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被自己碰到了,王继业扬起手中长矛,指挥众人浩浩荡荡的杀过去。
看到大西军杀过来,对方一点也不惊慌,大家有序的退入阵中,前方阵地传来一阵阵炒铁砂的声音。
一些经验老到的将士知道这是对方的鸟铳,自大明建立以来,明朝历代君王都颇为重视火器部队,明朝永乐皇帝更是建立神机营,全营上下全部都使用火器作战。
自明朝中叶鸟铳传入中土以来,明朝各部鸟铳应用更加广泛,在戚家军中火器应用比率曾经达到60%,远高于同时代的欧洲军队。
大量使用鸟铳以后,明朝军队也得了火器依赖症,蛮清萨尔浒大捷努尔哈赤大败明将杜松所部,主要是因为天降大雨,明朝火器不能使用。
明军作战原则是利用火器大败对方,然后步兵一拥而上收割惊慌失措对手的性命。
明将袁崇焕鼓吹凭坚城,用大炮,也就是通过火器打败对方。
由于过分倚重火器,明军缺少往日拼杀的勇气,明军依仗火器之利虽然可以与辽东鞑子、流寇相抗衡,但若失去火器之利,往往一触即溃。
如此观之,义勇军也颇为倚重火器,但这个时代火器发射速度非常缓慢,放一铳的时间足足可以射出六箭。
因此,看到前排义勇军将士正在操作火器,一些经验老道的兵丁虽然大声高呼冲锋,但还是停下脚步,让那些炮灰先冲出去,然后自己趁着对方重新装填火药的时候冲过去,肉搏血战。
鸟铳射程约一百米左右,但义勇军根本没有放铳的意思,各个火器中队将士将鸟铳架在架子上瞄准,而不是向那些大西军将士那样,远远的就在放铳。
鸟铳手与燧发枪不一样,发射过程中有明火,为了避免身上火药着火,大家稀疏的站在阵前,而不像燧发枪那样密集布防。
平时善射者也能准确命中百步开外的靶子,但在战场上则完全不一样,不但人员频繁移动,而且不能像打靶那样准确瞄准。
如此约莫七十余米,冲在前面的大西军将士也准备张弓射箭,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前面一个穿着厚厚铠甲的将领双手一按,烟雾冒起,前面鸟铳声率先响起。
由于靠得非常近,射得也颇准,一轮射击,就有几个人被射中,那些倒霉鬼,有的被射翻在地上打滚,有的紧悟住伤口哀鸣。
枪响为号,后面的大西军将士一拥而上,正如那些老兵油子所较的那样,这鸟铳虽然威力大,但半天才放一响,大家冲过去,只要近身厮杀,对方不过是挨宰的羔羊而已。
但情况显然不对,就在后面的将士冲起来的同时,前面烟雾不断腾起,不但鸟铳声噼噼啪啪的响过不停。
周围不断有人倒下,其他的被后面人流所驱赶,如被驱赶的鸭群一样不断往前面冲锋,眼看就要冲到阵前,有的人已经激动得拔出宝刀准备近身厮杀。
就在这时,突然从对方阵中射出无数的弓弩,弓弩被射到半空中然后自由落体落下,穿过厚重的铠甲,穿入不幸将士的身体。
正如前文所说那样,弓弩发射速度非常快,每放一次铳的时间可以足足射出六支弓弩。(在转轮手枪发明之后,由于可以连续发射六枚子弹,从此之后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形成压倒性优势)
虽然有几个个彪形大汉冲了过来,但被埋伏在前面的狼筅手、藤牌手包围,动弹不得。
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枪身为硬斑竹,特别轻,枪尖按了矛头,枪头四周则是铁刺,可以捅、挑、扫,威力颇为惊人。
狼筅手不同于其他一般兵器,要求身高力壮,臂力惊人的惊人的汉子。义勇军的狼筅手基本上都是百里挑一的人,过去闹饥荒这些大汉常常饿肚子,但军中则不一样,不但每天饭菜管饱,而且逢一逢五更是加餐。
按照义勇军传统,训练期间常常会派出人马出去打猎摸鱼,明朝末年川北人口甚少,到处都是丘陵河流,飞禽走兽甚多,而义勇军常常采取围捕的方法,所获猎物甚多。
经过数月训练,这些高头大马的汉子一个个比过去都有劲,现在看到大西军杀来,在藤牌手掩护下冲了出来,大家同时举起长约五米长的狼筅乱捅乱挑乱扫。
一寸长一寸强,突然冲出的这几十名狼筅手举着五米长的狼筅同时捅扫,其声势更是惊人。
冲在最前面的大西军将士有的被捅飞,有的被扫到,整个冲锋的阵形活生生的截住,在义勇军阵前形成一堵围堰。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倒霉鬼被狼筅所伤,虽然挥舞手中兵器连番抵挡,但狼筅头部到处都是坚硬的铁刺,扫在身上,即便身上穿着厚厚的铠甲也无济于事。
后面的大西军将士看到义勇军火器犀利,弩箭如雨,居然在阵前竖起两道湿棉被,虽然鸟铳能够击穿两层湿棉被,但总算挡住鸟铳手视线,总算减弱鸟铳、弩箭的冲势,然后在湿棉被掩护下冲了过来。
由于受袁崇焕的毒害,明朝末年官军特别依赖火器,最后搞出大炮守城战术,而不注重近身厮杀训练。
来自现代的杨麟当然知道拼刺刀的重要性,就像在抗日战争时期半自动化武器大量应用,各国军队还时不时的拼刺刀,就像在冷战结束之后,很多军队也还在进行格斗训练。
义勇军各营虽然大量装备火器,但也未轻忽贴身肉搏训练,看到前面三十步开外竖起一丈高的湿棉被,第4营副把总龙之帧大手一挥,冲出四五个杀手中队,还没有在对方反应过来,十多个狼筅手就已经冲到前面,举起长约两丈的狼筅猛捅棉被上端。
见势不妙,湿棉被下面的大西军将士拼力护卫,但长矛手、镗钯手紧随其后,用长矛、镗钯攻击棉被下端,如此三四张湿棉被掀翻在地,惊得下面的人惊慌失措,抱头鼠窜。
但大西军人数众多,除了少数精兵之外,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在战场上这些精兵虽然战力接近官军水平,但那些乌合之众常常一触即溃,根本不堪死战。
这次马元利统率的四千兵马中,其中一千五百为其亲兵,五百为都督王继业等将领亲统亲兵堪称精兵之外,其他的都是刚刚整编而来的各路人马。
由于人数太多,即使马元利、王继业等将领的亲兵兵马也生活甚差,更不要提一般兵马,很多人更是羸弱不堪,根本不能够长期高强度作战。
除了身体差,最直观反应就是装备,不但兵器配备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配置之外,就是防具甚为短缺,很多亲兵有戴头盔,穿锁子甲,但绝大多数则头上裹毛巾,身披棉被以防御鸟铳、弓弩与刀剑砍伤。
主要将领亲兵尚且如此,其他那些炮灰部队可想而知。
这还是最基本的,其他的若论起训练,战阵,各部配合等方面,那更是相差甚远,在明末义军初期,官军常常能够以一敌十,在中原大地上来回驱赶十倍的流寇。(即便在南明末期,李定国所部很多人也是如此装备,其战力远不敌清朝伪军,只能依靠李定国卓越指挥才能,依靠人海战术取胜)。
虽然这么多年连年征战,大西军战力提高甚多,但流寇战力仍然远远低于一般官军,更遑论现在面对义勇军,杨麟结合现代一些军事常识训练的军队。战场上虽然大西军人数占优,但感到到处都是乱飞的铅弹,箭矢,到处都是舞得虎虎生风的狼筅,镗钯,长矛与大刀,稍稍不留神就为义勇军所杀。
如此大西军虽然人多势众,竟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居然被这六百余人的义勇军反击,阵形被冲得七零八落的,好不狼狈。
第92章 冲击冲击,潮水般冲击()
王继业颇为恼火,但义勇军与其他明军不一样,各个大队、中队、小队配合娴熟,不要说冲近对方的鸟铳手,就是冲到对方狼筅手身边近身厮杀也颇为困难。
先说各个杀手中队,在三十步开外,弓弩手展开攻击,在七八步狼筅手中距离攻击,在五六步镗钯手、长矛手攻击,在近距离则是手持钢刀的伍长与藤牌手。
鸳鸯阵充分考虑到远中近距离格杀要求,并且还通过藤牌手对狼筅手、镗钯手、长矛手进行充分保护。
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是因为使用鸳鸯阵,居然以战死三人为代价取得斩杀千余人倭寇的骄人战绩。虽然不知道古代如何定义零伤亡,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前世,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在面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军队,伤亡比例也不可能这样大吧。
这还只是各个杀手中队组成的鸳鸯阵,后面的各个鸟铳中队更加恐怖了,大家不但可以远距离放铳,而且待敌军杀到之后还可以迅速的装上铳刺近身厮杀。
杨麟来自前世,当然不像这个时代人那样精于刺杀,虽然如此,杨麟也有一些办法训练大家,就是强调团队精神。
在大西军冲到身畔的时候,常常两个身强力壮练家子带两个人形成一个战斗小组,发挥奇兵作用,而小队长则率领剩余5人形成正面,与对方战在一起。
如此大西军将士虽然勇猛,一些将士虽然奋力厮杀,但无奈装备实在太过简陋,一到砍过去砍在对方铠甲上面,虽然溅起阵阵星光,但对方身披皮甲防御甚佳,很难造成身体伤害。
而对方常常一个人挥舞兵器在前面吸引自己注意,趁己不注意,旁边一个兵丁从侧翼冲过来,挥舞大刀来回厮杀,由于身上防具有限,被兵器砍中往往受伤。
大西军那些骁勇之士尚且如此被逼得连连后退,更遑论普通兵丁,大家惊慌失措的但常常各自为战。
而义勇军则不一样,不论是各个杀手中队小队,还是各个各个火枪小队,配合在一起,大家相互支援,互相配合。
古代冷兵器作战非常讲究士气,如果一支部队士气打起来,常常士气如虹,见佛杀佛,无人可挡,主要是因为众人被那些敢于拼杀的勇猛之士带动起来。
大西军作战,主要就是这种模式,但随着战事进行,大西军那些敢于拼杀的勇士不断受伤,这严重打击了大西军士气。
而看到身边勇猛之士不断被砍杀,周围的大西军将士一个个胆战心惊的,看到义勇军冲来,根本不敢力敌。
王继业一面高声叫喊着,强迫大家不要退却,一面挥舞着大刀加入战团,但义勇军将士还是如入无人之境那般,在阵前来回折杀。
王继业满头是汗,转身找到在同样满脸铁青在后督阵的左军都督马元利,叹息道:“左都督,今天这仗太玄乎了。这义勇军阵势看似鸳鸯阵,又不是鸳鸯阵。
左都督,义勇军不但火铳、弓弩强劲,而且根本不惧近身厮杀,如此劲敌如何是好啊?”
马元利跟随张献忠纵横天下数十年,也算见多识广之人,现在听王继业提起鸳鸯阵,皱了皱眉头,颇不以为然,大笑道:“我看则不然,义勇军过分注重阵法,但其手下将士枪法、棒法、刀法都不甚老道,比起天下闻名的戚家军,比起鸳鸯阵犹有不及亦。
义勇军虽然颇为精锐,但一个个徒具虚表,比起老万岁的卫队亲军,仍尤不及亦。
再说了对方不过七百余人,而我方人多势众,我们可以利用人数优势战而胜之。”
当即马元利调整战术,令王继业指挥各部逐步后撤,拉开义勇军各个杀手中队与火器中队的距离,然后突击义勇军各个火器中队。
除此之外,马元利更是向左右两翼派出两营本部兵马,准备绕道到义勇军后面进行折杀。
而在马元利进行兵力调整的同时,杨麟站在大王庙前面的一片茂林之中,不时手搭凉棚观看战场局势。
看到龙之帧第3营、杨秉义第5营杀得两千多大西军精锐人仰马翻的,其部六个大队如同六柄尖刀,交替掩护厮杀,所过之处,大西军望风披靡,根本不敢与之战。
大家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更是建议杨麟发动反击,现在还有两个步兵营,两个骑兵大队,若是突然杀出,对方必然难以招架。
但大家需要注意,除了刚刚接敌之时大西军死伤甚多之外,现在则是拼命躲避我火器队,躲避我杀手队,其部伤亡降低了很多啊。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大家显得颇为得意。
突然看到战场局势发生逆转,马元利除了向正面派出千余步兵支援之外,就是向左侧派出千余兵马,妄图包抄前面义勇军。
站在背后树丛中,不时透过单筒望远镜密切观察敌情,看到马元利已经拼尽全力,如果计策得逞,马元利必然率领身边那三百骑兵从右面冲杀过来。
既然对方沉不住气亮出了底牌,杨麟也不想藏着掖着,除了调�