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179部分

英雌-第179部分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定方面色微微一惊,问道:“那我这奏书该如何写?”

    他现在的身份资料全是护国公主一手捏造的,莫说奏书的内容,即使那落款的名字,他都不知该用哪个。

    李曜很清楚他的担忧之处,略一思索,答道:“首先,你需得说明自己只为求取富贵功名,乃是诚心效忠朝廷,其次,强调你没有参与刘黑闼二次起兵之事,再次,必须署上你的真名,最后,你这奏章由我呈交今上,也就是说,根本无需你亲自露面。”

    苏定方了然地冲李曜点了点头,略带激动地道:“大恩不言谢,贵主给予定方的恩惠,定方俱都铭记于心。”

    李曜洒然笑道:“我只是不愿明珠蒙尘罢了,请定方试想一下,还有谁能比我更了解你的才干呢?”

    她说着,忽然举鞭遥指黄河北岸,声音清亮地道:“待你恢复正身,若无意外,未来数年,北方必有你的一处经略之地。”

    ……

    ……

    伊水河畔,一支大张旗鼓的队伍正在踏雪前行。

    车辚辚,马萧萧,当中一辆被上百骑士重重拱卫的驷马高车内却安静非常,两名女冠各自半躺在坐榻上阖目打盹,而在车厢一侧卷起幔帘的窗前,一位气韵如仙般的丽人正手执细毫伏案疾书。

    在离开陕州之后,兰韶英依照预先制定的巡视路线,来到榖州之后,便转道南下,先后经过熊州、鲁州、汝州地境,再沿着伊水顺流北上洛阳。

    由于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为谋求河洛地区望族和豪强的支持,诸州的官员大多都由当地名士充当,这其中几乎没有一人认识平阳公主,再加上中原又为儒学兴盛之地,讲究非礼勿视,瞧见“护国明昭公主”、“辅天国师”、“陕东道巡抚使”这三面高高举起的华丽长幡以及衣甲鲜明的护卫阵势,常常未见其人,就已纳头拜倒,哪还有半分怀疑的心思,所以兰韶英的角色扮演,至今没有遇到任何挑战。

    不过,兰韶英作为护国明昭公主的替身,绝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这一路接见的人员名单和每日的经历,她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好教李曜知晓相关的详情,以免因出现差迟,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兰韶英写罢,又将书卷上的内容阅览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纰漏,方才晾干墨迹,将其贴身藏好。

    眼见快到洛阳,负责行程安全的典军宋君明忙打马到护国公主凤辇旁,对窗前透气的兰韶英说道:“贵主,这里距离洛阳城还有三十余里,我们今晚可否在前方的馆驿内歇脚呢?”

    兰韶英倚在车窗上,抬眸远眺,见长河落日,晚霞漫天,山水交相辉映,便探手一指前方,问道:“我们已到何处?”

    宋君明为了履行好职责,特意将河洛地区的舆图背得滚瓜烂熟,叉手答道:“此地名曰‘龙门’,乃是洛阳一处名胜。”

    其实,兰韶英亦补习了不少相关的地理知识,听他这么一说,立即点了点头:“好吧,那你传令下去,让所有人准备住宿。”

    兰韶英拉下窗帘,轻轻蹙了蹙眉,心中暗道:“若明日贵主还未跟来,看来自己只有找个游览山色的借口来拖延行程了……”

    她正想着,车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异常急促的马蹄声,随即就听到宋君明先是喜不自禁,然后变为疑惑的声音:“兰姊,你可回来啦!诶?这位是……”

    “某姓高,表字定方。”

    苏定方的声音才刚刚落下,车厢的门帘处,又响起了李曜的声音:“典军兰韶英参见国师。”

    “进来吧。”

    李曜闻声而入,鱼玄微和张玄妙二人知趣地溜出车厢外,兰韶英与她装模作样地询问了一番,便赶紧躲到后室换衣卸妆,待得队伍来到龙门馆驿,两人又恢复成了各自的本来模样……

第346章 入洛() 
漫漫冬夜过去,李曜睡了一个好觉,推开窗棂,清新而冰冷的空气涌进屋内,迅速驱散了满室因暖炉长时燃放而产生的闷热气息。

    李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到自己连日奔波,已疏于锻炼功夫,便取了李渊御赐的一柄宝刀,来到屋前小院中活动筋骨。

    这时,兰韶英恰巧刚走到院门口,一时间不禁看得痴了。

    只见覆雪梅树之间,李曜辗转腾挪,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快到极致时,身形几成幻影,一头尚未挽起的长发飘飞犹如泼墨,而她手中一柄长刀,在晨曦映照之下,光芒闪烁,几乎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片灿烂金辉之中。

    实际上,李曜演练的只是一套源自后世的武术套路,这种套路刀法并不适合唐横刀,也不能用于实战,但若只用来锻炼身手的灵活,其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听见动静,李曜立即收刀入鞘,旋即转身看向院门口,冲着犹自发呆的兰韶英浅浅一笑:“阿兰早啊!”

    兰韶英俏脸上闪过一抹可疑的红晕,拂开梅枝,快步走到李曜面前,叉手行礼道:“贵主,宇文大都督已率领洛阳官员在馆驿外等候了。”

    李曜点点头,扬声唤道:“萱儿,茴儿。”

    “请问贵主有何吩咐?”

    “等会儿,我自己穿戴洗漱,你们去唤玄微、玄妙过来即可,顺便告诉她们,洛阳不同别处,务必要先打理好自己的形象,莫要丢了师父的颜面。”

    “喏。”

    待薰儿和茴儿离去,李曜又向兰韶英问道:“季瑶呢?”

    兰韶英道:“季瑶正在配合高典军和宋典军安排今日入洛的护卫事宜。”

    李曜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特别喜欢刘季瑶这种朝气蓬勃和做事充满活力的少女,就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

    只要有刘季瑶在,李曜就可以将兰韶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半个时辰之后,李曜领着兰韶英、刘季瑶、鱼玄微、张玄妙等人从馆驿内徐徐走了出来,而一大早便顶着寒风而来的宇文士及赶紧上前躬身拜道:“臣等见过巡抚使大驾。”

    “诸公免礼。”

    李曜虚扶宇文士及等人起来,眸光一扫,就见前来迎接她的官员仅有寥寥数人,也不问其他人为何没有来,只是抬手指了指这几个到场者,微笑着对宇文士及说道:“长史与诸公不辞辛劳远迎,令我甚是感动,还请长史为我介绍一番吧。”

    尽管李世民仍然拥有令人忌惮的庞大势力,但随着宇文士及身份地位的转变,前秦王党内部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丝明显的分裂迹象,所以李曜想对这些“分裂者”表现得亲切一些,以示友好和支持。

    宇文士及喜不自禁地朝身后几人招了招手,然后待他们站定后,为李曜逐一引见起来,分别为洛州刺史冯少师、录事参军窦师纶、田曹参军事徐法言、法曹参军事李信、仓曹参军事李守素、文学颜相时等六人。

    显而易见,他们便是宇文士及目前的心腹班底了。

    李曜心中忍不住一声叹息,宇文士及的处境比她此前想象的还要严峻得多,此六人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文官,非但没有一个将校到场,居然连一个与军务沾边的官吏也无,这说明宇文士及完全没有掌握军权,这个洛州大都督府长史几乎形同虚设。

    不过,李曜面上倒是毫无担忧之色,还很客气地称赞道:“久闻诸公都是大都督府内独当一面的人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见礼完毕,李曜又向庶长姊长沙公主的驸马冯少师嘘寒问暖了一番,这才在宇文士及等人策马引导之下,登上凤辇,带领队伍继续向洛阳前行。

    临近洛阳城南定鼎门时,城楼上突然鼓角齐鸣,一队队武士从城门洞里鱼贯而出,不一会儿便整整齐齐地排在城门外的大道两旁,各个皂衣玄甲,头戴羽翎盔,手持黑铁槊,静静地伫马而立。

    即使李曜坐在车内,都能透过窗帘缝隙的随意一瞥,感受到他们的威武气势。

    车马缓缓停住,在两位弟子的伴随下,李曜缓缓走出凤辇,排列在道路两边的玄甲骑士立刻齐声高呼:“恭迎巡抚使!”

    这一声真真是震耳欲聋,说着恭敬的话,语气里却饱含煞气,骑在队伍最前面的宇文化及被骇得险些跌下马来,苏定方、兰韶英也紧张地握住了腰间的刀柄,李曜则面不改色地扫视着站在城门口的一排文武官员,甚至在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老熟人的时候,唇角还扬起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

    “洛州司马温大雅见过明昭公主。”

    “洛州司马于志宁见过明昭公主。”

    “右卫将军豆卢宽见过明昭公主。”

    “右监门卫将军元仲文参见明昭公主。”

    …………

    李曜接受这群前天策府幕僚和亲附者的依次参拜,虽然无人肯称呼她为“国师”和“护国”的加封名号,但总体来说还算表现得彬彬有礼,唯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房玄龄只随意地拱了拱手:“贵主果真来了。”

    李曜暗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为何不敢来,难道会怕你们加害不成?若真是采用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手段,那所谓的‘房谋杜断’就真是言过其实了。”

    李曜心中冷笑,却语气亲切地微笑道:“河洛士庶为国出力甚巨,今上为此深为挂怀,本使受今上委托前来宣慰,自当义不容辞。”

    杜如晦叉手向前,不紧不慢地道:“我等位卑言轻,为非常之事,只能行非常之举,若有不便之处,还请贵主海涵。”

    李曜心头又是一声冷笑,脸上依旧挂着温暖和煦的笑容,答礼道:“杜公客气,此乃本使职责所在,并无任何不便。”

    待得双方这一番古怪而隐晦的对话结束之后,宇文士及赶紧端出河洛九州首官的架势,含笑上前肃手道:“贵主一路辛苦,今日臣已在府中设宴为巡抚使一行接风洗尘,还望贵主莫要推辞。”

    李曜颔首笑道:“既然宇文公如此盛情相邀,那本使就却之不恭了。”

第347章 将进酒() 
洛州大都督府。

    宴会大厅内温暖如春,座无虚席,李曜一身道家羽裳端坐上首,鱼玄微臂搭白拂尘,张玄妙手持玉具剑,分别跽坐李曜两侧。

    兰韶英、刘季瑶则执刀跪坐于李曜身后,扫向众人的目光里满是警惕之色。

    唐朝宴饮以左为贵,左下首自是河洛一地明面上的最高长官宇文士及,紧握着军政大权的大都督府司马房玄龄则坐在了右下首。

    而品秩高出房玄龄整整四级的洛州刺史冯少师,却只能与他名义上的佐官洛州别驾杜如晦面对面,屈坐到了宇文士及身侧的次席。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一脸怡然自得的样子,宇文化及和冯少师的脸上则明显交织着些许委屈与胆怯的复杂之色,两方可谓泾渭分明。

    就算此前房杜二人没有在城门展示前秦王府的余威,李曜单见此四人座次,河洛地区政治派系的强弱形势,以何人为主,何人为辅,心中都是一目了然。

    李曜感觉到气氛有些紧张,从容举起自带的玉幔龆嶂魉频乩戳艘欢慰“祝骸敖袢章逯葜钋湮岬仁⒀缈畲臼共皇じ屑ぃ阋源吮【疲谋硇囊狻!�

    言罢,便先干为敬。

    冯少师忍不住大赞道:“贵主真乃女中丈夫也!”

    宇文士及也应和道:“诸公,来来来,我们也敬贵主一杯!”

    众官连忙举起酒盏,齐齐回敬李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乐师们适时地奏响燕乐,伎人舞姬纷纷登场,献上歌舞助兴,主客官员亦开始相互推杯换盏起来,大厅中总算有了一点酒宴的气氛。

    当然了,这种宴饮绝不是简单的吃酒谈笑看歌舞而已。

    众人酒至半酣之时,席间一位朱袍官员忽然长身而起,拎着一只银鎏金酒壶,迈着微醺的步伐,走到李曜当面,先是持壶行礼,随即目光则从食案上的精致玉岷屠铌资种械奈谀救庖缫灰簧üΦ溃骸肮笾鞫砸称骶叩故窍嗟苯簿俊�

    这人又微微探身,压低声音问道:“莫非贵主不大放心这里的酒食?”

    原本李曜正阖目细细品尝着一碟肉食的美妙滋味,蓦地听得此言,不由轻轻放下银箸,睁眸看去,立时认出此人正是久未逢面的长孙无忌,不紧不慢地解释道:“非也、非也,吾所最爱者,唯美食尔,久闻洛阳入冬后可食甘露羹、分装蒸腊熊、清凉碎,今此河洛三大珍馐果然得以一一现于食案,正如好马配好鞍,故此我便即兴用上了陛下的御赐之物,若是寻常饭蔬,自然不会如此,不知长孙郎中可还有疑问?”

    实际上,唐朝很多宴会和聚会都常有宾客自带酒具和食具,所以李曜此举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