”
罗仁俊是个混迹于长安市井的游侠儿,对于战阵之事的了解程度,还远不如从过两年军的何五郎,幸亏李曜来得及时,否则他被人一问三不知,让那人老成精的安兴贵瞧出他们向官府隐瞒实情的端倪,可就有些麻烦了。
哪知李曜反问道:“十五郎觉得贫道很像看过兵书,懂得兵法之人么?”
鱼巧巧插嘴道:“当然像了,阿姊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上知……”
李曜柳眉一拧,没好气地打断道:“贫道没问你。”
鱼巧巧缩了缩脖子,自觉地闭上了嘴。
罗仁俊还是头一次见到李曜的窘态,不由呆了一呆,这才老实地答道:“完全看不出来。”
李曜重重地一点头,道:“这便是了,谁说一定要读过兵书才会打仗。”
虽说罗仁俊弓马本领一般,在战斗中远不如刘安远、咄地满等人表现突出,但他当初能够提出整治柴绍下属的妙策,说明他是个非常聪慧的人,听得李曜此言,罗仁俊顿时恍然大悟,洒然一笑,道:“罗某知晓该如何应对了。”
……
……
次日一大早,李曜正打算带上鱼巧巧、茴儿、萱儿三个跟班去逛金城的时候,罗仁俊便兴高采烈地领着赵三郎、葛十郎等游侠儿给她抬来了三个大箱子。
原来,安兴贵的独嫡子安元寿正在秦王府担任右库直,安元寿作战非常骁勇,却不通武略,于是安兴贵想要编撰一本家传兵书,以便爱子及其后人能够有所作为,在得知何潘义等人领着一群临时招募并未经配合演练的散兵游勇,便能完成难度不小的突袭战术,不由颇感兴趣,这才盛邀对方到他的国公府上作客。
昨日罗仁俊重返宴席之后,安兴贵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了李曜在渭州灭寇所用的计策,罗仁俊也不隐瞒自己过去的游侠儿身份,并以他的市井打斗经验,结合实际的交战情况,来一一解读李曜的取胜之道,其说法竟与李曜那时的设想八九不离十。
而其中最让安兴贵在意的,便是李曜使用的战术手势,他本来就善于用兵,一听罗仁俊称这是游侠儿的一种隐秘交流方法,心中疑惑顿解,大悦之下,当场送给罗仁俊三百匹丝绢作为回报。
莫要小看这三百匹丝绢的价值,要知道唐朝对丝绸外贸有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