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29部分

英雌-第29部分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至于到后来,西域诸国祆教的信徒们从行商口中得知,在遥远的东土,他们也可以在祆祠教堂中颂唱祷告,在繁华的长安,他们还可以过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的生活,便纷纷举家乃至举族,带上所有可以带走的资产,一路赞美着那位如同善女神化身的东方公主,不远万里来到了他们梦想中的国度大唐……

    于是,便有了当前李曜与何潘仁的这次会面。

    一番充满着唏嘘感叹的交谈之后,何潘仁拍着健硕的胸脯,说道:“明真道长将来生活所需的一切资度,俱由何大来承担,但请道长放心,我何某虽说不能让道长过上以前作公主时的那般日子,却也不会差得太远。”

    何潘仁说着,随意扫了房间一眼,便连连摇头:“差,着实太差!”旋即转向李曜诚恳地道:“道长几时住过这样的地方,教何大看着都难受,想来道长这些时日定然吃了许多苦,要不这样……让何大来为道长安排一个宽敞清静的住处,不知可以否?”

    李曜并没有急着答复,而是从自己的竹箧中取出一个大包裹,随后解开包裹,现出一个个精美的首饰盒,何潘仁楞了一下,奇怪道:“道长,这些可是首饰?”

    李曜微笑着道:“你先看看吧。”

    何潘仁将所有的盒子都一一打开看了,就见盒中都是各种各样的珠宝,随后脸上忽地现出恍然之色,转头对李曜说道:“何大真没想到,道长竟把自己的地下事物都带出来了……”

    何潘仁顿了顿,拿起一颗圆滚饱满的银白色珍珠,又认真地道:“只不过,道长也晓得,何大就是做珍宝买卖的,像这样的南珠,莫说拿到两市去卖,便是在坊间私售,恐怕都会引来麻烦。”

    一听这话,李曜的双眉就蹙了起来,讶然道:“你的意思是……这也算专属贡品?”

    何潘仁点了点头,却是又呵呵一笑,振振有词地道:“呵呵,道长无需担心,请容何大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这是从今上头顶上摘下来的珠子,我们何家也有办法将之神不知鬼不觉地卖出去!”

第55章 精打细算走河西() 
正午时分,明艳的阳光之下,长安西市内一片沉寂,而西市的外围街道上,却是人头攒动,骡车骆驼,挤得密不透风。

    随着一阵紧密而不失节奏的鼓声,西市的八大门几乎同时打开,等候已久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入其内,一进门就分道扬镳,纷纷扑向各自的目的地。

    没过多久,长安西市就变成了它本该有的热闹样子。

    李曜紧紧地跟在何潘仁身后,准确的说是在几位魁梧壮汉的层层保护下,从正对群贤坊的左西门走进西市的。

    本来李曜还觉得何潘仁这般安排,有些小心过头,然而当她接连听见几名年轻女子的娇呼声以及叱责内容,便立刻明白了。

    自古以来,但凡人多的地方,往往都少不了动手动脚的登徒子啊。

    “来瞧一瞧,看一看呐,最新花样的缎面……”

    “本店有河中桑落、剑南烧春、高昌葡萄酒、波斯三勒浆……这几位郎君,进来尝一尝呗……”

    “新到的突厥骏马,数量有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由于身处高大人墙之内的关系,李曜很难看清四周的环境,可那一阵阵各式各样的叫卖声,还是让她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的繁荣。

    “道长,我们到了。”

    走了大约一刻时间,人墙朝两边一站,李曜的视线豁然开朗,眼前现出一家店面来,抬头便见到门口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盛祥珍宝”四个鎏金大字,一笔一画,端的是龙飞凤舞,亦不知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

    门口站着一个头戴毡帽,身穿素色袍的胡人,一见何潘仁和李曜进来,马上就趋步上来躬身一礼,何潘仁未等对方开口,便先问道:“陀尼,你主人在吗?”

    陀尼忙点头道:“回萨宝的话,我家主人正在里面……”

    陀尼一言未毕,便传来一个熟悉的男子声音:“长兄,你跟那女冠见面了么?”

    李曜闻声看去,就见到何潘义一脸急切地从店铺的内屋快步走了出来,此刻的他不再是昨日风尘仆仆的模样,穿着一袭干净的皂黄色翻领袍,头戴一顶尖顶虚帽,头发还抹着香油,看起来春风满面,精神抖擞。

    何潘义一见李曜,便怔了片刻,随后看向何潘仁,支支吾吾地问道:“长兄和……明真道长……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何潘仁沉声道:“我们进内屋说话。”

    内屋是“盛祥珍宝”用来接待贵客的雅间,里面布置了诸多精美的摆设品,大多数都是李曜认得的事物,每一件放到后世都是极为珍贵的古董,甚至不乏国宝级的存在,可见珍宝店的主人确实非常富有。

    三人在一块案几前各自坐定,一位身着绿花裙衫,头上梳着数根长辫的胡人少女,毕恭毕敬地摆上了三盏冒着寒气的冷饮,李曜一眼便认出来了,这竟是加了冰块的酪浆。

    何潘仁见那胡人少女侍立在旁,便一脸威严地说道:“曼儿,你先出去,顺便将门关上,然后告诉陀尼他们,只要我们没出来,就不许任何人擅自开门进来,听明白了吗?”

    那个叫曼儿的胡人少女不敢多逗留,赶紧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待得屋门一关,屋内的光线变得黯淡了许多,何潘仁从怀中拿出一颗足有鹅蛋般大小,泛着淡淡莹白光芒的圆形珠子,轻轻地放在了案几上。

    何潘义脸色微微一变,失声道:“这么大个明珠,怕是产自林邑!”

    何潘仁不说话,又拿出一个首饰盒,然后打开盒盖,推到了何潘义的近前。

    何潘义瞪大着眼,看着盒中的事物,眼皮眨都不眨,片刻之后,抬头看了眼老神在在的李曜,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惊疑道:“这种品相的南海珍珠,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兄,这些是从何而来?”

    何潘仁低声道:“二弟莫问来源,为兄只想知道,这样的宝贝交给了你,大概需得多久,才能卖出去?”

    何潘义诚恳地道:“长兄你也晓得,最近朝廷跟吐谷浑人和突厥人在海东和河西打得愈发激烈,要不了多久,恐怕南北两道都不通畅了。”

    何潘仁眉头一皱,说道:“如此说来,你只能想办法走吐谷浑道了。”

    何潘义摇头道:“长兄这两年没怎么做生意,倒是把吐谷浑人的一个不良习惯给忘了。”

    何潘仁愣了愣,略一思索,忽地拍了下脑门,一脸恍然地道:“想起来了,这吐谷浑蛮子会强行吃货!”

    李曜插口问道:“他们如何强行吃货?”

    何潘仁解释道:“吐谷浑土地贫瘠,物产匮乏,一直靠着吐谷浑道发财,跟朝廷一样,他们也会检查货物,懂得列制清单,可他们会把清单交给上头,若有他们上头感兴趣的稀奇玩意儿,就会直接买下……不过这个价格嘛,也就只比明抢好一些而已,你若是不卖,惹得吐谷浑人不快,搞不好就会……”说着用手比了个割脖子的动作,继续道:“看来只能等到战事停歇的时候,再做处理了,只是何时结束,谁又能知晓啊。”

    何潘义叹了口气,道:“指不定我这一年都没机会再返回沙州了。”说着把面前装着珍珠的盒子和夜明珠全都给何潘仁推了回去。

    李曜自然明白何氏兄弟的意思,这些专属贡品涉及到皇家尊严的问题,是不能在民间售卖的,一旦被官府查到,买卖双方的人都会以僭越之罪论处。

    因此,唯一的脱手途径,便是卖到本土以外。

    而现在大唐最西端的商贸重镇,正是时下名为沙州的敦煌,再往西就是伊吾国和西突厥的地盘。

    她记得,吐谷浑人最多撑到八月底就会向唐朝臣服,而突厥人在这一年内都会把主攻的方向放在朔州和幽州一带,并不会怎么骚扰河西走廊。

    只是到了六月的时候,敦煌会发生张护、李通的叛乱事件,至少要等到九月下旬才会结束,可那时已临近冬季,显然不适合西行了。

    如此一来,商队西行的安全通道就只有走长安、兰州、凉州、甘州、敦煌这一条丝路,即是何潘义所说的北道,而且时间亦是有限得很。

    有鉴于此,李曜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贫道以为,突厥人不会进犯河西走廊,因此西行可以走北道,而后赶在六月下旬以前,离开沙州。”

第56章 利所在 无不至() 
利所在,无不至。

    《新唐书》中这短短六字,便是粟特人的人生真实写照,而历史也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

    何潘仁的誓言,固然是真诚的,何潘仁对李曜的崇敬,更是狂热的,但李曜并不相信他身边所有的人都会如他一般。

    誓言迟早会被人遗忘,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利益,永远是搭建人脉关系,乃至组成势力团体,最有力的工具。

    玄奘曰昭武九姓胡:父子计利,财多为贵。

    一个粟特人,无论贵贱,五岁识字,同时学习经商知识,待得年满二十,便与父母兄弟分家,开始独立谋生。

    粟特人重视父系家世,会以父名为尊,却不供奉祖先。

    可以说,粟特人的家庭制度和民族思维,完全迥异于汉人。

    只需通过“盛祥珍宝”这一间雅间,便能看出何潘义的财富,足以令大唐大多数的世代官宦子弟,显得寒伧至极。

    而何潘仁的富有,李曜不用猜也知道,远在何潘义之上。

    再加上,平阳公主生前的扶持,使得他的地位,说是西京胡人留居者中的无冕之王,也不为过。

    这样的一个人,若不加以全方位的利益绑定,只盼着依靠他的热心照顾,试图做一只永远衣食无忧的米虫,岂非是很傻很天真?

    因此,李曜的心中迅速生成了一个计划,而她凭着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总结出来的看法,便是为了让这个计划能有一个明确的开端。

    这时,听了李曜关于西行的意见,何潘仁脸上立刻现出“虽然我不懂,但公主您说什么都对”的表情,不想他正要表示赞同,却听得何潘义开口问道:“明真道长,请恕何某孤陋寡闻,不知道长如何得知突厥人不会袭扰河西的消息呢?”

    “非也,非也。”李曜摇了摇头,淡笑道:“贫道并非知晓了甚么消息,而是出于对时局的了解。”

    何潘义不解道:“时局?这个……还请道长赐教。”

    李曜问道:“何二郎,这里可有河朔与河西之地的舆图?”

    “有的。”何潘义点了点头,随后便从屋内的书柜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并铺在了案几之上:“请道长过目,何某愿闻其详。”

    李曜指着地图上的朔州,说道:“朔州,古称马邑,其夏季多雨,桑干水及诸多支流分布其上,密如蛛网,使其附近多有良田,可谓丰产之地,如今为刘武周余部苑君璋所占据,苑君璋依附于颉利可汗,是为突厥之马前卒,而朔州自然就是突厥寇边的最佳补给之所。”

    何氏兄弟皆乃常年留居大唐的胡人,对于这些较为重要的地方,多少也是有所了解,李曜见他们连连点头,随即又指向分布在北道上的河西诸州,说道:“现在贫道再来说说北道所经之地,长安沿渭河及至陇州一带,事关京畿安全,朝廷自然是重兵把守,后面的固原则有六盘山为屏障,且唐军所设墩台遥相呼应,突厥若袭扰这一带,必然是烽火连绵,面对早有防备且以逸待劳的唐军,突厥人只能徒劳无功而返,再往后便是进入凉州,凉州之地岁无旱涝,五谷丰饶,凉州治所姑臧城乃河西都会,亦是唐军在河西的大本营,又由杨宰相担任凉州总管,可谓是安全无虞。”

    一听到“杨宰相”三个字,何潘仁脸上登时现出敬佩之色,杨宰相即为当年参与平定隋朝杨玄感叛乱的杨恭仁,去年颉利可汗曾亲率突厥军大举进攻凉州,杨恭仁以疑兵之计,不费一兵一卒,便使颉利可汗惧而退走,后来又有瓜州刺史贺拔行烕拥兵反叛,杨恭仁召集勇士昼夜急行,出其不意连克叛军两城,随后又释放俘虏,致使叛军斗志即刻瓦解,当场绑了贺拔行烕全体投降,此君可以说是当世闻名的智将,以突厥人一向欺软怕硬的作风,又怎会再去自取其辱呢?

    然而,比何潘仁更熟悉河西近来状况的何潘义却皱起了眉头,缓声说道:“既然侵入上述之地,对突厥来说无甚好处,可是过了凉州之后呢?从甘州通往沙州的路上,我们这些行商经常遭到突厥人的盘剥和劫掠,而当下虽说已经入夏,天气愈加炎热,但也无法抵消丝绸珠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