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鼎革 >

第94部分

南明鼎革-第94部分

小说: 南明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绕了四十里的山路,一路之上还要绕过很多山寨,现在离城北还有二十余里。

    在听到张定国率部想绕道偷袭配顺庆府城之后,钱邦芑、樊明善等人已经下令戒严。

    城周围十里的乡民基本上撤入城内。

    杨威率领第2营与五百余南充民团(第1民团)进入西山,就地设防。

    王树极、都极归等人分别率领邻水民团、大足民团(第2、3民团)进入城北的工事中,现在姚之帧第4营、杨秉义第5营、景可勤第6营、冯有庆第7营也渡过西河溪,在天亮之前能够布防完成。

    陈怀西水营还在蓬州上游,接到军报之后正顺流而下,赶往顺庆城参与防守。

    樊明善将达州防务交与马鸣銮等地方民团,率领所部也正在回师途中。

    顺庆城东北方向是嘉陵江,东面、西面是西河溪,可以说三面临水,水军异常重要。

    看到各部都顺利撤出,能够在大西军杀到之前到达目的地,众人大安。

    杨麟听大家介绍着,一面闭目养神,一面仔细思索着过去关于大西军的种种传闻,突然睁大眼睛道:“各位,大家有没有研究,过去大西军攻城,多次派出细作混入城中,然后临时发难,让官军猝不及防。

    虽然我等在数天前破获了一起细作刺探军情案件,但现在各路援军云集,难免被流寇混入啊。”

    现在已经建立身份证制度,大家都自信满满,现在听杨麟如此说,颇不以为然。

    杨麟则不管大家怎么想,根据顺庆府城特点,将其划分为五个安保区,城外撤入城内的各厢民众指定入驻那个那个安保区。

    建立坊长负责制度,各个安保区由坊长负责,衙门班头襄助。

    撤入城内的厢民需要需要投奔亲友的,需要登记造册,获得不同安保区的坊长、班头确认。

    需要在不同安保区的,需获得坊长、班头确认,发放临时牌照。

    从明天开始,对各个厢坊人员进兵盘查,防止流寇混入。

    各个厢坊征集千余青统一编制,进行军事训练,以襄助守城,或者救死护伤。

    ……

    中国是农耕文明,自古以来颇善于守城,过去很多名将也曾经如此守城,已经提出众人多认为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但钱邦芑皱了皱眉头,摇头道:“大人,昨天下午从前线运回数十具战死将士的遗骸,受伤兄弟也在数百之众,现在张定国率部又直逼府城,如此恐引得谣言四起,一些不明真相的无耻之徒趁机造谣,声言我义勇军为流寇所败啊。”

    听这样说,旁边殷承柞显得颇为义愤,将战事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叹息道:“各位,这大人指挥作战出神入化,我义勇军不但训练有素,各部将士更是奋勇杀敌,居然有人还在造谣。

    谣言止于智者,慢慢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有的人面露不信,毕竟大西军一举突破曲水防线兵临城下。

    杨麟颇为气恼,突然眼前一亮,长叹道:“钱御史所言不错,恐为小人所趁,造谣生非啊。

    曲水一战,我军虽胜,但张定国出其不意,绕道三十余里直捣我府城,在战略上我们没有达到将流寇阻挡数日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只能算平分秋色啊。

    流寇并非都是草莽之人,论起带兵打仗,奇谋诡计,张献忠、张定国诸人都是当世佼佼者,现在大西军集中全力来攻,其间凶险远非过去所比?”

    杨麟过去自信满满,现在居然说出如此丧气话,众人面面相觑,良久钱邦芑摇头道:“大人,敌情险恶,我等远不如大人,只要能守住顺庆府城,大人有什么要求,只管吩咐。”

    杨麟笑道:“我义勇军共有骑兵1营,步兵8营,水军1营,现在强敌环视,真正能够集中的不过骑兵1营,步兵6营,水军1营而已,满打满算,不到六千余人而已。

    即便加上从各地增援的民团,加上临时编练的民团,全军上下不过一万两千余人,但真正能战之士不过这六千人马,其他的最多能够摇旗呐喊,作为疑兵,能够守守城,进行后方补给而已。

    而张定国这次统率的有三万之众,敌强我弱,如此我们需要用计,方可力保顺庆城不失啊。”

    钱邦芑眉头紧锁,苦笑道:“大人,用计需防止慎密,大人现在公开说出来,大概不好吧?”

    杨麟笑道:“不妨,我这计策光明正大,与其他的计策不同。

    自从鞑子侵入北京以来,南京诸公一直主张联虏灭寇,而我的计策就是联寇灭虏,就是告诉张定国现在国破家亡,鞑虏占领其家乡,不要再在四川称王称霸了,现在要与朝廷联合起来,共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众人大惊,钱邦芑声音颤抖道:“大,大人,这,这不是公开与朝廷唱对台戏吗?虽然鞑虏一路追击李自成,占领武昌,虽然左良玉以什么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但我大明水师强大,鞑虏要想顺流而下直捣南京也颇为艰难啊。

    而在江北,有江北四镇,有内阁首辅史可法老先生据守,鞑虏要想沿着京杭大运河直捣南京,也是不可能的。(现在蛮清已经占领南京,但因为消息阻塞,大家不知道罢了)

    如此形势,大人怎么能够与朝廷唱反调呢?”

    杨麟呵呵笑道:“各位大人,大家都知道我一向主张联寇灭虏,现在敌情紧急,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阻扰我向张献忠,向流寇宣扬这种主张,只是希望大家配合配合而已,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我杨麟做事,艺人做事一人当。”

    大家对视一眼,义勇军兵强马壮,帐下众将只听杨麟号令,可以说自成体系。

    朝廷追究?现在大明风雨飘摇,朝廷又有什么实力追究。

    想到这里,钱邦芑长叹道:“大人,自古以来唇亡齿寒,朝廷诸公施行联虏灭寇本来不妥,既然你这样说,罢了罢了,只要能够守住顺庆府城,到时候我等定会为大人分辨,定会与大人同进退。”

    看到钱邦芑尚且如此,众人纷纷表态,完全应允。

    看大家如此,杨麟也显得意气风发,为了安慰众人,向大家分析,大西军兵强马壮,若集中全力来攻,敌强我弱,旷日持久当然可攻下顺庆府城。

    但其结果会怎么样?大西军实力大损,而川陕总督樊一蘅率领云贵大军现在已进入川南,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也已经控制重庆,那样正可趁势袭击其后,如此张献忠必败无疑。

    如此只要挫败张定国,到时候必然退兵,如此顺庆府城定然安然无恙。

    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暗骂杨麟实在太过于奸诈了,但不敢发作。

第135章 安定民心() 
看到大家一个个不再像初时那样慌张了,杨麟下令护卫营明日将曲水一战中千余俘虏游街示众,以安定民心。

    对这千余俘虏进行甄别,顽固之徒则看押,以待战事平息之后劳动改造,其他精壮之士则编入军中,一般民众则编入各个保安团、安保团。

    如此众人大安,大家轮流执勤,而杨麟则回到后堂休息。

    听到大西军将兵临城下,民众提心吊胆的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听到大人在曲水河畔大败流寇,俘虏千余人,大街上敲锣打鼓的,现在正在游街示众,大家才稍稍安心。

    但接下来衙门贴出告示,宣称城内划分五个安保区,各个安保区征集千余壮丁组成保安团,全城范围内搜查奸细。

    虽然打乱了大家的生活,但大家心情大安,很少有人抵触。

    衙役刘狗娃带着班头一面征集民壮,一面搜查奸细,两户出一丁,大家乡里乡亲的,抽中谁家男丁都不好,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常常抓阄决定,被抽中的家庭如丧考妣,全家上下催头丧气的,颇为泄气。

    但令人奇怪的是经过这个巷子,户主都准备好似的根本不需要抓阄,远远的推着一个汉子,声言这是商定好的壮丁。

    看到户主居然洋洋得意,毫无悲伤的样子,而被抽中的汉子满脸漠然,胆战心惊的,刘狗娃感到怪怪的。

    刘狗娃摇了摇头,看着这十多个陌生汉子,笑道:“唉,你们燕尔巷怎么的,这么没有人情味,居然远远的将男丁往外推,真是的。”

    众人一阵漠然,良久旁边一个汉子摇头叹息道:“我们,我们是他们家外地亲戚,最初说什么兵荒马乱的,担心我们吃喝,现在听到衙门强征壮丁守城,就将我们推了出来。”

    外地亲戚?刘狗娃眼神一亮,笑道:“你们,你们可有身份证,拿出来我看看。”

    众人显得颇为慌乱,哆哆嗦嗦的拿出身份证。刘狗娃看了看,这身份证有点磨损,不像其他的保存那么完好。

    除此之外,大家好像都来自一个村,但听口音,又不太像四川口音,再看身材,也有点不像。

    刘狗娃感到那里有什么问题,官府过去规定,查到没带身份证的罚款2钱银子,其中1钱归衙役所有,1钱作为身份证制作费用。

    难道这十几个身份证有问题,如果这样,那足足有一两多银子,这可是一笔横财,想到这里,刘狗娃叫来户主,随意指了一个,问是不是他亲戚。

    户主显得颇为惊慌,支支吾吾的。

    更让刘狗娃惊讶的是这十几个汉子更为惊慌,有的撒腿就跑。

    但现在全城戒严,刘狗娃身边有四五个衙役,一声吆喝,堵住两个,经过审问,发现居然是大西军奸细。

    原来为了攻打顺庆府城,张献忠不但派来张善儿这样的细作,更是派出百余精壮之士化妆进入顺庆府城。

    但义勇军辖区身份证盘查非常厉害,大家虽然化成客商进入顺庆府城,但稍稍不慎就可能被盘查身份证的衙役发现。

    为了保险起见,张献忠给大家制作了假身份证,由于上面都需要盖章,包括县衙门户房的印章,乡上印章,村上印章,而古代仿制印章又特别麻烦,如此大家地址才来自同样一个地方。

    而听到果然有百余细作化妆进入城内,刚刚起床漱洗的杨麟心神大爽,一面将刘狗娃提拔为班头,对立功人员进行奖赏,对弄虚作假家庭进行惩戒,另一方面贴出告示,进行全程搜捕。

    由于全城已经划分为五个独立的安保区域,再加上身份证严格管制,那些本来想找陌生男子作为壮丁的看到别人受罚,而指出嫌疑犯则有奖赏,纷纷出来告发,如此不到半天功夫混入城内奸细就被一网打尽。

    大家在庆幸之余,也对身份证,对官府衙役盘查身份证有所谅解,正如钱邦芑所言,过去大家一直认为盘查身份证是一大弊政,但毫无疑问对甄别良善,抓捕奸细颇为有利。

    而此时杨麟则没有心情管理城内这种事务,现在张定国五千大军正在城外十里之地安营扎寨,准备休整。

    自从进入南充县境内之后,一路之上村民敲锣打鼓的,摇旗呐喊的,数里都清晰可闻。张定国早知道义勇军辖区已经官派乡长与乡里衙役,即便这些里甲长不向官府报告,那些官派乡长与衙役定然向官府报告。

    虽然如此,但自认为兵贵神速,认为只要在义勇军主力回援之前感到顺庆城下,到时候就有机可趁。

    但细作来报,义勇军大军在昨天天黑后陆陆续续回援,知道机会不在,张定国方在昨天子夜时分下令各部休整,今天早上方才带领大队人马逼近顺庆城北。

    站在远处山岗上,前面山丘上除了一个个工事之外,稀稀拉拉的数百人来回巡逻之外,更要命的就是那些森林。

    有的树林鸟儿成群成群的飞起,透过树林,分明看见一面面大旗,以及闪烁的人影。

    张定国倒吸一口气,过去行军打仗,为了鼓舞士气常常将军队拉出来以震慑对方,想不到杨麟反其道而行之,明处不过数百人,而在暗处到底又有多少人正俯视耽耽呢?

    前日义勇军大败张广才、靳统武所部五千余人,虽然张定国本部兵马颇为精锐,但义勇军实力也不容小觑啊。

    想到这里,张定国感到后背冒冷汗。

    手下将士都已经翻身下马下毛驴,为了保证军队快速机动流动,各部亲军常常从市场上、农家夺得毛驴,以代替行军,而战场厮杀,这些骑在毛驴等牲畜上的兵丁则与步兵无异。

    像张定国亲军,虽有五千人马,但骑马作战的骑士不到一千人,其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毛驴驮载。

    现在全军警戒,将毛驴驽马交与一些羸弱之士看管,那些强壮的则准备地面作战。

第136章 功亏一篑() 
而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前面三里处闪出千余人马,大家排成一排排,敲锣打鼓的,漫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