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几个非常著名的非常人物,李曜感到颇为心虚,只觉得自己有一种偷东西偷到了警察局,然后惨遭警察叔叔们用充满正义的眼神强烈围观的既视感。
而且,李曜还感觉到其中有三道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既不像在欣赏绝色美女,也不像在看珍禽异兽,倒像是打算将她全身解剖开来似的。
饶是如此,李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一拜见,只不过她的脑袋都低得快要挨到胸脯上了。
第35章 日月同光 玄天定鼎()
钟馗似乎非常仰慕王真人,显得异常激动,浑然不觉现场气氛有何不对劲,一见李曜深深低着头,便想当然地认为李曜毕竟只是一个年轻女子,突然见到这样的大人物,难免会感到害羞,于是他便主动为李曜代劳,将李曜编造的来历讲述给在座的众人听。
就在钟馗用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地开讲之后,李曜深藏的嘴角便不断地抽搐着。
钟馗虽很少与人交流,口才却是不差,而且还很会注意语调和用词,同样的内容,经他那张大嘴一过,李曜就好像真的成了一个患有失魂症,孤苦伶仃,不谙世事,清纯如白莲的女道士。
当然了,钟馗还是没有忘记说出李曜那位并不存在的师尊所谓“服用五石散”的癖好。
于是乎,听完钟馗的讲述,王远知便开口对李曜说道:“如此说来,令师尊跟老道可能还是一脉相承,可惜要想知道令师尊的名号,就只有等到你恢复记忆才行了。”说着,忽然高深莫测地笑了笑:“老道若能有机会见到你那位好师尊,一定会跟他论一次道,顺便教他莫要再收女弟子和吃那五石散,这样对身体可不太好啊。”
一听这话,原本还在想尽办法调整视线角度观察李曜的李播和王绩二人登时放声大笑,就连见到李曜之后就一直莫名忐忑不安的李淳风也有些忍俊不禁,看上去三人都对王远知的话表示极为赞同。
而钟馗这时才注意到李曜极不自在的模样,便以自己刚完成师尊交予的重要任务,需要尽快上山复命为由,领着如蒙大赦的李曜急匆匆地走了。
待得钟馗和李曜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方才亭中貌似欢乐的气氛也随之烟消云散。
李淳风如中了魔怔般地喋喋不休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像她,太像她了!为何会这样?最好不是她,该不会……该不会是……”
“慢着!”
王远知急忙出言制止,沉声说道:“此事涉及机密,莫要泄露,否则殃及自身不说,还会造成更加难以预料之事!”
李淳风醒过神来,有些不赞同道:“为何不可以说?那平定法师预知李唐代隋之事,而今一切不也是好好的吗?”
“淳风,休得胡言。”
李播拍了拍儿子的肩头,面沉似水地说道:“其实吾等心知肚明,那些年预知‘天道将改’之人不知凡几,平定法师不过是为兴吾教而见机行事,而这才是真正的天机!一旦泄露,便有可能让天下大治化为泡影,而大唐也将会重走前朝旧路!”
李淳风虽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会有那么危险,但听了父亲的训诫,还是急忙向王远知深深一揖,道:“淳风无意冒犯,还望真人恕罪。”
“无事。”王远知用麈尾轻轻点了一下李淳风的额头,呵呵一笑,道:“年轻人难免有冲动之时,更何况老道已看出来了,淳风似乎认得那个女子,甚至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对否?”
尽管钟馗讲得声情并茂,但王远知等人却早就听出了漏洞,李曜编制的假故事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说服力,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这般女子可以在山洞里闭关修炼就能培养得出来,反倒把李曜近距离好好地观察了一番,而且结果显然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李淳风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苦笑着道:“淳风认为自己认得此女,却又觉得她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女人。”
李淳风现在心情异常复杂。他卜算出来的结果,完全能够用来证明他的判断,却也颠覆了他过去的认知和观念,这种事情说成惊天动地也实不为过。
而他是发自内心地不希望此女是那个女人,毕竟那个女人与他的主公有着莫大的关系,他非常担心那个女人会改变大唐原本既定的未来。
王远知似乎洞悉出了李淳风的心思,语重心长地道:“淳风,一切皆有定数,勿要妄加干涉,别忘了老道在秦王府说过的话。”
“方作太平圣人,愿自惜也……”李淳风闻言,心头念起王远知对秦王所说的劝诫之语,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明了王远知话中的弦外之音,再次深深一揖,心悦诚服地拜道:“淳风万分感谢真人教诲。”
见此情形,王绩扼腕叹息道:“今日各位辛苦占算一番,若是这世间难遇的一卦不讲出来,也未免太遗憾了呀。”
听到这话,众人皆陷入了沉思。
王远知沉吟半晌,忽然郑重地道:“既然不能细说,吾等就各自写出谶言,能否被人看懂,但凭天定,如何?”
看到李播和李淳风父子都点了头,王远知便唤道:“玄清,玄静,准备笔墨纸砚。”
王远知、李播、李淳风三人运笔如飞,未及片刻,各自的谶言就书写完毕。
王绩好奇难耐,忙不迭地全部取来一观,只略扫了一眼,他的脸色就变了,满脸都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因为,三人的谶言居然全部一样,赫然都是八个字——日月同光,玄天定鼎!
……
……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道路崎岖绵长,钟馗和李曜啃着干粮,边走边吃,一路急赶,但二人抵达“宗圣观”的时候,却已然是傍晚时分了。
此时的楼观,显然还未达到鼎盛时期的规模,里面大半都是尚未完工的建筑,而一些民夫和工匠打扮的人在山门外结庐而居,炊烟袅袅,孩童奔走,鸡鸣犬吠,让人仿佛置身于嘈杂的村落,而不是来到了所谓的“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穿越一大片工地般的场景,钟馗将李曜带到了一个门口挂着“金丹阁”匾额的塔楼之下,开口对李曜说道:“请李道友暂且在门外等候。”
见李曜点头,钟馗将行囊置于塔楼门口里侧,然后取下竹笠,随便打理了一下脏污不堪的衣袍,立在门外躬身一礼,语气恭敬地道:“弟子正南拜见师父。”
过了半晌,毫无动静。
钟馗深深地抽吸了一口气,声如洪钟般猛地高喝一声:“师父!弟子正南回来啦——!”
第36章 小试身手拜师门()
钟馗的声音震得李曜赶紧捂住了双耳,可回应他的却只是“嘭”的一声闷响。
李曜登时一怔,只觉得这种声音好生熟悉,仿佛在后世经常听到似的。
正当钟馗大叫不好,准备冲进去的时候,就听得里面有个人一边咳嗽,一边说道:“正南,怎么走了这么久才回来,快快进来吧。”
钟馗闻言,不由大大的松了一口气,随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迈着规规矩矩的步伐走进了“金丹阁”。
待得一时半刻,李曜便听到钟馗在里面扬声唤道:“李道友,吾师尊有请入内。”
李曜闻言,面上努力保持平静,心里却有点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甫一走进塔楼大厅,就见到厅内有一个半人多高的炼丹炉正哧哧地冒着青烟,钟馗则坐在炼丹炉旁边整理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身材非常瘦削的道士,年约四十多岁,白白的牙齿,黑乎乎的脸,一手捋着卷直不一、长长短短的几绺胡须,整个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狼狈和滑稽。
李曜正欲躬身一礼,不料那瘦道士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你的出身来历,正南都已经告诉我了,在这里面不用讲那些虚礼,你远道而来,已是足够辛苦,就随便坐吧。”
李曜一听这说话的语气,就觉得瘦道士应该不认识平阳公主,不由暗暗舒了口气,当场把原来准备好的应对说辞全都一股脑的吞回了肚子里,忙笑着应声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曜刚刚就席坐下,便听瘦道士自我介绍道:“我姓巨,名国珍,在这个偌大的道观里,不干别的事情,就喜欢整日围着这炼丹炉打转,我听正南说你长期跟随一位隐士修道,不知你是否懂得炼丹之术?”
李曜脑筋一转,登时有了应对之说,便答道:“略懂一些。”
巨国珍点了点头,缓声道:“听说你想要拜我为师,只不过这个地方毕竟是‘宗圣观’,规矩大得很,我也不敢平白无故收徒,你要知道这里不是一心向道就能随便入得来的,所以你还得展示一下学识本领才行,只要我认可了你,至于你没有度牒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甚么问题。”
李曜心中一动,这不就是后世所说的面试吗?当即跃跃欲试地问道:“既然如此,我现在能否进行展示呢?”
巨国珍爽朗地哈哈一笑,说道:“李小道友倒是个急性人。”转头又对钟馗吩咐道:“正南带她上楼一趟,材料器具任取。”
李曜闻言,却摆手说道:“不用了,就地取材即可。”
巨国珍微笑着点点头,捋须道:“好啊,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李曜起身走到放在炼丹炉旁的几堆事物旁边,便开始挑挑拣拣起来。
其实,李曜刚才瞧见巨国珍和炼丹炉的模样,便知道刚才巨国珍在炼丹时发生了“炸鼎”的事故。
古代华夏的炼丹术主要采用火炼法,其中硝石、硫磺、草药是最常用到的材料,其中草药被烧得炭化后,便配成了最原始的黑火药,若是硝石的份量过大,并且在加热的情况下,炼制中的丹药就会发生剧烈燃烧,若是炼丹炉密封性够好,甚至会直接爆炸。
当然了,现在李曜可不是来展示如何配制黑火药,对这个时代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士来说,火药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被他们深恶痛绝,所以她只是为了帮巨国珍找出炸鼎的原因所在,以便将来炼丹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这样的危险事故。
李曜不得不感叹,这宗圣观不愧为受到皇家赞助的道观,炼丹用的材料品质都出奇的好,有着玻璃般光泽的灰色结晶硝石,淡黄色结晶状的硫磺,在古代不说罕见,至少也是相当难得,还有这加热用的燃料,俱都是上好的兽金炭和银屑炭,当真是不计成本。
所以说,这位巨道长能够肢体健全地活到现在,还真是够幸运的啊……
李曜将硝石的份量减到了足够安全的范围,并加大了草药的份量,然后把配好的材料,按照制作中药的伏火法和后世做化学实验的方法,一一送入炼丹炉中开始进行炼制。
巨国珍见李曜没有进行任何处理便把硝石和硫磺一起送入炼丹炉,接着就点燃了火,不由眉头一皱,随手拿起一个装材料的簸箕挡在身前。
而钟馗见此状,屁股一抬,麻利地朝身后挪了好几尺,本想张嘴说什么,却又被巨国珍用眼神制止了。
然而,过了小半个时辰,直到李曜熄了炉火,却是什么事故都没有发生。
李曜用铁钳将滚烫的丹药取出,放入涂有蜜蜡的药模之中,用力一压,待其冷却,一颗颗圆圆滚滚,泛着金刚光泽,貌似吃死人不偿命的红褐色丹丸便大功告成了。
巨国珍一见到这些成品,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整个人“嗖”的一下窜了起来,抚掌大赞道:“好!太好了!李小道友真是好本事啊!”
李曜躬身一礼,谦逊地说道:“我对丹方其实并没有太多了解,不过是略懂炼制之道,方才见到法师炼丹炸鼎,便想解决这个问题。”
巨国珍不耻下问,向李曜求教道:“我见你没有使用任何‘伏阳法’和‘伏阴法’进行预先处理,只是改变了硝石和几味药材的份量,便直接炼出了上等品相的丹药,不知是何缘故?”
李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伏阳法”和“伏阴法”,但她还是猜出这些是改变硝石和硫磺化学性质的处理方法,略微一思索,便开始耐心解释起来:“‘伏阳法’和‘伏阴法’很难掌控,而去繁存简,控制材料的份量才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硝石份量若是占到六成之上,就会很容易炸鼎……”
钟馗瞧着相谈甚欢的师尊和李曜二人,脸上笑意不绝,他这一回不但完成了师尊交予的艰巨任务,还捡来了李曜这一块宝。
而他想让师尊答应的事情,他的理想,以及他所肩负的使命,便也增添了几分希望。
第37章 天道轮回不饶人()
宗圣观很大,道士的数量却只有百来个人,女道士就更少了,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