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英雌 >

第161部分

英雌-第161部分

小说: 英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由于他的纵容和爱护,三个优秀的儿子势同水火,以致发生了无可挽回的惨剧。

    而此时此刻,身为一个帝王的他,又在自己的女儿身上,敏感地察觉到了一名公主本不该有的欲望和执念,甚至还隐隐看到了二郎的影子。

    李渊想到这里,不由暗自苦笑一声,随即离席而起,在室内来回踱起步来,许久之后,最后倏然站到李曜面前,抬手将她扶起身来,目光威严而又心痛地看着女儿,徐徐说道:“莲华,你存有这样的……志向,为父自是老怀大慰,可为父毕竟老了,经历此次家祸,自觉远没有以前那么坚强,实在不想再承受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待到将来你权倾朝野之时,只希望你能恪守自己的本份,切莫让你的志向变为疯狂的念想!”

    李曜明显感受到了李渊话里的那份无奈与痛苦,心绪登时难以抑制地翻腾起来,紧紧扶住李渊的手,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便扑簌簌地流出了眼眶:“父亲的敦敦教诲,儿已铭记于心,定会竭力不让玄武门的那一幕再次重演。”

    李渊颔首道:“有你这番话,为父就放心了。”

    他将李曜扶回座位上,又继续说道:“既然你不愿意恢复过去的名号,为父也不想勉强,但为父想让你挂帅抵御颉利此番入寇,不知你是否愿担当此任?”

    李曜当即抱拳行了一个军礼:“父亲所托重任,儿绝不推辞!”

    李渊再次颔首道:“好!不过你身为女子,军中将士恐有不服,故而为父觉得可以给你换一个彰显威势的封号。”旋即扭头问向韦澄:“祭酒对此可有高见?”

    韦澄捋须沉吟了片刻,开口应道:“臣窃以为,若想令贵主封号显出威势,最好含有‘国’字,比如‘御国’、‘护国’就颇为合适。”

    李渊想了想,拍板道:“护国公主……这个名号不错,那就改封‘护国’吧!”

第312章 牝鸡司晨() 
“门下,功定社稷者,可超越等宜,第七女明昭公主,聪敏深识,惠贤忠孝,文可经邦,武能除暴,挺身临险,诛凶殄逆,救朕于难,赤诚之心,光昭日月,故礼应迈常仪,不以小节从人,宜于华州加实封五千户,进号护国公主,择吉日迁居东宫显德殿,朕不在京,可代行监国之职。”

    “门下,突厥种落,不守信节,不明德义,不知廉耻,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自恃强盛,频负盟约,凶狡不息,屡犯边境,古人有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吾国光宅天下,朕欲以威德之怀,安民和众,时逢禾稼青黄,秋草渐长,为保黎庶生业,任护国明昭公主为关中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燕郡王李艺为副总管持节统领关中诸州军府,分命骁勇,明加侦候,以御丑虏。”

    武德九年七月十五的大朝会上,皇帝李渊连续颁布的两道诏书,顿时引发朝野一片哗然。

    古往今来,女子为将者,不乏其人,岭南圣母冼英、李曜的前身平阳公主即为典型代表。

    但是,对于不知殷商妇好存在的唐朝人来说,明昭公主被皇帝任为兵马元帅,绝对是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

    当然,那些善于揣度圣意,熟悉皇帝行事作风的朝臣们虽然深受震动,却也觉得这种事情实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自从登基称帝以后,李渊鉴于乱世人心离散,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经常不遵循唐朝设立的官僚制度,将“宗室领兵”奉为一项基本国策。

    所以,在统一中原的进程中,基本都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赵郡王李孝恭等重要宗亲来挑大梁,其他诸如李靖、徐世勣、罗艺等名将很难获得名义上的首功。

    而如今李建成、李元吉皆已身故,李世民身陷囹吾,李孝恭功高震主,正当壮年便被李渊早早闲置,纵观其他宗室,除了正在灵州独当一面的任城王李道宗,余者的统军本领皆远远不如疑似李三娘复生的明昭公主。

    即便如此,明昭公主入住东宫并拥有监国资格以及担任行军大总管的消息,还是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底线。

    在刚刚经历了天下大乱的唐初时期,男尊女卑制度之森严,是生活在后世开明社会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除去平常生活中那些“男帅女,女从男”非强制性的琐碎规矩,男女之间的巨大差异,其实主要体现在法律层面上。

    例如唐朝的婚姻法令规定,女子休夫或退婚,无论有无过错,都要先挨二十大板,又如继承制度,父亲若过世,未出阁的女子只能拥有父母提前备置的嫁妆,而寡妻妾只有无子,才可继承丈夫遗产,但若改嫁,一切财物都必须归还原夫家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无论唐朝的社会风气多么开放,无论唐朝公主们多么天资聪颖和放荡不羁,仍然无法改变女子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尚无女子入朝为官的成功范例,反倒有一堆女子涉政的反面教材。

    在李曜进封护国公主后的第二天,市井坊间就出现了一个仿自《大面》的歌舞戏,讲的是北齐权倾一时的女相陆令萱如何把朝野搞得怨声载道,以致最后国破家亡的故事,尤其是那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转眼间便传遍了整个长安,真不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

    ……

    正当李曜顶着世人的非议搬入东宫之际,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合兵二十余万骑攻抵原州的战报突然急如星火地传到了长安。

    为此,唐朝立刻召齐关中全境府兵,凑出十万人马,加上关中十二军的二十万之众,李渊犹觉战力不足,又从洛州大都督府治下的河洛诸州调来八万,使得参与此次防御战役的唐军总兵力最终达到三十八万。

    大军出征这天,李渊带领满朝公卿为护国公主及其随行武将文官饯行。

    行至长安西郊的昆明池,李渊对女儿李曜语重心长地说道:“明昭,那些传言,为父都听说了,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无旁骛,若遇到困难,可与燕王、刘将军他们多多商议,切忌轻率行动,以身犯险,只要你能够平安率军击退颉利这匹野狼,那些好事者故意用来诋毁你名声的小伎俩,都将成为徒劳之举。”

    李曜重重地点了点头,抱拳道:“女儿定不负父亲厚望!”

    李渊敛起袖子,将两只盛满酒水的金樽分别递到李曜和李艺的手里,又兀自捧起一樽酒,扬声道:“朕以此御酒为护国公主、燕王壮行,祝愿你们全军将士早日击败突厥,凯旋回京!”

    一饮而尽之后,全身戎装的李曜便扳鞍上马,手中长鞭朝前一挥:“全军出发!”

    大军闻令而动,李曜一马当先,扬鞭疾驰远去……

    ……

    ……

    原州,弹筝峡。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一大群卫士簇拥着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登上关城的城楼。

    惨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城墙下上的尸体尚未清理干净,颉利可汗似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庆祝这场攻破关城的胜利,忽然冲着城墙下的士卒们豪迈地扬声说道:“今晚炙烤牛羊,人人有份!”

    此言一出,顿时欢声雷动。

    突利可汗环看四周险峻的群山,感慨道:“三叔,侄儿实在没想到这里的攻坚战会这么难打,只几百个汉人竟挡了我们整整三天时间,若是我们突厥人也能掌握打造攻城器械的技法该多好啊!”

    颉利可汗道:“打造那种器物,绝非我们所长,只要我们能攻入长安,就能得到最好的汉人工匠,你说的那些器械,将来要多少有多少。”

    年轻的突利可汗心中立刻昂扬起来,不由激动地道:“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抢到数之不尽的金银珠宝,享用到无数身躯娇嫩的汉女,待到回到草原过冬,每晚都可以烧最好的香炭来取暖。”

    “哈哈哈哈~~~”

    颉利可汗忍俊不禁地捧腹大笑起来。

    突利可汗懵然道:“三叔为何发笑?”

    颉利可汗收敛笑容,大手一扬,指着长安方向说道:“什钵苾,我们既已攻入关中,为何不能像过去那些草原英雄占踞这片土地,住进漂亮的宫殿和大宅,把汉人都变成我们的家奴呢?”

    突利可汗奇怪道:“三叔这般信心十足,难道说我们已有了打破长安的办法么?”

    颉利可汗轻笑一声,解释道:“法子嘛……暂时还没有,不过李渊这只老狐狸真的已经变成了老糊涂,竟派他的女儿来对付我们,唐军能不自乱阵脚,他就该谢天谢地了。”

第313章 坚壁清野?()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李曜驻马山坡,手搭凉棚,纵目远眺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良田。

    这里位于泾州东部,地势平坦,泾水自东向西贯通而过,两岸水网密布,因而造就出了大片的肥沃土壤,清风吹过田野,掀起滚滚谷浪,景象令人为之忘怀。

    兰韶英、罗仁俊、赵文彦等人分别伴骑在李曜左右,皆是顶盔贯甲,骑跨军马,看着神采四溢,英姿飒爽。

    在出征之前,李曜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大部分留在长安的东风堂成员编入军中,并以罗仁俊为正,赵文彦为副,组成了她的亲兵队伍。

    另外,她还为了维护个人形象和拉近自己与军中将校的关系,又特意招募了数十名行伍家庭出身且自愿参战的女子,以兰韶英为队正,建立起一支专门负责贴身保护她的近侍卫队。

    如此一来,她这个唐军主帅才算有了一个像样的架势和排场。

    望了半晌,李曜忽然扬鞭指着山坡下的一片粮田,问向左右:“我对这里的气候不太熟悉,有谁知晓现在距离秋收还需多少时日?”

    赵文彦正是泾州人,闻言立刻答道:“此地庄稼通常会比京畿一带晚熟两日,准确而言,应是秋分过后。”

    李曜记得今日是八月初十,迅速心算了一下,不由蹙眉道:“这就是说,还有半月之久……”

    “可惜了。”

    李曜正说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了燕王李艺的一声叹息。

    李曜轻提缰绳,微微转过马身,微笑着问道:“燕王可是猜到了我的心思?”

    “臣不敢。”

    李艺谦逊地拱了拱手,徐徐说道:“臣听原州传来的消息说,颉利此番入寇,为了出其不意地避开任城王的灵州军,冒险强渡安乐川,结果让河水冲走了大量草料,只怕他现在就等着收割这片粮田来填饱战马的肚子,故臣以为,我们最直接的应对之策,便是坚壁清野,不让颉利占得这个便宜。”

    突厥人以肉、乳为主食,可以长时间不吃素,但如果缺乏马草,他们的军队战力就要大打折扣。

    而谷草正是北方汉人养马的主要饲料来源,虽然营养比不了草原上的青干草,可搭配着米粮一起喂食,还是能够保证骏马日常驰行的体力所需。

    所以,对于突厥人来说,只要能喂饱他们的战马,这里的庄稼成熟与否,其实根本无所谓。

    李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又道:“燕王所言,正是我现在考虑的事情,却不知燕王能否想到其他更好的法子?”

    一听这话,李艺脸色登时冷了下来,只道这护国公主想要赚取一个秋毫无犯的名声,语气有些不悦地道:“贵主宅心仁厚,着实令臣敬佩,然而慈不掌兵,将士们奉诏征战,经常连自身的性命安危都无法顾及,谁会在乎一群愚民的田产得失?”

    李曜摆了摆手,解释道:“燕王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否利用这些庄稼来对付突厥人。”

    “哦?”

    李艺神情登时缓和了几分,连忙道:“还请贵主指教。”

    李曜从鞍鞯上的皮囊里取出一个羊皮卷轴,然后朝空中一递,兰韶英心领神会,立刻伸手捏住卷轴的一侧徐徐向外展开,李艺提缰上前看去,见到上面所绘的山川河流和城池村落的标识,便立刻认出这是一幅忻州舆图。

    李曜用马鞭沿着地图上的泾水自东向西缓缓划过:“泾州地处秦陇交界带,南北大部为丘陵沟壑,地势起伏很大,然泾水两岸一马平川,无关可守,无险可据,宛如一条通往豳州的天然驿道,所以前朝才会在阴盘到安定两县之间营建诸多坞堡来巩固地方守备,虽然现在这些坞堡大多破败不堪,难以持久御敌,但临时用作粮草仓房,应该还是绰绰有余,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坞堡的位置都非常分散。”

    李艺脸上现出一丝恍然之色,说道:“贵主想让颉利分兵抢取粮草,再以精骑不断袭扰,待其兵疲马乏,然后出动大军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