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36部分

英雌-第36部分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李曜曾经跟着长腿师姐静云在终南山楼观台附近泡过两次原始的温泉池,但那是在山间野外,一无遮拦,二无人看守,每次都洗得提心吊胆,生怕发生类似于后世的游戏影视角色被人用眼睛甚至更过分的部位占便宜的偶然事件。

    而这一回,李曜终于正儿八经地地享受到了档次高端的古代温泉浴,可以一边泡澡,一边饮小酒吃美食,端的是洗得舒心极了。

    按摩完毕,萱儿将一杯鲜红的葡萄酒递到了李曜的手里,李曜轻摇酒杯,嗅了嗅酒香,呷了一口,仰头望着天空中皎洁的冰轮,淡淡地问道:“茴儿,那三个武官,今天看完那场表演了吗?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没乱来吧。”

    一个婀娜妖娆,金发碧眼,穿着单薄艳丽的胡姬跪坐在浴池的入口,强忍着笑意答道:“回禀主人,刚才何郎君派人来报,他们看完了,现在已经离开大堂,应该是回房了,表现一切正常……”

    这名叫茴儿的胡姬,正是李曜的另一名贴身婢女,她刚说到“正常”两字,肩膀就是一阵耸动,竟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显然是知道了很有趣的事情。

    李曜唇角勾出一丝弧度,对茴儿颔首道:“你们今天做得很好。”说着从石塌旁拿起一个盒子,当着萱儿和茴儿两人的面,打开了盒盖,里面竟是六颗红宝石。

    萱儿和茴儿看到盒中的宝石,眼睛登时都放出了异彩,却也只得吞了吞口水,就赶紧收回了目光。

    李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如果你们明天还能做得同样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更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只要一切顺利的话,你俩以及你们的四个姐妹,每个人都会得到一颗宝石。”

第69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 
次日商队启程之后,李翰思三名武官并没有跟着商队一起走,而是骑马跑到那土丘附近搜寻失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花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在距离土丘数里外的旷野上找到了丢失的一身行头,衣袍、俞石带、幞头、靴子、犊鼻裤被人扔了一地,最后还发现了公文,疑似大部分都被人如同泄愤般地撕成了碎纸,仅有一张幸运地保存完好,至于原本贴身藏好的传符,则是一个也没有见到。

    显而易见,如此这般肯定改变不了他们未来的悲惨结局,李翰思三人愤懑至极,恨不得将那些偷袭他们的贼人千刀万剐,才能发泄胸中的恶气。

    不过现在李翰思三人可拿不出半分心思去找踪影全无的贼人报仇,没有人喜欢坐以待毙,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仁勇校尉李翰思是个从军多年的老兵,他当年之所以会先后成为平阳公主与柴大将军的亲卫,不是因为他有着多好的武艺和悍不畏死的勇气,而是因为他会识文断字。

    虽说他只是幼时读过书,既不会吟诗作赋,也没不会写锦绣文章,算不得什么文人,可他学习能力比较强,长期在柴大将军身边耳濡目染,便把常用的公文格式都熟悉了下来,到后来柴大将军知道之后,为了图省事,就时常将一些公文教给他起草代劳了。

    正如此番任务,由于事起仓促,柴大将军直接给了他一摞盖了公章的空白文书,并口述了公文的大概内容和些许要点,便教他自行填写了事。

    于是,李翰思冥思苦想半晌之后,看到自己亲手书写的这张文书上的大红章印,灵台不由顿时一清。

    自救之法,总算被他想出来了。

    ……

    ……

    “主人,他们应该不会再跟上来了吧?”

    经过昨晚一番刺激的经历,婢女茴儿骑在骆驼上,悄声问向近旁的李曜,语气虽带着些许担忧,但脸上却洋溢着满满的兴奋之色。

    李曜望着碧蓝如洗的天空,优哉游哉地答道:“如果他们脑子没坏掉的话,就一定会来找我们。”

    李曜可不相信柴绍会派三个蠢笨如猪的人出来办事,为了对付他们,她不但聚众商议对策,而且还派人暗中观察了一阵之后,这才制定出了相关的具体计划:其实只有两招,一是色诱,二是财惑。

    李曜曾经做过男人,同时也是一位冒险分子,她能够看出那三位唐军武官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甚至可以大致猜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观念。

    当初发现他们用色眯眯的眼光看她身边的婢女之时,她就觉得美人计肯定有戏,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第一招就直接达到了目的。

    这次茴儿和萱儿等六名胡婢可谓是居功至伟,正是她们的卖力表现,才使得李翰思三人色迷心窍,糊里糊涂地钻进了她的圈套。

    在执行计划之前,李曜招来六名胡婢,说李翰思三人天天紧盯着自己,欲行不轨之事,要她们好好整治对方一番。

    毕竟女人都有羞耻心,虽说胡婢们本就以色侍人,可若是换作她们,被三个龙精虎猛的昂藏大汉老是盯着不放,那也是相当害怕的,再加上李曜许诺加以赏赐,所以她们当时全都一口答应了下来。

    只是茴儿等胡婢没有想到李曜是这般大方,居然给她们每人赏赐了一颗红宝石。

    当然了,这些宝石不过是珍宝商何二郎何潘义提供的普通货色,都是夹杂着粉色的廉价红宝石,李曜原本打算用来对付李翰思三人,可后来觉得第二招用不上了,便直接分给了六名胡婢。

    在隋唐时期,奴婢作为主人的个人财产,却也通常有着自己的私房积蓄,对于一名地位卑贱的胡婢来说,即使再差的宝石,也是一笔大财富,而何潘义对此更是毫无意见,因为打赏奴婢也是他惯用的驭人手段,简直再正常不过。

    茴儿与李曜正谈话间,忽然听得马蹄声响,回头一望,茴儿不由失声道:“主人料事如神,他们真的赶上来了呀!”

    果不其然,李翰思三人凭着马儿的速度优势,成功地追上了商队,不过他们并不是来找茴儿等胡婢的麻烦,而是如同火烧屁股一样,直接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头,跟商队首领何潘义商量事情去了。

    为了避免遭受军法处置的厄运,李翰思一咬牙,便把柴绍柴大将军交给他们办理的公事和私事,以及无故与商队随行的缘由,统统都如实交待了出来。

    原来,柴绍要求李翰思三人在能够保证按期顺利完成公务的前提下,至少腾出两人来专门保护一名叫做明真的女冠,直至对方返回关中为止。

    起初李翰思对此不太理解,可他一听柴大将军提到明真的样貌神似新故的平阳昭公主,便立刻明白了顶头上司的用意。

    自柴绍在岐州上任以来,他的府中就新添了几位美婢和舞伶,李翰思注意到她们都有个共同点,便是相貌或多或少都带有平阳公主的特征。

    对于此,他和一干亲卫们都认为柴大将军这是在缅怀亡妻,只是方式方法有些特别罢了。

    一听之下,何潘义立刻做出了惊讶的表情,说道:“何某曾经听闻今上下诏,公主薨逝,驸马必须服丧三年,而且未经天家允许,亦不可再娶妻,柴大将军这是在作甚呢?”

    大唐皇帝定下的这般规矩,确实是害苦了唐朝现在以及未来的驸马爷们。

    服丧三年,就意味着三年不能歌舞娱乐,更不能近女色,跟做僧人没啥区别。

    柴绍还好,虽说平阳公主薨逝得早,但最起码有了子嗣,殊不知后来无儿无女,一世鳏夫的唐朝驸马爷也是大有人在。

    可根据李翰思所说,柴驸马显然没有当做一回事,至少没把服丧当回事儿。

    其实何潘义心头不只惊讶,还有些啼笑皆非。

    谁能想到柴大将军相中的对象,居然依旧是他的结发妻子,这实在是太奇葩了!

    李翰思干笑一声,解释道:“依李某之见,柴大将军断然不会再娶妻,只是想和明真道长交个朋友,并无恶意。”随后也不再犹豫,说出了自己的本意:“实不相瞒,李某向首领坦言这些,实则因我等遇到了些许麻烦,还望首领帮个忙。”

    何潘义颔首道:“李校尉莫要客气,请讲!”

    李翰思瞧了瞧身边左右之人,低低地道:“咱们先寻个方便的地方再说。”

    何潘义心领神会,两人一起离开队伍,来到路边偏僻之处,李翰思这才继续说道:“李某三人亡失传符和公文,希望能借你的画工和雕工一用,顺便备齐材料,不知可否?”

    何潘义故意楞了楞,半晌不作答复,李翰思一见,不由急了:“只要首领答应帮下这忙,将来李某这条命就归你了,而且另外两个弟兄也是这个意思!”

第70章 千金一诺 信义如山() 
何潘义叹了口气,诚恳地道:“何某虽为商队之首,此事却做不得主啊。”

    李翰思好歹曾是平阳公主的亲卫,更何况事情的起因,毕竟源自平阳公主的驸马柴大将军,何潘义可不敢越俎代庖。

    李翰思讶然道:“啊……此话怎讲?”

    何潘义深深地看了眼李翰思,郑重其事地道:“何某就跟李校尉实话实说吧,常言道钱债易还,人情债难偿,明真道长于何某一族有过大恩德,怕是累及子孙后辈都难以相报,而你们三人一路盯随明真道长,又尝试与她的婢子做出暧昧之事,此番种种行为已经让她颇为羞恼,故此你们想要欠下这个人情,亦合该去找明真道长,若她能原谅你们,并答应帮此一忙,何某绝不推辞,定然全力相助。”

    李翰思把牙一咬,重重点了点头,向何潘义抱拳道:“多谢何首领指点,李某这就去见她!”

    说罢,李翰思朝守候在附近的同伴黄元良和薄峻招了招手,随后三人拔马一齐向李曜奔去。

    茴儿听得熟悉的马蹄声又近了,一想到昨夜之事,不由感到有些心虚,悄悄用手指了指身后,对李曜低声道:“主人!主人!那三个登徒子这一回……好像真的是冲我们过来了。”

    李曜老神在在地道:“莫要惊慌,他们本来就该来找我。”

    李翰思三人到了李曜近前,面带羞惭地道了个歉,待得李曜表示原谅之后,李翰思便把自己方才向何潘义求助之事又向李曜复述了一遍。

    李曜听完,亦不想为难他们,便缓声说道:“三位校尉所求之事,贫道已完全了解。待得抵达成纪县,你们可直接与何首领商讨具体事宜。不过你们说要以命相报,却是不必了,只需你们记得自己欠贫道一个人情即可,而且相关的财物消耗和工钱,你们将来亦须得补给何首领,何况如此行事,总会冒些风险,想来你们也不会在事成之后,短了他人的好处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若无特殊状况,你们不可再出现在贫道的附近,以免引得他人误会,至于何为附近嘛……便是贫道能够看到你们的地方,懂了吗?”

    李翰思三人齐齐抱拳,异口同声应道:“请道长放心,我等自是省得。”随后朝着队伍的最前方疾驰,很快就消失在了李曜的视线范围之外……

    成纪,作为陇西李氏的故里之一,由于饱受数百年的战乱之苦,多次惨遭毁灭性的破坏,加上朝廷近年一直在考虑迁移合并事宜,以致于发展至今,整个县城一共才只有千余户人家,人口还不及长安的一个坊。

    县城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客舍和酒肆,当然没法满足整支商队的住宿,不过他们今日的目的地其实是伏羌县,而在成纪短暂歇脚,只是为了方便何潘义给李翰思三人在半道上约定的地方碰面而已。

    何潘义只带来了自己名下的两个“作人”,其中一位名叫宋昌尘,是一个在敦煌安家落户的汉人画工,而另一位名叫石拔尔,则是一个雕工,前者是何潘义长期雇佣的良民,后者则是依附何家的一石姓昭武胡户子弟,而且两者正是按照雇主的吩咐,在夏泉阁大堂中同时展示技艺的人。

    李翰思三人显然在商队中见到过宋昌尘和石拔尔,也正是因为李翰思能够想到这两个人,这才找到了自救的办法——伪造文书和传符。

    为了不过多耽搁赶路的时辰,双方很快就谈好了相关事宜,接下来何潘义便派人在成纪县搜罗了一叠黄麻纸和同样数量的文书封皮,以及三块铜料,然后连同李翰思三人提供的一张文书原件和手绘的传符图样,分别交给了宋昌尘和石拔尔。

    只耗费了不到一个时辰,宋昌尘和石拔尔就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虽说慢工出细活,但看起来这活计对他俩来说,貌似没有半分难度。

    李翰思三人拿到成品之后,仔细一验对,不由惊喜过望,因为无论是带章印的空白文书,还是铜制的传符,除了比失物显得更新一点之外,看起来都是毫无破绽,根本找不出任何作伪的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